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b_c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课堂上教师起着示范性的朗读。而这里所说的朗读是指有感情、有理解、有体会,能够真切地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朗读。它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
  关键词:范读 时机 美读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有55%来自面部表情。教师动情范读时,学生可以观其人、闻其声、悟其情,可以直接领悟教师范读时的语调、情感,从而有所感悟。范读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给他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当然,教师的范读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朗读技巧,还要反复练习、推敲。范读时需要全身心投入,这可比放录音、多媒体要费神得多。反之,我们也不能只要教师范读而摒弃录音、多媒体朗读,走两个极端都不妥,应该以教师范读为主,录音、多媒体朗读为辅。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情况有所选择,将现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在每册教科书几乎每课的课后练习中都会设置这样一道题: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或熟读课文。可见朗读是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它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的范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文本兴趣盎然。徐世英先生是这样理解讲解和朗读的,他说:“講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成功的范读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范读有哪些特点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范读应抓住时机
  
  学习一篇新课文,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先范读一遍,然后再让学生来朗读。教师范读是一件好事,但是把教师范读无一例外地放在学生朗读前面,我认为这样不妥。同样总是教师范读在前,学生朗读在后,学生也只会学舌,也就缺乏对课文的理解和再创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认为教师的范读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因此主张摒弃范读。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教师范读的位置放对,放对了位置,教师的范读会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会更有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
  
  二、范读时注意要“美读”
  
  作为语文教师基本技能之一的范读,不仅仅是照本宣读,更是一种“美读”。范读者要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读出激昂、委婉、真情,使学生从正确的语言、语调、节奏等方面接受感染,引起情感的强烈共鸣。从而入情、入境、会心地体会文章的感情。特别是有的课文中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和比较难理解,这时候让学生直接读,就会出现把握不准、或语速太快、或声音太轻、或人物个性读不出来等现象。如果这时候有老师正确指点和声情并茂地范读,肯定会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有了老师“手把手”地引导,学生会兴致勃勃,朗读气氛十分活跃,那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在学生的聆听中便会迎刃而解了。
  
  三、范读要和指导评价相结合
  
  往往很多时候,一些教师范读了,学生也读了,但自己读得怎么样、学生读得怎么样,教师并不关心,也不过问。其实教师在范读后,应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教学生如何准确地把握停顿、节奏、轻重、快慢、语调和感情。师生读后,大家应相互评价朗读的效果。但有一些语文教师反其道而行之,每到朗读的环节,只教给学生空洞的技巧。学生把握不好,读不出效果的时候,教师还是不肯或不敢范读,只是又将技巧再强调一遍,这只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教师应该让学生先试读,效果不好时,教师再把这些朗读技巧贯穿在自己的范读中,然后学生再读,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形成朗读技能。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就应该得到教师的点拨和示范,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更自在、更自主。在范读、指导后,学生仍读不好时,教师可带读,然后再由学生读,师生互评朗读的情况。对教师或学生的朗读情况要进行中肯的评价,评价后教师或学生再范读,全班学生再齐读,直到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只有这样,范读、朗读才算落到了实处,才有它们存在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四、诗句的范读
  
  范读诗词,可以体现诗词的节奏感或音乐美为目的,也可以带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为目的。如读《再别康桥》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第一次读可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节奏感音乐美为目的,读时特别注意停顿的处理。第二次读可以传达诗的意境为目的,读时特别注意某些重要音节的读法,如可把“招摇”“甘心”的音读重些,拉长些,可以把某些的音升高些,尽量读出其韵味来。
  
  综上所述,我们对范读在语文中的重要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的确,范读就是那么原始,那么简单,虽然“走点老路”,却能返朴归真。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朗读,千万别忽视自己的朗读。因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并进而引发新的联想、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的时候,语文课才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再别康桥》。
其他文献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
期刊
我们清楚地知道: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
期刊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成功的兴趣培养是学习英语良好的开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的关键在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学”的技巧在于孩子有兴趣地重复记忆。  引起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而让学生保持兴趣则是更重要的一步。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些都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优势。但是,他们理解力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深入,也引起了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而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就在于使学生的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际经验,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余文森等人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学习
期刊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舞台,所以构建有效的英语课堂是成功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单靠“热闹的课堂”去教学显得过于幼稚,学生也掌握不了应该会的知识。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有效课堂是怎样的?我们身为英语教师又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有效的课堂一定要做到和谐,即“和谐有效”的课堂。  它的内涵应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的和谐,教学进度
期刊
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是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这样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教学。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面孔与思维方式,而带给老师的是全新的挑战,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的过程。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势必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期刊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校英语听力教学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速度缓慢;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比书面表达还欠缺,听力能力的培养又是英语口语交流的基础。新课改下,改进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教师需从心理因素、基本语言基础知识、自信心、学习氛围、教法、听力解题技巧和良好的听的习惯等多方面帮助学生,使
期刊
根据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英语教育提出的要求,结合当前中学英语教育的实际状况,我认为应该集中精力重点思考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换句话说,应该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认知活动而忽视了情感活动,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下,严重地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兴趣训
期刊
摘要: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受教育者的能力及以后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在当前创新的时代,教师要时时、事事,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 知识 基本功 能力    人才使用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培养,有计划、科学地培养人才,才能长期地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在当前,教育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广西百色市是我国典型的“老、少、边、山、穷”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落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师的新课程实践能力更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科学分析英语新课程对英语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结合对照我市初中英语教师目前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现状,并提出我市初中英语教师在今后培训中尚待增强和完善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于建设我市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