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近郊,“西蜀第一海”“成都后花园”的黑龙滩风景区腹地——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城北新区仁寿大道上,镶嵌着一个美丽的大花瓶,它就是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以下简称“一中北校区”)。
一中北校区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新修的一所高规格、充满现代气息的高中学校,从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3年以来,一中北校区悄然崛起,昂然挺立于四川省眉山市高中快速发展波涛的风口浪尖。
溯往昔,“仁寿一中现象”令人瞩目;看今朝,一中北校区独领风骚,傲立眉州。
从白手起家至今短短3年,一中北校区已发展成为了一所拥有72个教学班、3600余名学生的优质学校,通过了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学校复核确认,已经完美走过了第一个发展阶段历程,规模效应凸显,品牌初现端倪。
“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出品牌。”采访中,一中北校区校长方良元有着十足的底气和自信,也有着一般教育人少有的谦和与从容。
一中北校区教育人的“底气”从何而来?他们的自信又在何处?揭秘“一中北校区现象”,解析鲜活样本,深切感知一中北校区在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中的新思路,探寻学校快速发展的行进轨迹……
一个思想点亮了一所学校
教育是思想者的盛宴。三国魏应璩在《与侍郎曹长思书》中指出:“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在方良元看来,一所学校能走多远,关键是要用思想进行引领。他说:“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因思想而崇高。”
国家实行新的教师绩效工资过后,新的“平均主义”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懒教”成风;文人相轻,学校干部和教师“拉帮结派”,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将校园文化建设理解成简单的装修,无精神实质和灵魂;不顾学生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无视教育发展规律,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唯高考论……谈起当今教育中的各种乱象,方良元痛心不已,“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缺乏办学思想。”
仁寿一中源于1764年的鳌峰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名校。“新校区的办学思想必须与一中一脉相承,否则学校办学思想将成为无本之木。”“应该对仁寿的历史有着充分的尊重,体现新校区的地理人文情怀。”“最重要的还是要着眼于教育本身,叩问教育本真,学校要实施人的教育,要使办学思想落地生根。”……2012年9月,一中北校区的老师们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讨论已成为常态,有时甚至到深夜。
“与其说是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还不如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大讨论。”分管学校教育科研、体卫艺教学和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叶志强谈到当时的情景时兴奋不已。
梳理、凝炼、继承、创新、论证、提升,解构仁寿地域文化特色,追溯历史发展文脉传承,着眼现代教育市场需求,彰显个性人才培养特色,“向学好善,思进有为”的办学理念得到传承。
新的办学思想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中北校区阔步前行的路。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围绕“特优引领,全面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意气风发。2013年,一中北校区获得了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教科研百强校、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学校、四川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四川省应急教育示范学校等众多殊荣,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高完中快速奔跑的一面旗帜。
一个团队引动了一支队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母亲为了教育她的三个儿子,一天,她先拿出三根筷子,一个儿子一根。对他们说,折断它。儿子们很轻松地就折断了筷子。之后母亲没说话,又拿出三双筷子,并将三双筷子捆起来,分别叫三个儿子去折。她的儿子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折不断。这就是著名的“筷子理论”。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团队合作能产生最好的结果。”方良元深谙“筷子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奇特功效。他说,当今世界上最具想象力与影响力的首席执行官之一的乔纳森·蒂施在《团队的力量》中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激发团队的力量,如何为共同目标努力,使生活更愉快、事业更加成功!
行走在一中北校区,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愉悦,也总会让人看到师生们灿烂而惬意的微笑;在与学校干部和教师单独交流中,领导与教师之间没有指责,没有诋毁和抱怨,让人总能听到他们讲述相互欣赏的故事。
“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方良元,凭着一颗执着的报国之心,怀着让万千学子成才理想的不舍追求,从农村中学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到农村高完中的团委书记、副校长、校长,最后到仁寿一中担任副校长、校长,并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荣誉10多项。即使在事务繁杂的校长岗位上,他仍然躬耕于三尺讲台上,“讲台就是我的根,只有身在讲台,才能心系学校。”方良元深情地说。
坚守“教育就是唤醒心灵”信条的副校长叶志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仁寿一中之前,叶志强既在农村教过书,也在仁寿师范学校担任过政教主任和副校长。2012年9月到一中北校区担任副校长,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兼任高中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带领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分管全校教学、德育和安保工作的副校长高世金,本着“追求卓越,点燃创新,成就生命”的教育信仰,一到一中北校区,便扎进了主课课堂,担任物理教学工作。“过去我当过教导主任,现在做了副校长分管教学,如果分管教学不在教学第一线和老师们同甘共苦,这是一种失职。”谈笑间,高世金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不同的年龄结构、多学科兼备、多岗位摸爬滚打的教育管理经历,共同的教育理想,构成了一中北校区思想和精力互补、激情迸发、精锐进取、业务熟悉、团结和谐的校级领导班子,形成了“民主决策、精细管理、实干立校、科研强校”的学校管理文化,浸润并指引着每一个教师的生命成长。 的确,优秀的团队是合适的团队目标与高度的团队协作程度、较低的个人需求的聚集,这种团队合力聚集所产生的“裂变效应”可以激发学校所有人创业干事的强烈愿望。
一中北校区的教师分别来自仁寿一中、仁寿二中和禄加、龙马等农村高中学校,还有一部分是近两年通过公招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起初,这支号称“四方面军七支部队”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水土不服”甚至“贫血”现象突出。
为了迅速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中北校区既注重教师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一年入格、二年合格、三年成熟”的教师培养目标和“短、频、快”的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了个人(自我研修)、部组(年级部与教研组)、校级(指导、培训)三级教师培养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功、教学策略、教学理念三个环节;抓好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给各类教师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和展示空间,使教师成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学校发展决策的参与者;以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业绩为标准,以学生的量化评分为主要内容,实施“名师”工程,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同时,采取校本培训与异地研修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2013年,一中北校区先后有200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聘请了教育教学专家傅国亮、王建宗、赵谦祥、王真东、龚林泉、李镇西、彭伦、曾迅等到校讲课、指导教学;接办了省政治学科的送教下乡和市、县教研活动,承办了仁寿县首届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委派教师参加省、市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刘红梅老师获得了四川省化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汪芳老师获得眉山市语文赛课一等奖,4名教师参加仁寿县首届教师技能大赛均获一等奖,获奖名次和等级列全县第一。
大雁高飞,头雁引路。“头雁效应”启迪人们,一支优秀的队伍必须有一个优秀的领队,一中北校区的实践再次诠释了这一颠覆不破的真理。“如今,我校已有省特级教师3人,高级、中级教师153人,省、市、县骨干教师93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43人。一支师德高尚、能征善战、敬业有为的教师队伍在一中北校区正逐渐形成。”方良元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一个课题撬动了一批科研
四川省眉山市“小课题研究培训暨现场观摩活动”于4月17日在一中北校区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和小课题负责人云集一中北校区,现场观摩、学习、分享他们在推动小课题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
“他们的小课题研究起步早、做得实、效果好,在全市可谓首屈一指。”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开勇给予了高度评价。
纵观当下教育科研,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研究,研究者“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这样的教育科研不能真正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中北校区教科室教研员雷玉斌直指教育科研之沉疴。然而,一次偶遇,触动了一中北校区教育人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敏感神经。
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课改前虽略有减少,但课标建议的课内学生活动明显增多,而教学的总课时却比原来的课时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因此导致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时间非常紧,而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安排也过于零散,顺序模糊,可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一中北校区的物理教师雷玉斌等通过查阅相关新课程教材编写理念和物理教材的编写方法,对学情进行系统研究,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教材进行重构和整合,最后,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所用的时间比大纲规定的节约了10个课时。随后,雷玉斌等老师将方法告诉了同年级的其他物理教师进行推广,取得了同样的效果。于是,他们将研究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的整合与使用研究报告》,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得到了发表。
一石激起千层浪,雷玉斌等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学校教师的研究热情,全校教师参与小课题的研究人数逐年上升:2011年126人申报57项,2012年169人申报72项,去年221人申报95项;分别占教师人数的60%、82.8%、85.7%。
“小课题是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直击教育教学末梢,容易操作且教师有兴趣、有能力独立完成的研究任务。”曾经前后修改四川省第四届普教教学成果评奖成果简述书12遍之多的方良元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理解相当深刻。
小课题,大智慧,大作为。一中北校区的小课题撬动了学校的大教研,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学校获得了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两项成果获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该校完成了眉山市第一个独立申报的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教师文化自觉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国位居前15名,其选题和成果得到了中国教科院副院长曾天山的高度评价;去年,一中北校区作为四川省基础教育学段的唯一代表,在四川省首次教育科研工作会上作了题为《教研教改科研联动,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经验交流,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科研百强校”。
一个核心凝聚了一种文化
在一中北校区,遒劲有力的“向学好善,思进有为”八个大字列于校门左侧。虽然,学校在短短办学历程中获得了众多殊荣,但学校并没有将这些铜牌高高地挂在校门上。
“教育就是树人,学校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作文章,必须拒绝浮躁,不需要标语、符号甚至‘铜牌文化’。”一中北校区教育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到了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中。
宁静清雅的校园,师生行色从容,没有赫然醒目的高考励志标语,然而,在教室里和运动场上却有着另一番火热的场面,师生共同舞动着飞扬的生命。 “学校要实施人的教育,必须紧紧扭住‘人’这一核心。”一中北校区从管理、教师、课程、环境入手,以生为本、以文化人,崛起了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的文化高度。
“管理要有制度‘底线’,没有制度不行,只有制度更不行,必须坚持精细全程、刚柔兼具、人文关怀、情感暖人。”一中北校区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要与被考核人见面,“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避免‘屁股指挥脑袋’、一个人说了算,充分尊重教师的知晓权、发言权、管理权。”方良元说。
2013年暑假,一中北校区将所有的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了一次集中讨论,历时达20多天,废除制度中无效内容达十几万字,只留便于操作、执行的“干货”,就连涉及教师最直接的利益关系的《仁寿一中北校区绩效考核方案》也不到3500字。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执行。”高世金道出了学校的良苦用心。
在一中北校区,学校对教师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由于学校离县城中心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教师们购物成了大问题,学校每天便安排后勤人员专门为教师们采购。比如教师们需要买菜,就只需开具详细的菜名和数量,放学后直接到后勤处领取即可。
学校的路、楼、园、场、馆等所有的名字都是由师生共同命名的,“每一处景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中北校区师生对教育的冷峻思考。”叶志强娓娓道来。
人文的尊重和关怀,凝聚了学校对教师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唤起的是教师对工作和事业的执着和奉献。雷玉斌老师患上了重症肝炎,最后恶化成了肝硬化,直至肝昏迷、肝衰竭,被送到华西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学校派出纳专程送去了10万元的现金,并组织教师和学生两次捐款共计7万多元。
病愈后,雷玉斌回到了学校,想重回讲台上课,但遭到了方良元的坚决反对。随后,学校主动给雷玉斌调整了工作岗位,让他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
到新的工作岗位后,雷玉斌工作更加“卖力”,他所负责的研究课题在全国、全省获得了嘉奖,名声大振。于是,一些名校慕名前来“挖人”,甚至有一所学校以8万元的年薪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雷玉斌从未动摇过,他动情地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学校给我的,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一中。”
“情感暖人,自育育人”,形成了一中北校区教师文化的精髓,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一中北校区已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发展”“三种育人观念”“四种自育文化”的教师文化体系。“这种体系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校本培训和成长成名活动、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研究和教育反思活动、学习型学校建设和读书活动等。”方良元对学校构建教师文化进行了解读。
以“人本”为核心,一中北校区如今已形成了“勤廉务本、民主智慧、开放和谐”的管理文化,“软硬并举、意蕴哲思、绿色人文”的环境文化,“自育育人、包容大气、德高业精”的教师文化,“个性飞扬、向善求进、志向高远”的学生文化……一切的一切,共同熔铸成一中北校区魅力独具的“精神文化”,并在风华的静默中不断丰满飞扬。
“人出泯沱中心处应多人杰,地跨龙雁两江流堪称地灵。”“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走出校园,回望一中北校区,记者耳畔仿佛响起了中国地质泰斗黄汲清及五代词人孙光宪的千古绝唱,响彻云霄!
【校长语录】
◆ 一所学校能走多远,关键是要用思想进行引领。
◆ 一张白纸也能描绘出最美的风景,但必须用思想进行引领。
◆ 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讲台就是我的根,只有身在讲台,才能心系学校。
◆ 学校要实施人的教育,必须紧紧扭住“人”这一核心。
◆ 管理要有制度“底线”,没有制度不行,只有制度更不行,必须坚持精细全程、刚柔兼具、人文关怀、情感暖人。
◆ 我热爱我所从事的事业,无论会有多大的挑战,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做到无愧于父老乡亲,无愧于党和祖国。
一中北校区是“5·12”汶川大地震后新修的一所高规格、充满现代气息的高中学校,从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3年以来,一中北校区悄然崛起,昂然挺立于四川省眉山市高中快速发展波涛的风口浪尖。
溯往昔,“仁寿一中现象”令人瞩目;看今朝,一中北校区独领风骚,傲立眉州。
从白手起家至今短短3年,一中北校区已发展成为了一所拥有72个教学班、3600余名学生的优质学校,通过了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学校复核确认,已经完美走过了第一个发展阶段历程,规模效应凸显,品牌初现端倪。
“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出品牌。”采访中,一中北校区校长方良元有着十足的底气和自信,也有着一般教育人少有的谦和与从容。
一中北校区教育人的“底气”从何而来?他们的自信又在何处?揭秘“一中北校区现象”,解析鲜活样本,深切感知一中北校区在推动学校创新发展中的新思路,探寻学校快速发展的行进轨迹……
一个思想点亮了一所学校
教育是思想者的盛宴。三国魏应璩在《与侍郎曹长思书》中指出:“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在方良元看来,一所学校能走多远,关键是要用思想进行引领。他说:“思想就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人因思想而伟大,人因思想而崇高。”
国家实行新的教师绩效工资过后,新的“平均主义”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懒教”成风;文人相轻,学校干部和教师“拉帮结派”,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将校园文化建设理解成简单的装修,无精神实质和灵魂;不顾学生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无视教育发展规律,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唯高考论……谈起当今教育中的各种乱象,方良元痛心不已,“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缺乏办学思想。”
仁寿一中源于1764年的鳌峰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名校。“新校区的办学思想必须与一中一脉相承,否则学校办学思想将成为无本之木。”“应该对仁寿的历史有着充分的尊重,体现新校区的地理人文情怀。”“最重要的还是要着眼于教育本身,叩问教育本真,学校要实施人的教育,要使办学思想落地生根。”……2012年9月,一中北校区的老师们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讨论已成为常态,有时甚至到深夜。
“与其说是确立学校的办学思想,还不如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大讨论。”分管学校教育科研、体卫艺教学和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叶志强谈到当时的情景时兴奋不已。
梳理、凝炼、继承、创新、论证、提升,解构仁寿地域文化特色,追溯历史发展文脉传承,着眼现代教育市场需求,彰显个性人才培养特色,“向学好善,思进有为”的办学理念得到传承。
新的办学思想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中北校区阔步前行的路。学校根据办学理念,围绕“特优引领,全面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意气风发。2013年,一中北校区获得了全国绿色学校、全国教科研百强校、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学校、四川省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四川省应急教育示范学校等众多殊荣,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高完中快速奔跑的一面旗帜。
一个团队引动了一支队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母亲为了教育她的三个儿子,一天,她先拿出三根筷子,一个儿子一根。对他们说,折断它。儿子们很轻松地就折断了筷子。之后母亲没说话,又拿出三双筷子,并将三双筷子捆起来,分别叫三个儿子去折。她的儿子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折不断。这就是著名的“筷子理论”。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团队合作能产生最好的结果。”方良元深谙“筷子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奇特功效。他说,当今世界上最具想象力与影响力的首席执行官之一的乔纳森·蒂施在《团队的力量》中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激发团队的力量,如何为共同目标努力,使生活更愉快、事业更加成功!
行走在一中北校区,总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愉悦,也总会让人看到师生们灿烂而惬意的微笑;在与学校干部和教师单独交流中,领导与教师之间没有指责,没有诋毁和抱怨,让人总能听到他们讲述相互欣赏的故事。
“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方良元,凭着一颗执着的报国之心,怀着让万千学子成才理想的不舍追求,从农村中学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到农村高完中的团委书记、副校长、校长,最后到仁寿一中担任副校长、校长,并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荣誉10多项。即使在事务繁杂的校长岗位上,他仍然躬耕于三尺讲台上,“讲台就是我的根,只有身在讲台,才能心系学校。”方良元深情地说。
坚守“教育就是唤醒心灵”信条的副校长叶志强,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仁寿一中之前,叶志强既在农村教过书,也在仁寿师范学校担任过政教主任和副校长。2012年9月到一中北校区担任副校长,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兼任高中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带领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分管全校教学、德育和安保工作的副校长高世金,本着“追求卓越,点燃创新,成就生命”的教育信仰,一到一中北校区,便扎进了主课课堂,担任物理教学工作。“过去我当过教导主任,现在做了副校长分管教学,如果分管教学不在教学第一线和老师们同甘共苦,这是一种失职。”谈笑间,高世金袒露了自己的心声。
不同的年龄结构、多学科兼备、多岗位摸爬滚打的教育管理经历,共同的教育理想,构成了一中北校区思想和精力互补、激情迸发、精锐进取、业务熟悉、团结和谐的校级领导班子,形成了“民主决策、精细管理、实干立校、科研强校”的学校管理文化,浸润并指引着每一个教师的生命成长。 的确,优秀的团队是合适的团队目标与高度的团队协作程度、较低的个人需求的聚集,这种团队合力聚集所产生的“裂变效应”可以激发学校所有人创业干事的强烈愿望。
一中北校区的教师分别来自仁寿一中、仁寿二中和禄加、龙马等农村高中学校,还有一部分是近两年通过公招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起初,这支号称“四方面军七支部队”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水土不服”甚至“贫血”现象突出。
为了迅速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中北校区既注重教师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确立了“一年入格、二年合格、三年成熟”的教师培养目标和“短、频、快”的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了个人(自我研修)、部组(年级部与教研组)、校级(指导、培训)三级教师培养体系。强化教学基本功、教学策略、教学理念三个环节;抓好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给各类教师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和展示空间,使教师成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学校发展决策的参与者;以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业绩为标准,以学生的量化评分为主要内容,实施“名师”工程,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同时,采取校本培训与异地研修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2013年,一中北校区先后有200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聘请了教育教学专家傅国亮、王建宗、赵谦祥、王真东、龚林泉、李镇西、彭伦、曾迅等到校讲课、指导教学;接办了省政治学科的送教下乡和市、县教研活动,承办了仁寿县首届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委派教师参加省、市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刘红梅老师获得了四川省化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汪芳老师获得眉山市语文赛课一等奖,4名教师参加仁寿县首届教师技能大赛均获一等奖,获奖名次和等级列全县第一。
大雁高飞,头雁引路。“头雁效应”启迪人们,一支优秀的队伍必须有一个优秀的领队,一中北校区的实践再次诠释了这一颠覆不破的真理。“如今,我校已有省特级教师3人,高级、中级教师153人,省、市、县骨干教师93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43人。一支师德高尚、能征善战、敬业有为的教师队伍在一中北校区正逐渐形成。”方良元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一个课题撬动了一批科研
四川省眉山市“小课题研究培训暨现场观摩活动”于4月17日在一中北校区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和小课题负责人云集一中北校区,现场观摩、学习、分享他们在推动小课题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
“他们的小课题研究起步早、做得实、效果好,在全市可谓首屈一指。”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开勇给予了高度评价。
纵观当下教育科研,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研究,研究者“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这样的教育科研不能真正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中北校区教科室教研员雷玉斌直指教育科研之沉疴。然而,一次偶遇,触动了一中北校区教育人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敏感神经。
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课改前虽略有减少,但课标建议的课内学生活动明显增多,而教学的总课时却比原来的课时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因此导致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时间非常紧,而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安排也过于零散,顺序模糊,可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一中北校区的物理教师雷玉斌等通过查阅相关新课程教材编写理念和物理教材的编写方法,对学情进行系统研究,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教材进行重构和整合,最后,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所用的时间比大纲规定的节约了10个课时。随后,雷玉斌等老师将方法告诉了同年级的其他物理教师进行推广,取得了同样的效果。于是,他们将研究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高中新课程物理教材的整合与使用研究报告》,并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得到了发表。
一石激起千层浪,雷玉斌等老师们的研究成果激发了学校教师的研究热情,全校教师参与小课题的研究人数逐年上升:2011年126人申报57项,2012年169人申报72项,去年221人申报95项;分别占教师人数的60%、82.8%、85.7%。
“小课题是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直击教育教学末梢,容易操作且教师有兴趣、有能力独立完成的研究任务。”曾经前后修改四川省第四届普教教学成果评奖成果简述书12遍之多的方良元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理解相当深刻。
小课题,大智慧,大作为。一中北校区的小课题撬动了学校的大教研,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学校获得了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两项成果获得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该校完成了眉山市第一个独立申报的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教师文化自觉研究》,研究成果在全国位居前15名,其选题和成果得到了中国教科院副院长曾天山的高度评价;去年,一中北校区作为四川省基础教育学段的唯一代表,在四川省首次教育科研工作会上作了题为《教研教改科研联动,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经验交流,学校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教科研百强校”。
一个核心凝聚了一种文化
在一中北校区,遒劲有力的“向学好善,思进有为”八个大字列于校门左侧。虽然,学校在短短办学历程中获得了众多殊荣,但学校并没有将这些铜牌高高地挂在校门上。
“教育就是树人,学校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作文章,必须拒绝浮躁,不需要标语、符号甚至‘铜牌文化’。”一中北校区教育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到了学校的每一个细节中。
宁静清雅的校园,师生行色从容,没有赫然醒目的高考励志标语,然而,在教室里和运动场上却有着另一番火热的场面,师生共同舞动着飞扬的生命。 “学校要实施人的教育,必须紧紧扭住‘人’这一核心。”一中北校区从管理、教师、课程、环境入手,以生为本、以文化人,崛起了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的文化高度。
“管理要有制度‘底线’,没有制度不行,只有制度更不行,必须坚持精细全程、刚柔兼具、人文关怀、情感暖人。”一中北校区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要与被考核人见面,“目的很简单,就是要避免‘屁股指挥脑袋’、一个人说了算,充分尊重教师的知晓权、发言权、管理权。”方良元说。
2013年暑假,一中北校区将所有的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了一次集中讨论,历时达20多天,废除制度中无效内容达十几万字,只留便于操作、执行的“干货”,就连涉及教师最直接的利益关系的《仁寿一中北校区绩效考核方案》也不到3500字。
“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执行。”高世金道出了学校的良苦用心。
在一中北校区,学校对教师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由于学校离县城中心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教师们购物成了大问题,学校每天便安排后勤人员专门为教师们采购。比如教师们需要买菜,就只需开具详细的菜名和数量,放学后直接到后勤处领取即可。
学校的路、楼、园、场、馆等所有的名字都是由师生共同命名的,“每一处景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中北校区师生对教育的冷峻思考。”叶志强娓娓道来。
人文的尊重和关怀,凝聚了学校对教师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唤起的是教师对工作和事业的执着和奉献。雷玉斌老师患上了重症肝炎,最后恶化成了肝硬化,直至肝昏迷、肝衰竭,被送到华西医院进行肝移植手术,学校派出纳专程送去了10万元的现金,并组织教师和学生两次捐款共计7万多元。
病愈后,雷玉斌回到了学校,想重回讲台上课,但遭到了方良元的坚决反对。随后,学校主动给雷玉斌调整了工作岗位,让他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
到新的工作岗位后,雷玉斌工作更加“卖力”,他所负责的研究课题在全国、全省获得了嘉奖,名声大振。于是,一些名校慕名前来“挖人”,甚至有一所学校以8万元的年薪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雷玉斌从未动摇过,他动情地说:“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学校给我的,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一中。”
“情感暖人,自育育人”,形成了一中北校区教师文化的精髓,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一中北校区已形成了“一个核心”“两个发展”“三种育人观念”“四种自育文化”的教师文化体系。“这种体系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活动、校本培训和成长成名活动、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校本研究和教育反思活动、学习型学校建设和读书活动等。”方良元对学校构建教师文化进行了解读。
以“人本”为核心,一中北校区如今已形成了“勤廉务本、民主智慧、开放和谐”的管理文化,“软硬并举、意蕴哲思、绿色人文”的环境文化,“自育育人、包容大气、德高业精”的教师文化,“个性飞扬、向善求进、志向高远”的学生文化……一切的一切,共同熔铸成一中北校区魅力独具的“精神文化”,并在风华的静默中不断丰满飞扬。
“人出泯沱中心处应多人杰,地跨龙雁两江流堪称地灵。”“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走出校园,回望一中北校区,记者耳畔仿佛响起了中国地质泰斗黄汲清及五代词人孙光宪的千古绝唱,响彻云霄!
【校长语录】
◆ 一所学校能走多远,关键是要用思想进行引领。
◆ 一张白纸也能描绘出最美的风景,但必须用思想进行引领。
◆ 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讲台就是我的根,只有身在讲台,才能心系学校。
◆ 学校要实施人的教育,必须紧紧扭住“人”这一核心。
◆ 管理要有制度“底线”,没有制度不行,只有制度更不行,必须坚持精细全程、刚柔兼具、人文关怀、情感暖人。
◆ 我热爱我所从事的事业,无论会有多大的挑战,我都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做到无愧于父老乡亲,无愧于党和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