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华语流行歌曲古典文学元素的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chu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我国近三十年来的华语流行歌曲中所含的古典文学元素进行整理与研究,成果如下:1.收集了近三十年含有古典文学元素的华语流行歌曲,大致数量为70首;2. 对所收集的作品进行整理归纳与分类,并将其汇编成歌词集;利用网络平台开创微信公众号,定期在公众号上发送、推广关于这方面的内容;3.古代文学在流行歌曲中的作用与意义主要是有利于增强歌词的内涵,使其不再空洞无味;有利于提升歌词的意境,也是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更为丰满;同时也推动了大众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与认知,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流行歌曲;古典文学;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今社会中,流行歌曲已经成为人们用以休闲、放松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在流行歌曲的创作中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把古典诗词融入当代流行歌曲。这种词与曲的融合大致表现为流行歌曲吸收古典诗词的情感、主题、内容、风格等方面[1]”这类歌曲也越来越为大众所喜爱,也使流行歌曲增加了文学底蕴,听起来更为含蓄而有韵味,这种旋律与诗词的结合,营造出了绝美的意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与生动的画面感。
  而出现在华语乐坛中较早而又有影响力的便是邓丽君于1983年发表的专辑《淡淡幽情》,这其中的12首歌曲的词均选自宋词名篇,配上现代音乐,给人留下一种清新淡雅的听觉效果。自此之后,华语乐坛上越来越多的人将古典文学作品的词句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成为流行歌曲中不可忽视的一类作品。
  但是在将古典诗词融进歌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对于古诗词的误用与误解。如姜育恒演唱的电视剧主题曲《梅花三弄》中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便
  是将元好问《摸鱼儿·雁秋词》中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进行了误用,虽是一字之差,但其中意思却是大不相同。第二,演唱者在演唱中对于某些诗词句的误读。如王菲曾经唱过《但愿人长久》,将其中的“转朱阁,低绮户”中的“绮”(qi)唱成了(ji);还有伊能静在唱《念奴娇》时,将“羽扇纶巾”的“纶”(guan)唱为(lun)。这些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知道,歌曲的传唱度很高,受众范围也很广,因此流行歌曲中对于诗词的误用、误解、误读便会误导大众,这将十分不利于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普及。
  针对当前这种情况,笔者小组成员以每十年为一个单位对近三十年含有古典文学元素的华语流行歌曲进行了收集整理,旨在通过对流行歌曲中古典元素的相关研究,展现流行歌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对现在一些流行歌曲中对古典文学知识的误用进行纠正;从内容到创作,从歌词到歌手,从流行歌曲传播到弘扬传统文化,从实际生活、娱乐活动入手,寻找弘扬传统文化的多种途径与方式。
  对于我们的研究有以下几点说明:第一,研究对象是华语流行歌曲,这里的流行歌曲是指的商品歌曲,即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歌曲。第二,研究范围是近三十年,也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一时期的华语流行歌曲种类繁多 ,如校园民谣、网络歌曲、影视剧歌曲等,这些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歌曲类别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第三,这里的古典文学元素主要是针对性地指歌曲中引用的中國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词句。第四,研究的重心是对华语流行歌曲中的含有古典文学元素的歌词进行分析,但如歌曲中运用了古典性质的旋律、唱法则不做研究。
  通过我们对于歌曲的收集与整理发现,目前流行歌曲中对于古典文学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古代诗词。因此在整理过程中,根据应用改编的具体情况我们将这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完全还原型”,即歌词全部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歌词直接为一首完整的古典诗词,由当代作曲家为其谱上含有流行元素的曲调再由歌手进行演唱。这类以上世纪邓丽君的《淡淡幽情》和杨小琳的《绿蓑衣》两张专辑为典型代表。其中改编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独上西楼》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等歌曲至今仍被视为经典,广为传唱。此外还有一些传唱较广的古典诗词歌曲如《枉凝眉》、《葬花吟》(电视剧《红楼梦》插曲,曹雪芹原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 ,杨慎《临江仙》词)等,也都具有上述特点。这类流行歌曲的优点在于对古典文学元素还原度高,最大限度保留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原汁原味”,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大众了解到其完整风貌,更有利于保证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上的完整性。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类流行歌曲中作曲家的才情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才情的高下往往可以决定歌曲的成败。“那种以为只要随便配首曲子便能演唱的想法是極其肤浅的,而动辄便为数十首甚至上百首古典诗词谱曲,不是狂妄 ,就是无知。实际上 ,为古典诗词谱曲较之为一般的歌词谱曲具有更大的难度,对作曲家的文学修养、音乐修养、审美水准有着更高的要求。” [2]我们看《别亦难》的作曲陈刚是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而《枉凝眉》、《葬花吟》的作曲王立平、《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曲谷建芬 ,均为当代乐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可知这些歌曲的成功确非偶然。
  第二类是“借鉴融合型”,这里我们将其细分为两小类,一类为歌词引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部分词句:流行歌手许嵩的很多歌曲均属于这一类,以09年歌曲《庐州月》为例,歌词中“宿昔不梳”,出自《子夜歌》其一:“宿夕不梳头,丝发披两肩”一句;“红袖添香”出自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出自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出自姜夔的《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出自纳兰性德《浣溪纱》:“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庐州月光,梨花雨凉”出自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此外,还化用了“凿壁偷光”等典故。另一小类为歌词来自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改编,这类歌曲的歌词往往只是选取   古典文学作品的某种意境或者其中的某几个意象,融入到现代话语中,谱以现代流行曲素进行传唱:这就不得不提及曾在本世纪初在流行歌坛重要地位的歌手周杰伦和他的作词者方文山,他们合作的一系列诗词音乐作品极具画面感和质感,以03年作品《东风破》为例,歌词改编自宋代大家苏轼的《东风破》,歌词中大量运用了我国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将孤灯、浊酒、明月、琵琶、霜叶、篱笆、古道、荒烟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景颓败,人凄凉。漂泊的离愁,失恋的哀怨,错过的悔恨等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营造出一种富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情韵。这一大类流行歌曲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强,相对于完全采用古典文学作品而加以重新谱曲的歌曲而言,其创作难度较小,并且与当代生活更为贴近,更容易让大众接受。但是这类歌曲的缺点就是如果意境意象组合不当,往往会失去本来古
  典文学作品的韵味,甚至会给大众造成误导,令人忘记原句而只记得错误的句子,这种反倒有些得不偿失了。
  通过对歌词的收集与整理,我们看到了这类含有古典文学元素的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发现这类型的歌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从内容来说:首先,这类歌曲的歌词是在借鉴了古典诗词的基础上而创作的,古代优秀的诗词作品与当今人们所钟爱的流行曲调相结合,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大众在听歌放松的同时,不经意间已将这些诗词牢记于心,这正所谓“寓教于乐”。而且如今的人们大都忙于工作,通过此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典文学的精华,激发大众学习传统文学的兴趣,这是一种变相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第二,歌曲中加入古典诗词,有利于升华歌词的意境,符合中国传统的含蓄独特的审美意味,也有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还可以将古诗词的晦涩难懂通过歌曲的再创作,更为明白晓畅地呈现给大家,将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更为显著的表达出来。像苏轼的《水调歌头》正是经过邓丽君的演唱则更为出名,流传更为广泛;而且邓丽君也以她独特的细致的歌喉将词中所表现的思念与孤寂传达出来。
  总之,“在内容上填补了空洞无物的弊端,在意蕴上增添了含蓄、雅致之美,提高了自身的水准和品味,使其生命力更盛。同時,通过流行歌曲的传播,也提高了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完美融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意境。[3]”
  从形式来看,流行歌曲这一载体具有极大的普及性,又加之如今网络的发展,一首歌曲可以迅速走红,传唱大江南北。因此,通过这一形式,有助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同时,古诗词也有押韵、对仗工整的特点,因此当其引入歌词中时,也便于传唱,对于歌曲的流传也有促进作用,因此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并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笔组成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创建了微信公众号,旨在利用此媒介向大众定期推送关于本项目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次,我们收集整理了不同年代华语流行歌曲中含有古典文学元素的歌词,在归纳、分类的基础上,制作了歌词集。在歌词集中,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分为80年代、90年代、OO年代,每一年代下又按照内容的不同分为四大块,即歌词全部来源于古典文学作品、歌词引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部分词句、歌词来自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或翻译、歌词采用文言句式四类。在歌词集里,收集了七十首多首,比如《在水一方》、《别亦难》、《佳人曲》等都包含其中。当然,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可以不断扩充、完善此工作。
  古典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的复兴,民族的身份都需要文化去支撑标识。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部分,它是有文化内涵的,具有持续的流行性,因此,我们的项目研究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流行歌曲中的古典文学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就是在发现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正规且有效的方法去传承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刚更繁荣昌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舒耘華、张家薇、宋国庆《论古典诗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融合》《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23
  [2]张海明.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64-71.
  [3]舒耕华、王莹莹《浅谈当代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融合》《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23
其他文献
在校园  一棵棵稚嫩的小树排得整整齐齐  长着同样的面孔  排着同样的姿势  一棵棵想在秋天读读落叶的树  一棵棵想在冬天扭扭腰肢的树  总会被一把锋利的剪刀剪断思想  遇到剪刀的一声吆喝  归队  然后 树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又排成井井有条的队伍  多么自由的阳光啊  在高昂沉抑的歌声里  破浪前行  像老师们一样  他们的身影渐渐长成奔涌的河流  起伏的山巒  校园里的这些小树  是老师
期刊
【摘要】:某一宁静的夜,半盏清茶旁,那些泛黄的伤被称作“青春纪念册”。让某个冬夜里的空气暖暖的,就像一本书封面上的那块文字:记忆的洪闸打开,在这个纯粹的年代里;掬一束最温暖的感动,让所有的80后一起笑着流泪——  【关键词】:青春;记忆;感动  翘首回眸,烟云不在;蓦然转瞬,再次向终点轻迈一步!踏浪前行一程,唯留足迹,待岁月的浪花缓缓平覆或浅或深的伤。  某一宁静的夜,半盏清茶旁,那些泛黄的伤被称
期刊
关注《中国研究生》杂志很久了,每每看到学霸研究生的成功之路不禁感慨万千。我,作为一名毕业于非985、非211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想谈谈自己3年的研究生生涯和毕业后近一年的工作心得。  【充实: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四那年,志向远大的我在填写考研志愿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某985学校,并且常常幻想自己进入名校后的完美生活。然而,考研成绩出来的那天,我沉默了整整3天,是的,我与理想学校的专业的面試资
期刊
【摘要】: 中英两国都具有悠久的文学历史,两国文学巨匠创作了很多影响世界文坛的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两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本文着眼于中英两国同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两部文学作品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探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反映出的中英两国不同的婚恋观差异。  【关键词】:婚恋观;《傲慢与偏见》;《红楼梦》  一、同时代两部作品不同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关注中国的“三农”问题,书写了 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和精神迷惘,反映了我国农村改革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许多重大问题。本文以《秦腔》、《带灯》为主,分析其笔下的农村问题。  【关键词】:农村问题;《秦腔》;《带灯》  贾平凹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在时代变化,政策变化下,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者的眼光从未离开过农村,他应对当下农村,关注“三农”问题,书写了
期刊
【摘要】:在梦的彼岸,在梦想的前方,我们要经历很多很多,有快乐与痛苦,也有成功与失败,还有磨砺、成长、蜕变……这些都离不开母校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让我们能得到锻炼,让我们能受到感染,让我们能受到熏陶,让我们能破茧成蝶。相信时光向前流走的同时,我们会逐渐成长成熟,母校也会更加辉煌!  【关键词】:军校;校训;战友情;岁月  2014年9月,我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那是一种丰收后的喜悦。永远
期刊
【摘要】: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的人生感触。而诗人借却用外部的事物叙述是自己的悲欢离别之情。而在月下独酌这一片诗歌中,表现了诗人孤独月又不干孤独的处境和诗人虽然都饮美酒,但却不因孤独而孤独心境。诗歌也表现出来诗人极具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意象;李白;月下独酌  国内外研究现状:  李白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留下每一首诗歌的字里行间里流露
期刊
很多多情的花  在我的夢里忽东忽西  我在夕阳下寻找莫愁女  桃花一夜绽放  每一朵沦陷的花开在我心田  都是春天  打马而过的女子穿过花丛  送我一葉微笑  我把削尖的耳朵  对着每一朵花聆听  她来自何方  我把积攒了一生的风  穿过花丛中她的眼睛  把爱由北 伸向南  每一朵花开 都是春天  雪花和大雁告诉我应该把  绝境中的一束细小的花  献给一个穿红衫的美丽女子
期刊
【摘要】:圣经特别是《旧约》是内容丰富的文本集合,是后世西方人取之不尽的文学资源宝库。对于大多数非基督教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西方文学作品大量的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圣经典故及话语,阻碍了对作品的理解。如果读者对圣经内容和精神有基本的了解,就可以在整体上把握西方文学的重要精神脉络和文本结构特点。本文运用加拿大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圣经在文本结构和精神内核上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 
期刊
【摘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余华用十个词汇描写出了中国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记忆、情感、欲望、隐私等等诸多方面的状况与问题。本文试图以十个词汇为切入点,分析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词汇背后隐含的历史内容及相互关联。  【关键词】:疼痛;怀旧;底层;十个词汇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