“逆向”城镇化中的本地人与外来人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119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民工潮还是迁徙潮,大多有着从小村镇移向大城市、从内陆地区移去沿海地区的大趋势,这一趋势亦被认识为城镇化趋势。但从上世纪90年代始,随着内陆地区的历史资源、能源资源的开发,随之而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同时还伴之以一定程度的“反现代化”城镇化趋势,相当数量的人逆大潮流而动,反而从沿海大城市逆向迁徙去西部的小城镇谋求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上的诉求。而丽江,这座1997年底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也成为了迁向内陆中国的那些生意人和反现代化群体人们的最佳选择之一,而在这背后带来的却是历史文化资源背后颇为复杂的政治经济观念冲突,以及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博弈、共存和发展的关系。
  就此问题,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助教授苏晓波在今年7月的《中国研究》(The China Journal)上发表了《迁向内陆中国:文物遗产资源背后的家、游戏与政治》(Moving to Peripheral China: Home, Play and the Politics of Built Heritage)一文。文章以人类学访谈、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了数十名移居丽江时间长短不一的生意人、移居者,试图厘清这些外来者的身份认同、外来者所带来的旅游资本与本地的地方性资源之间的矛盾,乃至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
  苏晓波教授认为,外来人群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看重了丽江等内陆中国城镇的旅游商机的外来生意人,另一类则是为了追求自由、舒适、传统和反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移民,当然对于后者来说,为了能维持生计,也会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但是对于整个外来群体来说,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他们自身的身份始终处于一个极端不明晰的状态,对于生意人来讲,他们本身并无成为本土人这种身份认同的焦虑,但是对于希望长期定居于此的外来者来讲,他们一方面并不会把自己原来的所在地当成是家,但同时也无法在新移居的地方找到来自于社群、文化上的认同。这种“家”的认同来自于文化(移民新身份的建构以及日常生活的实践)和经济(谋利或谋生的可能性)两个层面,这就牵涉到了社会经济转型背后的地方在处理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的“政治”。
  由于地方政府所秉持的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作风,使得本地人所拥有的城市景区文物建筑的产权与由外来人所带来的服务型旅游资本之间的界限极为不明晰,在当地文化和政府的惯习和默许内,商业合同的约束性大打折扣,地方保护主义极大地限制了外来者的现代化语境下的法律权利,外来者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克制和转移自身的权利,以获得在新移民语境下的生存空间,而唯一使得外来者可以与本地人和地方政府平衡的就是政府和本地人所不具备的管理才能、资本和商业头脑。但是经过多年的博弈与妥协,在本地人和外来者之间,已经存在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和可被接受的中间地带,这也是这场有一定规模的逆向移民潮所带来的一种新型“政治”。 (文/阿苏勒)
其他文献
沉香,是沉香树在受到外部伤害,或遭遇本身病变等情况下分泌出的树脂和木纤维的混合物。这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伤病后遗症”产物,却被誉为“香中阁老”和 “植物钻石”。苏东坡在他的《沉香山子子赋》中咏道:“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由于历史政治因素,沉香在近代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沉寂,而近十年由于日本香道文化的回流和市场经济的推动,国内又开始形成一个火热的沉香市场,其价格翻了几十倍,极品沉香一克万元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执政党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学理上讲,民主与法制包含着内在的冲突,因为民主强调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甚至鼓励超越法律、创设法律的举动,而法制恰恰强调对人民群众行为的强制约束。将民主与法制放在一起讲,虽然在理论上充满了辩证,但在实践中无疑有所偏重。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使用“民主”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包含了对“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的“大民主
期刊
至晚从2005年始,美国和平基金会与《外交政策》每年联袂发布“失败国家指数”,预警国家失控的危险。据说失败国家至少具备四个特点:失去或不能维持领土控制;集体决定权受到侵蚀;不能提供公共服务;不能以全权身份参与国际事务。这个套套逻辑聚讼纷纭。事实上,正如乔姆斯基《失败的国家》所言,这项政治修辞“通常都是用来指那些对美国存在威胁的国家”,而若抓住概念的基本表象,美国或许比任何国家都更适合这个头衔。  
期刊
“加强中韩人文纽带”背后的时势难局  去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中国进行了定位为“心信之旅”的国事访问。所谓“心信之旅”被海外媒体解读为“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认为朴总统此行的根本意义在于“巩固和加深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个人信任,同时要赢得中国人的心,为今后的坦诚对话奠定基础。”同时媒体也指出,“这种互信的提升,也将成为韩中深入合作建立地区新秩序的基础,足以影响未来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参见
期刊
“流动人口”是指迁入非户籍所在地的暂住或常住人口。像世界上很多地区一样,外来人口在中国成为社会冲突的重要诱因之一。据中国法制网发布的《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流动人口参与了当年17.8%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发生在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之间,也发生在不同群体的流动人口之间。有论者担心,随着农村人口继续涌入中国城市,并从流动转向移居状态,这一群体将构成潜在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甚至导致大规模的社
期刊
黄老学派与时势顺逆  人们喜欢说,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不过得承认,韩非的思想出来后就成了“我花开过百花杀”。倒不是说韩非可以终结各家思想,而是用韩非的思想来统治国家,就再无各家谈论的余地。  《史记》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老子韩非列传》)并且把韩非和《老子》放在一起。我们读研究生时,先秦思想讲完《老子》,接着就跳到儒、法,想破脑袋也想不透,从《老子》的
期刊
政治权力结构的延续与社会经济体制的巨变是转型中国的最大特征。因此,国家的合法性论述不仅建立在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之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建立在似乎与此相对的社会主义遗产之上。这一矛盾状态,成为了中国社会建构新主流意识形态的最大问题与困境之一。政党逐步丧失了其阶级代表性,国家与市场之间也不再拥有一条清晰的界限。  在这样的前提性讨论下进入对于中国互联网的认识,我们不难发现,网络在中国与其说是如里根
期刊
受到国内充斥着国家主义倾向的思想界和见风使舵的传媒的误导,日本在我们眼里总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东半球最顽固的堡垒,所以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新自由主义的大本营。而事实上,坚守着年功序列、终身雇佣和企业内工会制三大法宝的日本经济,不仅与新自由主义相去甚远,甚至跟资本主义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过程,更是充满了社会主义派经济学家与凯恩斯学派的斗争,而新自由主义则相对局限在学院内部。但是经历了上世
期刊
由于内部爆料人、维基解密,尤其是斯诺登,我们最近得知九·一一以后美国安保监控体系的触角是多么深远。它显然拥有世界上所有政府中最大规模的间谍系统。  著名社会学家沃勒斯坦在其双周评论中描述了这一监控体系的发展:9·11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局要求电话服务和网络服务部门把它们的所有记录转交美国国家安全局,以便对据说能暴露实际或潜在“恐怖主义”活动的“模式”进行分析。据说,引致怀疑的最初因素是美国国内某人和
期刊
土地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引擎,而中国近现代乡村地权分配问题,特别是在土地分配集中和土地分散等重大问题上,近年来学界论争不断。胡英泽运用吉尼系数的研究方法,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河北、山东三省的地权分配情况,论定三省农户土地占有虽然相对分散,但地权分配吉尼系数大致在0.5以上,很不平均。这一结论,与李景汉、梁漱溟等对土地分配不均的研究体认是一致的。其重要原因是,无地、少地农户占有较大比例,占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