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文”入“意境”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体感知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黎明”是什么时候吗?
  生:就是黑夜和白天之间的那段时间。
  师:就是说天快亮的时
  候,或天刚亮的时候。黎明的时候,一般你都在干什么?
  生:(笑)睡觉。
  师:今天我们读的这本书是美国著名的绘本作家尤里·舒利瓦茨的作品,我们一起走进他写的《黎明》,去看一看黎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全文)
  师:刚才我们重温了一遍这本图画书,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说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吗?
  生:讲的是一个老人和他的孙子在黎明干了哪些事儿。
  师:作者结合老人和孙子做的事,重点是在写什么?
  生:其实重点在写黎明,
  是送给作者父亲和母亲的书。
  师:如你所说,重点是写黎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生:从黑夜到天亮。
  二、赏读图文细节
  师:它既然是一个从黑夜到天亮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会有很多变化。到底有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先看看这是怎样的夜。
  生:静、止。
  师:静且止的夜里有什
  么?它是怎样的?请你打开书看一看,图文结合,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有老人和他的孙子,
  还有青蛙、蝙蝠、鸟。
  师:你愿意结合图画来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我从这幅图看到一切都很模糊,只能看到暗暗的
  影子,光线特别暗,什么都看
  不清。
  师:还有什么?
  生:有一棵树,还有山和湖水。
  生:还有一些岩石和树
  枝、树叶。
  师:在书的前半部分,告
  诉我们这夜里有山,有岩石,有树叶,有树枝,还有睡着的人们,什么感觉呀?
  生:安静得可怕。
  师:夜里的时候,一切是那么黑,让人对黑夜产生恐惧。看看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月光。
  师:月光皎洁如水,还有在这里静静守候的是——
  生:山。
  师:山站守在那里,黑黑的,静静的。结合着这幅图和下面的文字,谁愿意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儿很舒服,就算是在这儿睡觉,也会睡得很踏实。没人打扰,静静的,多舒服啊!
  生:晚上没有人说话,小动物们也睡着了,有月光照耀,散散步也挺美的。
  师:怎样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讀得慢一点。
  生:要有感情,让自己身临其境。
  师:我们先静下来,想象着自己身处其中,静静地体会这夜晚。谁愿意从头开始读读这一部分,带我们走进这清冷、寂静的夜色中?
  生:(读)“静。止。又冷又湿。湖边的一棵树下,老人和他的孙子缩在毛毯里。月光照亮了岩石、树枝和树叶。山站守在那里,黑黑的,静静的。没有一点动静。”
  师:没有一点动静——这是一个大跨页。看看,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感觉水面像镜子一样。
  师:水平如镜。看到这样的画面,仿佛我们就来到了湖边,来到了山下,这里的一切是凝固的、停止的,时间在这里仿佛都是静止的,这样的黑夜,是一直持续下去的吗?
  生:不,接下来有了动静。
  师:什么动静?
  生:(读)“这时,吹来一阵微风,湖水颤抖了。”
  师:结合图画谈谈你的理解,
  好吗?
  生:之前是水平如镜,这时有了一阵微风,湖水就颤抖了。我觉得这预示着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所以开始有动静了。
  生:水倒映着山,一阵微风吹来,山的影子就模糊了,而且可以从书上看到,背景颜色是从深到浅的。
  师:颜色由深到浅,画面由清晰变得模糊、朦胧,都是因为——
  生:“这时,吹来一阵微风,湖水颤抖了。”
  师:“颤抖”这个词用得多好啊!从哪儿看出来颤抖了?
  生:水面上的波纹。
  师:能从图画中读出动感来,
  真好!本来图画都是静止的,但作者用细节表现了动态,多有意思。还有好多有动感的画面呢,谁有发现?
  生:雾气开始缓缓地、懒懒地升起,跟微风一样,雾气也是慢慢地升起来的。
  生:皎洁的月光照射在湖面
  上,整个画面更亮了。
  师:颜色也有了变化,你不光看出了动感,还感受到了细微的色彩的变化,真善于观察!
  生:在这张图的右半页,有水的波纹,证明还是有风,色彩也开始变亮了。
  师:侧耳倾听,你能听到什么?
  生:一只孤零零的蝙蝠在盘
  旋,青蛙一只接一只地往水里蹦。
  师:青蛙一只接一只往水里
  蹦——书上怎么说的?
  生:(读)“一只青蛙在跳。又是一只。”
  师:作者为什么说“一只……又是一只”?
  生:如果直接说一只一只往下跳,就不能突出这个静了。
  师:此时此刻,夜晚依旧宁静。观察画面,青蛙在哪里?
  生:一只在水里,一只在石头上,画面上有波纹。
  师:打开感官去听、去看、去想,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图画的动感、色彩,还有什么?
  生:青蛙跳水的声音,咕咚。
  生:还有鸟叫声,一只在鸣叫,另一只在回应,图画也变得比较绿了,之前是深蓝色的。
  师:一只鸟在画内,另一只在画外,多有意思呀!这里雾气、蝙蝠、青蛙、鸟的动态,预示着什么?   生:黎明将要到来。
  师:黎明将来,人呢?咱们概括一下,老人和孙子先干了什么?后干了什么?
  生:老人先是叫醒了孙子,然
  后提水、生火,之后把他们的船推下水,驶向湖中央。
  师:这就是平常过日子的状态。我们每天也这样,起床,做家务,大人准备工作,你们开始学习。这里,老人和孙子,他们过着怎样的日子?
  生:悠闲的日子。
  师:为什么是悠闲?
  生:老人先是起床,把孙子叫醒,他们提来水,将水烧开之后,他们就推船下水,没有任何约束,很自由。
  生:我觉得他们的生活节奏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节奏很快,有目的性,而他们就像放假了一样。
  生:我觉得他们很清贫,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师:虽然清贫,但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你从哪儿体会到清贫的呢?
  生:他们从湖里提来水,没人帮他们,什么事情都自己做。
  生:他们把旧船推下水,如果不清贫的话不会用旧船,他们会买一条新的。
  师:“旧”字有味道啊!看看他们所居住的环境,住在哪儿?
  生:树下。
  师:睡醒以后他们取柴、点火、提水、烧水,都是就地取材,生活是清贫的,还可以说他们的这种生活是朴素的,是自然的。尽管如此,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
  生:快乐。你看,他们的表情全部都是在笑。
  师:他们很享受在这里的生活啊!谁愿意通过朗读带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
  (生读)
  师:就在这时,太阳出来了,此时的日出,用书中的话来说是怎
  样的?
  生:“一片翠绿”。
  师:一起读。
  生:(齐)“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
  师:这是怎样的日出?
  生:美好的日出。
  生:有生机的日出。
  生:万物复苏。
  师:这句话你可以怎样读?
  生:(满怀期待地读)“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
  生:(满怀憧憬、信心地读)“突然间,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
  师:我们经历了完整的黎明过程,尽管刚开始有点冷,尽管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有点清贫,但我们感受到了宁静、舒服,感受到了平常日子的自由、朴素和自然,也感受到了日出的生机、活力和美好。让我们再次重读这本书,看一看你最喜欢哪幅图画,喜欢的理由是什么。静静地读,把你的心也放到这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去吧。
  (生自由读)
  师:你们读书的样子真美!说说吧,你最喜欢哪幅画面?
  生:我最喜欢第24页的画面,船桨吱嘎作响,船很旧,这个细节特别好,图中的老人笑得特别幸福,我特别憧憬他们的生活。
  生:我喜欢第25页的图。这幅图右上角已经开始发绿了,湖水已经能倒映出山的绿色了,他们就渐渐驶入这片绿色,也象征着渐渐驶入日出的时光。黎明是美好的。
  生:我最喜欢第28页,因为这页最能体现整本书的意义。太阳照耀着翠绿的山,也照耀着老人和孙子的船。
  师:向山水更青处中漫溯,满载着一船翠绿,人和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多美呀!看这幅图,你有发
  现吗?
  生:我发现绿色占满了整张
  画面。
  师:前面的画面周边都有空
  白,这里却是无边的绿色,象征着生机无限。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走进这片绿色的时候,是个什么过程?刚开始是静止的,后来有了动静,有了动感、色彩、声音,最后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在这个过程中,什么苏醒了?
  生:苏醒的有动物、人等,万物都苏醒了。
  生:心灵也苏醒了。
  生:我能感觉读者跟着这本绘本,一起经历了一开始的静,到后来的一片翠绿。看到这种美景,读者也愉悦起来。
  三、走进作者内心
  师:这本书文字很少,我们却读出了这么丰富的感受,这正是作者尤里·舒利瓦茨的匠心独具,他就是力图通过这样一本图画书唤醒我们对黎明的感受,唤醒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让我们体会到平平常常的黎明原来是这样的美好。你觉得你读懂作者了吗?
  生:我发现他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和画的。先是说黑夜,从黑夜的静到树,再到老人和孩子睡觉的场景。
  师:就像我们照相的时候有远景、近景,有大景,小景,他整个的画面是用水彩画的,就像中国画的风格,充满了诗意和美好。
  生:我觉得这本书是想表现作者自己的心情,因为我看作者的介绍,他生活在战争时期,我觉得他十分可怜,后来画这本书,他的希望也升起来了,跟太阳升起一样。
  师:你从哪儿知道这些的?
  生:从简介上,尤里几乎是在流亡中度过了他的整个童年。
  師:在这本书的勒口上有作者的生平介绍,读这些更有利于理解他的作品。尤里·舒利瓦茨是后来到的美国,他原是波兰的犹太人。知道二战时期犹太人的经历吗?
  生:当时有一个组织,歧视犹太人,把犹太人关到一起,折磨他们,把他们当奴隶,好多犹太人都被杀掉了。
  师:犹太人面对的是纳粹法
  西斯的大规模屠杀,可想而知,他当时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很艰难。
  生:充满了危险。
  师:少年时时常生活在恐惧
  和逃亡中,后来,他却创作了《黎明》。我们打开书,走过渐变的环衬,走过扉页,一起读。
  生:“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他想让父亲、母亲忘掉以前,希望像这本书中写的一样,过宁静的生活,没有人打扰。
  生:我觉得他想让他的父亲和母亲感受到,以前的生活像这本书一样,前面是黑暗的,但随着黎明的升起,生活就会越来越充满光亮。   师:当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
  猜测了他的写作意图之后,我们再读这本书时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你们知道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什么吗?
  生:《黎明》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的一首古诗《渔翁》,宁静、简单,具有魅力。
  四、感受诗意文化
  师:请拿出你的学习单,先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渔翁》的意思,然后再想想它和《黎明》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想好了,先在小组内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开始。
  (生自主学习交流)
  师:谁先来读一读这首《渔翁》?
  (生读)
  师:正确又流利。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吗?
  生:晚上,渔翁靠近西山休息,然后取水,点燃楚地的竹子,雾散之后,太阳出来了,看不见人影,只听见一声划桨声,山水就变成了绿色,回头看天际的水,由中流而下,岩石上云朵相互追逐。
  师:“无心”是什么意思?
  生:云在玩儿、追逐,就是无忧无虑的意思。
  生:这首诗和《黎明》有什么
  联系?
  生:我发现《渔翁》和这本绘本中的某些细节相同,比如老人和他的孙子相当于渔翁。他们起来之后生起火,相当于“晓汲清湘燃楚竹”。“欸乃一声山水绿”,相当于黎明中的老人和孙子,他们在划船之后,突然间山和湖一片翠绿了。
  师:基本上说全了。读到“烟销日出不见人”这句时,我感到很奇怪:人哪里去了?可以结合《黎明》来说说。
  生:他们把旧船推下水,去划船了。
  师:明明是划船,为什么说不见人啊?
  生:可能是雾气有点朦胧,就
  看不见人了。
  师:那是烟雾还在的时候,但
  诗人说“烟销日出”了还不见人。
  生:我觉得在雾还没散的时候,他们已经驶得很远了,看不到了。
  师:他们到哪儿去了?看图。
  生:他们是被绿色淹没了。
  师:是啊!他们融入到了湖光山色当中,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就是“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的生平你们知道吗?
  生: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代表作有《江雪》,还有我们今天学习的《渔翁》。
  师:一句话总结一下,就是柳宗元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你们知道他写《渔翁》是什么时候吗?
  生:当时他被贬永州,这首诗是他在永州时写的。
  师:这首诗写于他经历了贬
  官,经历了坎坷之后。你觉得尤里读到这首诗,获得了什么灵感?
  生:是一种心灵相通吧,都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坎坷。
  师:都有坎坷的经历,又都向往这样自由、自然、自在的生活。他们在历经了磨难之后,还葆有对自然、对生活、对每一寸时光的热爱,可见,东西方文化很多时候是相通的,美好的事物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师:我国古代还有一位著名的文人,叫陶渊明,他写的《桃花源记》描繪了一个人人向往的美丽的世外桃源。日本有个著名作家松居直,他就特别喜欢《桃花源记》,他创作了一本图画书叫《桃花源的故事》,我把电子版发给你们,大家可以对比阅读,看看自己会有什么发现和收获。下课!
  【教后所思】
  尤里·舒利瓦茨的《黎明》是一本诗意图画书,描绘的是山中湖边黎明到来的过程,文辞简约而意蕴丰饶,文字的缄默之处由图画补充完成,读者于无声处读出复杂而丰富的内蕴。
  简洁凝练的诗意语言中所蕴含的意境之美,对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儿童来说是不太容易理解的。怎样让学生改变浅尝辄止的阅读现象,真正走进《黎明》的意境中呢?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打开感官,赏读图文细节;知人论世,走进作者内心;互文阅读,感受诗意文化。
  首先,我抓住“变化”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他们调动感官,饶有兴趣地观察、发现、体会、想象、朗读,在安静地看、听、感觉中,在浮想联翩中,融入黎明安静而美好的意境中。
  当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经历,再结合绘本内容推想创作意图,揣摩内容背后的情感,以有情之心读作者倾情之作后,就更容易读懂作者和作品,收获心灵的力量。
  《黎明》和《渔翁》主题相通、情感相融、内容相似,将二者进行互文阅读,先提出议题“《渔翁》和《黎明》有什么联系”再进行阅读思辨:《黎明》的作者尤里从《渔翁》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这样,感受两个作者内心世界的相通之处,学生就更容易走进诗意文化的美好意境之中。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设计初想】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描写了“我”打猎归来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不足400字,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章以“猎狗”“小麻雀”“老麻雀”“我”四者的交锋,将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我”打猎回来,猎狗发现了被狂风吹落的小麻雀并想要攻击它,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最后猎狗吓得退缩,“我”感动地唤回猎狗。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习
温儒敏教授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堂太热闹,太浮躁,缺少沉浸式的阅读,缺少真正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这是不利于语文素养提升的。”他还强调“语文课堂媒体滥用会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说到底,语文教学就应该尊重语文学科的规律,围绕“语言”这一核心要素,采用读读、说说、想想、议议和写写等最基本的教与学的方式,为学生营造静心阅读、自主阅读、自由阅读的空间,培养他们精練的多义的语言感觉,加强他们对于祖国语言文化的
绘本简介:  弟弟弟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他喜欢的玩具礼物—“幻想号”潜水艇。没想到这个玩具不但会说话、会变大缩小,最后还变成了真正的潜水艇。弟弟弟成了潜水艇的船长,他和他的同学小草莓一起驾驶潜水艇去远行,在海底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救助了被捕杀的蓝鲸,制止了由火山喷发引起的战争……  阅读心得  阅读推广人  王伟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北关小学  因为世界的精彩,我们选择了人生;为了领略人生的波澜和
在一个节目中我偶然听到: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在世界各地与法国大餐齐名,甚至不少人认为,粤菜是中国在海外的代表菜系……  头脑里快速地搜索着印象中的粤菜馆,但不论我如何回忆,满脑子却都是湘菜、川菜的影子。几乎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是酸菜鱼、水煮肉片、麻辣烫、火锅……  粤菜与湘菜,一个火在国外,一个热遍国内,除了文化上的差异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吗?为什么在国外的“中国大餐”,  在国
课前积累  (师生读名言警句)  一、文体引入,明晰结构  师:你们发现这些名言警句都与什么有关?  生:勤学好问。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勤学好问有关,  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有没有发现以前学过的哪些课文与这篇课文类似呀?  生:我们学过的《谈礼貌》《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与这篇类似。  师:我们管这些课文叫说理文。跟老师一起写下它的文体特征。
课标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这也为学校和教师留下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决策人和创建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只有合理和有效地使用教材,才能使其成为一种教育的财富。系统理论还告诉我们,在合理的重组过程中,各要素所产生的作用将远大于最初要素的效果,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也适用。  目前,我国推行的统编本教材彰显了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以
伊卫林说,叶轮机械虽已应用多年却依然生机勃勃,并仍将长期作为众多动力机械核心部件或单独装置存在。  它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生成、转换及消耗过程中,不可或缺。从最早农业文明时期解放人力、畜力的水车,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轮机,再到现今陆、海、空、天皆广泛使用的燃气轮机,叶轮机械的性能水平始终是衡量国家科技、工业、国防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对有着多年从事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工作经验的伊卫林来说,术业
【教学内容】  乡土童谣创编(三年级)  【设计理念】  一方山水,独有一方风情,乡土文学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其景物的地域性、风俗的独特性、人物的乡土性等特点,更易缩短距离,产生亲和力,更易激发乡土情感,让写作成为儿童快乐的生命表白和交流,为儿童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底子。  【习作目标】  1.感受乡土童谣魅力,激发喜爱童谣之情。  2.初步运用童谣创编方法,尝试童谣创编。  3
《桥》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似简单,但含义深刻。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做到“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学内容简约充实,教学环节简化朴实,学习基本功练得扎实”,需要在共性中追求个性,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现教  学的特色。我在《桥》一文的教学中,做了如下的教学尝试:  一、从课文整体入手,巧搭“支架”,练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三组词语(山洪、老汉、桥),按 “起因—经过—结果”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
去年我在市新华书店读过《武凤霞讲语文》这本书,这是我和这位著名特级教师的“初次相识”。当时我想象当中的武老师应该是端庄严谨的老教师,但在安徽行政学院一见,让我眼前一亮。武老师年轻时尚,飘逸的秀发披散在双肩,粉红色的方框眼镜,和蔼可亲的微笑,那么具有亲和力,玫瑰色的羽绒小袄,让人可以感受到一股青春的气息,圆润甜美的嗓音一出口就使整个课堂充满魅力。这天上午武凤霞老师展示的是诗词《渔歌子》教学以及她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