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厉王虐。国人谤王。①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②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
王喜,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④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⑤川壅而溃,伤人必多。⑥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⑦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⑧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⑨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⑩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⑾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⑿
①厉王:周厉王,姬姓,名胡,西周末年的暴君。国人:都城的平民。谤:公开议论,责备。
②召(shào)公:召穆公,名虎,国王的卿士。召,也作“邵”。堪:忍受。
③道路以目:百姓在道路上相遇,不敢说话,互相用眼神示意。形容敢怒不敢言。目,用作动词,使眼色。
④弭(mǐ):消除。
⑤甚于:比……更严重;超过。
⑥川壅而溃:河流被堵塞而溃决。
⑦听政:处理政事。献诗:指献上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
⑧瞽(gǔ)、瞍4(sǒu)、矇(méng):都是指担任各种乐官的盲人。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献曲: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师箴;小师进献箴言。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师,小师,乐官名。赋:朗诵。
⑨耆(qí)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
⑩原隰(x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
⑾阜:用作动词,使……丰富,增多。
⑿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流,流放,放逐。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参考译文
周厉王为政暴虐,人民纷纷议论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不能忍受大王的政令了!”周厉王听了大怒,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那些批评自己的人。巫师将批评的人报告给厉王,厉王就将其处死。国民再没有人敢说话了,在道路上相遇了,也只是互相用眼神示意。
厉王很高兴,召见召穆公说:“我能消除百姓的批评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穆公说:“你这是堵住他们的嘴啊。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流的危害更严重;河流如果被堵塞而溃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百姓的嘴,道理也是一样。因此治理河流的人,疏浚河道使它畅通无阻;治理百姓的人,疏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务,让大臣以及士人进献讽谏朝政得失的诗篇,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乐曲,史官进献可资借鉴的史书,小师乐官进献富有劝诫意义的文辞,其他乐官则朗诵那些讽谏的诗篇和劝诫的文辞,各类工匠进献谏言,平民则托人把意见转达给天子,天子身边的近臣尽到规劝的职责,天子的同宗弥补不足,督察过失;乐官、史官以诗歌、史籍进行教诲,师傅老臣们对各种谏言再加以修饰整理,然后让天子进行斟酌取舍。因此,天子政事得以施行而不致违背情理。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陵、河流一样,财富用度从这里产出;又如同大地有平原、沼泽和沃野良田一样,穿的吃的都从中产生。如果人民的嘴巴能自由地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能从中反映出来,推行好的预防坏的,这是使财富用度和衣食丰富的方法啊。人民在心中对政事有思考看法,自然要从口中表达出来,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说出来了,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嘴,那支持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再也不敢发表议论了。可是三年之后,人们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改过从来就不是一件丑事,而是一种美德,一种度量。《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如果说一般人能否改过只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事业的成败,那么古代的君王能否改过就事关身家性命以至于国家兴衰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是人要做到时时刻刻都自知、清醒、理智,也确乎很难,君王也不例外。因此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官制度,其核心是向君王提出建议和批评,目的就是提醒、规谏君王及时改过,以顺从民意,化解民怨,实行有效治理。历史上有许多君王能够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从而开创了政治清明、国家昌盛的良好局面。典型的如《战国策》记载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讽谏后幡然醒悟,悬赏进谏,以至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一年以后,全体国民都很满意,达到了“虽欲言,无可进者”的程度,人心所向,连周边几个诸侯国,“皆朝于齐”。众所周知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时时戒惕,广开言路,主动求谏,从而开创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留下千古美名。
然而即使臣民再如何善于进谏,能否纳谏最终还是取决于君王是否开明、理性。历史上“有权就任性”。拒绝纳谏的君王同样大有人在。他们高高在上,一意孤行,胡作非为,别说主动求谏,就是大臣苦谏、死谏都无动于衷,甚至打压残害进谏者。这样一些昏君、暴君暴虐无道,倒行逆施,能有好下场吗?最终无不是弄得民怨沸腾,人心尽失,以致众叛亲离,甚至死于非命,遗臭万年。还是孟子说得精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中国古代有名的失道暴君有夏桀、商纣、周厉王、晋灵公等。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有记载晋灵公故事的《左传·晋灵公不君》一文,我们就拿它和这篇《召公谏厉王弭谤》来稍加对比一下,看看周厉王和晋灵公是怎样与人民背道而驰,失去民心。自食其果的。 《召公谏厉王弭谤》这篇文章记载了周厉王被不敢言而敢怒的人民驱逐出国都的过程。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人们纷纷公开议论指责他。依照惯例,这是允许的事情;而作为君王本应该闻过则喜才是,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批评他的人民大开杀戒。在这样高压、血腥手段的压制下,人民噤若寒蝉,“道路以目”。互相见面连话都不敢说了。这样他高兴了,愚蠢地以为百姓就真的害怕了、被驯服了,自己还可以长久地作威作福,肆意妄为。召穆公的一番劝谏,实在是在情在理,足以振聋发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的警句实在应该当作座右铭才是,然而对厉王来说,真是犹如东风吹马耳,无济于事。事情的发展果如召穆公所言,人民的怒火如同堵塞的河流决堤一样爆发出来。他们忍无可忍,发起暴动,推翻了他的统治,把他赶出了王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周厉王比晋灵公早了二百多年,按理说是晋灵公的前车之鉴,可晋灵公比起周厉王来,可谓是“后来居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晋灵公是春秋时晋国的第二十六君,“不君”就是不行君道,不像个君王。《左传》如此用笔,已暗含褒贬。这个晋灵公的残暴无道简直不可思议,近乎变态了。他不但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还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以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来取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竟然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着从朝廷拉过。大臣赵盾和士季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联手三番五次苦心进谏。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想到晋灵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先是假意承认错误,答应改过,后来听得烦了,竟视赵盾为眼中钉,居然屡下毒手,谋杀国之重臣。他先是派人刺杀赵盾,刺杀不成又假意设宴款待,埋下伏兵,被人识破后又放出猛犬,派出卫兵追杀赵盾。赵盾在车夫和猛士灵辄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最后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君王终于落得个“亲戚畔之”的下场。被晋襄公之婿赵穿杀掉了。
这两个暴君既暴戾又暴力,无所不为,不可理喻。他们在位时。身边也不是没有忠良贤臣的辅佐谏诤,召穆公和赵盾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分别对周朝和晋国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两个暴君却为何像得了失心疯一样。无可救药地“任性”胡闹下去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许是太迷恋权力又太迷信权力的神通了吧!没有约束的权力让人疯狂,他们疯狂地滥用权力,疯狂地放纵欲望,为所欲为,殊不知顺遂了个人一己之私欲,却违逆了天下人之大欲,以致失去了对人民起码的敬畏之心,成了人民的敌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从来只是自大狂虚妄的呓语,“顺民者昌,逆民者亡”才是恒久的真理。如果他们能纳谏改过,克制私欲,体察民情,以天下百姓为念,把心中一己之我,换成亿兆万民,顺民心而动,应民意而为,历史就该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最后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召公谏厉王弭谤》全篇文字十分简洁,叙述有条有理,逻辑性强。文章虽记叙了厉王因为政暴虐被逐的过程,但与《晋灵公不君》叙事详细、记事为主不同,而是事略言详,记言为主,即重点是写召穆公的谏言。文章首尾叙事,中间记言,首尾的叙事分别是中间记言(即召穆公的谏言)的原因和结果,呈现出三段式的结构特点。“厉王虐,国人谤王”,开头寥寥七字,要言不烦,展现了厉王和国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出召公进谏的缘由。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既将矛盾推向高潮。又引出召公的进谏之词,而一个既残暴又愚蠢的昏君形象也顿时跃然纸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一语传神,国人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的情景如在目前。中间召公的谏词,由一个形象的经典比喻引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生动贴切地揭示了止谤的危害,成为千古名言。然后因势利导,苦口婆心地分析了“宣之使言”的必要性,正面阐明了天子听政的正确做法。最后回应先前的比喻,并且用反问句以加强语意,很有说服力。和开头一样,结尾同样惜墨如金,叙述结果,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作者没有叙述描写厉王如何我行我素,国人如何从沉默中爆发,如何驱逐厉王那种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只有短短两句话,淡淡的十几个字,写得不动声色,波澜不惊,却让人感到千钧的力量,留给人无尽的回味和思考。
厉王虐。国人谤王。①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②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③
王喜,告召公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④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⑤川壅而溃,伤人必多。⑥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⑦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⑧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⑨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⑩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⑾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⑿
①厉王:周厉王,姬姓,名胡,西周末年的暴君。国人:都城的平民。谤:公开议论,责备。
②召(shào)公:召穆公,名虎,国王的卿士。召,也作“邵”。堪:忍受。
③道路以目:百姓在道路上相遇,不敢说话,互相用眼神示意。形容敢怒不敢言。目,用作动词,使眼色。
④弭(mǐ):消除。
⑤甚于:比……更严重;超过。
⑥川壅而溃:河流被堵塞而溃决。
⑦听政:处理政事。献诗:指献上讽喻朝政得失的诗篇。
⑧瞽(gǔ)、瞍4(sǒu)、矇(méng):都是指担任各种乐官的盲人。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献曲: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师箴;小师进献箴言。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师,小师,乐官名。赋:朗诵。
⑨耆(qí)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
⑩原隰(x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
⑾阜:用作动词,使……丰富,增多。
⑿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流,流放,放逐。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参考译文
周厉王为政暴虐,人民纷纷议论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不能忍受大王的政令了!”周厉王听了大怒,找来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那些批评自己的人。巫师将批评的人报告给厉王,厉王就将其处死。国民再没有人敢说话了,在道路上相遇了,也只是互相用眼神示意。
厉王很高兴,召见召穆公说:“我能消除百姓的批评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穆公说:“你这是堵住他们的嘴啊。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流的危害更严重;河流如果被堵塞而溃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百姓的嘴,道理也是一样。因此治理河流的人,疏浚河道使它畅通无阻;治理百姓的人,疏导他们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务,让大臣以及士人进献讽谏朝政得失的诗篇,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乐曲,史官进献可资借鉴的史书,小师乐官进献富有劝诫意义的文辞,其他乐官则朗诵那些讽谏的诗篇和劝诫的文辞,各类工匠进献谏言,平民则托人把意见转达给天子,天子身边的近臣尽到规劝的职责,天子的同宗弥补不足,督察过失;乐官、史官以诗歌、史籍进行教诲,师傅老臣们对各种谏言再加以修饰整理,然后让天子进行斟酌取舍。因此,天子政事得以施行而不致违背情理。百姓有嘴巴,就如同大地有山陵、河流一样,财富用度从这里产出;又如同大地有平原、沼泽和沃野良田一样,穿的吃的都从中产生。如果人民的嘴巴能自由地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能从中反映出来,推行好的预防坏的,这是使财富用度和衣食丰富的方法啊。人民在心中对政事有思考看法,自然要从口中表达出来,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说出来了,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嘴,那支持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在这种情况下国人再也不敢发表议论了。可是三年之后,人们就把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改过从来就不是一件丑事,而是一种美德,一种度量。《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如果说一般人能否改过只关乎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事业的成败,那么古代的君王能否改过就事关身家性命以至于国家兴衰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是人要做到时时刻刻都自知、清醒、理智,也确乎很难,君王也不例外。因此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谏官制度,其核心是向君王提出建议和批评,目的就是提醒、规谏君王及时改过,以顺从民意,化解民怨,实行有效治理。历史上有许多君王能够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从而开创了政治清明、国家昌盛的良好局面。典型的如《战国策》记载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讽谏后幡然醒悟,悬赏进谏,以至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一年以后,全体国民都很满意,达到了“虽欲言,无可进者”的程度,人心所向,连周边几个诸侯国,“皆朝于齐”。众所周知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时时戒惕,广开言路,主动求谏,从而开创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留下千古美名。
然而即使臣民再如何善于进谏,能否纳谏最终还是取决于君王是否开明、理性。历史上“有权就任性”。拒绝纳谏的君王同样大有人在。他们高高在上,一意孤行,胡作非为,别说主动求谏,就是大臣苦谏、死谏都无动于衷,甚至打压残害进谏者。这样一些昏君、暴君暴虐无道,倒行逆施,能有好下场吗?最终无不是弄得民怨沸腾,人心尽失,以致众叛亲离,甚至死于非命,遗臭万年。还是孟子说得精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中国古代有名的失道暴君有夏桀、商纣、周厉王、晋灵公等。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有记载晋灵公故事的《左传·晋灵公不君》一文,我们就拿它和这篇《召公谏厉王弭谤》来稍加对比一下,看看周厉王和晋灵公是怎样与人民背道而驰,失去民心。自食其果的。 《召公谏厉王弭谤》这篇文章记载了周厉王被不敢言而敢怒的人民驱逐出国都的过程。周厉王执政时,由于残暴无道,人们纷纷公开议论指责他。依照惯例,这是允许的事情;而作为君王本应该闻过则喜才是,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批评他的人民大开杀戒。在这样高压、血腥手段的压制下,人民噤若寒蝉,“道路以目”。互相见面连话都不敢说了。这样他高兴了,愚蠢地以为百姓就真的害怕了、被驯服了,自己还可以长久地作威作福,肆意妄为。召穆公的一番劝谏,实在是在情在理,足以振聋发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的警句实在应该当作座右铭才是,然而对厉王来说,真是犹如东风吹马耳,无济于事。事情的发展果如召穆公所言,人民的怒火如同堵塞的河流决堤一样爆发出来。他们忍无可忍,发起暴动,推翻了他的统治,把他赶出了王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周厉王比晋灵公早了二百多年,按理说是晋灵公的前车之鉴,可晋灵公比起周厉王来,可谓是“后来居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晋灵公是春秋时晋国的第二十六君,“不君”就是不行君道,不像个君王。《左传》如此用笔,已暗含褒贬。这个晋灵公的残暴无道简直不可思议,近乎变态了。他不但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还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以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来取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竟然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着从朝廷拉过。大臣赵盾和士季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联手三番五次苦心进谏。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想到晋灵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先是假意承认错误,答应改过,后来听得烦了,竟视赵盾为眼中钉,居然屡下毒手,谋杀国之重臣。他先是派人刺杀赵盾,刺杀不成又假意设宴款待,埋下伏兵,被人识破后又放出猛犬,派出卫兵追杀赵盾。赵盾在车夫和猛士灵辄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逃脱。最后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君王终于落得个“亲戚畔之”的下场。被晋襄公之婿赵穿杀掉了。
这两个暴君既暴戾又暴力,无所不为,不可理喻。他们在位时。身边也不是没有忠良贤臣的辅佐谏诤,召穆公和赵盾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分别对周朝和晋国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两个暴君却为何像得了失心疯一样。无可救药地“任性”胡闹下去呢?“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许是太迷恋权力又太迷信权力的神通了吧!没有约束的权力让人疯狂,他们疯狂地滥用权力,疯狂地放纵欲望,为所欲为,殊不知顺遂了个人一己之私欲,却违逆了天下人之大欲,以致失去了对人民起码的敬畏之心,成了人民的敌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从来只是自大狂虚妄的呓语,“顺民者昌,逆民者亡”才是恒久的真理。如果他们能纳谏改过,克制私欲,体察民情,以天下百姓为念,把心中一己之我,换成亿兆万民,顺民心而动,应民意而为,历史就该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最后来看看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召公谏厉王弭谤》全篇文字十分简洁,叙述有条有理,逻辑性强。文章虽记叙了厉王因为政暴虐被逐的过程,但与《晋灵公不君》叙事详细、记事为主不同,而是事略言详,记言为主,即重点是写召穆公的谏言。文章首尾叙事,中间记言,首尾的叙事分别是中间记言(即召穆公的谏言)的原因和结果,呈现出三段式的结构特点。“厉王虐,国人谤王”,开头寥寥七字,要言不烦,展现了厉王和国人不可调和的矛盾,引出召公进谏的缘由。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既将矛盾推向高潮。又引出召公的进谏之词,而一个既残暴又愚蠢的昏君形象也顿时跃然纸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一语传神,国人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的情景如在目前。中间召公的谏词,由一个形象的经典比喻引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生动贴切地揭示了止谤的危害,成为千古名言。然后因势利导,苦口婆心地分析了“宣之使言”的必要性,正面阐明了天子听政的正确做法。最后回应先前的比喻,并且用反问句以加强语意,很有说服力。和开头一样,结尾同样惜墨如金,叙述结果,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作者没有叙述描写厉王如何我行我素,国人如何从沉默中爆发,如何驱逐厉王那种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只有短短两句话,淡淡的十几个字,写得不动声色,波澜不惊,却让人感到千钧的力量,留给人无尽的回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