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自启动以来,一种富有民主、科学、开放、创新的新文化气息逐渐弥散于义务教育的各个领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技能的实践者,成为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因此,课堂小组讨论这一生成性教学形式倍受老师们青睐,在教师与学生个体及群体就相关课题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课堂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开放的课题、开放的师生,使课堂时时泛起层层涟漪,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过程。它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其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部分数学教师,对充分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课堂讨论活动望而怯步。其实,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过程体验,能有效地提高其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所以,数学课堂组织小组讨论无疑是积极的手段。
一、讨论小组的划分
小组以前后两排相邻的四人为宜。这是一种随机组合,避免了组合的单一性,使小组成员具有多向性。自由组合的小组虽然相容度提高,但由于组合的互选性,可能有人出现多次组合,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势必把课堂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组合上。况且,自由组合的成员,往往有一定的默契,域性格相似,或爱好相同,或认知水平接近……有时甚至出现纯性别组合。这有可能使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具有同向性,形成一孔之见,甚至群言堂。发言不能包括一定范围的知识和见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极为不利的。
二、讨论课题的提出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课堂讨论也应做到“不到愤悱之境不议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者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也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目前认识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能独立理解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潜在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认识水平)。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课堂讨论就应该杜绝表面的活跃热烈的作秀。课题的提出必须做到有效,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封闭性的课题。如果课题是封闭性的,这无异于重蹈传统预设性教学的覆辙,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所以讨论课题应是开放的而且有较深层次,符合高度原则。
三、讨论气氛的控制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对话平台,每个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载体,带着富有个性色彩的经验感受、见闻知识、思想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他们在智慧碰撞中,得到各自的吸纳、丰富和提升。因此,小组成员就学习的意义来说,其地位是平等的。我们鼓励各抒己见,欢迎创新思维。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那种尖锐的对抗性活动,使他们坦诚相待,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大家学会倾听别人发表意见,学会批评,尤其是自我批评。例如,有一道关于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学校组织长江春游在流速2.5km/h的航段,从A地上船,沿江而下,至B地,然后溯江而上到C地下船,共乘船4h。若A、C两地相距10k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7.5kn/h,求A、B的距离。在小组讨论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C地应在AB之间,另一种认为C地既可以在AB之间,也可以在A的上游。持第一种观点的认为如果上溯到A的上游,水的流速改变了怎么办,或者是悬崖,那就无法上溯了。持第二种观点的认为问题的前提是“学校组织长江春游在流速2.5km/h的航段”上。他们各持一端,争执不休。像这种对抗性讨论我们应持欢迎态度,让学生在倾听中提升。
四、讨论方向的稳定
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其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新思想、新创意”,“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正是教育者所期待的。但是,如果讨论目标转移了,学习目标的实现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同学关系协调的小组,讨论比较随便,很容易转移话题,甚至是不着边际的闲聊,天南海北的侃大山,或者是肤浅的讨论。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约束。
毫无疑问,小组讨论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极恰当地运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从众心理的存在,学生学习质量会受榜样和别人成绩的影响。所以,讨论小组成员不宜长期固定,有些需要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也不宜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
一、讨论小组的划分
小组以前后两排相邻的四人为宜。这是一种随机组合,避免了组合的单一性,使小组成员具有多向性。自由组合的小组虽然相容度提高,但由于组合的互选性,可能有人出现多次组合,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这势必把课堂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组合上。况且,自由组合的成员,往往有一定的默契,域性格相似,或爱好相同,或认知水平接近……有时甚至出现纯性别组合。这有可能使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具有同向性,形成一孔之见,甚至群言堂。发言不能包括一定范围的知识和见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极为不利的。
二、讨论课题的提出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课堂讨论也应做到“不到愤悱之境不议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者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也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目前认识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能独立理解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潜在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他人的帮助和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认识水平)。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课堂讨论就应该杜绝表面的活跃热烈的作秀。课题的提出必须做到有效,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封闭性的课题。如果课题是封闭性的,这无异于重蹈传统预设性教学的覆辙,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所以讨论课题应是开放的而且有较深层次,符合高度原则。
三、讨论气氛的控制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对话平台,每个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载体,带着富有个性色彩的经验感受、见闻知识、思想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他们在智慧碰撞中,得到各自的吸纳、丰富和提升。因此,小组成员就学习的意义来说,其地位是平等的。我们鼓励各抒己见,欢迎创新思维。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那种尖锐的对抗性活动,使他们坦诚相待,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大家学会倾听别人发表意见,学会批评,尤其是自我批评。例如,有一道关于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学校组织长江春游在流速2.5km/h的航段,从A地上船,沿江而下,至B地,然后溯江而上到C地下船,共乘船4h。若A、C两地相距10k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7.5kn/h,求A、B的距离。在小组讨论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认为C地应在AB之间,另一种认为C地既可以在AB之间,也可以在A的上游。持第一种观点的认为如果上溯到A的上游,水的流速改变了怎么办,或者是悬崖,那就无法上溯了。持第二种观点的认为问题的前提是“学校组织长江春游在流速2.5km/h的航段”上。他们各持一端,争执不休。像这种对抗性讨论我们应持欢迎态度,让学生在倾听中提升。
四、讨论方向的稳定
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其目的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新思想、新创意”,“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正是教育者所期待的。但是,如果讨论目标转移了,学习目标的实现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同学关系协调的小组,讨论比较随便,很容易转移话题,甚至是不着边际的闲聊,天南海北的侃大山,或者是肤浅的讨论。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约束。
毫无疑问,小组讨论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要极恰当地运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从众心理的存在,学生学习质量会受榜样和别人成绩的影响。所以,讨论小组成员不宜长期固定,有些需要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也不宜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