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不能把语言课看成是知识课,学习语言主要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和掌握使用这种语言的技能和习惯。英语学习必须重视学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远比教给学生一套知识要重要得多。因此,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和相关教学方法的借鉴,对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成就感、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进行阐述。这对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兴趣 成就感 教材创造性 自由空间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好学”与“乐学”的重要性。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來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Lindgren)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比智力对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更大。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智力占1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智力对其的影响却等于零。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如果学生对英语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乐学之下无负担”。我觉得只要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即使是再大的困难挡在他面前,他也会义无返顾地学好它。而那些英语学得不好的人,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对英语的兴趣。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主动”源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来自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
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广泛存在兴趣不足现象,对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操作中就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者是相互促进、彼此强化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但只要老师适当引导,经过努力学习,获得一定成效之后,仍能激发起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
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的英语教学部的教学是面向基础知识不高的学生而进行非精英式的教育,因此他们的做法对我们的实际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 让学生充满成就感
1.1 成就感与兴趣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通过不断地努力来让别人肯定自己,也让自己肯定自己。这种自信心与成就感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也是我们快乐的根源,一旦失去了它,必然会感觉到自己人生的空虚与无聊。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也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促成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使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并且我们对摘到桃子的学生予以高度热情的评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得到鼓励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越来越浓。自信感能促成成就感。反过来,成就感又能完善自信感,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自信感和成就感。
1.2 成就感培养的实施。在教学中让学生充满成就感,这是我们一直都想做、都在做,可又做不太成功的地方。如何在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活动的前提下,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充满成就感呢?
12.1采用链条递进式教学活动设计。我们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安排上多单层级的(如图1),那么这种活动只能反映出学生现有的水平,即能否完成任务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现有水平。而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多采用链条递进式(如图2)。老师在活动设计上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通向更高目标的梯子,即完成前一个步骤总是为完成下一个步骤准备好条件。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独立而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且超越了自己现有的水平。这也充分体现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在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时,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在此期间,学生也充分体会到成功完成任务的快乐与成就感,从而减少厌倦,树立自信。
1.2.2 教师要学会欣赏、肯定学生。人要看清楚自己,必须有一面镜子。而学生也一样,他们需要一面镜子及时将他们自己的状况清楚准确地反馈给他们,从而获得评价。而积极的评价让他们充满自信,获得成就感,消极的评价则会让他们形成压力,丧失成就感。在启思蒙学院的英语教学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在老师嘴里没有“差学生”与“坏学生”的字眼,学生无论多差,老师都能找到其中的闪光处并让学生及家长知道,在此前提下再去指出现有待改进之处。可见,教师要学会欣赏,积极肯定学生取得的一点儿成绩,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人在受到激励和赞许的时候,往往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学生的学习亦然。有的教师总是对学生采取“完美主义”的态度,然而却不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减弱消退,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多多鼓励学生们在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成绩,能在他们有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鼓励与褒奖,学生会在心中开出希望之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学习的动力。
2 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2.1 教材对学生兴趣的影响。“教材”是一个众说纷纭、意义分歧较多的教育用语之一。在国内外各种教育文献中,人们对它的解释和定义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从直观和表面上看,人们常常笼统地视教材为“教学材料”,它包括两类:教科书、教学辅助图书资料等具有文本意义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唱片等具有视听效果的教学材料。其中,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最主要的文本教学材料。因此本文所指的教材是狭义范围的教材即教科书。
教材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好英语,他们必需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设计出好的教学,有趣的教学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倍增,能在英语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另外,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有所发展。
2.2 国内实行统一教材的弊端。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和校本课程,其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运行模式。这种高度集权的课程制度对于培养国家公民、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兼顾各地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 的差异性与多樣性,从而存在着与各地社会、各地教育和各地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脱离的危险。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设置是单一的必修课程体系,而必修课的内容和要求,又是按照指令,实行统一的计划、统一的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它虽然具有普遍性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缺乏、忽视地方特点的不足。
2.3 创造性运用教材的实施。教师不是一味地完成教材内容。而是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现有水平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替换、删减与增添。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教材内容完整机械地完成,那么必然会使教师分散对学生实际现有水平的注意,从而最终影响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材只是我们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这个工具是否好用还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用它。因此教师就需要拿出必要的精力去研究教材,改造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教师在课堂很少用固定的教材,他们上课用的教材多以活页形式出现。因为他们在课前都需要对上课用教材做精心地准备,即利用图书、报纸、网络等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状对原有教材进行替换、增添和删减。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所用的教材可能不同,但经过他们创造性地改造过后的教材一定是适合所教学生的。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需要教师具有勇气,具有经验和不断的摸索。
3 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空间
3.1 学生主动学习与学习兴趣的关系。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教学活动和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只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存在,重视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情感、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必须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交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学生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还能使其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这也有利于对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3.2 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空间的实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他们挖掘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有一定比例的课时是在自学室里完成的。在自学室里,备有电脑(可上网)、录音机和按能力分层的不同级别的读物、报刊杂志、磁带。教师并不做一一地教学指导。也不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干涉,她们的职责只是巡视,只在个别情况下给予指导(如,当学生有疑问时或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网址或对读物、报刊杂志的能力分级不明晰时等)。在自学室里,学生在教师的监控下,在有限的阅读范围内主动、自由地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任务。这种相对自由的空间的开辟,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最大化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觉到成就感。没有人会在失败感中保持旺盛的进取心,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要使活动与活动之间呈链条式递进式发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活动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现有水平,在成功中体会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因为,没有一本教科书的每一部分都是精彩的,都是适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广泛地摄取其他资源,对教科书进行必要的替换、删减、增添。最后,基于语言是工具而不是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去应用它,在应用中使学生感受到兴趣。同时,主动的学习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自律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关键词]兴趣 成就感 教材创造性 自由空间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好学”与“乐学”的重要性。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來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Lindgren)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比智力对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影响更大。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智力占1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智力对其的影响却等于零。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如果学生对英语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乐学之下无负担”。我觉得只要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即使是再大的困难挡在他面前,他也会义无返顾地学好它。而那些英语学得不好的人,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对英语的兴趣。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主动”源于学生“愿意”而不是“强迫”,“愿意”来自对事物和活动的兴趣。
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广泛存在兴趣不足现象,对此,我们广大教师在操作中就首先要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又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者是相互促进、彼此强化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不感兴趣,但只要老师适当引导,经过努力学习,获得一定成效之后,仍能激发起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
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的英语教学部的教学是面向基础知识不高的学生而进行非精英式的教育,因此他们的做法对我们的实际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 让学生充满成就感
1.1 成就感与兴趣的关系。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通过不断地努力来让别人肯定自己,也让自己肯定自己。这种自信心与成就感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也是我们快乐的根源,一旦失去了它,必然会感觉到自己人生的空虚与无聊。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也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促成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使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并且我们对摘到桃子的学生予以高度热情的评价,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得到鼓励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越来越浓。自信感能促成成就感。反过来,成就感又能完善自信感,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自信感和成就感。
1.2 成就感培养的实施。在教学中让学生充满成就感,这是我们一直都想做、都在做,可又做不太成功的地方。如何在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活动的前提下,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充满成就感呢?
12.1采用链条递进式教学活动设计。我们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安排上多单层级的(如图1),那么这种活动只能反映出学生现有的水平,即能否完成任务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现有水平。而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活动多采用链条递进式(如图2)。老师在活动设计上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通向更高目标的梯子,即完成前一个步骤总是为完成下一个步骤准备好条件。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在老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独立而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且超越了自己现有的水平。这也充分体现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在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时,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在此期间,学生也充分体会到成功完成任务的快乐与成就感,从而减少厌倦,树立自信。
1.2.2 教师要学会欣赏、肯定学生。人要看清楚自己,必须有一面镜子。而学生也一样,他们需要一面镜子及时将他们自己的状况清楚准确地反馈给他们,从而获得评价。而积极的评价让他们充满自信,获得成就感,消极的评价则会让他们形成压力,丧失成就感。在启思蒙学院的英语教学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在老师嘴里没有“差学生”与“坏学生”的字眼,学生无论多差,老师都能找到其中的闪光处并让学生及家长知道,在此前提下再去指出现有待改进之处。可见,教师要学会欣赏,积极肯定学生取得的一点儿成绩,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人在受到激励和赞许的时候,往往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学生的学习亦然。有的教师总是对学生采取“完美主义”的态度,然而却不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会减弱消退,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多多鼓励学生们在每一个阶段出现的成绩,能在他们有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给他们足够的鼓励与褒奖,学生会在心中开出希望之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学习的动力。
2 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2.1 教材对学生兴趣的影响。“教材”是一个众说纷纭、意义分歧较多的教育用语之一。在国内外各种教育文献中,人们对它的解释和定义纷繁复杂、莫衷一是。从直观和表面上看,人们常常笼统地视教材为“教学材料”,它包括两类:教科书、教学辅助图书资料等具有文本意义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唱片等具有视听效果的教学材料。其中,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最主要的文本教学材料。因此本文所指的教材是狭义范围的教材即教科书。
教材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好英语,他们必需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灵活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设计出好的教学,有趣的教学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倍增,能在英语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另外,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有所发展。
2.2 国内实行统一教材的弊端。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实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全国各地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和校本课程,其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运行模式。这种高度集权的课程制度对于培养国家公民、保证一定的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高度统一的课程制度无法兼顾各地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 的差异性与多樣性,从而存在着与各地社会、各地教育和各地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脱离的危险。我国现行的高中课程设置是单一的必修课程体系,而必修课的内容和要求,又是按照指令,实行统一的计划、统一的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它虽然具有普遍性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缺乏、忽视地方特点的不足。
2.3 创造性运用教材的实施。教师不是一味地完成教材内容。而是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现有水平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替换、删减与增添。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教材内容完整机械地完成,那么必然会使教师分散对学生实际现有水平的注意,从而最终影响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因此,教材只是我们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这个工具是否好用还要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用它。因此教师就需要拿出必要的精力去研究教材,改造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在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教师在课堂很少用固定的教材,他们上课用的教材多以活页形式出现。因为他们在课前都需要对上课用教材做精心地准备,即利用图书、报纸、网络等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状对原有教材进行替换、增添和删减。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所用的教材可能不同,但经过他们创造性地改造过后的教材一定是适合所教学生的。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需要教师具有勇气,具有经验和不断的摸索。
3 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空间
3.1 学生主动学习与学习兴趣的关系。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文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教学活动和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只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存在,重视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情感、他们现有的认识水平,必须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交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学生因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还能使其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这也有利于对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3.2 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空间的实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他们挖掘出学习的真正意义。在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英语教学部,有一定比例的课时是在自学室里完成的。在自学室里,备有电脑(可上网)、录音机和按能力分层的不同级别的读物、报刊杂志、磁带。教师并不做一一地教学指导。也不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干涉,她们的职责只是巡视,只在个别情况下给予指导(如,当学生有疑问时或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网址或对读物、报刊杂志的能力分级不明晰时等)。在自学室里,学生在教师的监控下,在有限的阅读范围内主动、自由地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任务。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任务。这种相对自由的空间的开辟,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育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最大化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觉到成就感。没有人会在失败感中保持旺盛的进取心,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要使活动与活动之间呈链条式递进式发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活动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现有水平,在成功中体会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因为,没有一本教科书的每一部分都是精彩的,都是适合所教学生的实际,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广泛地摄取其他资源,对教科书进行必要的替换、删减、增添。最后,基于语言是工具而不是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去应用它,在应用中使学生感受到兴趣。同时,主动的学习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自律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