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齿轮失效形式的分析,找出相应解决方法,提高机械传动齿轮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分析研究失效形式有助于建立齿轮设计的准则,提出防止和减轻失效的措施。
关键词:失效;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
【分类号】:TH132.41
齿轮及其齿轮产品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件之一,绝大部分机械成套设备的主要传动部件都是齿轮传动。齿轮类型很多,有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等,齿面硬度有软齿面和硬齿面,齿轮转速有高有低,传动装置有开式装置和闭式装置,载荷有轻重之分。各种齿轮传动因其润滑方式不同,材料及热处理方式不同,齿轮传动的载荷和速度范围不同,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失效形式。齿轮的失效主要发生在轮齿部分,其常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齿面塑性变形五种。
1 轮齿折断
轮齿折断有多种形式,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两种:
1)过载折断
轮齿因短时过载或冲击载荷而产生的折断,过载折断的断口一般都在齿根部位,断口比较平直,并且具有很粗糙的特征。
2)疲劳折断
齿轮在工作过程中,齿根处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再加上齿根过渡部分的截面突变及加工刀痕等引起的应力集中作用,当轮齿重复受载后,齿根处就会产生疲劳裂纹,并逐步扩展,致使轮齿疲劳折断轮齿。齿面较小的直齿轮常发生全齿折断,齿面较大的直齿轮,因制造装配误差易产生载荷偏置一端,导致局部折断;斜齿轮和人字齿齿轮,由于接触线倾斜,一般是局部齿折断。
轮齿折断是齿轮传动最严重的失效形式,必须避免。为了提高齿轮的抗折断能力,除设计时满足强度条件外,还可采取下列措施:合理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增强轮齿齿芯的韧性;增大齿根过度圆角半径以减小应力集中;消除齿根加工刀痕,齿根处进行喷丸、碾压等强化处理;加大齿轮模数。
2 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有磨粒磨损和跑合磨损两种。
在齿轮传动中,随着工作环境的不同,齿面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磨损情况。当齿面间落入铁屑、砂粒、非金属物等磨粒性物质时,都会发生磨粒磨损。齿面被逐渐磨损,齿面磨损后,引起齿廓变形,产生振动、冲击和噪声,磨损严重时,由于齿厚过薄而可能发生轮齿折断。磨粒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新的齿轮副,由于加工后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受载时实际上只有部分峰顶接触,接触处压强很高,因而在开始运转期间,磨损速度和磨损量都较大,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摩擦面渐渐光洁,压强减小、磨损速度缓和,这种磨损成为跑合磨损。人们有意的使新齿轮副在轻载下进行跑合,为随后的正常磨损创造条件。但应注意,跑合结束后,必须清洗和更换润滑油。
提高抗磨粒磨损能力的措施有:改善密封条件,比如采用闭式传动代替开式传动或加防护装置;提高齿面硬度;改善润滑条件,在润滑油中加入减摩添加剂,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3 齿面疲劳点蚀
轮齿在交变的接触应力作用下,齿面接触应力超出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轮齿表层下一定深度产生裂纹,裂纹逐渐发展扩大导致轮齿表面出现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扩展的结果是使齿面金属脱落而形成麻点状凹坑,这种现象就称为齿面疲劳点蚀。发生点蚀后,齿廓形状遭破坏,传动的平稳性受影响并产生振动与噪声,以至于齿轮不能正常工作而使传动失效。实践表明,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齿面节线附近的齿根部分,这是因为节线附近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小,油膜不宜形成,摩擦力较大,且节线处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少,接触应力大。点蚀是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在开式传动中,由于磨粒磨损比点蚀发展得快,因此不会出现点蚀。
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有: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合理选用润滑油粘度,采用黏度较高的润滑油;减小动载荷;采用正变位齿轮传动;增大综合曲率半径。
4 齿面胶合
齿面胶合是比较严重的黏着磨损,一般发生在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大的齿顶或齿根部位。互相啮合的轮齿齿面,在一定的温度或压力作用下,发生粘着,随着齿面的相对运动,粘焊金属被撕脱后,齿面上沿滑动方向形成沟痕,这种现象称为胶合。胶合发生在高速重载齿轮传动中,使啮合点处瞬时温度过高,润滑失效, 致使相啮合两齿面金属尖峰直接接触并相互粘连在一起,造成热胶合;发生在重载低速齿轮传动中,不易形成油膜,或由于局部偏载使油膜破坏,会造成冷胶合。齿面一旦出现胶合,不但齿面温度升高,而且齿轮的振动和噪声也增大,导致失效。
提高抗齿面胶合的方法有:减小模数,降低齿高,降低滑动系数;加入极压添加剂的润滑油;采用齿廓修形,提高传动平稳性;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齿轮材料;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材料相同时,使大、小齿轮保持适当硬度差。
5 齿面塑性变形
齿面塑性变形属于轮齿永久变形,是由于在过大的应力作用下,轮齿材料处于屈服状态而产生的齿面或齿体塑性流动所形成的。当轮齿材料较软,载荷很大时,轮齿在啮合过程中,齿面油膜被破坏,摩擦力增大,而塑性流动方向和齿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致,齿面表层的材料就会沿着摩擦力的方向产生塑性变形。齿面塑性变形常发生在齿面材料较软、低速重载的传动中。常出现在低速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传动中。主动轮齿上所受摩擦力是背离节线分别朝向齿顶及齿根作用的,故产生塑性变形后,齿面沿节线处变成凹槽。从动轮齿上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则相反,塑性变形后,齿面沿节线处形成凸脊。
减轻或防止齿面塑性变形的方法有:适当提高齿面硬度;采用粘度高的润滑油。
总结:中国已成为世界齿轮制造大国,齿轮制造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汽车、航空、航天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处在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时期,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为齿轮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对各种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原因的分析和讨论,对提高机械传动齿轮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冬梅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朱孝录《机械传动设计手册》 电子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失效;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
【分类号】:TH132.41
齿轮及其齿轮产品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件之一,绝大部分机械成套设备的主要传动部件都是齿轮传动。齿轮类型很多,有直齿轮、斜齿轮、人字齿等,齿面硬度有软齿面和硬齿面,齿轮转速有高有低,传动装置有开式装置和闭式装置,载荷有轻重之分。各种齿轮传动因其润滑方式不同,材料及热处理方式不同,齿轮传动的载荷和速度范围不同,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失效形式。齿轮的失效主要发生在轮齿部分,其常见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齿面塑性变形五种。
1 轮齿折断
轮齿折断有多种形式,在正常情况下,有以下两种:
1)过载折断
轮齿因短时过载或冲击载荷而产生的折断,过载折断的断口一般都在齿根部位,断口比较平直,并且具有很粗糙的特征。
2)疲劳折断
齿轮在工作过程中,齿根处产生的弯曲应力最大,再加上齿根过渡部分的截面突变及加工刀痕等引起的应力集中作用,当轮齿重复受载后,齿根处就会产生疲劳裂纹,并逐步扩展,致使轮齿疲劳折断轮齿。齿面较小的直齿轮常发生全齿折断,齿面较大的直齿轮,因制造装配误差易产生载荷偏置一端,导致局部折断;斜齿轮和人字齿齿轮,由于接触线倾斜,一般是局部齿折断。
轮齿折断是齿轮传动最严重的失效形式,必须避免。为了提高齿轮的抗折断能力,除设计时满足强度条件外,还可采取下列措施:合理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增强轮齿齿芯的韧性;增大齿根过度圆角半径以减小应力集中;消除齿根加工刀痕,齿根处进行喷丸、碾压等强化处理;加大齿轮模数。
2 齿面磨损
齿面磨损有磨粒磨损和跑合磨损两种。
在齿轮传动中,随着工作环境的不同,齿面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磨损情况。当齿面间落入铁屑、砂粒、非金属物等磨粒性物质时,都会发生磨粒磨损。齿面被逐渐磨损,齿面磨损后,引起齿廓变形,产生振动、冲击和噪声,磨损严重时,由于齿厚过薄而可能发生轮齿折断。磨粒磨损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新的齿轮副,由于加工后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受载时实际上只有部分峰顶接触,接触处压强很高,因而在开始运转期间,磨损速度和磨损量都较大,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摩擦面渐渐光洁,压强减小、磨损速度缓和,这种磨损成为跑合磨损。人们有意的使新齿轮副在轻载下进行跑合,为随后的正常磨损创造条件。但应注意,跑合结束后,必须清洗和更换润滑油。
提高抗磨粒磨损能力的措施有:改善密封条件,比如采用闭式传动代替开式传动或加防护装置;提高齿面硬度;改善润滑条件,在润滑油中加入减摩添加剂,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3 齿面疲劳点蚀
轮齿在交变的接触应力作用下,齿面接触应力超出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轮齿表层下一定深度产生裂纹,裂纹逐渐发展扩大导致轮齿表面出现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扩展的结果是使齿面金属脱落而形成麻点状凹坑,这种现象就称为齿面疲劳点蚀。发生点蚀后,齿廓形状遭破坏,传动的平稳性受影响并产生振动与噪声,以至于齿轮不能正常工作而使传动失效。实践表明,疲劳点蚀首先出现在齿面节线附近的齿根部分,这是因为节线附近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小,油膜不宜形成,摩擦力较大,且节线处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少,接触应力大。点蚀是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在开式传动中,由于磨粒磨损比点蚀发展得快,因此不会出现点蚀。
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有: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合理选用润滑油粘度,采用黏度较高的润滑油;减小动载荷;采用正变位齿轮传动;增大综合曲率半径。
4 齿面胶合
齿面胶合是比较严重的黏着磨损,一般发生在齿面相对滑动速度大的齿顶或齿根部位。互相啮合的轮齿齿面,在一定的温度或压力作用下,发生粘着,随着齿面的相对运动,粘焊金属被撕脱后,齿面上沿滑动方向形成沟痕,这种现象称为胶合。胶合发生在高速重载齿轮传动中,使啮合点处瞬时温度过高,润滑失效, 致使相啮合两齿面金属尖峰直接接触并相互粘连在一起,造成热胶合;发生在重载低速齿轮传动中,不易形成油膜,或由于局部偏载使油膜破坏,会造成冷胶合。齿面一旦出现胶合,不但齿面温度升高,而且齿轮的振动和噪声也增大,导致失效。
提高抗齿面胶合的方法有:减小模数,降低齿高,降低滑动系数;加入极压添加剂的润滑油;采用齿廓修形,提高传动平稳性;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齿轮材料;提高齿面硬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材料相同时,使大、小齿轮保持适当硬度差。
5 齿面塑性变形
齿面塑性变形属于轮齿永久变形,是由于在过大的应力作用下,轮齿材料处于屈服状态而产生的齿面或齿体塑性流动所形成的。当轮齿材料较软,载荷很大时,轮齿在啮合过程中,齿面油膜被破坏,摩擦力增大,而塑性流动方向和齿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致,齿面表层的材料就会沿着摩擦力的方向产生塑性变形。齿面塑性变形常发生在齿面材料较软、低速重载的传动中。常出现在低速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传动中。主动轮齿上所受摩擦力是背离节线分别朝向齿顶及齿根作用的,故产生塑性变形后,齿面沿节线处变成凹槽。从动轮齿上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则相反,塑性变形后,齿面沿节线处形成凸脊。
减轻或防止齿面塑性变形的方法有:适当提高齿面硬度;采用粘度高的润滑油。
总结:中国已成为世界齿轮制造大国,齿轮制造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汽车、航空、航天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处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也处在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时期,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为齿轮的发展提供巨大市场空间。对各种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原因的分析和讨论,对提高机械传动齿轮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冬梅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朱孝录《机械传动设计手册》 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