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十分迅速,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引起人们重视。每个班都有这样几名学困生,他们学习和行为能力差导致学习成绩也差。他们往往有厌学叛逆的情绪,作业经常不写,字迹潦草,还会做一些违反纪律的事。能否转化慢孩子,对整个班级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引言
“学困生”,一个所有教师都不陌生的名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教育的实际问题,那就是针对“学困生”的教育。在农村学校学困生的表现实在是太多,那又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学困生的道路呢?
1、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教学实际来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上不自主;二是学生的数学智能还没有得到开发,抽象性思维能力等数学学习能力不足;三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外的心理原因,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满、家庭状况影响导致无心学习、自信心不强等。每个班级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各有不同,教师要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分析。
2、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2.1通过建立互动关系,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良好的教学心态,必须公平的、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知道教师的“厚此薄彼”最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更不利于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有序推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关键的还是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坚持着“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或者通过表扬、鼓励,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点的探究中,激发了他们浓厚的数学兴趣,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比如,我会对班级里的学困生说:“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老师最喜欢的孩子,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一点都不难,和老师一起寻找正确的方法好吗?”“成绩不好没有关系,主动学习才更重要,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呀,老师会一直帮助你进步的!”“其他同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困生学习,你们肯定有好多话想说,下面就开始交流吧。”…巧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困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和谐互动关系的影响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还突出了有效教学,学困生与中等生、优等生们一起进步,学科成绩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2.2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学困生智力、学习能力、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生活化数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并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符合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融入活动课中,借助一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來学习、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学困生思维能力、抽象能力相对较差,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展现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采用一些直接、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深化其知识的理解、运用。2、选用“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应选用适合学困生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学会基本的学习技巧。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其目的是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教师应搜集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把抽象、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易于学生学习。3、信息技术呈现生活画面。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普及运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展现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生活场景,促进学困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及理论融入生活中,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以还生活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以还原生活场景模拟一些数学现象,能促进学困生体验、理解,提升其思维。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要少谈空话,多做实事。例如,教师可让学困生认真听完一节课后,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次作业,坚持五天不看电视等,让他们体验达到目标的喜悦之情。在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养成后,教师还要帮助他们抵御不利于学习的诱惑。当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出现反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查找原因,帮助其及时地改正,并总结经验和教训,鼓励他们与诱惑作斗争,增强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
2.4关怀性提问,激发“学困生”学习信心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方式,为有效转化“学困生”,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提问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部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不太理想,在数学课堂上回答错误时,教师的批评会让他们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使其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教师要揣摩“学困生”的心理,以循序渐进和关怀的提问策略来慢慢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比如,教师提问“学困生”:“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应该是几位数?”“学困生”可能思考不及,回答成:“两位数。”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果这个一位数是1呢?”学生就会明白教师提问的陷阱所在。因此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再提示其这道题可以从哪个角度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对于“学困生”走出数学困境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转化慢孩子,不是让每个孩子都考100分,其关键是要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从而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的发挥。作为教育者要坚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浇灌,每一朵花都会绽放,也迟早会鲜艳的。
参考文献
[1]吴小艳.增加学困生能动学习的“砝码”:由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谈起[J].考试周刊,2016(83):71.
[2]施孝仙.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解读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2):41-43.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
引言
“学困生”,一个所有教师都不陌生的名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教育的实际问题,那就是针对“学困生”的教育。在农村学校学困生的表现实在是太多,那又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了学困生的道路呢?
1、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教学实际来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学习上不自主;二是学生的数学智能还没有得到开发,抽象性思维能力等数学学习能力不足;三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外的心理原因,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满、家庭状况影响导致无心学习、自信心不强等。每个班级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各有不同,教师要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进行分析。
2、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2.1通过建立互动关系,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良好的教学心态,必须公平的、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知道教师的“厚此薄彼”最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更不利于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有序推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关键的还是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坚持着“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或者通过表扬、鼓励,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点的探究中,激发了他们浓厚的数学兴趣,便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比如,我会对班级里的学困生说:“小朋友们,你们都是老师最喜欢的孩子,数学知识的学习其实一点都不难,和老师一起寻找正确的方法好吗?”“成绩不好没有关系,主动学习才更重要,千万不要放弃自己呀,老师会一直帮助你进步的!”“其他同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困生学习,你们肯定有好多话想说,下面就开始交流吧。”…巧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困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和谐互动关系的影响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还突出了有效教学,学困生与中等生、优等生们一起进步,学科成绩才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2.2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学困生智力、学习能力、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生活化数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并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符合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把数学知识融入活动课中,借助一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思维,运用生活中的实例來学习、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学困生思维能力、抽象能力相对较差,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展现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采用一些直接、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深化其知识的理解、运用。2、选用“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应选用适合学困生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并学会基本的学习技巧。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其目的是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以致用。教师应搜集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把抽象、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易于学生学习。3、信息技术呈现生活画面。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普及运用。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等展现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生活场景,促进学困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及理论融入生活中,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以还生活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以还原生活场景模拟一些数学现象,能促进学困生体验、理解,提升其思维。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效果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要少谈空话,多做实事。例如,教师可让学困生认真听完一节课后,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次作业,坚持五天不看电视等,让他们体验达到目标的喜悦之情。在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养成后,教师还要帮助他们抵御不利于学习的诱惑。当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出现反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查找原因,帮助其及时地改正,并总结经验和教训,鼓励他们与诱惑作斗争,增强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
2.4关怀性提问,激发“学困生”学习信心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方式,为有效转化“学困生”,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提问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部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不太理想,在数学课堂上回答错误时,教师的批评会让他们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使其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教师要揣摩“学困生”的心理,以循序渐进和关怀的提问策略来慢慢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比如,教师提问“学困生”:“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应该是几位数?”“学困生”可能思考不及,回答成:“两位数。”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如果这个一位数是1呢?”学生就会明白教师提问的陷阱所在。因此在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再提示其这道题可以从哪个角度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对于“学困生”走出数学困境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转化慢孩子,不是让每个孩子都考100分,其关键是要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从而树立“我能行”的信念,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的发挥。作为教育者要坚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浇灌,每一朵花都会绽放,也迟早会鲜艳的。
参考文献
[1]吴小艳.增加学困生能动学习的“砝码”:由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谈起[J].考试周刊,2016(83):71.
[2]施孝仙.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解读及对策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