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从程式化地传授转变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型的语文课堂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学习的平台。因此,构建学习型的语文课堂既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数年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构建学习型语文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准确定位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课堂作为班级授课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两个主体,只有对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作准确的定位,课堂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保障。构建学习型的语文课堂,必须明确教师就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引导者和起促进作用的评价者,而课堂的真正主人,绝对是学生。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后来又升华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源源不断的鲜活水源”。这虽然强調了教师需要有较丰富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意识和行动作为执教的基础,但是这并不能最好地诠释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担当的角色。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也不是把教学生“学会”作为最终教学目标,而是要让学生“会学”。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必须亲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能主动发现知识,再到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这样才训练了学习能力,才能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组织、管理并加以引导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从课堂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均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教育知识的体现置于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位置,从对课堂的微观调控转变为宏观控制,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回归到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上来。
二、找准训练点,精简教学流程
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具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其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一篇文章的教学流程,以达成目标的层次来理解,大致可以划分为“读懂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注重词句积累”三大任务。
“读懂文章内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达成的首要学习目标。“读懂文章内容”,也就是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出文章的大意。对于学生来说,这个目标的达成是从琐碎零散,逐渐过渡到能较熟练地、较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实现这个过渡,学生就必须先要学会识字、解词、明句、析段。这个过程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基本知识训练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因此,面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阅读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自学生字,理解词语,体会文章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在此目标达成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是利用语文学习的方法,在自主、互助的情况下,经历了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学会自己读书,学会与人交流,使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体会文章情感”是在“读懂文章内容”这一教学目标达成基础上的提升。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已经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有了初步体会,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在进一步品读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解疑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又或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通过文章其他内容的联系理解体会文章情感。
例如在《凡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了解了课文是由叙述凡卡写信时的情景、凡卡回忆过去的生活以及他给爷爷的信的内容这几部分组成。随着对课文更深一步的接触,学生就会发现凡卡冒险写的信根本不可能到达爷爷的手中,这是多么悲惨啊!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章最后写凡卡如此甜蜜的梦境呢?当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再回到课文中去,再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凡卡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就会明白这是作者利用梦境的美好更尖锐、更强烈地凸现了现实的残酷,通过对这种反衬表达方法的理解,体会到作者对凡卡,对当时像凡卡一样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儿童的同情。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当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联系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时间、场合,反复品读,交流体会,学生就不难明白句子中蕴含的是父亲的承诺,是儿子面对灾难坚强镇定的勇气来源,更是儿子把脱离危险的机会先让给同学这一感人举动的动力所在。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自主交流的学习中,学生会感受和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对父爱的伟大和父子间的信任的赞美之情。
“注意词句积累”是“体会文章情感”这一教学目标的巩固和加深,也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应针对积累内容的不同方式,采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对于词语,可以采用造句的形式;对于诗词和较短的篇章,可以采用背诵的方式;对于在表达手法上比较典型的段落,则可以采用让学生仿写的形式。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其中一段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这一表达手法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仿写”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对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外貌描述。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实现对语文知识生成能力的提高。
三、学法引领,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的基本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情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教材中主题鲜明的单元编排方式,正是为教师通过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达成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整体把握好单元的主题和训练点,以讲读课文的教学为示例,以阅读课文的教学为巩固,以学法的指引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把握文章的形式,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该组说明性文章单元编排了《鲸》《新型玻璃》两篇讲读课文,以及《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两篇阅读课文。从单元导读“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的内容可以看出,该单元课文的安排,旨在让学生接触说明性文章,了解恰当使用说明方法描述事物典型特征的体裁特点,并且对于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尝试运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整单元的课文预设“了解内容—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思路。根据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将两篇讲读课文先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说明方法有充分的认识,然后通过两篇阅读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的情况下,对列数字、举例子等基本说明方法的使用进行巩固延伸,再利用“回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型的语文课堂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会学习的平台。因此,构建学习型的语文课堂既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数年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构建学习型语文课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准确定位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课堂作为班级授课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两个主体,只有对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作准确的定位,课堂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保障。构建学习型的语文课堂,必须明确教师就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引导者和起促进作用的评价者,而课堂的真正主人,绝对是学生。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后来又升华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源源不断的鲜活水源”。这虽然强調了教师需要有较丰富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意识和行动作为执教的基础,但是这并不能最好地诠释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担当的角色。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也不是把教学生“学会”作为最终教学目标,而是要让学生“会学”。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必须亲历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能主动发现知识,再到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这样才训练了学习能力,才能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组织、管理并加以引导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从课堂的组织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均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教育知识的体现置于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位置,从对课堂的微观调控转变为宏观控制,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回归到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上来。
二、找准训练点,精简教学流程
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具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其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一篇文章的教学流程,以达成目标的层次来理解,大致可以划分为“读懂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注重词句积累”三大任务。
“读懂文章内容”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达成的首要学习目标。“读懂文章内容”,也就是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出文章的大意。对于学生来说,这个目标的达成是从琐碎零散,逐渐过渡到能较熟练地、较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实现这个过渡,学生就必须先要学会识字、解词、明句、析段。这个过程是一个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基本知识训练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因此,面对高年级学生开展阅读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自学生字,理解词语,体会文章中句子和段落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在此目标达成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是利用语文学习的方法,在自主、互助的情况下,经历了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学会自己读书,学会与人交流,使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体会文章情感”是在“读懂文章内容”这一教学目标达成基础上的提升。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过程中,通过理解句子和段落的意思,已经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有了初步体会,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在进一步品读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解疑过程中体会文章情感;又或者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通过文章其他内容的联系理解体会文章情感。
例如在《凡卡》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初读课文后,了解了课文是由叙述凡卡写信时的情景、凡卡回忆过去的生活以及他给爷爷的信的内容这几部分组成。随着对课文更深一步的接触,学生就会发现凡卡冒险写的信根本不可能到达爷爷的手中,这是多么悲惨啊!可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章最后写凡卡如此甜蜜的梦境呢?当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再回到课文中去,再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凡卡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就会明白这是作者利用梦境的美好更尖锐、更强烈地凸现了现实的残酷,通过对这种反衬表达方法的理解,体会到作者对凡卡,对当时像凡卡一样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儿童的同情。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当中反复出现的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联系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时间、场合,反复品读,交流体会,学生就不难明白句子中蕴含的是父亲的承诺,是儿子面对灾难坚强镇定的勇气来源,更是儿子把脱离危险的机会先让给同学这一感人举动的动力所在。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自主交流的学习中,学生会感受和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对父爱的伟大和父子间的信任的赞美之情。
“注意词句积累”是“体会文章情感”这一教学目标的巩固和加深,也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教师应针对积累内容的不同方式,采用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对于词语,可以采用造句的形式;对于诗词和较短的篇章,可以采用背诵的方式;对于在表达手法上比较典型的段落,则可以采用让学生仿写的形式。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中,针对其中一段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这一表达手法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仿写”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对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外貌描述。通过这样的学习实践,实现对语文知识生成能力的提高。
三、学法引领,开启自主学习之门
《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的基本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情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教材中主题鲜明的单元编排方式,正是为教师通过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达成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整体把握好单元的主题和训练点,以讲读课文的教学为示例,以阅读课文的教学为巩固,以学法的指引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把握文章的形式,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该组说明性文章单元编排了《鲸》《新型玻璃》两篇讲读课文,以及《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两篇阅读课文。从单元导读“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的内容可以看出,该单元课文的安排,旨在让学生接触说明性文章,了解恰当使用说明方法描述事物典型特征的体裁特点,并且对于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尝试运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对整单元的课文预设“了解内容—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思路。根据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可以将两篇讲读课文先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说明方法有充分的认识,然后通过两篇阅读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学习的情况下,对列数字、举例子等基本说明方法的使用进行巩固延伸,再利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