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运用到了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难点和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乏味,老师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我尝试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微课进行教学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使用微课中的思考。
一、微课使识字教学由难变易,兴趣盎然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很多的形近字让孩子们很难分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面对这样的难点,我不断探求解决的策略。不经意间孩子沉迷于动画的神情提醒了我,于是我将微课引入了识字教学。例如:“辨”“辩”“辫”“瓣”这四个字学生在用的时候总会反复出错,它们在用法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是这样设计微课的: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人有双胞胎,字也不例外,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请来了四个兄弟(出示:“辨”“辩”“辫”“瓣”)。这四个兄弟可不容易区分开,下面我们听一听四兄弟的自我介绍,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体会四个字不同的作用
1.认识“辨”。嗨,大家能叫出我的名字吗?(出示:辨)我是四兄弟中的老大,读作“辨”(出示拼音)我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要加以区别,要区别物体,当然离不开火眼金睛,你看我这一点一撇像不像我们的眼睛和眉毛呢?“辨认、分辨、辨别”都要用到眼睛,所以要选择带有一点一撇的“辨”字,你记住了吗?
2.认识“辩”。我是老二(出示:辩),我读什么呢?哈哈,我也读“辩”(出示拼音)老大眼睛亮,我的嘴巴甜,看“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辩解都要用到嘴巴,我中间的言字旁就像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
3.認识“辫”。我是老三,我也读“辫“,细心的你能看出我不同于老大老二的地方吗?对了,我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分叉编成的条条,例如:辫子、发辫、草辫。有时也可以用我来表示编成的像辫子一样的东西,像:一辫蒜。
4.认识“瓣”。我是小弟弟,我的名字大家可要记清楚,我读“bàn”,我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像花瓣、豆瓣、蒜瓣、有时也用作量词,例如:四瓣橘子。
(三)总结
同学们,你记住这四兄弟了吗,他们分别是大眼睛的老大“辨”,巧嘴巴的“辩”,漂亮的小辫子,有小瓜的“瓣”,如果你还无法区分他们,老师教你一个顺口溜:辫子辫子,丝(纟)带扎。花瓣豆瓣,中间瓜。一点一撇,辨别清。争辩论辩,言(讠)说话。
(四)练习(略)
在微课制作时,我制作成生动的动画形象,配以故事性的语言,学生非常感兴趣,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看,练习中出错的就比较少了,效果非常明显。
二、微课使阅读方法教学更直观形象,易于操作。
进入高年级,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鉴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了微课《如何进行批注性阅读》,设计方案如下:
(一)导入,了解批注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欣赏一下几幅图片(播放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毛泽东批注《南史》的画面),像这样读书时边读边思考,把读书的感想、不懂的问题随笔记录在书中空白的地方,这种阅读方式叫——做批注。
(二)认识批注符号及其作用(略)
(三)认识批注的位置(略)
(四)怎样做批注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对批注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应该怎样做批注呢?
翻开一篇新的文章,我们第一遍读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常规工作,例如:标出生字和新词,给生字注上拼音,查查字典把新词的解释写在新词的旁边,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出来等等。
再读文章时,做好以下内容的批注:
1.句子。可以把好的句子用特定的符号标出来,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呢?这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或者说明方法,采取了什么描写等等,都可以批注在旁边。
2.结构。尝试着用段落符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这样将有助于引发我们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怎么做到详略得当的?也有助于反思我们自己的写作。
3.疑问。读了文章你有什么疑问?把这些珍贵的疑问记下来。
(五)小试牛刀 (略)
在以上的微课设计中,我重视搜集典型的批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批注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微课的介入,使原本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有趣了,微视频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也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观看,有的家长反映,通过看微视频,家长也很好地学习了这项知识,对辅导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老师平时讲课讲完了就没有了,微课则不同,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它简单易操作,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
林婷婷,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教师。
一、微课使识字教学由难变易,兴趣盎然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很多的形近字让孩子们很难分辨,学习起来非常吃力。面对这样的难点,我不断探求解决的策略。不经意间孩子沉迷于动画的神情提醒了我,于是我将微课引入了识字教学。例如:“辨”“辩”“辫”“瓣”这四个字学生在用的时候总会反复出错,它们在用法上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是这样设计微课的: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人有双胞胎,字也不例外,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请来了四个兄弟(出示:“辨”“辩”“辫”“瓣”)。这四个兄弟可不容易区分开,下面我们听一听四兄弟的自我介绍,看看他们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体会四个字不同的作用
1.认识“辨”。嗨,大家能叫出我的名字吗?(出示:辨)我是四兄弟中的老大,读作“辨”(出示拼音)我的中间是一点一撇,意思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要加以区别,要区别物体,当然离不开火眼金睛,你看我这一点一撇像不像我们的眼睛和眉毛呢?“辨认、分辨、辨别”都要用到眼睛,所以要选择带有一点一撇的“辨”字,你记住了吗?
2.认识“辩”。我是老二(出示:辩),我读什么呢?哈哈,我也读“辩”(出示拼音)老大眼睛亮,我的嘴巴甜,看“辩”的中间是言字旁,意思是用语言来说明见解或主张,例如:辩驳、辩论、辩解都要用到嘴巴,我中间的言字旁就像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
3.認识“辫”。我是老三,我也读“辫“,细心的你能看出我不同于老大老二的地方吗?对了,我的中间是绞丝,意思是把头发分叉编成的条条,例如:辫子、发辫、草辫。有时也可以用我来表示编成的像辫子一样的东西,像:一辫蒜。
4.认识“瓣”。我是小弟弟,我的名字大家可要记清楚,我读“bàn”,我的中间是“瓜”,指花瓣或植物的种子、果实可以分开的小块,像花瓣、豆瓣、蒜瓣、有时也用作量词,例如:四瓣橘子。
(三)总结
同学们,你记住这四兄弟了吗,他们分别是大眼睛的老大“辨”,巧嘴巴的“辩”,漂亮的小辫子,有小瓜的“瓣”,如果你还无法区分他们,老师教你一个顺口溜:辫子辫子,丝(纟)带扎。花瓣豆瓣,中间瓜。一点一撇,辨别清。争辩论辩,言(讠)说话。
(四)练习(略)
在微课制作时,我制作成生动的动画形象,配以故事性的语言,学生非常感兴趣,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看,练习中出错的就比较少了,效果非常明显。
二、微课使阅读方法教学更直观形象,易于操作。
进入高年级,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高效地阅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鉴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了微课《如何进行批注性阅读》,设计方案如下:
(一)导入,了解批注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欣赏一下几幅图片(播放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毛泽东批注《南史》的画面),像这样读书时边读边思考,把读书的感想、不懂的问题随笔记录在书中空白的地方,这种阅读方式叫——做批注。
(二)认识批注符号及其作用(略)
(三)认识批注的位置(略)
(四)怎样做批注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对批注有所了解了,那么,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应该怎样做批注呢?
翻开一篇新的文章,我们第一遍读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常规工作,例如:标出生字和新词,给生字注上拼音,查查字典把新词的解释写在新词的旁边,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出来等等。
再读文章时,做好以下内容的批注:
1.句子。可以把好的句子用特定的符号标出来,你认为这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呢?这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或者说明方法,采取了什么描写等等,都可以批注在旁边。
2.结构。尝试着用段落符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这样将有助于引发我们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怎么做到详略得当的?也有助于反思我们自己的写作。
3.疑问。读了文章你有什么疑问?把这些珍贵的疑问记下来。
(五)小试牛刀 (略)
在以上的微课设计中,我重视搜集典型的批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批注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微课的介入,使原本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有趣了,微视频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也可以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中观看,有的家长反映,通过看微视频,家长也很好地学习了这项知识,对辅导孩子的学习很有帮助。老师平时讲课讲完了就没有了,微课则不同,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它简单易操作,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
林婷婷,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