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分析:智慧,而非问题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怀疑论者众多,但是基于新技术的消费者数据分析看起来是有效的。圣母大学的Frank Germann,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Gary L. Lilien和Arvind Rangaswamy等三位研究者在《国际市场营销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发表的文章指出了这一点。
  长期以来,大公司在做营销决策时,都会借助于消费者调查和大量其他形式的研究;但是,许多公司不情愿进行营销数据收集与分析,比如运用先进的技术跟踪促销效果、顾客偏好,以及品牌和营销活动的行业动态。也许是源于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于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提出的“分析导致瘫痪”,怀疑论的观点传播很广泛,即使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了营销分析的积极意义。
  支持者认为,营销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广告活动和其他销售活动的成效,而且有利于开发新产品,改进决策过程。营销分析之所以能有这些效果,是因为其跟踪了企业营销活动的产出与影响,并探索更多可选项。而批评者认为,大量数据只会让决策更艰难。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一位前高管曾表示:“营销分析,往往带来更多问题,而非答案”,并且“使人停滞不前”。一项2009年对587位跨国公司高管的调查表明,只有10%的公司会定期使用营销分析。
  本项基于财富1000强企业的研究,则为支持者提供了更多信心。作者指出,企业使用这些技术越多,就越能收获积极的、可持续的绩效成果。对那些处于竞争激烈、顾客偏好快递变化的行业中的企业来说,这种的投入回报更高。
  在本研究中,作者在财富1000强公司中随机选择了212名高管,对营销分析在他们公司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20多个问题的调查。这些企业包括亚马逊、苹果、波音、嘉信理财、福特、通用磨坊、哈雷戴维森、好时、惠普、IBM、强生、摩根大通、卡夫、甲骨文、辉瑞、星巴克和UPS。利用一些数据库,作者也计算了这些企业在参与调查之前两年的资产收益率。作者根据营销分析使用情况对这些公司作了排名。在高度竞争行业,排名在50%以内的公司与排名65%以内的公司相比,其资产收益率要高出21%。
  作者引用了两个受益于营销分析的公司案例:德国邮购公司雷诺尼亚和万豪酒店。前者利用营销分析增加了55%的客户群,在短短几年中公司利润增至原来的四倍。后者在1980年代发现没有足够的市中心位置来建造新的酒店以保证公司发展,于是利用分析方法改变了发展策略,开发了同时考虑休闲和商务旅行的万怡酒店——后来成为了数十亿美元的产业链。
  至关重要的是,员工处理和解读大量数据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分析技术。对高管来说,培育数据驱动的营销文化是很重要的,包括雇用精通技术和广告的分析型思考者,致力于复杂的IT基础设施建设,并努力将数据智慧转化为有效的市场战略。
  责任编辑:闫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扬 · 本尼迪克特 · 斯廷坎普(Jan-Benedict E.M. Steenkamp)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肯南弗拉格勒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系主任,杰出教授,以及高等国际营销知识中心(AiMark)的联合创始人和执行董事,被评为过去十年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学者。他致力于研究新兴市场品牌如何走向全球。在本刊专访中,他就中国品牌的处境与成为国际大牌的可能性做了探讨。  :您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形势?在
期刊
作为日本式经营管理的“三种神器”之一,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这种制度安排的特征,透视其毁誉参半背后的意义,观察其变与不变的决定因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无疑对我们思考自身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流动有特殊意义  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使得日本式经营管理为世人所瞩目,其中的“终身雇佣制”更是闻名遐迩。但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似乎也总让人感到些许困惑,这种困惑首先来源于人们对
期刊
吕大钧执笔的《吕氏乡约》是北宋时期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精神催生出来的非政府组织胚胎。他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大内容召唤同道,承继了张载改良民间社会的努力方向,以自愿组合的乡约方式推进“圣门事业”,并构思了相应的运行规则和操作方法。乡约倡导尊礼正俗,互帮互助,把儒家伦理由血缘宗法范畴推广到地缘乡里范畴,成为士绅社会的思想源头。经过朱熹增损修改,《吕氏乡约》得以流传。在其演变中,
期刊
@意林杂志微博曰:“行于世,当识人,然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怨;当知人,然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当责人,然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当敬人,然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当让人,然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有眼界,能看远;有肚量,能容忍;有锋芒,能内敛;有涵养,能自持。”  读后不得不为国人的平衡艺术叹为观止,仰望中华文化和行为的深奥,随写微博感叹道:好“中庸”啊!其实,中庸的“度”很难把握,于
期刊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劳动力的多样性显著增长。现在,大组织有多样化的目标、多样性的举措、多元化的培训已经不足为奇。劳动力多样化源自公民权利与妇女解放运动,19世纪60年代以来,由白人男性主导的组织已经逐渐让步于性别、种族甚至国籍多样化的组织。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成员多元化团队与成员同一化团队的工作效率一样吗?  多数团队活动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技能与知识。当一个团队在成员个性、性别、年龄、教育、专业分工以及
期刊
组织中适当的离职率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血液循环”,优胜劣汰保有持续性的生命力。然而大量新员工离职,则只能使企业疲于应对招聘、培训环节,陷入“人财两失”的恶性循环。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得个体社会化不足是新员工入职管理困难的一大来源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着新员工(本文中的新员工,指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出生且在企业工作三年以内的劳动者)离职率高居不下的问题。新员工的大量离职使企业
期刊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先后出现了四部公司法,分别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行的《公司律》、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行的《公司条例》、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颁行的《公司法》,以及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的《公司法》。公司法的颁行为早期中国公司的发育、演进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的环境。  “无法”的时代  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中国虽已出现上百家类似公司的企业,但当时既没有近代的民商法,更没有
期刊
一直以来,公司更希望他们的员工,尤其是考核结果优秀的员工能心无旁骛,专注于当前的工作而不考虑其他工作机会,并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规则和制度来肯定并强化此举,以保证公司在财务上持续稳健的收益。但这样真的能促进双方共赢吗?  临近岁末,年终考核已然在即,企业员工大都将面临着“殊途同归”的尴尬局面:考核结果优秀,理应或加薪、或升职,或二者兼而有之,但往往“优而无果”;考核结果居中,加薪难以实现,升职更是奢
期刊
在员工和企业对待福利一热一冷的态度差异中折射出两个矛盾:一是员工对福利的重视与企业对福利边缘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员工对福利多元化的偏爱和企业对福利简单化之间的矛盾。  一热一冷,福利遭遇冰火两重天  最近有几则消息,都是事关福利的。一是2012年12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中国工运研究所、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北京发布《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调研报告》;二是《望东方周刊》20
期刊
管仲和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也是后代文人从政所效仿的楷模。诸葛亮曾经以管仲、乐毅为榜样,苏辙曾经将唐代名相姚崇、宋比作管仲、晏婴。他们二人以自己的治国实践,表达出了相应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史如果缺少来自实践的映照,其色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管理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致使后来的学者去总结其中的知识,揭示其中的道理,形成不同的理论,反过来又作用于现实。在这一意义上,管仲和晏婴,正是诸子百家的先声。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