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的方法是很多的,关键在于“激疑”和“诱导”。如何才能达到以疑启思的目的呢?须在“导”字上做文章。《学记》上说“道而弗牵”便是对诱导的强调。在提问中相机诱导,更是要求我们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进行设疑,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交流、争论,这样,学生会在逐个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中感受到探索的欣喜,学习情绪高涨,能力逐步增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任务所规定的高度。下面就几种设问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关键的内容上提问
所谓关键的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关键字句章节、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全文,体会感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让学生在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后,设问: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主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基本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照和关爱,问题一出,学生结合上面的理解,很容易就把握了文章的主题,理解了作者详细描写父亲背影的原因,体会到了那深沉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再如学习《怀疑与学问》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本文有两部分构成,他们是通过那句话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如何?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过渡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且理解二者的关系是递进关系。这样,学生也就从宏观上掌握了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二、于比较之处提问
善于分析综合,学会比较鉴别,从矛盾中发现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又一标志。比较也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思维活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教学中,比较可以是一篇文章中,比如,在《故乡》一文中,既有同一人物的比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昔日年轻漂亮的杨二嫂与现在消瘦的圆规),又有不同人物之间的比较(杨二嫂与闰土),还有人物群像的比较(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与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友谊的比较)。根据这些内容,设置一些比较性问题,有利于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辩的习惯。再如,《孔乙己》中作者说:“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大约”表猜测,“的确”表肯定,二者不矛盾吗?“大约”是根据孔乙己长时间没来酒店而猜测的,“的确”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情形做出的判断。比较还可以是不同篇目的比较,如可对《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文章进行对比,设问: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偷东西被打)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因中举而喜极发疯),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通过二者的比较,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危害。
三、在内容的含蓄处提问
教材中一些语言文字表面浅显,但含义深刻,表达含蓄,需要透过其表面所描写的现象,方能体会到它暗暗蕴含着本意,这些地方我们称之为含蓄处,教学到达此处时,就应该着力设问探究。例如,《故乡》最后一段:“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便可设问:“这里的‘路’仅仅是说我们平常走的路吗?”学生肯定会得出否定的答案,然后引领他们深入探究“路”的含义。
四、在课文的细节处提问
文章的细节,像藏在绿叶丛中的花朵,扒开绿叶,显露花朵,则会色彩纷呈,别开生面。如《变色龙》中,抓住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多次脱穿大衣的细节设计这样的问题: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一会儿穿上大衣,一会儿脱下大衣?这和文章的题目有何关系?这样,学生不仅形象的了解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善变”的特点,而且也体会到了文章题目和内容的紧密关系。
五、激发兴趣,做情景式提问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的灵感的有效方法。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关键在于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造情境,为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氛围。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利用多媒体在课前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影视片断,使学生进入到情景当中,这时可提问:“你觉得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学生刚开始和课结束时对安塞腰鼓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课结束时再播放一遍安塞腰鼓的影视片断,这样能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进行一种审美教育。
六、抓住人物特点或文章主题,做发散性提问
新课改要求注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使他们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上童话剧《皇帝的新装》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上完《我的叔叔于勒》后,问“如果当时菲利普夫妇遇到的是富翁于勒,夫妇俩又会是如何表现呢?”让学生去进行深入的推想并讨论。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潜能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真正的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产生技巧,效果很好。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我们的提问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还是只能“吹皱一池春水”,抑或是“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全要靠我们教师对这一教学艺术进行的研究和探索了。为了我们的语文,为了我们的学生,我们需要这样的研究和探索,希望我们的课堂提问都能渐入“投石冲破水中天”的佳境。
一、在关键的内容上提问
所谓关键的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关键字句章节、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全文,体会感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让学生在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后,设问: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讨本文的主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基本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照和关爱,问题一出,学生结合上面的理解,很容易就把握了文章的主题,理解了作者详细描写父亲背影的原因,体会到了那深沉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再如学习《怀疑与学问》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本文有两部分构成,他们是通过那句话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如何?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过渡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且理解二者的关系是递进关系。这样,学生也就从宏观上掌握了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二、于比较之处提问
善于分析综合,学会比较鉴别,从矛盾中发现问题,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又一标志。比较也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思维活动的又一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教学中,比较可以是一篇文章中,比如,在《故乡》一文中,既有同一人物的比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昔日年轻漂亮的杨二嫂与现在消瘦的圆规),又有不同人物之间的比较(杨二嫂与闰土),还有人物群像的比较(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与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友谊的比较)。根据这些内容,设置一些比较性问题,有利于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辩的习惯。再如,《孔乙己》中作者说:“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大约”表猜测,“的确”表肯定,二者不矛盾吗?“大约”是根据孔乙己长时间没来酒店而猜测的,“的确”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情形做出的判断。比较还可以是不同篇目的比较,如可对《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文章进行对比,设问: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偷东西被打)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因中举而喜极发疯),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通过二者的比较,学生能更深刻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危害。
三、在内容的含蓄处提问
教材中一些语言文字表面浅显,但含义深刻,表达含蓄,需要透过其表面所描写的现象,方能体会到它暗暗蕴含着本意,这些地方我们称之为含蓄处,教学到达此处时,就应该着力设问探究。例如,《故乡》最后一段:“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便可设问:“这里的‘路’仅仅是说我们平常走的路吗?”学生肯定会得出否定的答案,然后引领他们深入探究“路”的含义。
四、在课文的细节处提问
文章的细节,像藏在绿叶丛中的花朵,扒开绿叶,显露花朵,则会色彩纷呈,别开生面。如《变色龙》中,抓住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多次脱穿大衣的细节设计这样的问题:主人公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一会儿穿上大衣,一会儿脱下大衣?这和文章的题目有何关系?这样,学生不仅形象的了解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善变”的特点,而且也体会到了文章题目和内容的紧密关系。
五、激发兴趣,做情景式提问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创设情境是触发创新的灵感的有效方法。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关键在于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造情境,为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氛围。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利用多媒体在课前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影视片断,使学生进入到情景当中,这时可提问:“你觉得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学生刚开始和课结束时对安塞腰鼓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在课结束时再播放一遍安塞腰鼓的影视片断,这样能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进行一种审美教育。
六、抓住人物特点或文章主题,做发散性提问
新课改要求注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使他们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上童话剧《皇帝的新装》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上完《我的叔叔于勒》后,问“如果当时菲利普夫妇遇到的是富翁于勒,夫妇俩又会是如何表现呢?”让学生去进行深入的推想并讨论。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潜能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真正的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产生技巧,效果很好。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我们的提问是“一石激起千重浪”,还是只能“吹皱一池春水”,抑或是“愁云惨淡万里凝”,这全要靠我们教师对这一教学艺术进行的研究和探索了。为了我们的语文,为了我们的学生,我们需要这样的研究和探索,希望我们的课堂提问都能渐入“投石冲破水中天”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