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对于构建现代法制社会而言有着积极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将法治相关内容载入高中政治课本,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法治学习,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作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 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 培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063-02
中学时期的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政治课堂上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渗透,能够加强学生对法治的了解,促进高中政治的进程,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学以致用到生活中去。
一、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对于法律的界限并不明确,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事是触犯法律条令的,也不能够完全判断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法律性。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青少年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案例都在暗示着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培育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有着极强的复杂性,在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影响。再加上现在社会网络的广阔性,一些不良信息充斥着青少年们的生活,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断以及法律知识的匮乏,都会导致他们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中课堂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1.明确教育教材核心,提高学生对法治的兴趣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第一要素,同样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法治观念的前提。教师通过明确教材的核心内容,逐漸提高学生对法制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法制内容是对他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才愿意积极学习。但是仅仅是讲解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一些生活化的法治案例还需要政治教师去收集和发现,同时也需要和学生一起探索,探索其中蕴含的更多内容和法律知识。这些都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在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之下,能够让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政治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这门学科本质上非常深奥且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想降低与法治有关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真实的案例编成小故事,生动的与政治法治原理结合到一起,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2.积极扩展课堂法治内容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虽然也涉及到了相关法律知识,但是大部分都比较笼统和抽象。面对这种情况,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兴趣特点,教师可以将一些与学生情况相关的法律案例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让他们意识到拥有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比如在讲授“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是一则真实的案例:16岁的张同学中午经常到食堂吃饭,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食堂,先把书包放在座位上,之后就去打饭,但是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座位被王同学占用了。而两人因为座位问题起了口角,双方互相争执无果,于是约定放学之后在学校东门口打架。两人各自叫了十几名社会青年帮忙“助阵”,双方人马在当天放学之后齐聚学校东门,但是在打斗的过程中,张同学带来的一名社会青年持刀砍伤了对方一人的手臂。后来经当地法院审判,双方聚众斗殴已成为犯罪事实,但是由于张同学和王同学是未成年人,且都有悔罪的表现,检察机关最终决定不予起诉。通过这一段案例,就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明白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一则案例同时也贴近学生的生活,案例中的人物与高中生是同龄人,更能够给予学生奖励的警示。
3.创新课堂法治教学模式
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让高中政治课堂焕然一新,赋予政治课新的活力。高中政治教材中含有许多实用性的内容,但总体概括来说分为两类:一类就是纯文字叙述,另一类就是图文并茂叙述。在当前媒体网络迅速发展的形势之下,这种传统的知识传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不少高校正在尝试开展创新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崭新的学习环境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堂的法治意识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政治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创新型的教学观念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大荣.高中政治课堂学生法制意识培育方法的探索[J]. 广西教育, 2017(02).
【关键词】高中政治 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 培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063-02
中学时期的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政治课堂上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的渗透,能够加强学生对法治的了解,促进高中政治的进程,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学以致用到生活中去。
一、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对于法律的界限并不明确,不知道具体有哪些事是触犯法律条令的,也不能够完全判断出事情的严重性和法律性。但是近些年来由于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青少年的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案例都在暗示着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培育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有着极强的复杂性,在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影响。再加上现在社会网络的广阔性,一些不良信息充斥着青少年们的生活,青少年缺乏一定的判断以及法律知识的匮乏,都会导致他们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中课堂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
1.明确教育教材核心,提高学生对法治的兴趣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第一要素,同样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法治观念的前提。教师通过明确教材的核心内容,逐漸提高学生对法制的兴趣。只有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法制内容是对他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才愿意积极学习。但是仅仅是讲解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一些生活化的法治案例还需要政治教师去收集和发现,同时也需要和学生一起探索,探索其中蕴含的更多内容和法律知识。这些都不能仅仅只局限于教材,而是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在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之下,能够让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政治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这门学科本质上非常深奥且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习积极性不高。要想降低与法治有关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将真实的案例编成小故事,生动的与政治法治原理结合到一起,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2.积极扩展课堂法治内容
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本中,虽然也涉及到了相关法律知识,但是大部分都比较笼统和抽象。面对这种情况,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兴趣特点,教师可以将一些与学生情况相关的法律案例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让他们意识到拥有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比如在讲授“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是一则真实的案例:16岁的张同学中午经常到食堂吃饭,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食堂,先把书包放在座位上,之后就去打饭,但是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座位被王同学占用了。而两人因为座位问题起了口角,双方互相争执无果,于是约定放学之后在学校东门口打架。两人各自叫了十几名社会青年帮忙“助阵”,双方人马在当天放学之后齐聚学校东门,但是在打斗的过程中,张同学带来的一名社会青年持刀砍伤了对方一人的手臂。后来经当地法院审判,双方聚众斗殴已成为犯罪事实,但是由于张同学和王同学是未成年人,且都有悔罪的表现,检察机关最终决定不予起诉。通过这一段案例,就能够让学生深刻的明白自身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一则案例同时也贴近学生的生活,案例中的人物与高中生是同龄人,更能够给予学生奖励的警示。
3.创新课堂法治教学模式
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让高中政治课堂焕然一新,赋予政治课新的活力。高中政治教材中含有许多实用性的内容,但总体概括来说分为两类:一类就是纯文字叙述,另一类就是图文并茂叙述。在当前媒体网络迅速发展的形势之下,这种传统的知识传输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不少高校正在尝试开展创新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崭新的学习环境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己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堂的法治意识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政治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创新型的教学观念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大荣.高中政治课堂学生法制意识培育方法的探索[J]. 广西教育,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