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数学语言;重
要性;培养;数学语言能
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B)—0075—01
一、掌握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1.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上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2. 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严谨慎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液”,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3. 把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选择解题方法以及解答过程的表述等,都离不开数学语言。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用字母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起点。许多有关数的定理、规律等,都是借助字母来表述的,这将学生的视野由数的领域逐渐引向代数式的领域。例如,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的表述: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a,b表示两个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可以表述成a+b=b+a。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习惯,为后面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借助生活语言理解数学语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能否用生活语言诠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概念的重要标志。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世界,但经过了多次建模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生活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这些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
例如,教学题目:张庄在李庄之南,王庄在李庄之东,一人自张庄到李庄,步行6小时到达,返回时,绕道王庄,经过10小时回到张庄。如果此人每小时步行5公里,三村之间的路都是直线连接,问张庄、王庄两村相距多少公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上述的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首先把生活语言表示成图形语言,即用A、B、C分别表示张庄、王庄、李庄三村,画出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就是:张庄、王庄、李庄三村的位置正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于是问题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5×6=30公里,BC+AB=5×10=50公里,求AB为多少公里?运用勾股定理解方程,问题就解决了。
3.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示。新课标强调,学习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正显示其数学水平。可见,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示,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一个途径。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时,我带领学生观察喷泉,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喷泉支架高1.25米,喷泉从支架顶部喷出,向各个方向形成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落下,喷泉在距离支架1米处达到最大高度1.25米。我引导学生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解答下面两个问题:(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什么?(2)喷泉池的半径最小为多少米?实践证明,通过解决这两个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性;培养;数学语言能
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B)—0075—01
一、掌握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1. 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 一方面,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无不是通过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数学知识是数学语言的内涵,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上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一个对数学语言不能理解的人是绝对谈不上对数学知识有什么理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数学语言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语言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2. 掌握数学语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各种能力中,逻辑思维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严谨慎密、具有高度逻辑性的数学语言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液”,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3. 把握数学语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的过程,正确理解题意,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寻找已知条件,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选择解题方法以及解答过程的表述等,都离不开数学语言。
二、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用字母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起点。许多有关数的定理、规律等,都是借助字母来表述的,这将学生的视野由数的领域逐渐引向代数式的领域。例如,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的表述: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a,b表示两个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可以表述成a+b=b+a。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习惯,为后面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借助生活语言理解数学语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能否用生活语言诠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概念的重要标志。数学语言虽然来源于现实世界,但经过了多次建模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生活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这些语言来阐述数学概念或术语,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
例如,教学题目:张庄在李庄之南,王庄在李庄之东,一人自张庄到李庄,步行6小时到达,返回时,绕道王庄,经过10小时回到张庄。如果此人每小时步行5公里,三村之间的路都是直线连接,问张庄、王庄两村相距多少公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上述的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首先把生活语言表示成图形语言,即用A、B、C分别表示张庄、王庄、李庄三村,画出图形,转化为数学语言就是:张庄、王庄、李庄三村的位置正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于是问题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5×6=30公里,BC+AB=5×10=50公里,求AB为多少公里?运用勾股定理解方程,问题就解决了。
3.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示。新课标强调,学习有用的数学,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正显示其数学水平。可见,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表示,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一个途径。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时,我带领学生观察喷泉,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已知喷泉支架高1.25米,喷泉从支架顶部喷出,向各个方向形成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落下,喷泉在距离支架1米处达到最大高度1.25米。我引导学生建立恰当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解答下面两个问题:(1)抛物线的解析式是什么?(2)喷泉池的半径最小为多少米?实践证明,通过解决这两个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