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案基本情况及分析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基本都存在有心理的问题,有的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或身边友人的帮助,尽量排除心理问题带来的影响;但有些人则无法通过心理调节达到目的,而且更有可能因此带来难以排解的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因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心理调节的能力较弱,在长期来受到各方面不良的影响之下,就会形成偏激和逆反的心理,因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将对孩子本身和周围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做好这些孩子的教育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个案描述
当我第一次见到小聪的时候,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眉清目秀的孩子会是全校闻名的捣乱分子。曾经因为没有被选上作为班级广播体操比赛的领操员,爬上走廊护栏威胁老师;曾经因为与高年级学生之间产生矛盾,被追打而跑进食堂拿起刀具大喊要报仇;曾经因为纪律问题没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在校长办公室门前静坐……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本应天真烂漫孩子的传说。
经了解,小聪自小就是父母长辈的心肝宝贝,经常是六七个长辈围着他一个人在转。但父母的不和并分居,让他弱小的心灵难以接受。平日在校纪律散漫,与同学关系恶劣。用他本人的话说,班里没有一个他还未曾欺负过的同学。很多的同学都在他的拳头下流过眼泪,经常导致同学的家长要到学校“兴师问罪”,甚至连其他班级的孩子都有难以幸免的,欺负同学似乎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从不因为自己的行为有过悔改之心,不将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记在心上,因而犯错不断。
2.原因分析
通过对小聪比较长时间的观察,与家长几次面对面的交流,结合小聪身上的展现的特点,发现他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①自小养成的不良习惯
从小就没有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会为别人着想,纠正自己的不足。一直在家里享有“呼风唤雨”的特权,因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合心意,就用极端的方式表示不满,因为极端的方式经常能换来想要的效果,所以把采取极端方式作为处事的惯用手段。在一年级,学校进行各班的广播体操检阅,因没有被选为班级广播体操比赛领操员,就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并威吓班主任及体育老师,就在向体育老师大发雷霆后,利用自己的椅子,爬上学校二楼课室外面走廊边上的栏杆,扬言不达目的就要跳下去。
②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不和并分居,让他弱小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父亲对他的关怀不多,每年见面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对他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更是缺乏。自小学前就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也感受到他因家长分居造成的伤害,因此想要好好地补救。但是却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他只是一味的纵容,唯恐照顾得还不够,犯下的所有错误都不批评教育,只是关心他有没有受伤害,是否过得高兴。
对他零花钱的使用没有规划和监管。在他的房间抽屉里经常放有一百多的钱让他随意使用,发现所余不多时,就是又放一些钱进去,但对钱用在哪儿却关心甚少,造成这个学生无法在家长的教育下,获得正面的教育信息,从而形成不良的生活和处事习惯。
③与人交流的不畅
学生在校的交流,除了老师外,更重要的就是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班级这个“小型社会”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这将影响到孩子日后人际交往的效果。
小聪其实很想与同学们一起玩的,每当见到同学围在一起,他也总会把头伸进人群中去,希望能参与其中。但是因一直以来,都与同学关系紧张,造成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愿跟他做朋友,当他感受到同学的不接受,就会表现得非常生气,伴以打闹或乱扔东西来发泄。当见到同学手上新奇特别的东西时,他也很想拿来看看,但往往都变成了抢东西,在同学向老师投诉后,免不了要受批评教育,从而心生怨恨,与同学的关系就变得对立,那就更让同学不喜欢他了。
个案显示,孩子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出表现,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并可能出现攻击行为,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又不能克制自己防止再次的发生,平时主要表现为:
1. 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争吵,尤其是受到他人非议时。
2. 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
3. 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
4.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
孩子的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初步定性为“人格障碍”。
二、辅导过程
小聰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找到了,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及时疏导他的不满情绪,让他持续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有利于他今后的成长。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学校学习之前,90%以上时间都是对着家长的,因此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家长身上模仿而来的。
所以,对小聪的教育,必须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经过多次详细地与家长的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引导家长了解孩子行为习惯对他自己将来的成长的影响,从而达成共识,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要求家长改变已有的不良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要分别肯定,对存在的人格障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帮助孩子改变自我,改善环境。
要学会礼貌对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主动问好,培养良好的礼貌习惯;家长每天都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一天里所发生的事情,也向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孩子了解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给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尽量减少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发动家里其他的长辈,与孩子多在一起活动,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正面教育的效果。在母亲节前,鼓励他给母亲送上一个礼物。和他一起商量礼物的选择,送的时机。让他回忆妈妈需要什么,有些什么随身的物品最近损坏了。最后选择以一个钥匙包为礼物,在母亲节当天早上妈妈上班前交给妈妈。妈妈在上班途中,给老师打了一通电话,说这个母亲节过得是最开心,最感动的。自此以后,母子关系更深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步降低,学会关心别人了。 2.为其创设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环境对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在一种情境中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在另一种情境中又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改变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可以调节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因此,主要从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入手。
在家庭环境方面,孩子一般回家就进入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天长日久,由于繁重的学习负担,内心会产生压抑感,逐渐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和情感。这时,他们从学校回来,再进入自己的房间,会觉得室内的摆设很别扭,这样势必要导致烦躁情绪的出现。因此建议小聪的妈妈,把家里的室内环境进行调整,将室内的家具调换一下位置,彻底整理一番,这样就会让孩子在新的愉悦的心情下,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在节假日里,如果小聪在家里有厌倦情绪出现的情况下,让家长带他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他喜欢的课外书籍,从而调整他的精神状态保持乐观和舒畅。
在学校氛围方面,孩子的成长中,班级里同学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当小聪又再被投诉抢同学东西和打人的时候,我找到了他。他本以为我会批评,没想到我只是与他聊天,心里放松了警惕,不再那么反感,终于说出了与同学矛盾的原因。原来很多时候他很想参与到同学的游戏当中,但同学都对他不理不睬,因而才会去捣乱,进而恶化到出手打人。抓住这个缘由,我和他一起分析同学不愿意和他玩的原因,从而让他认识到这都是他平时爱欺负人造成的,这是自己的不对,他表示日后不再欺负同学了,同时,我在班会上引导同学们要与班内每一位同学友好相处,我还特别安排了班内几位班干部课余多与他一起活动,慢慢地他和同学的关系改善了,和同学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基本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了。
3.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
孩子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后,如果过分地压抑自己,只会增加烦恼,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适时地宣泄,可以把消极的情绪或情感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和情感得到缓解。
①体育运动
当遇到负面的生活事件,出现压抑、烦躁情绪时,做些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能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班主任和男教师的身份,在体育课上与包括小聪在内的男生多进行篮球和足球等需要合作的团体性体育运动,让他在活动中既消除负面情绪,也能在活动中通过传球等合作,改善与同学间的关系。
②倾诉
倾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谈心的形式将不良情绪表达出来。通过在相对私密的空间,向信任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换意见,解开心里的疙瘩,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二是以写日记的形式把内心的不快倾诉出来,还可寻找自己产生消极情绪和情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心理平衡。
4.教育者保持一份宽容的心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认为一个学生是好的,这个学生就会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反之,当老师认为一个学生不好时,这个学生就会不断地犯错。学生会随着老师的看法而转变的。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学生抱有一颗宽容之心,对之采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指出他们的不足,在有进步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孩子的心理层面分析表明,犯错后的孩子其实心里已经感到难受,老师和家长的责备只会让他更不好受,平静地给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商量解决的方法,能使他更容易接受教育。我們应该用成人的冷静和理智换取孩子明智的选择。
5.注意批评的技巧
学生都还是孩子,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心理学中指出,每一个孩子错误的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小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在孩子犯下错误后的教育需要十分讲究。儿童心理学表明,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有时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反叛,令教育不但不能形成效果,更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批评时的技巧非常重要。
小聪的自尊心很强,如果在矛盾激发时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不会有任何的成效。所以,每当他犯下错误时,都先让他冷静下来。当情绪平复的时候,他可以自己找出不足,只是不愿承认而已,只要对着一位信任的朋友(也就是教育者),他能主动承认错误的。
三、教育效果
在经过长时间的教育过程后,小聪的教育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少的进步,尤其是得到了同学的欢迎,还在班干部的选举中获得了同学的支持。在日常班级活动中,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在家长的积极鼓励下,节假日经常与同学一起外出打篮球,关系日益紧密。
由此可见,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不罕见,他们的心理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产生了叛逆、偏激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人格障碍等情况的时候,只要我们宽容对待,找出成因和对策,因材施教,进行朋友式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就能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基本都存在有心理的问题,有的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或身边友人的帮助,尽量排除心理问题带来的影响;但有些人则无法通过心理调节达到目的,而且更有可能因此带来难以排解的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因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心理调节的能力较弱,在长期来受到各方面不良的影响之下,就会形成偏激和逆反的心理,因而产生的过激行为将对孩子本身和周围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做好这些孩子的教育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个案描述
当我第一次见到小聪的时候,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眉清目秀的孩子会是全校闻名的捣乱分子。曾经因为没有被选上作为班级广播体操比赛的领操员,爬上走廊护栏威胁老师;曾经因为与高年级学生之间产生矛盾,被追打而跑进食堂拿起刀具大喊要报仇;曾经因为纪律问题没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在校长办公室门前静坐……实在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本应天真烂漫孩子的传说。
经了解,小聪自小就是父母长辈的心肝宝贝,经常是六七个长辈围着他一个人在转。但父母的不和并分居,让他弱小的心灵难以接受。平日在校纪律散漫,与同学关系恶劣。用他本人的话说,班里没有一个他还未曾欺负过的同学。很多的同学都在他的拳头下流过眼泪,经常导致同学的家长要到学校“兴师问罪”,甚至连其他班级的孩子都有难以幸免的,欺负同学似乎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从不因为自己的行为有过悔改之心,不将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记在心上,因而犯错不断。
2.原因分析
通过对小聪比较长时间的观察,与家长几次面对面的交流,结合小聪身上的展现的特点,发现他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因素:
①自小养成的不良习惯
从小就没有接受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想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会为别人着想,纠正自己的不足。一直在家里享有“呼风唤雨”的特权,因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合心意,就用极端的方式表示不满,因为极端的方式经常能换来想要的效果,所以把采取极端方式作为处事的惯用手段。在一年级,学校进行各班的广播体操检阅,因没有被选为班级广播体操比赛领操员,就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并威吓班主任及体育老师,就在向体育老师大发雷霆后,利用自己的椅子,爬上学校二楼课室外面走廊边上的栏杆,扬言不达目的就要跳下去。
②父母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不和并分居,让他弱小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父亲对他的关怀不多,每年见面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对他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更是缺乏。自小学前就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也感受到他因家长分居造成的伤害,因此想要好好地补救。但是却没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他只是一味的纵容,唯恐照顾得还不够,犯下的所有错误都不批评教育,只是关心他有没有受伤害,是否过得高兴。
对他零花钱的使用没有规划和监管。在他的房间抽屉里经常放有一百多的钱让他随意使用,发现所余不多时,就是又放一些钱进去,但对钱用在哪儿却关心甚少,造成这个学生无法在家长的教育下,获得正面的教育信息,从而形成不良的生活和处事习惯。
③与人交流的不畅
学生在校的交流,除了老师外,更重要的就是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班级这个“小型社会”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且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这将影响到孩子日后人际交往的效果。
小聪其实很想与同学们一起玩的,每当见到同学围在一起,他也总会把头伸进人群中去,希望能参与其中。但是因一直以来,都与同学关系紧张,造成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愿跟他做朋友,当他感受到同学的不接受,就会表现得非常生气,伴以打闹或乱扔东西来发泄。当见到同学手上新奇特别的东西时,他也很想拿来看看,但往往都变成了抢东西,在同学向老师投诉后,免不了要受批评教育,从而心生怨恨,与同学的关系就变得对立,那就更让同学不喜欢他了。
个案显示,孩子以冲动性及缺乏自我控制为突出表现,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暴发很常见,在其他人加以批评时尤为如此,自己完全不能克制,并可能出现攻击行为,这种突然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和平时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不发作时是正常的,对发作时所作所为感到懊悔,但又不能克制自己防止再次的发生,平时主要表现为:
1. 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或争吵,尤其是受到他人非议时。
2. 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导致的冲动行为不能自控。
3. 不稳定的和反复无常的心境。
4.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
孩子的心理存在轻度的异常,其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所以其心理疾病初步定性为“人格障碍”。
二、辅导过程
小聰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找到了,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及时疏导他的不满情绪,让他持续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有利于他今后的成长。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进入学校学习之前,90%以上时间都是对着家长的,因此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家长身上模仿而来的。
所以,对小聪的教育,必须要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经过多次详细地与家长的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引导家长了解孩子行为习惯对他自己将来的成长的影响,从而达成共识,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要求家长改变已有的不良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要分别肯定,对存在的人格障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地帮助孩子改变自我,改善环境。
要学会礼貌对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主动问好,培养良好的礼貌习惯;家长每天都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一天里所发生的事情,也向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孩子了解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给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尽量减少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发动家里其他的长辈,与孩子多在一起活动,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正面教育的效果。在母亲节前,鼓励他给母亲送上一个礼物。和他一起商量礼物的选择,送的时机。让他回忆妈妈需要什么,有些什么随身的物品最近损坏了。最后选择以一个钥匙包为礼物,在母亲节当天早上妈妈上班前交给妈妈。妈妈在上班途中,给老师打了一通电话,说这个母亲节过得是最开心,最感动的。自此以后,母子关系更深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步降低,学会关心别人了。 2.为其创设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环境对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有一定的影响。他们在一种情境中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在另一种情境中又可能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改变小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可以调节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因此,主要从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入手。
在家庭环境方面,孩子一般回家就进入自己的房间里学习,天长日久,由于繁重的学习负担,内心会产生压抑感,逐渐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和情感。这时,他们从学校回来,再进入自己的房间,会觉得室内的摆设很别扭,这样势必要导致烦躁情绪的出现。因此建议小聪的妈妈,把家里的室内环境进行调整,将室内的家具调换一下位置,彻底整理一番,这样就会让孩子在新的愉悦的心情下,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在节假日里,如果小聪在家里有厌倦情绪出现的情况下,让家长带他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他喜欢的课外书籍,从而调整他的精神状态保持乐观和舒畅。
在学校氛围方面,孩子的成长中,班级里同学间的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宜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当小聪又再被投诉抢同学东西和打人的时候,我找到了他。他本以为我会批评,没想到我只是与他聊天,心里放松了警惕,不再那么反感,终于说出了与同学矛盾的原因。原来很多时候他很想参与到同学的游戏当中,但同学都对他不理不睬,因而才会去捣乱,进而恶化到出手打人。抓住这个缘由,我和他一起分析同学不愿意和他玩的原因,从而让他认识到这都是他平时爱欺负人造成的,这是自己的不对,他表示日后不再欺负同学了,同时,我在班会上引导同学们要与班内每一位同学友好相处,我还特别安排了班内几位班干部课余多与他一起活动,慢慢地他和同学的关系改善了,和同学打架的现象明显减少,基本能和同学和睦相处了。
3.缓解不良情绪的影响
孩子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后,如果过分地压抑自己,只会增加烦恼,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适时地宣泄,可以把消极的情绪或情感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和情感得到缓解。
①体育运动
当遇到负面的生活事件,出现压抑、烦躁情绪时,做些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能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班主任和男教师的身份,在体育课上与包括小聪在内的男生多进行篮球和足球等需要合作的团体性体育运动,让他在活动中既消除负面情绪,也能在活动中通过传球等合作,改善与同学间的关系。
②倾诉
倾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谈心的形式将不良情绪表达出来。通过在相对私密的空间,向信任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换意见,解开心里的疙瘩,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二是以写日记的形式把内心的不快倾诉出来,还可寻找自己产生消极情绪和情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心理平衡。
4.教育者保持一份宽容的心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认为一个学生是好的,这个学生就会逐渐向好的方面转变;反之,当老师认为一个学生不好时,这个学生就会不断地犯错。学生会随着老师的看法而转变的。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学生抱有一颗宽容之心,对之采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指出他们的不足,在有进步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孩子的心理层面分析表明,犯错后的孩子其实心里已经感到难受,老师和家长的责备只会让他更不好受,平静地给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商量解决的方法,能使他更容易接受教育。我們应该用成人的冷静和理智换取孩子明智的选择。
5.注意批评的技巧
学生都还是孩子,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心理学中指出,每一个孩子错误的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小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在孩子犯下错误后的教育需要十分讲究。儿童心理学表明,当头棒喝式的教育有时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反叛,令教育不但不能形成效果,更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批评时的技巧非常重要。
小聪的自尊心很强,如果在矛盾激发时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不会有任何的成效。所以,每当他犯下错误时,都先让他冷静下来。当情绪平复的时候,他可以自己找出不足,只是不愿承认而已,只要对着一位信任的朋友(也就是教育者),他能主动承认错误的。
三、教育效果
在经过长时间的教育过程后,小聪的教育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少的进步,尤其是得到了同学的欢迎,还在班干部的选举中获得了同学的支持。在日常班级活动中,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在家长的积极鼓励下,节假日经常与同学一起外出打篮球,关系日益紧密。
由此可见,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不罕见,他们的心理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产生了叛逆、偏激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人格障碍等情况的时候,只要我们宽容对待,找出成因和对策,因材施教,进行朋友式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就能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