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迎来了新的变革。高中生物教学也要紧随时代步伐,注重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其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生物教学核心素养之一,注重理论和证据的协调。教师对于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要从教材的科学发现、探究和验证等方面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实验精神,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进一步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本文探讨了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科学思维;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引言
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高中生物的科学思维是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总结和汇总,并将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的创新型思维方式。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思维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一、构建知识体系,探讨内在联系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充分掌握同学们的学习基础,进而结合自己对于生物知识了解,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1]。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高中生探讨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使他们形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教师可以就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进行讲解,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使其懂得内环境就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善用发现史观,模拟发展历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物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免疫学的应用历程等等都是生物科学的发现史,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向高中生介绍知识的历史背景,利用问题的连续性和条理性引导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去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帮助他们模拟生物知识的发展历程,使其能够在亲身感受和思维方式上与科学家产生共鸣,进而理解科学的发现和探索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方法。教师帮助高中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其将生物学运用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活动之上,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生成资源,推动思维进程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是氛围活跃、思维发散的课堂的标志。在有效地生物课堂中,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2]。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提问和想法,从中遭到有效的生成资源,进而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引导他们完善科学思维进程。
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对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以及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存环境进行思考。一个学生提出了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原因是他考虑到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外围是自然环境。这个生成资源就可以帮助教师解释人体细胞在体内的血浆中生活,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进而延伸到内环境的概念。这样的生成资源利用方式,对于高中生的思维进程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其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构建知识模型,理解生物概念
教师在讲授生物课程时应该注重给学生构建知识模型,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生物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神经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体会神经各部位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模型将神经的兴奋传导和功能等动态过程展示给他们,指导其能够理性的看待生物活动,促进知识体系的整合和科学思维的养成[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根据生物知识模型的构建帮助其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学习问题和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使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开展探究活动,实践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构建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指导。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开展探究活动,采用合作学习、项目教学等方式来进行生物实验,充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品质的提高。如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从对照组、实验组到试剂的选择的设计,充分展开单因子变量原则以及排除无关变量干扰逻辑思考,让同学们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不断通过细节的调整来锻炼科学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对于学生教育不应该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进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之中,激励其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养成。广大生物教师需要重视科学思维的作用,不断探索出有效地教学策略,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岩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9,05:133.
[2]歐阳主星.高中生物科学思维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33-134.
[3]凤玉,贾红影,姚瑞雪,徐靖淋.基于科学思维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示弱”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219-220.
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校 130400
关键词:科学思维;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引言
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高中生物的科学思维是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总结和汇总,并将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建立起的创新型思维方式。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创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思维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一、构建知识体系,探讨内在联系
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充分掌握同学们的学习基础,进而结合自己对于生物知识了解,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1]。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高中生探讨生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使他们形成一个严密的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教师可以就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进行讲解,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使其懂得内环境就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培养。
二、善用发现史观,模拟发展历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物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免疫学的应用历程等等都是生物科学的发现史,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向高中生介绍知识的历史背景,利用问题的连续性和条理性引导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去进行生物科学的研究和探索,帮助他们模拟生物知识的发展历程,使其能够在亲身感受和思维方式上与科学家产生共鸣,进而理解科学的发现和探索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和实践方法。教师帮助高中生树立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其将生物学运用在更好地服务社会的活动之上,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生成资源,推动思维进程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是氛围活跃、思维发散的课堂的标志。在有效地生物课堂中,高中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2]。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提问和想法,从中遭到有效的生成资源,进而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引导他们完善科学思维进程。
例如,教师在讲授《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对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以及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生存环境进行思考。一个学生提出了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原因是他考虑到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外围是自然环境。这个生成资源就可以帮助教师解释人体细胞在体内的血浆中生活,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进而延伸到内环境的概念。这样的生成资源利用方式,对于高中生的思维进程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其科学思维的培养。
四、构建知识模型,理解生物概念
教师在讲授生物课程时应该注重给学生构建知识模型,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生物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神经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体会神经各部位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模型将神经的兴奋传导和功能等动态过程展示给他们,指导其能够理性的看待生物活动,促进知识体系的整合和科学思维的养成[3]。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以根据生物知识模型的构建帮助其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学习问题和生活现象,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使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开展探究活动,实践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构建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指导。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开展探究活动,采用合作学习、项目教学等方式来进行生物实验,充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品质的提高。如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从对照组、实验组到试剂的选择的设计,充分展开单因子变量原则以及排除无关变量干扰逻辑思考,让同学们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不断通过细节的调整来锻炼科学思维。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师对于学生教育不应该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进而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情境之中,激励其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养成。广大生物教师需要重视科学思维的作用,不断探索出有效地教学策略,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岩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9,05:133.
[2]歐阳主星.高中生物科学思维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33-134.
[3]凤玉,贾红影,姚瑞雪,徐靖淋.基于科学思维例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示弱”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50:219-220.
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校 1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