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量感”的重要阶段,但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形成“量感”呢?本文从人教版“克与千克”一课入手,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量感”。
关键词:量感;克与千克;生活
量感是指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快慢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从生活需要中产生,又大量应用于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帮助我们解决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量感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小学阶段,常用的量有多种类别,有与货币相关的元、角、分,与时间相关的时、分、秒,与质量相关的克、千克、吨,与长短相关的米、厘米、千米,与大小或多少相关的面积、体积、容积等。这些常用的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培养量感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有用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生活经历浅的低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形成很好的量感,导致出现各种错误,主要表现为:(1)对量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错误使用,如“教室的占地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西红柿重220千克”;(2)学生对单位之间的转化掌握不好,如“20立方米=2000立方厘米”“3分米=300厘米”;(3)学生的估测能力差,往往出现较大偏差,如“黑板长10米”“人走1千米要用1小时”。
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量的学习脱离生活,特别是平方米、立方米等,使学生积累不到足够的对量的经验;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练习,不重视甚至忽略学生对量的感悟。针对这些问题,我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克”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一、从现实生活入手。感知量的概念
量在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触了很多。但量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只呈现文字的解释,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作为学习情境,直接指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量的概念。
【教学片断1:情境引入】
师:前几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出示超市部分货物图片),从图中你知道超市工作人员将哪些货物的质量告诉了我们?
生1:1个哈密瓜重3千克,一包燕麦重500克。
生2:一桶花生油重5千克。
师:那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克或者千克来计量的呢?
生3:我的体重是25千克。
师:在生活中,表示物体有多重,可用克或千克为单位。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为情境,让學生解读商品上关于质量的信息,并观察电子秤上物品的质量信息,使学生回忆生活中接触到的关于质量的经历,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学生初步建立表象,感知量的概念。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人手,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上被激发,且能将抽象的量与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更直观地感知量的概念。在教学其他量时,也应尽量将量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可从学生一天的生活作息表和学校的课程表人手。
二、经历操作体验。形成量感
在量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典型参照物,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对于量的经验,从而形成量感。要想使学生找到准确的典型参照物,就要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去感受和体验,从而累积经验,形成量感。
【教学片断2:体验1千克】
师:1千克到底有多重?今天我们就以西红柿为参照物,称量一下多少个西红柿约重1千克。
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用台秤测量,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生1:4个体形稍微大一些的西红柿约重1千克。
生2:5个体形稍微小一些的西红柿约重1千克。
师:小组内每人都用手轮流掂一掂,让1千克的西红柿停留在手上,让你的身体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吗?
课前布置每位学生各自准备1千克的物体。
生3:四包250克的盐大约重1千克。
生4:10包方便面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掂一掂自己带来的物品,再与周边的同学互相交换物品掂一掂,尽可能多地掂掂不同的物品,好好地感受与记忆1千克的质量停留在手上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先称再掂的操作,每个学生都能尽可能地感受并记忆1千克的质量,并充分了解到1千克在生活中的不同形态。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把抽象的“1千克”的概念现实化了。
【教学片断3:体验1克】
师:1克是1千克的一千分之一,刚刚我们已经感受了1千克的质量,1克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千分之一,可以想象得到1克的质量应该是很轻很轻的。那你知道什么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呢?
生:一滴水,一根羽毛,一个塑料囊……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易天平和要称量的物体(一根橡皮筋,几个回形针,几粒黄豆,一支铅笔,一个1元硬币)。在称量之前先估量一下物体的质量,再轮流称一称,看看哪些物体的质量约1克,又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是重于1克的,记录好测量的结果,再全班交流汇报。
生:大概8颗黄豆的质量是1克,2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1克,一支铅笔和一个1元硬币的质量都比1克多。
每个学生轮流掂一掂1克的物体,真正感受一下1克到底有多轻。
设计意图:通过先估再称的操作活动,1克就从一个数据、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学生手中的实物,不再是书本上一个枯燥的知识点,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在学生头脑中真正形成了1克的量感。
在量的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了对量的感觉和记忆,实现了由物理量到心理量的转化,从而形成了量感。在教学量的概念时,教师应安排各种各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量的经验,使学生的量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准确。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试1分钟或1小时能做什么,感受时间的快慢;在容积单位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盛放1毫升、1升的水,感受体积的大小;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让学生量出身边的物品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甚至在操场上走1千米,感知物体、距离的长短。
三、提高估测能力。发展量感
估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量的特点,大致确定估量结果的范围,对估量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提升量感。
【教学片断4:估量一箱苹果的质量(苹果的大小基本相同)】
师:这里有一箱苹果,工具只有一个称量较轻物体的电子秤,请问有什么方法能尽快知道它的大概质量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可以先称出一个苹果的质量,再数一数一箱苹果的个数,用一个苹果的质量乘苹果的数量就得出一箱苹果约多重;也可以先称出1千克有几个苹果,以这些苹果为一组,数出一箱里有几组,再进行计算,从而估出苹果的质量。
估测能力是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提高学生估测能力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估测的方法。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估测的活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标准参照物进行估测,对被估测对象作出合理判断。如在“米”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估测课室的长和宽的活动,让学生找出一个参照物(如学生张开双臂的长度约为1米),让估测结果更为精准。
四、注重课外延伸。增强量感
量感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验、时间的积累。但是课堂的时间及场地有限,课外活动则有更多机会让学生丰富对量的经验。学校、家庭、超市等场所有着丰富的空间和资源,是学习计量单位的好地方。课内活动与课外延伸两者相结合,既能加强学生应用量的意识,又能充分积累学生对量的经验。
在学完“克与千克”一课后,可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找出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记录结果,与周边的人交流,积累量的经验;也可以在课室角落摆放体重秤、台秤、电子秤等,墙上贴一张记录表,每个学生课后都可以测量不同的物体并记录,丰富记录表上的内容,以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身边的量,丰富量感。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基本知识的传递,更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量感的形成,让学生能真正地感知量、体验量,并将量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量感;克与千克;生活
量感是指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快慢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从生活需要中产生,又大量应用于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帮助我们解决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量感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小学阶段,常用的量有多种类别,有与货币相关的元、角、分,与时间相关的时、分、秒,与质量相关的克、千克、吨,与长短相关的米、厘米、千米,与大小或多少相关的面积、体积、容积等。这些常用的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培养量感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有用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生活经历浅的低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形成很好的量感,导致出现各种错误,主要表现为:(1)对量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错误使用,如“教室的占地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西红柿重220千克”;(2)学生对单位之间的转化掌握不好,如“20立方米=2000立方厘米”“3分米=300厘米”;(3)学生的估测能力差,往往出现较大偏差,如“黑板长10米”“人走1千米要用1小时”。
我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量的学习脱离生活,特别是平方米、立方米等,使学生积累不到足够的对量的经验;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练习,不重视甚至忽略学生对量的感悟。针对这些问题,我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与千克”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一、从现实生活入手。感知量的概念
量在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接触了很多。但量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只呈现文字的解释,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片段作为学习情境,直接指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量的概念。
【教学片断1:情境引入】
师:前几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出示超市部分货物图片),从图中你知道超市工作人员将哪些货物的质量告诉了我们?
生1:1个哈密瓜重3千克,一包燕麦重500克。
生2:一桶花生油重5千克。
师:那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用克或者千克来计量的呢?
生3:我的体重是25千克。
师:在生活中,表示物体有多重,可用克或千克为单位。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为情境,让學生解读商品上关于质量的信息,并观察电子秤上物品的质量信息,使学生回忆生活中接触到的关于质量的经历,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学生初步建立表象,感知量的概念。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人手,学生的学习热情马上被激发,且能将抽象的量与生活中的经历联系起来,更直观地感知量的概念。在教学其他量时,也应尽量将量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时、分、秒的教学中,可从学生一天的生活作息表和学校的课程表人手。
二、经历操作体验。形成量感
在量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典型参照物,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对于量的经验,从而形成量感。要想使学生找到准确的典型参照物,就要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去感受和体验,从而累积经验,形成量感。
【教学片断2:体验1千克】
师:1千克到底有多重?今天我们就以西红柿为参照物,称量一下多少个西红柿约重1千克。
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合作用台秤测量,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生1:4个体形稍微大一些的西红柿约重1千克。
生2:5个体形稍微小一些的西红柿约重1千克。
师:小组内每人都用手轮流掂一掂,让1千克的西红柿停留在手上,让你的身体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吗?
课前布置每位学生各自准备1千克的物体。
生3:四包250克的盐大约重1千克。
生4:10包方便面大约重1千克。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掂一掂自己带来的物品,再与周边的同学互相交换物品掂一掂,尽可能多地掂掂不同的物品,好好地感受与记忆1千克的质量停留在手上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先称再掂的操作,每个学生都能尽可能地感受并记忆1千克的质量,并充分了解到1千克在生活中的不同形态。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感悟,把抽象的“1千克”的概念现实化了。
【教学片断3:体验1克】
师:1克是1千克的一千分之一,刚刚我们已经感受了1千克的质量,1克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千分之一,可以想象得到1克的质量应该是很轻很轻的。那你知道什么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呢?
生:一滴水,一根羽毛,一个塑料囊……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简易天平和要称量的物体(一根橡皮筋,几个回形针,几粒黄豆,一支铅笔,一个1元硬币)。在称量之前先估量一下物体的质量,再轮流称一称,看看哪些物体的质量约1克,又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是重于1克的,记录好测量的结果,再全班交流汇报。
生:大概8颗黄豆的质量是1克,2个回形针的质量大约1克,一支铅笔和一个1元硬币的质量都比1克多。
每个学生轮流掂一掂1克的物体,真正感受一下1克到底有多轻。
设计意图:通过先估再称的操作活动,1克就从一个数据、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学生手中的实物,不再是书本上一个枯燥的知识点,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在学生头脑中真正形成了1克的量感。
在量的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了对量的感觉和记忆,实现了由物理量到心理量的转化,从而形成了量感。在教学量的概念时,教师应安排各种各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量的经验,使学生的量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准确。例如,在教学时间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试1分钟或1小时能做什么,感受时间的快慢;在容积单位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盛放1毫升、1升的水,感受体积的大小;在长度单位的教学中,让学生量出身边的物品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甚至在操场上走1千米,感知物体、距离的长短。
三、提高估测能力。发展量感
估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量的特点,大致确定估量结果的范围,对估量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提升量感。
【教学片断4:估量一箱苹果的质量(苹果的大小基本相同)】
师:这里有一箱苹果,工具只有一个称量较轻物体的电子秤,请问有什么方法能尽快知道它的大概质量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可以先称出一个苹果的质量,再数一数一箱苹果的个数,用一个苹果的质量乘苹果的数量就得出一箱苹果约多重;也可以先称出1千克有几个苹果,以这些苹果为一组,数出一箱里有几组,再进行计算,从而估出苹果的质量。
估测能力是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能。提高学生估测能力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估测的方法。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估测的活动,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标准参照物进行估测,对被估测对象作出合理判断。如在“米”的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个估测课室的长和宽的活动,让学生找出一个参照物(如学生张开双臂的长度约为1米),让估测结果更为精准。
四、注重课外延伸。增强量感
量感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验、时间的积累。但是课堂的时间及场地有限,课外活动则有更多机会让学生丰富对量的经验。学校、家庭、超市等场所有着丰富的空间和资源,是学习计量单位的好地方。课内活动与课外延伸两者相结合,既能加强学生应用量的意识,又能充分积累学生对量的经验。
在学完“克与千克”一课后,可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家找出身边的物体进行测量,记录结果,与周边的人交流,积累量的经验;也可以在课室角落摆放体重秤、台秤、电子秤等,墙上贴一张记录表,每个学生课后都可以测量不同的物体并记录,丰富记录表上的内容,以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身边的量,丰富量感。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基本知识的传递,更应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量感的形成,让学生能真正地感知量、体验量,并将量应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