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常常坐在江畔的礁石上,侧耳倾听怒江的低语。在这冬天的夜晚,怒江一改往日的咆哮,似乎也累了,累得趴在河道上就可安然入睡,打上轻柔的鼾声似的。这时候的怒江并不愤怒,但也并不平静;我几次试图像年轻时那样泅渡过怒江的决心总是被胆怯一点点蚕食,我只有脱去厚重的棉衣和尼龙袜子将踝脚泡入江水中,用江水的刺骨之寒觉醒自己麻木已久的神经。尽管我知道,怒江已不是一条纯粹的、无污染的河流,除了干流外,它所有的支流几乎都已开发成小中型不等的电站;曾经五毛钱一市斤的无鳞壳怒江鱼,今已涨到近百元。庆幸的是我已无咽下它的欲望,因价格或怕间接污染。但我依然深深地爱着怒江,依恋着怒江,一天也离不开怒江。因为怒江是我故乡的河流,母亲的江。
垂钓,是怒江畔的一道靓丽风景。垂钓者大多为长者,也有少量年轻人。他们将钓杆立于江畔的沙滩上后,大家聚众或三三两两的聊天,边聊天边吃着随带的食物,饮着美酒,隔好长时间才去看鱼咬钩了没有。有无钓上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怒江中一年四季都有鱼,因而一年四季都有垂钓者;在怒江边,垂钓已成习惯。
怒江,给予它两岸的人民很多,在怒江上捞柴禾是怒江两岸农人解决柴禾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六库镇的农人也不例外。每当七八月份怒江水上涨,江中总是飘浮着木屑、木板什么的,甚至有保持完整的圆木。人们纷纷在江畔设置栅栏以捞取柴禾。江水上涨时,江面上时有木料及碎块漂浮,江水退潮后,木材就搁置在栅栏中,人们只需刀劈斧砍,甚而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获取。当然,个别的柴块太大,甚而是圆木,不会沉到栅栏中,这就需要人们赤身裸体跃入江中与怒江激流搏斗,以便将它们拖到岸边。
溪水,在六库终年不断地潺潺流淌。麻布河、赖茂河、南坝河……无数的溪流从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的山脊上滑落跌入滚滚南流的大怒江之中,这些溪水的源头大都是冰渍湖,只不过大小不一而言。或许因为这溪水是一刻不息的跌宕、欢笑在高山深谷的缘由,它是清纯的、自然的,既甘甜又有回味,当地人常捧起溪水就可品饮。尽管今天六库给排水系统完善,用水十分方便,水质也很好,但每个星期六或星期天我都到这些溪水的中游地带无村寨和人烟的地方,接几桶溪水回家饮用,用以滋润心灵的焦渴。我不知道年过半百的我还能坚持多少日子,但我一定会如此坚持下去,直到迈不动步子为止。我曾试图沿溪水逆行麻布河想前去探究它一路的神奇和神秘的源头,但行走了两天都未能到达,只有放弃了这种念头。
鹊鸟的数量在六库不是多了的概念,而是近乎泛滥成灾了。早晨,我们在生态走廊上散步,近十几种的鸟雀在树枝上、灌木丛中、花丛里唱歌,歌声嘈杂,但很欢乐。我每每受其感染不经意间就会忘却恼怒和倦意,享受一早起床后的惬意。傍晚,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总被晚归的上千只一群的鸟雀啼声搅得心慌心跳,仿佛归家的步伐也由此加快了许多。在六库上空,还有一群由几十只大小不一的喜鹊组成的报喜军团,它们的巢最初筑在离城市较远的树木深处,后来慢慢移筑到城郊,再后来移筑在城中但在高高的树枝上,与六库人还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再再后来,喜鹊们的巢就筑在依着人们窗外的树的枝头或院坝中低矮的花木的枝头上了,与人类也越来越亲密;有个别胆大的,还啄吃人置于手掌上的食物。这些喜鹊是有灵性的,早上人们醒来它才鸣叫;晚上人们休息,它们一般停止鸣叫。有一对喜鹊干脆把“家”安置在六库驻军办公大数前的桉树枝头,它们伴随军号声飞舞、歌唱,似乎在欢迎或歌颂戌边人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似的。漫步在六库滨江生态走廊上,你还会不时听到一只金丝画眉的鸣叫声,音质纯美、悦耳,像美妙的仙曲似的,由不得你不驻足倾听。
二
我招引野蜂使其筑巢成“家”的记忆,记忆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很难关闭。尤其眼前的情景,使人叹为观止:一窝偌大的蜂巢筑在闹市的枝头,蜂们嘤嘤地飞出飞进……蜂飞蝶舞在六库是常事,不足为奇;只要徜徉在某个花台前,我们就可发现蜜蜂、草蜂、马蜂、土蜂、葫芦蜂等十几种蜂的踪迹;它们有的忙着采蜜,有的吮花粉,有的嘤嘤纷飞……但它们的窝往往筑在城外高大的树枝上,密林中的岩洞、树缝中,总之,凡人很难轻易发现它们。可眼前这群野蜂把巢筑在高楼林立、车声人声鼎沸的街道树上,的确是头一遭。这窝蜂巢坐落在六库镇东岸滨江生态走廊重阳桥往右 300米处一株大青树上,巢长约 2米,宽厚约30厘米,蜜汁约 100斤左右。我领着女儿来观看时已是黄昏,已有许多人聚在树下指指点点;但蜂们旁若无人自顾飞出飞进。夕辉下,它们的身姿像着上紧身衣又似染上金粉的舞者,轻盈而又发亮,仿佛童年传说中的精灵似的。
其实,在六库招引野蜂成功养蜂者大有人在。所谓招蜂,就是在野外或房前屋后置上一二个用粗树木掏空心做成的蜂桶,在蜂桶中搁上一小块蜜汁,因纠纷离原巢飞出来的工蜂就会陆续飞来筑巢,不几天,它们还将“蜂王”衔来居住,一窝蜂就这样做成了。在傈僳村庄,养蜂人家的蜂窝大都是这样驯化、移置、发展而来的;每户人家刚养蜂时才有二三桶,过不了几年就有十几桶蜂,甚而养有上百桶蜂的人家也有。
我祖父爱养蜂。当年他养蜂是因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经济来源单一。据说,祖父是婚后才养的蜂,刚养蜂时只有三桶蜂,到我父亲另立家门时,祖父已有上百桶蜂了。祖父很慷慨,给了他大儿子——我的父亲 30多桶蜂。我父亲也不负他父亲的期盼,精心照料着蜂群。时间又过去几年,我父亲养的蜂也有了五六十桶的规模。其实,养蜂也比较简单,关键要时时注意观察。有些蜂巢中,一年要滋生一至二个蜂王,新蜂王与老蜂王往往率众决斗、嘶咬,败下阵的只好另立新家。每当这时,养蜂人只要捉住蜂王将其翅膀剪短,并将它引到搁有一小块蜜汁的蜂桶中即可。一会儿,拥戴它的工蜂们就会纷至沓来,紧紧地围住它。有时,一窝蜂中会滋生几个蜂王,如果没有足够的蜜桶,还得忍痛杀死多余的蜂王,以免它另立山头,分散蜂力。当然,这样的现象极少。
说来神奇的是,在祖父去世后一个月内,他家的蜂们都飞走了,还有他送给我父亲的那 30多桶蜂。之后,我父亲养的及寨子里其他人养的蜂都飞走了。那么多的蜂像在迁徙般飞旋在天空,密麻麻,黑鸦鸦的。小小的村庄似乎乌云密布,看不见天,也见不到太阳和阳光。直到过了好长时间,蜂们才离村庄而去,向着我衣胞之地底命河上空飞去,直到人们的视线不能及。村庄从此蜂巢不旺,不过几年蜂们就绝迹了。 这是傍晚,三江并流怒江管理片区的一株凤凰树下,一个穿着白衬裳的长者在凝视着什么。原来,这株凤凰树上不知何时有了一个空洞,空洞中有一个缺口,蜜蜂们从“洞”中飞出飞进。长者找来一个小竹筐,在竹筐上撒了一些白糖就开始招蜂。蜂们很快聚扰过来,越聚越多,只吸一支烟功夫,就有了拳头大的一砣,黑鸦鸦的。我知道,又有一窝蜂将招引成功,只是蜂王在树洞中吗?它会选择新居吗?
三
小镇六库卖鸡肉的食店多,店名大体相同:怒江火烧鸡、兰坪漆油鸡、恩棋漆油鸡、永平黄焖鸡等等,不一而足。可见小镇人偏爱食鸡肉,我也不例外。今天,朋友邀我们一家人去位于小镇北十二公里处的山庄吃“怒江火烧鸡”。
所谓“怒江火烧鸡”,就是宰杀鸡时用火烧褪鸡毛后煮吃的鸡肉。“怒江火烧鸡”一般用农家养的土鸡作食材,配上怒江漆油、草果等,这样煮出来的鸡肉色鲜味俱美,尤其有一股浓浓的火烧味。因在座的人中,我的年龄最大,朋友们打趣地将两只鸡头拈给我,叫我品尝并看“相”。我推辞间,几年前在彝族朋友家吃鸡肉闹尴尬的往事涌上心头。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傍晚 ,我作为新农村工作队员前往泸水县鲁掌镇上寨村下乡,在一个同学家吃饭。群众见我平易近人,不端所谓“干部”的架子,纷纷来同学家找我玩。同学家就他爸他妈及侄儿三人,一个姐姐嫁到离鲁掌很远的地方去了 ,照顾二老的日常起居的事就落到年仅 18岁的侄儿身上。二位老人 50出头,身子骨也算硬朗,农活、家务活样样在行,同学也就少了许多担忧。
同学和家人很热情、大方。乡亲们一走,同学就张罗着杀鸡。吃饭时,同学记得我爱吃鸡头、鸡脚,就把它们全捡给了我吃;我也不客气,三下五除二就将它们啃完了。这时,只听同学他爸叹了口气,说身体有些不舒服,就搁下饭碗进里屋去了。
我和同学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好。原来,在彝族人家鸡头、鸡脚是一定要让年龄最大的人吃的,以示尊重。彝族巫师或香道还用鸡头看“相”,可预测和判定主人家今后的财运、婚姻等。诸如,看鸡的舌骨,如两根长舌骨并拢无缝,说明主人家将团结、和睦;中间的短舌骨可判定主人家将来的财运 ,短舌骨往里拐 ,证明主人家财运旺盛 ;往外拐 (斜 )则有可能舍财等等。尤其看鸡的头盖骨大有先机,若头盖骨光滑平整透明,主人大吉;若头盖骨呈乌黑色,则不吉或大不吉。好在同学的阿爸年轻时曾赶过马,打过猎,参加过瓦窑至匹河的“一五六工程”公路开挖等,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只一袋烟工夫,他就从里屋走出,与我们谈笑风生了。
同学他爸告诉我,彝族人对“鸡头”情有独钟,尤其他本人更讲究这个习俗,主要是彝族人从祖先就传下了“鸡头”归老者食的习惯,对他而言,食用鸡头有深层的意义。他说,他和傈僳“嘎求”(傈僳语,即朋友之意)阿普就是通过互赠“鸡头”让对方食用结为生死之交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彝族少年与傈僳族少年初次结交朋友时,一般都送煮熟的鸡头、鸡脚给对方吃。那时,当地生产生活比较落后,食品紧缺。就彝族和傈僳族的乡亲们而言,吃上一次鸡肉不是一件易事。同学他爸读小学四年级时,与邻村的一位名叫阿普的傈僳小伙结为“嘎求”。他们结交当日,刚好同学他爸的父亲从山上偷猎到一只野公鸡,同学他爸将野公鸡的头、脚煮熟后送给阿普吃。野公鸡的羽毛非常漂亮,阿普向同学他爸索要,因野公鸡是偷猎而来的,同学他爸不敢给阿普,自己也不留,与阿普一起在野外将野鸡羽毛烧掉了。对此,同学他爸耿耿于怀至今。更巧的是,阿普回赠同学他爸的“信物”是斑鸠的头和脚,尤其那只班鸠是阿普他大哥在田间劳作时用铁镰刀砸死的。同学他爸和阿普是异族异姓结义兄弟,感情甚笃,一方有难,另一方倾尽所有解难,这样一处就是几十年,前几天阿普因病去世,同学他爸正在伤心流泪呢。
有了那次吃鸡头的“风波”,我很小心,那天,不管大家怎么劝,我最终没有吃下“怒江火烧鸡”的鸡头、鸡脚。
四
“宝贝,回来哟,快回家,别迷恋他乡的景致……”梦里,母亲喊儿子回家的“喊魂”声骤然响起,惊醒我于一个春天的凌晨,我的心情久
久不能平静,只好披衣下床,静静等到天亮。
“喊魂”我并不陌生,我曾踏遍它流传之地——念东和故乡怒江州的山山水水,虚心向傈僳族群众学习,与他们同劳动、同吃饭,终于采录成了濒临失传的《喊魂调》。更主要的是,在儿时母亲常为体弱多病的我喊魂,其他母亲们也概莫能外。因而,在我衣胞之地,在早晨或傍晚,在门口、溪边、丫口、箐谷,总是回响着母亲们为儿女喊魂的声音,那么高亢,又震颤人们的心灵。
三岁以前,我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不是在母亲和哥姐的背上昏昏欲睡,就在自家的木板房前的泥地里玩泥团,或是在屋前屋后的果树、花树下爬滚……母亲给我喊魂的内容大都为“快进门,进门睡了,我的宝贝快快回家……”那是怕我的灵魂游荡在门外,进不了家;灵魂回归的路程不远,词句也简单。七岁以后,我上了学,又生逢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得不常帮大人干诸如砍柴、割猪草、摞松毛之类的农活,去的地方得过河走箐,走过田边地角的,只要在夜晚我在梦中哭闹,一大早母亲就为我喊魂:宝贝呀,回家!不要迷恋垭口,垭口有山神威胁你;不要贪图溪水清凉、甘甜,水神会胁迫你……十几岁后,我上了中学,走的路远了,跨的江大了,爬的山更陡、更高了,母亲的“喊魂调”内容更多,音质沙哑,更摄人心魄:“回来吧,宝贝!别迷恋他乡的景致,他乡人不会与你同心……”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留在省城,那时母亲早已化为一抔尘土,但她为我喊魂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回响,搅得我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我毅然踏上了回家乡工作的路,哪怕它还那么落后、那么贫瘠!由此看来,母亲的“喊魂调”句子内容是变化的,是随着儿女的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的。不论何时,我们都无法在心中将母亲的“喊魂调”完全抹去。
今天,我的父母早已过世,没有人为我喊魂,我也无须喊魂,因为我脚踏着故土,不仅“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去世了,我也厮守并参与建设着故土,这是我的莫大荣幸。但母亲的“喊魂调”由远至近,由模糊变清晰,渐行渐近,在我耳畔,在我心中。我的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责任编辑 张庆国
我常常坐在江畔的礁石上,侧耳倾听怒江的低语。在这冬天的夜晚,怒江一改往日的咆哮,似乎也累了,累得趴在河道上就可安然入睡,打上轻柔的鼾声似的。这时候的怒江并不愤怒,但也并不平静;我几次试图像年轻时那样泅渡过怒江的决心总是被胆怯一点点蚕食,我只有脱去厚重的棉衣和尼龙袜子将踝脚泡入江水中,用江水的刺骨之寒觉醒自己麻木已久的神经。尽管我知道,怒江已不是一条纯粹的、无污染的河流,除了干流外,它所有的支流几乎都已开发成小中型不等的电站;曾经五毛钱一市斤的无鳞壳怒江鱼,今已涨到近百元。庆幸的是我已无咽下它的欲望,因价格或怕间接污染。但我依然深深地爱着怒江,依恋着怒江,一天也离不开怒江。因为怒江是我故乡的河流,母亲的江。
垂钓,是怒江畔的一道靓丽风景。垂钓者大多为长者,也有少量年轻人。他们将钓杆立于江畔的沙滩上后,大家聚众或三三两两的聊天,边聊天边吃着随带的食物,饮着美酒,隔好长时间才去看鱼咬钩了没有。有无钓上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怒江中一年四季都有鱼,因而一年四季都有垂钓者;在怒江边,垂钓已成习惯。
怒江,给予它两岸的人民很多,在怒江上捞柴禾是怒江两岸农人解决柴禾问题的一种主要手段,六库镇的农人也不例外。每当七八月份怒江水上涨,江中总是飘浮着木屑、木板什么的,甚至有保持完整的圆木。人们纷纷在江畔设置栅栏以捞取柴禾。江水上涨时,江面上时有木料及碎块漂浮,江水退潮后,木材就搁置在栅栏中,人们只需刀劈斧砍,甚而不费吹灰之力即可获取。当然,个别的柴块太大,甚而是圆木,不会沉到栅栏中,这就需要人们赤身裸体跃入江中与怒江激流搏斗,以便将它们拖到岸边。
溪水,在六库终年不断地潺潺流淌。麻布河、赖茂河、南坝河……无数的溪流从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的山脊上滑落跌入滚滚南流的大怒江之中,这些溪水的源头大都是冰渍湖,只不过大小不一而言。或许因为这溪水是一刻不息的跌宕、欢笑在高山深谷的缘由,它是清纯的、自然的,既甘甜又有回味,当地人常捧起溪水就可品饮。尽管今天六库给排水系统完善,用水十分方便,水质也很好,但每个星期六或星期天我都到这些溪水的中游地带无村寨和人烟的地方,接几桶溪水回家饮用,用以滋润心灵的焦渴。我不知道年过半百的我还能坚持多少日子,但我一定会如此坚持下去,直到迈不动步子为止。我曾试图沿溪水逆行麻布河想前去探究它一路的神奇和神秘的源头,但行走了两天都未能到达,只有放弃了这种念头。
鹊鸟的数量在六库不是多了的概念,而是近乎泛滥成灾了。早晨,我们在生态走廊上散步,近十几种的鸟雀在树枝上、灌木丛中、花丛里唱歌,歌声嘈杂,但很欢乐。我每每受其感染不经意间就会忘却恼怒和倦意,享受一早起床后的惬意。傍晚,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总被晚归的上千只一群的鸟雀啼声搅得心慌心跳,仿佛归家的步伐也由此加快了许多。在六库上空,还有一群由几十只大小不一的喜鹊组成的报喜军团,它们的巢最初筑在离城市较远的树木深处,后来慢慢移筑到城郊,再后来移筑在城中但在高高的树枝上,与六库人还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再再后来,喜鹊们的巢就筑在依着人们窗外的树的枝头或院坝中低矮的花木的枝头上了,与人类也越来越亲密;有个别胆大的,还啄吃人置于手掌上的食物。这些喜鹊是有灵性的,早上人们醒来它才鸣叫;晚上人们休息,它们一般停止鸣叫。有一对喜鹊干脆把“家”安置在六库驻军办公大数前的桉树枝头,它们伴随军号声飞舞、歌唱,似乎在欢迎或歌颂戌边人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似的。漫步在六库滨江生态走廊上,你还会不时听到一只金丝画眉的鸣叫声,音质纯美、悦耳,像美妙的仙曲似的,由不得你不驻足倾听。
二
我招引野蜂使其筑巢成“家”的记忆,记忆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很难关闭。尤其眼前的情景,使人叹为观止:一窝偌大的蜂巢筑在闹市的枝头,蜂们嘤嘤地飞出飞进……蜂飞蝶舞在六库是常事,不足为奇;只要徜徉在某个花台前,我们就可发现蜜蜂、草蜂、马蜂、土蜂、葫芦蜂等十几种蜂的踪迹;它们有的忙着采蜜,有的吮花粉,有的嘤嘤纷飞……但它们的窝往往筑在城外高大的树枝上,密林中的岩洞、树缝中,总之,凡人很难轻易发现它们。可眼前这群野蜂把巢筑在高楼林立、车声人声鼎沸的街道树上,的确是头一遭。这窝蜂巢坐落在六库镇东岸滨江生态走廊重阳桥往右 300米处一株大青树上,巢长约 2米,宽厚约30厘米,蜜汁约 100斤左右。我领着女儿来观看时已是黄昏,已有许多人聚在树下指指点点;但蜂们旁若无人自顾飞出飞进。夕辉下,它们的身姿像着上紧身衣又似染上金粉的舞者,轻盈而又发亮,仿佛童年传说中的精灵似的。
其实,在六库招引野蜂成功养蜂者大有人在。所谓招蜂,就是在野外或房前屋后置上一二个用粗树木掏空心做成的蜂桶,在蜂桶中搁上一小块蜜汁,因纠纷离原巢飞出来的工蜂就会陆续飞来筑巢,不几天,它们还将“蜂王”衔来居住,一窝蜂就这样做成了。在傈僳村庄,养蜂人家的蜂窝大都是这样驯化、移置、发展而来的;每户人家刚养蜂时才有二三桶,过不了几年就有十几桶蜂,甚而养有上百桶蜂的人家也有。
我祖父爱养蜂。当年他养蜂是因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经济来源单一。据说,祖父是婚后才养的蜂,刚养蜂时只有三桶蜂,到我父亲另立家门时,祖父已有上百桶蜂了。祖父很慷慨,给了他大儿子——我的父亲 30多桶蜂。我父亲也不负他父亲的期盼,精心照料着蜂群。时间又过去几年,我父亲养的蜂也有了五六十桶的规模。其实,养蜂也比较简单,关键要时时注意观察。有些蜂巢中,一年要滋生一至二个蜂王,新蜂王与老蜂王往往率众决斗、嘶咬,败下阵的只好另立新家。每当这时,养蜂人只要捉住蜂王将其翅膀剪短,并将它引到搁有一小块蜜汁的蜂桶中即可。一会儿,拥戴它的工蜂们就会纷至沓来,紧紧地围住它。有时,一窝蜂中会滋生几个蜂王,如果没有足够的蜜桶,还得忍痛杀死多余的蜂王,以免它另立山头,分散蜂力。当然,这样的现象极少。
说来神奇的是,在祖父去世后一个月内,他家的蜂们都飞走了,还有他送给我父亲的那 30多桶蜂。之后,我父亲养的及寨子里其他人养的蜂都飞走了。那么多的蜂像在迁徙般飞旋在天空,密麻麻,黑鸦鸦的。小小的村庄似乎乌云密布,看不见天,也见不到太阳和阳光。直到过了好长时间,蜂们才离村庄而去,向着我衣胞之地底命河上空飞去,直到人们的视线不能及。村庄从此蜂巢不旺,不过几年蜂们就绝迹了。 这是傍晚,三江并流怒江管理片区的一株凤凰树下,一个穿着白衬裳的长者在凝视着什么。原来,这株凤凰树上不知何时有了一个空洞,空洞中有一个缺口,蜜蜂们从“洞”中飞出飞进。长者找来一个小竹筐,在竹筐上撒了一些白糖就开始招蜂。蜂们很快聚扰过来,越聚越多,只吸一支烟功夫,就有了拳头大的一砣,黑鸦鸦的。我知道,又有一窝蜂将招引成功,只是蜂王在树洞中吗?它会选择新居吗?
三
小镇六库卖鸡肉的食店多,店名大体相同:怒江火烧鸡、兰坪漆油鸡、恩棋漆油鸡、永平黄焖鸡等等,不一而足。可见小镇人偏爱食鸡肉,我也不例外。今天,朋友邀我们一家人去位于小镇北十二公里处的山庄吃“怒江火烧鸡”。
所谓“怒江火烧鸡”,就是宰杀鸡时用火烧褪鸡毛后煮吃的鸡肉。“怒江火烧鸡”一般用农家养的土鸡作食材,配上怒江漆油、草果等,这样煮出来的鸡肉色鲜味俱美,尤其有一股浓浓的火烧味。因在座的人中,我的年龄最大,朋友们打趣地将两只鸡头拈给我,叫我品尝并看“相”。我推辞间,几年前在彝族朋友家吃鸡肉闹尴尬的往事涌上心头。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傍晚 ,我作为新农村工作队员前往泸水县鲁掌镇上寨村下乡,在一个同学家吃饭。群众见我平易近人,不端所谓“干部”的架子,纷纷来同学家找我玩。同学家就他爸他妈及侄儿三人,一个姐姐嫁到离鲁掌很远的地方去了 ,照顾二老的日常起居的事就落到年仅 18岁的侄儿身上。二位老人 50出头,身子骨也算硬朗,农活、家务活样样在行,同学也就少了许多担忧。
同学和家人很热情、大方。乡亲们一走,同学就张罗着杀鸡。吃饭时,同学记得我爱吃鸡头、鸡脚,就把它们全捡给了我吃;我也不客气,三下五除二就将它们啃完了。这时,只听同学他爸叹了口气,说身体有些不舒服,就搁下饭碗进里屋去了。
我和同学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好。原来,在彝族人家鸡头、鸡脚是一定要让年龄最大的人吃的,以示尊重。彝族巫师或香道还用鸡头看“相”,可预测和判定主人家今后的财运、婚姻等。诸如,看鸡的舌骨,如两根长舌骨并拢无缝,说明主人家将团结、和睦;中间的短舌骨可判定主人家将来的财运 ,短舌骨往里拐 ,证明主人家财运旺盛 ;往外拐 (斜 )则有可能舍财等等。尤其看鸡的头盖骨大有先机,若头盖骨光滑平整透明,主人大吉;若头盖骨呈乌黑色,则不吉或大不吉。好在同学的阿爸年轻时曾赶过马,打过猎,参加过瓦窑至匹河的“一五六工程”公路开挖等,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只一袋烟工夫,他就从里屋走出,与我们谈笑风生了。
同学他爸告诉我,彝族人对“鸡头”情有独钟,尤其他本人更讲究这个习俗,主要是彝族人从祖先就传下了“鸡头”归老者食的习惯,对他而言,食用鸡头有深层的意义。他说,他和傈僳“嘎求”(傈僳语,即朋友之意)阿普就是通过互赠“鸡头”让对方食用结为生死之交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彝族少年与傈僳族少年初次结交朋友时,一般都送煮熟的鸡头、鸡脚给对方吃。那时,当地生产生活比较落后,食品紧缺。就彝族和傈僳族的乡亲们而言,吃上一次鸡肉不是一件易事。同学他爸读小学四年级时,与邻村的一位名叫阿普的傈僳小伙结为“嘎求”。他们结交当日,刚好同学他爸的父亲从山上偷猎到一只野公鸡,同学他爸将野公鸡的头、脚煮熟后送给阿普吃。野公鸡的羽毛非常漂亮,阿普向同学他爸索要,因野公鸡是偷猎而来的,同学他爸不敢给阿普,自己也不留,与阿普一起在野外将野鸡羽毛烧掉了。对此,同学他爸耿耿于怀至今。更巧的是,阿普回赠同学他爸的“信物”是斑鸠的头和脚,尤其那只班鸠是阿普他大哥在田间劳作时用铁镰刀砸死的。同学他爸和阿普是异族异姓结义兄弟,感情甚笃,一方有难,另一方倾尽所有解难,这样一处就是几十年,前几天阿普因病去世,同学他爸正在伤心流泪呢。
有了那次吃鸡头的“风波”,我很小心,那天,不管大家怎么劝,我最终没有吃下“怒江火烧鸡”的鸡头、鸡脚。
四
“宝贝,回来哟,快回家,别迷恋他乡的景致……”梦里,母亲喊儿子回家的“喊魂”声骤然响起,惊醒我于一个春天的凌晨,我的心情久
久不能平静,只好披衣下床,静静等到天亮。
“喊魂”我并不陌生,我曾踏遍它流传之地——念东和故乡怒江州的山山水水,虚心向傈僳族群众学习,与他们同劳动、同吃饭,终于采录成了濒临失传的《喊魂调》。更主要的是,在儿时母亲常为体弱多病的我喊魂,其他母亲们也概莫能外。因而,在我衣胞之地,在早晨或傍晚,在门口、溪边、丫口、箐谷,总是回响着母亲们为儿女喊魂的声音,那么高亢,又震颤人们的心灵。
三岁以前,我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不是在母亲和哥姐的背上昏昏欲睡,就在自家的木板房前的泥地里玩泥团,或是在屋前屋后的果树、花树下爬滚……母亲给我喊魂的内容大都为“快进门,进门睡了,我的宝贝快快回家……”那是怕我的灵魂游荡在门外,进不了家;灵魂回归的路程不远,词句也简单。七岁以后,我上了学,又生逢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得不常帮大人干诸如砍柴、割猪草、摞松毛之类的农活,去的地方得过河走箐,走过田边地角的,只要在夜晚我在梦中哭闹,一大早母亲就为我喊魂:宝贝呀,回家!不要迷恋垭口,垭口有山神威胁你;不要贪图溪水清凉、甘甜,水神会胁迫你……十几岁后,我上了中学,走的路远了,跨的江大了,爬的山更陡、更高了,母亲的“喊魂调”内容更多,音质沙哑,更摄人心魄:“回来吧,宝贝!别迷恋他乡的景致,他乡人不会与你同心……”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留在省城,那时母亲早已化为一抔尘土,但她为我喊魂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回响,搅得我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我毅然踏上了回家乡工作的路,哪怕它还那么落后、那么贫瘠!由此看来,母亲的“喊魂调”句子内容是变化的,是随着儿女的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的。不论何时,我们都无法在心中将母亲的“喊魂调”完全抹去。
今天,我的父母早已过世,没有人为我喊魂,我也无须喊魂,因为我脚踏着故土,不仅“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去世了,我也厮守并参与建设着故土,这是我的莫大荣幸。但母亲的“喊魂调”由远至近,由模糊变清晰,渐行渐近,在我耳畔,在我心中。我的泪禁不住流了下来。
责任编辑 张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