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余华用十个词汇描写出了中国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记忆、情感、欲望、隐私等等诸多方面的状况与问题。本文试图以十个词汇为切入点,分析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词汇背后隐含的历史内容及相互关联。
【关键词】:疼痛;怀旧;底层;十个词汇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1](2)这样的场景似乎也是在描述今天的中国,面对繁复驳杂的现实,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里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出发,去寻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2](8)十个词汇是余华在回忆之路上选取的重要坐标,每一个坐标既有它独自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向了现实这同一个方向。在一个个故事的讲述中,余华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他回忆着、思考着,他想写出自己的疼痛,也写出国家的疼痛。
一、掩盖在繁荣表象下的疼痛
从日常生活出发,余华用十个词汇描写出了中国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记忆、情感、欲望、隐私等等诸多方面的状况与问题:“就像跳远一样,让我们从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跳进了一个铺张浪费的时代,从一个政治至上的时代跳进了一个金钱第一的时代,从一个本能压抑的时代跳进了一个浮躁纵欲的时代……”[2](116)“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巨大差距的中国。我们彷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2](181)余华怀着忧患而愤懑的心情写出了当下社会现实的阴暗面,指出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贫富不均、造假抄袭、非法经营等诸多问题。他理性地對这些问题进行辨析,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寻找痼疾存在的原因“尽管社会形态已经绝然不同,可是某些精神内容依然惊人地相似。比如我们以全民运动的方式进行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又以全民运动的方式进行了经济发展。”[2](272)正视社会痼疾、追溯历史根源,引起更多人的反思,这是余华的初衷,也是《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
余华的叙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一边是对文革时期人与事的追溯,另一边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种种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在讲述有关文革的年少记忆时,每一个故事都讲述地生动、有趣,充满了怀旧的意味,鲜活地地还原了政治严酷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如作者对革命话语的发明、全家除夕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写大字报、在鲁迅文章上谱曲的趣事等等。在描写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时,余华流露更多的是一种不满、无奈、批判的態度。为什么较之时代与科技都有了巨大突破的三十年后的社会,作者反倒怀念文革年代?
当然,余华绝非怀念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因为那将是中国人永远的痛。不仅是余华,怀念原来质朴的生活、简单的价值观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共同的心理诉求,“作为现代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怀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指向。它对过往时光、人物、事件的回顾与认同,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当前社会、文化及生存状况的不满,甚至批判,甚至还包含对未来生存方式以及社会形态的构想,带有积极的建构意识和深刻的社会价值。”[3]虽然改革开放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社会格局,复杂多边的衡量标准打破了原来简单的价值观。余华在完成了对现实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表达出了现代人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期许。
同时,无论是讲述历史还是描述现实,余华始终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社会底层。纵观余华的创作之路,从80年代的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作品开始,余华小说叙述的对象就是社会中的小人物。到了90年代,余华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作品更是塑造了富贵、许三观、李光头、鼠妹等一系列丰富、立体的社会边缘人物。虽然余华小说的风格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底层却是他一直关注的对象。“我是从底层出来的,所以我只能写自己相对熟悉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描写上流社会的人,我无法理解他们。”[4]余华这样解释自己书写底层的原因。当然,作家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但是,一个作家时刻关注社会问题,追溯历史,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用笔执着地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批评,这一切需要莫大的勇气。“作为一位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并没有将自己置于历史与现实之外,更没有将自己置于某个虚蹈的道德主义高地,而是让自己的全部身心沉浸在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里,浸润在各种日常生活的琐碎景象之中,借此体察国家、民族、百姓的精神质色,描绘一幅他所感受到的有关“中国”的精神图谱。”[5]洪治纲认为这显示了余华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对社会的担当精神,这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敢于对社会问题发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要学习的。
对此我深表赞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余华作为一个专业的文学创作者而非社会学家,在分析政治、历史、经济、社会问题时不免出现偏差。正如许纪霖在《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提到的“在现代知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时代,一个领域的天才进入公共领域去发表其他方面的意见时,很可能错误百出,大说行话。”[6](26)当然,这并非在指责余华,毕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作家的任务。余华需要做的就是写下中国的疼痛,“这个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比疼痛感更容易使人们互相沟通了,因为疼痛感的沟通之路是从人们内心深处延伸出来的。”[2](314)而余华做到了,因为他写出了中国的疼痛,也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疼痛。
二、作为社会心态缩影的词汇
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里用“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展现了中国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面貌。那么,这十个词语是否有它独特的意义,它们可以展现出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国吗?词语与词语之间有无关联?这些都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从词语的数量上看,十个词语似乎远远不能描述出一个的丰富立体的中国,“我如果面面俱到地敘述当代中国,我的叙述将会难以为继,将会比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还要漫长。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选择十个词汇的理由,因为十个词汇给予我十双眼睛,让我从十个方向来凝视当代中国。”[2](9)余华在前言中如是说。在我看来,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记忆和观察世界的角度,也许余华眼中的中国和我们眼中的中国有偏差。但是,“一个好的作家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把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经验转化为文化记忆,将它变成形象符号书写留存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经验,大家的经验有共同性,但如果没有人给它一个形式和一个载体,它就不能变成“被叙述的真实”。这个载体必须和公共经验完美地水乳交融在一起,变成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文化符号。”[7]
這十个词汇都曾是被频繁使用的“热词”,它们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面对社会矛盾时的心态,同时,每个词汇内涵或丰富或空洞的变化过程也反映出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余华选取的这十个词汇仿佛组成了一台时光摄像机,沿着余华指出的方向看去,也许看不清楚全貌,但是从镜头捕捉的人们鲜活的生活日常中,足以窥见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气质。
其次,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排列是偶然的吗,它们之间有无关联?我以为,从满是文革记忆的年少时期(人民、领袖)到逐渐走上文学道路(阅读、写作、鲁迅),再到成为一个成熟作家对现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革命、草根、山寨、忽悠),这十个词汇的排序是以余华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贯穿起来的。其中每个词汇可以独自成立,每个词汇里历史与现实在记忆的道路中自由切换,词语过去与现在的含义存在明显的变化,两个时代也从而形成一种对比。同时,在时代发生巨变的同时遗留下来的某些或隐或显的同质的东西。而那些历史的痼疾正是余华书写的动力“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出发,去寻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2](8)
“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开辟出一条清晰的和非虚构的叙述之路。”[2](10)这是余华在前言中对自己的期望。该书的内容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其中大部分,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故事,更是余华的亲身经历。较之三十年后的今天,也许读者们更感兴趣的是文革时代的那些故事,因为在余华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也是在讲述一个时代。恰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序言里说道“我从未把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致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历史向旁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察。我之所以让自己站到前边,只是作为一个幻灯报告的解说员是时代提供了画面,我无非是为这些画面作些解释,因此我所讲的根本不是我的遭遇,而是当时整整一代人的遭遇。”[8]余华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他用自己的故事和努力使我们脑中原本只是个词汇的“文革时代”变得鲜活、真实、丰满起来。但是,茨威格同时意识到“我们的记忆力不是把纯粹偶然的这一事件记住和把纯粹偶然的另一件事忘掉的一种机制,而是知道整理和睿断舍弃的一种能力。从自己一生中忘却的一切,本来就是由一种内在的本能在此之前早已断定应该忘却的。唯有自己想要保存下来的事,才要求为他人而保存下来。”[8]同样,在强调余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这一身份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余华作为一名小说家的叙述能力和写作策略。只有尝试从多角度把握,从多方面分析,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和真实。
注释:
[1]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宋兆霖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5.04.
[2]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M].台北:麦田出版社,2016.
[3]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6.08.
[4]余华.《我的写作关注社会底层》[N].南方日报,2014.4.29.
[5]洪治纲.《从想象停滞的地方出发——读余华的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J].当代作家评论,2011.04.
[6]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余华.张清华.《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J].上海文学,2007.03.
[8]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舒昌善等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参考文献:
[1]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庄超然.解释学视角分析《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德译本[J].科技视野,2014.11.
[3]周晔.从流行语的翻译与传播看当代文学中国话语的建构——以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英译本为例,[J].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6.
[4]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 三联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姜蕊(1991—),女,汉族,河北沧州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当代文学。
【关键词】:疼痛;怀旧;底层;十个词汇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1](2)这样的场景似乎也是在描述今天的中国,面对繁复驳杂的现实,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里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出发,去寻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2](8)十个词汇是余华在回忆之路上选取的重要坐标,每一个坐标既有它独自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向了现实这同一个方向。在一个个故事的讲述中,余华游走于历史和现实之间,他回忆着、思考着,他想写出自己的疼痛,也写出国家的疼痛。
一、掩盖在繁荣表象下的疼痛
从日常生活出发,余华用十个词汇描写出了中国的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记忆、情感、欲望、隐私等等诸多方面的状况与问题:“就像跳远一样,让我们从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跳进了一个铺张浪费的时代,从一个政治至上的时代跳进了一个金钱第一的时代,从一个本能压抑的时代跳进了一个浮躁纵欲的时代……”[2](116)“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巨大差距的中国。我们彷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红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2](181)余华怀着忧患而愤懑的心情写出了当下社会现实的阴暗面,指出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贫富不均、造假抄袭、非法经营等诸多问题。他理性地對这些问题进行辨析,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寻找痼疾存在的原因“尽管社会形态已经绝然不同,可是某些精神内容依然惊人地相似。比如我们以全民运动的方式进行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又以全民运动的方式进行了经济发展。”[2](272)正视社会痼疾、追溯历史根源,引起更多人的反思,这是余华的初衷,也是《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
余华的叙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一边是对文革时期人与事的追溯,另一边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种种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在讲述有关文革的年少记忆时,每一个故事都讲述地生动、有趣,充满了怀旧的意味,鲜活地地还原了政治严酷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如作者对革命话语的发明、全家除夕夜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写大字报、在鲁迅文章上谱曲的趣事等等。在描写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时,余华流露更多的是一种不满、无奈、批判的態度。为什么较之时代与科技都有了巨大突破的三十年后的社会,作者反倒怀念文革年代?
当然,余华绝非怀念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因为那将是中国人永远的痛。不仅是余华,怀念原来质朴的生活、简单的价值观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共同的心理诉求,“作为现代文化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怀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指向。它对过往时光、人物、事件的回顾与认同,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当前社会、文化及生存状况的不满,甚至批判,甚至还包含对未来生存方式以及社会形态的构想,带有积极的建构意识和深刻的社会价值。”[3]虽然改革开放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社会格局,复杂多边的衡量标准打破了原来简单的价值观。余华在完成了对现实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表达出了现代人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期许。
同时,无论是讲述历史还是描述现实,余华始终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社会底层。纵观余华的创作之路,从80年代的小说《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作品开始,余华小说叙述的对象就是社会中的小人物。到了90年代,余华通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作品更是塑造了富贵、许三观、李光头、鼠妹等一系列丰富、立体的社会边缘人物。虽然余华小说的风格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底层却是他一直关注的对象。“我是从底层出来的,所以我只能写自己相对熟悉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描写上流社会的人,我无法理解他们。”[4]余华这样解释自己书写底层的原因。当然,作家的生活背景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但是,一个作家时刻关注社会问题,追溯历史,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用笔执着地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批评,这一切需要莫大的勇气。“作为一位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并没有将自己置于历史与现实之外,更没有将自己置于某个虚蹈的道德主义高地,而是让自己的全部身心沉浸在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里,浸润在各种日常生活的琐碎景象之中,借此体察国家、民族、百姓的精神质色,描绘一幅他所感受到的有关“中国”的精神图谱。”[5]洪治纲认为这显示了余华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对社会的担当精神,这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敢于对社会问题发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要学习的。
对此我深表赞同,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余华作为一个专业的文学创作者而非社会学家,在分析政治、历史、经济、社会问题时不免出现偏差。正如许纪霖在《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提到的“在现代知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时代,一个领域的天才进入公共领域去发表其他方面的意见时,很可能错误百出,大说行话。”[6](26)当然,这并非在指责余华,毕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作家的任务。余华需要做的就是写下中国的疼痛,“这个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比疼痛感更容易使人们互相沟通了,因为疼痛感的沟通之路是从人们内心深处延伸出来的。”[2](314)而余华做到了,因为他写出了中国的疼痛,也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疼痛。
二、作为社会心态缩影的词汇
余华在《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里用“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展现了中国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发展面貌。那么,这十个词语是否有它独特的意义,它们可以展现出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国吗?词语与词语之间有无关联?这些都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从词语的数量上看,十个词语似乎远远不能描述出一个的丰富立体的中国,“我如果面面俱到地敘述当代中国,我的叙述将会难以为继,将会比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还要漫长。这也是为什么我要选择十个词汇的理由,因为十个词汇给予我十双眼睛,让我从十个方向来凝视当代中国。”[2](9)余华在前言中如是说。在我看来,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记忆和观察世界的角度,也许余华眼中的中国和我们眼中的中国有偏差。但是,“一个好的作家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把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经验转化为文化记忆,将它变成形象符号书写留存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经验,大家的经验有共同性,但如果没有人给它一个形式和一个载体,它就不能变成“被叙述的真实”。这个载体必须和公共经验完美地水乳交融在一起,变成一个时代人们共同的文化符号。”[7]
這十个词汇都曾是被频繁使用的“热词”,它们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面对社会矛盾时的心态,同时,每个词汇内涵或丰富或空洞的变化过程也反映出了时代精神的变迁。余华选取的这十个词汇仿佛组成了一台时光摄像机,沿着余华指出的方向看去,也许看不清楚全貌,但是从镜头捕捉的人们鲜活的生活日常中,足以窥见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气质。
其次,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排列是偶然的吗,它们之间有无关联?我以为,从满是文革记忆的年少时期(人民、领袖)到逐渐走上文学道路(阅读、写作、鲁迅),再到成为一个成熟作家对现代社会的关注和思考(革命、草根、山寨、忽悠),这十个词汇的排序是以余华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贯穿起来的。其中每个词汇可以独自成立,每个词汇里历史与现实在记忆的道路中自由切换,词语过去与现在的含义存在明显的变化,两个时代也从而形成一种对比。同时,在时代发生巨变的同时遗留下来的某些或隐或显的同质的东西。而那些历史的痼疾正是余华书写的动力“我此刻的工作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从今天看上去辉煌的结果出发,去寻找那些可能是令人不安的原因。”[2](8)
“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当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纷乱复杂的社会里,开辟出一条清晰的和非虚构的叙述之路。”[2](10)这是余华在前言中对自己的期望。该书的内容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其中大部分,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故事,更是余华的亲身经历。较之三十年后的今天,也许读者们更感兴趣的是文革时代的那些故事,因为在余华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也是在讲述一个时代。恰如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序言里说道“我从未把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致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历史向旁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察。我之所以让自己站到前边,只是作为一个幻灯报告的解说员是时代提供了画面,我无非是为这些画面作些解释,因此我所讲的根本不是我的遭遇,而是当时整整一代人的遭遇。”[8]余华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他用自己的故事和努力使我们脑中原本只是个词汇的“文革时代”变得鲜活、真实、丰满起来。但是,茨威格同时意识到“我们的记忆力不是把纯粹偶然的这一事件记住和把纯粹偶然的另一件事忘掉的一种机制,而是知道整理和睿断舍弃的一种能力。从自己一生中忘却的一切,本来就是由一种内在的本能在此之前早已断定应该忘却的。唯有自己想要保存下来的事,才要求为他人而保存下来。”[8]同样,在强调余华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这一身份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余华作为一名小说家的叙述能力和写作策略。只有尝试从多角度把握,从多方面分析,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和真实。
注释:
[1]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宋兆霖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5.04.
[2]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M].台北:麦田出版社,2016.
[3]张婧.论大众文化中的怀旧情结[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6.08.
[4]余华.《我的写作关注社会底层》[N].南方日报,2014.4.29.
[5]洪治纲.《从想象停滞的地方出发——读余华的随笔集<十个词汇里的中国>》[J].当代作家评论,2011.04.
[6]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余华.张清华.《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J].上海文学,2007.03.
[8]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舒昌善等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参考文献:
[1]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庄超然.解释学视角分析《十个词汇里的中国》德译本[J].科技视野,2014.11.
[3]周晔.从流行语的翻译与传播看当代文学中国话语的建构——以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英译本为例,[J].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6.
[4]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 三联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姜蕊(1991—),女,汉族,河北沧州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