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当今艺术概念及相关美学特征的分析,进行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基于艺术取向来看,研究旨在指导学生认识纷繁复杂的艺术现状,并能够辨识与评价;基于教育取向来看,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一种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思考与鉴别,进而塑造独立的人格。本文的理论命题在于——在艺术不断更新和嬗变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和当下新鲜的艺术表现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脱节或滞后现象。将美学融入学校艺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教育价值,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艺术发展的最新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学校教育。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学;异化;回归
目前,国内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也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艺术教育成为综合性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此有着其他文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点,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思维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培养理智的感性世界。尽管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却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塞尼卡曾说过一句话: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又会对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值得后人深度思考。
本文所涉及的“艺术教育”即美学教育、审美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美育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历史发展之后,呈现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研究领域日趋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范畴,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环节而且是核心。美学研究审美观,是人类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美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在美学上的具体体现,哲学为美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艺术哲学研究的困惑
现实审美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人们想到艺术,就总是把欣赏、装饰和艺术连在一起,这样艺术品就只能是赏心悦目的东西。以这样的美学观念去理解艺术,也常常使艺术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就有四个特点:一是淡化美的本质注重考查具体审美问题;二是关注审美与艺术语言及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联系;三是注重跨学科研究;四是特定美学研究。把“美感”当作美和艺术的本体,是为艺术的庸俗化打下了哲学基础。这种艺术只能给人提供真实需求的心理反馈,是浅薄的,并会丧失艺术的本来面貌。20世纪,随着现代文艺及后现代主义兴起,艺术的界限又陷入模糊化。
二、借鉴与反思——艺术学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一)艺术发展形态的异化
从古至今,艺术的发展均遵循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之路,艺术审美也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轨迹。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艺术领域也受到了经济政治、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的洗礼。追求真理的同时,又立志“没有绝对的真理”。
中国的艺术教育自1949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改革开放后更是日新月异,但现代艺术教育中仍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第一,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在借鉴学习了国外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后,尚未能根据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艺术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在实践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结合较少。第二,艺术教育发展前景堪忧。艺术教育在审美生活化的目的上,被现在的家长以及艺考生添上了功利性色彩,出现大面积“艺考热”。利用我国的高考体制,培养出一批并非爱好艺术的艺术生,旨在顺利进入高校获取优质学历。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艺术教育”会有什么影响呢?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开发停滞不前,审美娱乐功能占比大幅提升。科技对文化的冲击、动画片对孩子的印象、时代局限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情感世界对文艺活动的束缚,这些限制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艺术社会功能的发挥。娱乐性艺术的主要形式在美感,即悦目,不一定悦心。现代艺术关注理性精神特征的情感,感性的理性化,通过情感的释放与意念的创造来展示审美的具体表现。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境下,开创一个使个体生命得以升华的人生新维度,感性弥补理性,理性指导感性生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一种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思考与鉴别,进而塑造独立的人格。
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化的美育观,侧重人生问题,形成以伦理道德为内核的美育观。早期的美育观与现代的美育观又截然不同:在感性与理性关系上,古代是重感性的理性化,現代美育则是重理性的感性化。
艺术教育是以感性教育为基础,以个体情感释放和创造意识孕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美学奠基者朱光潜倡导“艺术的人生是至善的人生”。个体生存完满不仅仅在于有道德、智商、身体健康,还在于丰富的情感需要和满足。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通过创造感性的艺术形象,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不仅局限于审美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而是人们运用已知的感性认识解答情感问题的同时追求真理的过程。
三、理念的回归——艺术哲学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原属于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0504)独立设立一级学科艺术学门类(13),并设立诸多下属学科。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趋显著,社会发展对美的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富强兴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和传承,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能仅停留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动中和具体措施上,要从小抓起。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拥护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做新中国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不断完善科学的体制机制,服务于人民。
生活处处皆文化,生活处处皆哲学。目前许多高校的美学专业设在哲学系中,可见美学与哲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他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各们具体学科起着指导作用。虽然美学现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跟哲学一样,在不同时期对其界定都不同。如果说科学求真、道德求善,那么艺术追求的一定是美。
结语
文化是一种经过历史积淀的、大众选择的、先进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艺术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了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应遵循三部曲的原则:知识-文化-化人。知识作为文化的基础,把属于自己的、社会推崇的道德进行传递和感化。明确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将艺术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尹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8).
[2]刘张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3).
[3]赵建伟.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J].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版.第86页.
作者简介:陈艺玮(1994—),女,汉族,安徽省濉溪人,研究生在读,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音乐)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学;异化;回归
目前,国内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也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艺术教育成为综合性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在此有着其他文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点,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思维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培养理智的感性世界。尽管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却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艺术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内涵
塞尼卡曾说过一句话: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艺术教育到底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又会对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值得后人深度思考。
本文所涉及的“艺术教育”即美学教育、审美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美育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历史发展之后,呈现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研究领域日趋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范畴,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环节而且是核心。美学研究审美观,是人类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美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哲学问题在美学上的具体体现,哲学为美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艺术哲学研究的困惑
现实审美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人们想到艺术,就总是把欣赏、装饰和艺术连在一起,这样艺术品就只能是赏心悦目的东西。以这样的美学观念去理解艺术,也常常使艺术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就有四个特点:一是淡化美的本质注重考查具体审美问题;二是关注审美与艺术语言及与社会文化的广泛联系;三是注重跨学科研究;四是特定美学研究。把“美感”当作美和艺术的本体,是为艺术的庸俗化打下了哲学基础。这种艺术只能给人提供真实需求的心理反馈,是浅薄的,并会丧失艺术的本来面貌。20世纪,随着现代文艺及后现代主义兴起,艺术的界限又陷入模糊化。
二、借鉴与反思——艺术学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一)艺术发展形态的异化
从古至今,艺术的发展均遵循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之路,艺术审美也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轨迹。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艺术领域也受到了经济政治、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的洗礼。追求真理的同时,又立志“没有绝对的真理”。
中国的艺术教育自1949年以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改革开放后更是日新月异,但现代艺术教育中仍存在着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第一,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在借鉴学习了国外较为先进的理论体系后,尚未能根据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艺术教育改革方案,并且在实践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结合较少。第二,艺术教育发展前景堪忧。艺术教育在审美生活化的目的上,被现在的家长以及艺考生添上了功利性色彩,出现大面积“艺考热”。利用我国的高考体制,培养出一批并非爱好艺术的艺术生,旨在顺利进入高校获取优质学历。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
当今社会如果没有“艺术教育”会有什么影响呢?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开发停滞不前,审美娱乐功能占比大幅提升。科技对文化的冲击、动画片对孩子的印象、时代局限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情感世界对文艺活动的束缚,这些限制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艺术社会功能的发挥。娱乐性艺术的主要形式在美感,即悦目,不一定悦心。现代艺术关注理性精神特征的情感,感性的理性化,通过情感的释放与意念的创造来展示审美的具体表现。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境下,开创一个使个体生命得以升华的人生新维度,感性弥补理性,理性指导感性生活。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一种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思考与鉴别,进而塑造独立的人格。
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化的美育观,侧重人生问题,形成以伦理道德为内核的美育观。早期的美育观与现代的美育观又截然不同:在感性与理性关系上,古代是重感性的理性化,現代美育则是重理性的感性化。
艺术教育是以感性教育为基础,以个体情感释放和创造意识孕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美学奠基者朱光潜倡导“艺术的人生是至善的人生”。个体生存完满不仅仅在于有道德、智商、身体健康,还在于丰富的情感需要和满足。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通过创造感性的艺术形象,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不仅局限于审美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而是人们运用已知的感性认识解答情感问题的同时追求真理的过程。
三、理念的回归——艺术哲学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原属于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0504)独立设立一级学科艺术学门类(13),并设立诸多下属学科。艺术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趋显著,社会发展对美的需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要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富强兴盛,离不开文化兴盛的支撑和传承,这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能仅停留在语言上,要落实到行动中和具体措施上,要从小抓起。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决拥护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机制,做新中国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不断完善科学的体制机制,服务于人民。
生活处处皆文化,生活处处皆哲学。目前许多高校的美学专业设在哲学系中,可见美学与哲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他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对各们具体学科起着指导作用。虽然美学现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跟哲学一样,在不同时期对其界定都不同。如果说科学求真、道德求善,那么艺术追求的一定是美。
结语
文化是一种经过历史积淀的、大众选择的、先进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艺术是一面镜子,文化从中照见了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应遵循三部曲的原则:知识-文化-化人。知识作为文化的基础,把属于自己的、社会推崇的道德进行传递和感化。明确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将艺术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尹洁.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8).
[2]刘张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09(3).
[3]赵建伟.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J].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年版.第86页.
作者简介:陈艺玮(1994—),女,汉族,安徽省濉溪人,研究生在读,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