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着重的强调,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除了要对三维目标进行细化之外,也应增强语文课堂的体验、活动、知识,使得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促使其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身为一名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开展中,也应注重这一方面,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课题,对语文素养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06-01
前言
在人类文化当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课堂应该是全新的课堂,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促使其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因此,在新课标的导向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借助适当的方式方法,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挖掘教材价值,使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获取到更多,真正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实行语言感染,培养语文素养
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地打开学生的内心、心扉,使学生对文本情感进行体验,对其的语文精神、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培养[1]。在实践教学当中,情感教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达到的一个目标,将对学生本身的情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参与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发挥自身的推动作用,使得学生能立足于文本情感,对文本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其在文本阅读当中认识人生、体会世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牵引、升华和强化,真正的促使其的语文素养得到增强。
例如,在讲解《乡愁》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将“乡愁四韵”这一歌曲播放出来,使得学生在感受中能沉浸在绵长悠扬的情绪和思想当中,使得学生的情绪得到渲染;紧接着,教师也可以引出一些动情的语句,如:“在诗歌领域当中,乡愁是被人们所称赞的、是历久常新的,人处在的时代不同,自身经历不同,感受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诗人对于乡愁情结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古今有很多诗人都对思乡这一主题进行了渲染,真正的展现出自己的忧思情感,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这样的语言渲染之下,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使其能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憧憬的情怀,深化其的情感体验,使其得到更多。
二、进行情景诱导,深化真切体验
在语文教学当中,为了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教师应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让学生和课文中的作者进行文本上的对话,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和大师们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学生更好地获取到其中的人文精神,转化成自己的内在营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实现情景引导,使得学生的体验感得到加深,使其在学习中更好地感受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与文本间达成共鸣[2]。
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雪》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先介入信息化手段,来对课件进行制作,将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的情景制作成图片,让学生在解读图片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应的文章意境,使其能置身情境当中,对祖国山川尽情感受、对英雄豪杰深情追忆、对作者的思想和胸怀进行感知、对诗句内容进行细细的品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使得学生在其中更好的感受到其中的真情实感,产生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气势,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心理起到一个撼动、冲击的作用。
三、增强交流互动,实现实践体验
新课标倡导,语文这一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应用与拓展领域进行注重。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也可以基于这一点,来对学生的学习时空进行拓展,开展一些相应的实践活動,使学生在这其中获取到更多的体验,促使其的语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真正的达到理想中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大力的拓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除了可以在班级内部创设一些文坛采洁、语文天地、网络语言解读、优秀作品展等等,也可以开展一些专题类的实践性活动,比如亲近自然、感恩生活、师恩难忘、珍爱生命等等,使得学生在这些活动的参与中始终处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使其的视野局限得到突破,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追求创新,在这其中,对社会、生活、人生进行体验、揣摩、思考,使得教学价展现出来,实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四、基于学科特质,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这一学科本身的工具性较强,而这一特征也是语文教学具体的应用体现[3]。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使得学生语言应用的意识非常淡薄,使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主动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导向下,为了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增强,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些语言锻炼的平台,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其中得到显著性的强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将学科价值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衣》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锻炼,使得课堂氛围也得到活跃。例如,在讲解完本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找寻到这个寓言当中的主要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会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复述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使其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持续性的强化,增强其语言的逻辑性,对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会起到相应的帮助作用,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对于学生本身语文素养的增强有着非常大的效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传授知识的单一模式,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促使学生获取到更加全面和创新的发展,将教材价值展现出来。但是其中,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真正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使其的情感态度得到深化,使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得到真正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邵蓉.调动心弦 触发学思——浅论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06):109.
[2]劳英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文学教育(下),2019(03):104-105.
[3]苏炳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媒介高效应用的思考[J].学周刊,2019(10):15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素养;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106-01
前言
在人类文化当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课堂应该是全新的课堂,应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促使其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因此,在新课标的导向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借助适当的方式方法,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挖掘教材价值,使学生在局限的课堂中获取到更多,真正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实行语言感染,培养语文素养
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真正地打开学生的内心、心扉,使学生对文本情感进行体验,对其的语文精神、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培养[1]。在实践教学当中,情感教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达到的一个目标,将对学生本身的情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参与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发挥自身的推动作用,使得学生能立足于文本情感,对文本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其在文本阅读当中认识人生、体会世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牵引、升华和强化,真正的促使其的语文素养得到增强。
例如,在讲解《乡愁》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将“乡愁四韵”这一歌曲播放出来,使得学生在感受中能沉浸在绵长悠扬的情绪和思想当中,使得学生的情绪得到渲染;紧接着,教师也可以引出一些动情的语句,如:“在诗歌领域当中,乡愁是被人们所称赞的、是历久常新的,人处在的时代不同,自身经历不同,感受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诗人对于乡愁情结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古今有很多诗人都对思乡这一主题进行了渲染,真正的展现出自己的忧思情感,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这样的语言渲染之下,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使其能对教学内容产生一种憧憬的情怀,深化其的情感体验,使其得到更多。
二、进行情景诱导,深化真切体验
在语文教学当中,为了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教师应发挥好自身的作用,让学生和课文中的作者进行文本上的对话,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和大师们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学生更好地获取到其中的人文精神,转化成自己的内在营养。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实现情景引导,使得学生的体验感得到加深,使其在学习中更好地感受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与文本间达成共鸣[2]。
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雪》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先介入信息化手段,来对课件进行制作,将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的情景制作成图片,让学生在解读图片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应的文章意境,使其能置身情境当中,对祖国山川尽情感受、对英雄豪杰深情追忆、对作者的思想和胸怀进行感知、对诗句内容进行细细的品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可以使得学生在其中更好的感受到其中的真情实感,产生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气势,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心理起到一个撼动、冲击的作用。
三、增强交流互动,实现实践体验
新课标倡导,语文这一学科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应用与拓展领域进行注重。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也可以基于这一点,来对学生的学习时空进行拓展,开展一些相应的实践活動,使学生在这其中获取到更多的体验,促使其的语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真正的达到理想中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大力的拓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除了可以在班级内部创设一些文坛采洁、语文天地、网络语言解读、优秀作品展等等,也可以开展一些专题类的实践性活动,比如亲近自然、感恩生活、师恩难忘、珍爱生命等等,使得学生在这些活动的参与中始终处在活跃的思维状态,使其的视野局限得到突破,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追求创新,在这其中,对社会、生活、人生进行体验、揣摩、思考,使得教学价展现出来,实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四、基于学科特质,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这一学科本身的工具性较强,而这一特征也是语文教学具体的应用体现[3]。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开展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使得学生语言应用的意识非常淡薄,使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主动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因此,在新课改的导向下,为了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方位的增强,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些语言锻炼的平台,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其中得到显著性的强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将学科价值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衣》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锻炼,使得课堂氛围也得到活跃。例如,在讲解完本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找寻到这个寓言当中的主要内容,形成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会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复述活动中更好地展现自我,使其语言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持续性的强化,增强其语言的逻辑性,对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会起到相应的帮助作用,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对于学生本身语文素养的增强有着非常大的效用。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推动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传授知识的单一模式,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促使学生获取到更加全面和创新的发展,将教材价值展现出来。但是其中,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真正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展,使其的情感态度得到深化,使得理想中的教学成效得到真正的达成。
参考文献
[1]邵蓉.调动心弦 触发学思——浅论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19(06):109.
[2]劳英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文学教育(下),2019(03):104-105.
[3]苏炳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媒介高效应用的思考[J].学周刊,2019(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