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GDGJ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这是教育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法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对法律的遵从,对法治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关键词:法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培养
  初中生教育中,不少教师缺乏重视初中生德育和法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素质只注重学习成绩,导致中学生忽视法治意识。教育界应重视初中德育和法治课程,实施改进的教学模式,而且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首先要做到遵纪守法,才能学好知识,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对法律案例的警示,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敲响警钟
  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经验不足,仅按条例进行普法教育,导致学风不正,思想松懈,法制意识淡薄。这一结果导致初中生难以做到依法约治,法律视野也受到限制。以违法案例为蓝本,结合法学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充分感受到违法犯错所带来的法律责任,使其能真正做到学法守法。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初中阶段的道德與法制教材《依法行使权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权利,正确对待权益纠纷,懂得行使权利的界限。但大多数教师只是根据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讲授,教学目标也很渺茫。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仅能背诵关于依法行使权利的理论知识,而不能对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有迫切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导致教学目标的止损。此时,教师在进行备课前,可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规定,对相关新闻案例进行真实有效的查询,并告知未能行使权利的严重后果。学员通过真实的新闻案例渲染,内心能够实现依法行使权利的正视,从而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法律科普教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整节课下来,更能消化法律法规的知识点,对初中的德育和法制教育实施也能顺利进行。
  二、关于网络热门的法纪,防止违法陷阱提高法制意识
  教改方针应结合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需要,达到深化初中生法律意识的目的。由于网络的发展,中学生对网络也充满了未知的好奇心。但学生不能正确引导,不能判断网络弊端。这种结果对初中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知识点,去解释网络热点法律法规。这种方法对保证初中生的法律意识,避免实际中的法律违法风险十分有效。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老师给初中生讲授《网络生活新空间》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书育人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初中学生认识网络,了解其弊端。因为中学生对网络发展的好奇心,很容易走入网络违法漏网、易受不良网页、诈骗之害。老师只需要利用学生自己对网络的兴趣来进行讲解即可。初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全面了解网络,增强法律意识,避免网络风险。同时,教师也可以去讲解网络是怎样去推动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发展。结合网络热词,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制课堂的兴趣。比如,美国方面的“推特治国”,这类中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资讯。听到网上热门资讯后,学生们纷纷兴致勃勃,趁机讲解我国网络法律的具体条款。老师教学生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并解释正确的信息泄露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学生对德育和法制课程的兴趣,不但使学生懂得用法律来保护个人信息,还生动而丰富了促使初中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的因素。
  三、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律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们的安全,无论是社会还是人们都不能脱离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都需要法律来保障。法律对于我们的生命是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只有在这把伞下,我们才能安然度日,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因此,法律对于生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始终存在。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把生命与课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比如,在学习《法律保障生活》这门课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法律保障会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我们的安全没有保障每天都要担心社会治安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公民权利和权利没有保障等等,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有方向的问题来展开联想,基于思维认知,建立学生的法律意识。
  结束语:《初中道德与法制》的教师,应采用有时效的方式,对初中生进行科普教育,并运用课堂讲解,达到约束、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的目的。这类教育需求,非常有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保护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法制意识进入课堂的情况下,中学生通过学习也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这种经过改善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可以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打下良好的法制基础,真正能为初中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法制和道德起到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艳丽.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法治意识[J].探索科学,2020,(12)
  [2]吴荣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英语写作的必考科目,作文也占了很大比重。如何構建完整、巧妙的文章结构,运用新语法,进行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这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多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写作思路,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文本;初中英语写作;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与世界接轨,英语逐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而传统观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进程,教育课程表针对小学生数学教育的教学要求逐渐提高,能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创新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知识人才,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重点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
期刊
摘要:小学在线教育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停课不停学”不仅使学生在線接受教育成为网络的“热点”话题,而且也成为各个年级在线教育建设成果的奠基石。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教学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阶段对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也逐渐熟悉起来;向小学生提供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教学软件、教育主题网站等也逐渐发展起来。《荆楚岁时记》记载:“庚子之初,荆楚大疫,染病数百人…”新型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创新以往的教学方法。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将学生放到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创新教育,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促使学生在钻研知识点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对如何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进行浅析。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型教学关系;教学措施  一、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幼儿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是人在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吸收知识,才能谈得上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语言特色教学研究,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具有较好的语言教学能力。  关键词:幼儿;听说读写游戏;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对其他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需要教师重点培养的。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文字或者语言为学生讲解阅读技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其阅读水平的提升,还会使其对阅读教学活动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受教育改革以及高效课堂教育
期刊
摘要:大自然是给人类最好的馈赠,也是幼儿学习的最好资源,所以,在幼儿园的大班美工区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农村地区独特的资源,紧密融合不同的季节特点等给幼儿不同的学习体验,引导幼儿能够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深刻领略大自然之美。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特产、农作物等作为装饰物,布置在教室之中,引导幼儿积极学习和参与,运用乡土材料,选择科学的教学表现形式,有效开展美工区域活动。基于此,本文针对农村幼儿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体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从传统道德模式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教育。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幸福教育  传统的道德和法治课堂始终无法激起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其原因在于教师用所谓的“导者”“长者”的视角
期刊
摘要:在英语的各种文体中,诗歌是最富有激情和感情色彩的一种文体。诗歌的语言精炼,韵律感强,意蕴丰厚,可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探析了小学英语诗歌的教育意义,探讨了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歌中的美,把诗歌融入生活。  关键词:英语;诗歌;教学策略  一、英语诗歌的教育意义  在英语的各种文体中,诗歌是最富有激情和感情色彩的一种文体。诗歌的语言精炼,表达的是诗人对生
期刊
摘要: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旨在包容和尊重人权。近年来,在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自闭症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融合教育逐渐被人们所知。融合教育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融合教育背景;幼儿社会性发展;实践路径  社会性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基本属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与同龄人交往的欲望。人的社会性是可以在幼儿时期表现出来的,他们与同龄人交流的愿望越来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