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置汶川地震中陕西灾区发生新媒体通讯中断后的特定媒介环境为场景,以媒介环境中的陕西大学生的媒介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出假设命题——“当代大学生存在新媒体依赖”,并在论证此命题后,通过分析问卷还原突发事件中高校群体建立的新传播模式。
一、研究动机及方法
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以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为理论依据,延伸至当今大学校园媒体环境提出的假设。该假设命题将通过问卷方式予以求证。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与社会破坏。聚焦震难中因不可抗力导致通信中断,互联网、手机媒体无法正常使用的灾区新媒体用户,本文命题由此提出:长期处于现代新媒体通讯场中,突发事件中猝不及防地置入新媒体缺失的媒介环境中,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新媒体依赖是否存在?若存在感知程度如何?大学生如何克服新媒体依赖?新媒体暂失后大学生能否产生新的传播方式?
1.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依赖”的提出
197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了媒介依赖论(Media Dependency),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基于此理论,本文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新媒体手段运用广泛、信息交流不断加强,使得大学生与新媒体之间形成一种依赖——高校群体的新媒体依赖。这种依赖具有双向性质,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新媒体,它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大学生,在社会信息化时期的今天,大学生更侧重于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工具依赖。
社会信息化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依赖,参照媒介依赖理论的构成,表现在对新媒体工具性依赖、对新媒体内容依赖、对新媒体的从众依赖三方面。
2.研究方法及设置依据
为验证高校群体存在新媒体依赖这一假设命题,展开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为触发情景,以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所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在校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三所高校各发放问卷200份,分别为经历过“5·12”地震当天状况的大二、大三、大四本科学生。共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1份,其中有效问卷578份,有效率98%。在578个有效样本中,其中工科大学生197人,占34%;文史类学生384人,占66%。
研究的设置依据如下。陕西省是高教大省,以陕西省三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新媒体依赖在高校群体中存在与否,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意义。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所高校分别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关中北部地区、关中南部地区,由南至北一字排开,三所高校受灾情况亦有不同。陕西理工学院接壤四川省广元县,震感强烈,受灾严重,手机、互联网媒体通讯中断的情况,在三所高校中持续时间最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北大学分别位于关中北部和南部,震感依次减弱,受灾程度、信息中断状况依次减弱。选取这三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抽样的范围,正是考虑到地理差异性带来的不同情况,提出信息中断时间越长,受众对于信息依赖的感知越强的假设命题。
3.调查的问题设置
除了年龄等社会统计学的指标外,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涉及:大学生互联网媒体使用情况、当天的信息获得渠道、“5·12”事件之后,地震期间的信息传播模式、“5·12”之后,地震期间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四个方面。
希望通过问卷,得到以下三方面研究结论:
(1)“5·12”事件当天的特殊信息环境,能够/不能让大学生感知到新媒体依赖;
(2)新媒体依赖出现后,多数大学生能够/不能适应;
(3)新媒体传播工具缺失后,大学生群体首选的传播方式是/不是人际传播,且人际传播在群体交流中能够/不能够发挥作用。
二、研究发现
从578份有效样本看,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得到验证,高校群体的“新媒体依赖”确实存在,且能够被大学生明确感知。问卷预设的三个命题中,除“新媒体依赖出现后,多数大学生感到难以适应”的实际调研结果与预设命题有较大出入,其余命题均得到验证。
1.新媒体依赖能够被感知,且突发事件中新媒体依赖可较快消解
长期覆盖在互联网、手机媒体中的大学生,对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即时现代通讯手段的突然消失所带来的通信空白状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茫然,并感知到对新媒体传播工具的依赖。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统计,半数以上大学生出现新媒体传播工具缺失后的不适应状态。
数据显示,95.3%的大学生出现了手机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的现象,其中持续一小时以内的占22.5%,持续三小时以内的占26%,持续五小时以内的占31.2%,持续五小时以上的占20.3%。
在对“当时无法使用互联网,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您感觉日常生活状态……”一题的回答,数据统计如图1:
图1
在“您想到与震区外传递消息的首选方式……”的回答中,数据统计如下图 2:
图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与假设命题存在较大偏差。假设命题认为,新媒体传播手段的突然消失,会让大学生陷入茫然无措的状态,且这种不适应状态将存在较长时间。
在“如果通信中断让您感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一题的回答, 34.6%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状态,并很快在一小时内消解;认为不适应状态在三小时内消解,“持续一段时间”的占46.8%;认为不适应状态在持续五小时以上,“很难消解”的最少,占18.6%。
2.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依赖程度比较
调查表明,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媒体,相较新媒体被使用频率更高,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是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①广播媒体的高使用率是符合大学生利益的理性选择
调查表明,广播媒体是地震期间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工具,这是突发事件中大学生以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做出的理性选择。
有效样本中,在对“您首次得到有关汶川地震的确切消息”一题的数据统计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首次通过大众传播工具确定地震消息的来源为广播媒体,其次为电视媒体,最后是互联网媒体。另有受访对象表示,地震发生后,个体已感知或通过他人传播得知地震发生,但存有疑虑,直到大众媒介如广播或互联网消息核实,方能确定地震发生的确切消息。
有关地震期间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数据显示,广播媒体使用频率最高。
关于“2008年5月12日,您首次得到有关汶川地震的确切消息,来源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显示如图 3:
图3
关于“地震期间,您从外界获得信息使用的媒介有……”这一多选问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下图4:
图4
关于“地震期间,您从外界获得信息使用最多的媒介是……”这一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显示如下图 5:
图5
② 权威媒介是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是以权威媒体,如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消息发布作为判断地震发生的首要依据,仅从个体感知判断地震发生的占极少数。一定程度上,这和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从众心理有关,另一方面说明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对权威媒介发布信息的期待和接受程度,较之常态状况,有所提升。
大学生的期望目标与期望水平就是接受某一传媒的传播对于满足地震中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具体指标,危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大学生对新闻信息的渴望与焦虑;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危机的认知和理解也离不开媒介,需要借助多种手段了解有关突发事件与潜在风险的新闻,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成为此时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3.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模式的拟态还原
从地震后大学生传播模式的拟态还原来看,地震后迅速集中的大学生群体建立起以人际传播为主的新传播模式,利于情感交流、稳定情绪,传播效果较好。
①传播欲望——比平时更强烈
统计显示,认为地震后和外界沟通欲望比平时更强烈的大学生占85.9%,认为沟通欲望和往常一样的占15.1%。
②传播对象——地震后具共同传播需要的群体
地震后集中的大学生正是具有共同需要与目标,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和共同体。他们共同经历地震,有相同需求及交流需要,既是新传播模式里的信息传播源头,又是信息接受对象,承担了信息发布、交流、反馈、再传播等众多角色。
③传播方式——人际传播为主
地震后大学生采用的主要传播方式为人际传播。尽管新时代人们对大众传播产生了强依赖,但在地震发生的特殊时期,手机、互联网等借助新媒体实现的人际传播方式的失效,为直接人际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人际传播的原始方式再次回归。
④传播效果——利于情感交流、稳定情绪
在对“聚集成小团体后,同伴之间您交流最多的信息内容是……”一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图6:
图6
在对“聚集成小团体后,您觉得同伴之间的交流,让您……”一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下图7:
图7
地震后迅速集中的大学生群体中建立起的新传播模式,就传播效果而言,利大于弊。从功能看,广播媒体的使用更多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外界、确定环境的信息需要,而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更多发挥了情感交流、稳定情绪的功能。相对健全完备的新传播体系能够满足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需要。
综上,可得出高校群体新媒体依赖的命题验证结论——当代大学生存在“新媒体依赖”,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发挥传统媒体、权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结合新媒体优势建立新传播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机制尤为重要。
(作者系陕西理工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
一、研究动机及方法
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以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的媒介依赖论为理论依据,延伸至当今大学校园媒体环境提出的假设。该假设命题将通过问卷方式予以求证。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与社会破坏。聚焦震难中因不可抗力导致通信中断,互联网、手机媒体无法正常使用的灾区新媒体用户,本文命题由此提出:长期处于现代新媒体通讯场中,突发事件中猝不及防地置入新媒体缺失的媒介环境中,将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新媒体依赖是否存在?若存在感知程度如何?大学生如何克服新媒体依赖?新媒体暂失后大学生能否产生新的传播方式?
1.当代大学生“新媒体依赖”的提出
197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提出了媒介依赖论(Media Dependency),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基于此理论,本文提出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新媒体手段运用广泛、信息交流不断加强,使得大学生与新媒体之间形成一种依赖——高校群体的新媒体依赖。这种依赖具有双向性质,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新媒体,它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大学生,在社会信息化时期的今天,大学生更侧重于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工具依赖。
社会信息化时期大学生群体的新媒体依赖,参照媒介依赖理论的构成,表现在对新媒体工具性依赖、对新媒体内容依赖、对新媒体的从众依赖三方面。
2.研究方法及设置依据
为验证高校群体存在新媒体依赖这一假设命题,展开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为触发情景,以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所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在校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三所高校各发放问卷200份,分别为经历过“5·12”地震当天状况的大二、大三、大四本科学生。共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1份,其中有效问卷578份,有效率98%。在578个有效样本中,其中工科大学生197人,占34%;文史类学生384人,占66%。
研究的设置依据如下。陕西省是高教大省,以陕西省三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新媒体依赖在高校群体中存在与否,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意义。陕西理工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三所高校分别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区、关中北部地区、关中南部地区,由南至北一字排开,三所高校受灾情况亦有不同。陕西理工学院接壤四川省广元县,震感强烈,受灾严重,手机、互联网媒体通讯中断的情况,在三所高校中持续时间最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西北大学分别位于关中北部和南部,震感依次减弱,受灾程度、信息中断状况依次减弱。选取这三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抽样的范围,正是考虑到地理差异性带来的不同情况,提出信息中断时间越长,受众对于信息依赖的感知越强的假设命题。
3.调查的问题设置
除了年龄等社会统计学的指标外,问卷的问题设置主要涉及:大学生互联网媒体使用情况、当天的信息获得渠道、“5·12”事件之后,地震期间的信息传播模式、“5·12”之后,地震期间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四个方面。
希望通过问卷,得到以下三方面研究结论:
(1)“5·12”事件当天的特殊信息环境,能够/不能让大学生感知到新媒体依赖;
(2)新媒体依赖出现后,多数大学生能够/不能适应;
(3)新媒体传播工具缺失后,大学生群体首选的传播方式是/不是人际传播,且人际传播在群体交流中能够/不能够发挥作用。
二、研究发现
从578份有效样本看,本文的假设背景——“大学生的新媒体依赖”得到验证,高校群体的“新媒体依赖”确实存在,且能够被大学生明确感知。问卷预设的三个命题中,除“新媒体依赖出现后,多数大学生感到难以适应”的实际调研结果与预设命题有较大出入,其余命题均得到验证。
1.新媒体依赖能够被感知,且突发事件中新媒体依赖可较快消解
长期覆盖在互联网、手机媒体中的大学生,对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即时现代通讯手段的突然消失所带来的通信空白状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茫然,并感知到对新媒体传播工具的依赖。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统计,半数以上大学生出现新媒体传播工具缺失后的不适应状态。
数据显示,95.3%的大学生出现了手机无法与外界正常沟通的现象,其中持续一小时以内的占22.5%,持续三小时以内的占26%,持续五小时以内的占31.2%,持续五小时以上的占20.3%。
在对“当时无法使用互联网,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您感觉日常生活状态……”一题的回答,数据统计如图1:
图1
在“您想到与震区外传递消息的首选方式……”的回答中,数据统计如下图 2:
图2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与假设命题存在较大偏差。假设命题认为,新媒体传播手段的突然消失,会让大学生陷入茫然无措的状态,且这种不适应状态将存在较长时间。
在“如果通信中断让您感到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一题的回答, 34.6%的大学生出现不适应状态,并很快在一小时内消解;认为不适应状态在三小时内消解,“持续一段时间”的占46.8%;认为不适应状态在持续五小时以上,“很难消解”的最少,占18.6%。
2.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依赖程度比较
调查表明,突发事件中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媒体,相较新媒体被使用频率更高,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是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①广播媒体的高使用率是符合大学生利益的理性选择
调查表明,广播媒体是地震期间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工具,这是突发事件中大学生以自身利益为判断标准,做出的理性选择。
有效样本中,在对“您首次得到有关汶川地震的确切消息”一题的数据统计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首次通过大众传播工具确定地震消息的来源为广播媒体,其次为电视媒体,最后是互联网媒体。另有受访对象表示,地震发生后,个体已感知或通过他人传播得知地震发生,但存有疑虑,直到大众媒介如广播或互联网消息核实,方能确定地震发生的确切消息。
有关地震期间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的数据显示,广播媒体使用频率最高。
关于“2008年5月12日,您首次得到有关汶川地震的确切消息,来源于……”这一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显示如图 3:
图3
关于“地震期间,您从外界获得信息使用的媒介有……”这一多选问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下图4:
图4
关于“地震期间,您从外界获得信息使用最多的媒介是……”这一问题的答案统计,数据显示如下图 5:
图5
② 权威媒介是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是以权威媒体,如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消息发布作为判断地震发生的首要依据,仅从个体感知判断地震发生的占极少数。一定程度上,这和突发事件中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从众心理有关,另一方面说明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对权威媒介发布信息的期待和接受程度,较之常态状况,有所提升。
大学生的期望目标与期望水平就是接受某一传媒的传播对于满足地震中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具体指标,危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大学生对新闻信息的渴望与焦虑;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危机的认知和理解也离不开媒介,需要借助多种手段了解有关突发事件与潜在风险的新闻,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介成为此时大学生获得信息满足的首选途径。
3.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模式的拟态还原
从地震后大学生传播模式的拟态还原来看,地震后迅速集中的大学生群体建立起以人际传播为主的新传播模式,利于情感交流、稳定情绪,传播效果较好。
①传播欲望——比平时更强烈
统计显示,认为地震后和外界沟通欲望比平时更强烈的大学生占85.9%,认为沟通欲望和往常一样的占15.1%。
②传播对象——地震后具共同传播需要的群体
地震后集中的大学生正是具有共同需要与目标,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和共同体。他们共同经历地震,有相同需求及交流需要,既是新传播模式里的信息传播源头,又是信息接受对象,承担了信息发布、交流、反馈、再传播等众多角色。
③传播方式——人际传播为主
地震后大学生采用的主要传播方式为人际传播。尽管新时代人们对大众传播产生了强依赖,但在地震发生的特殊时期,手机、互联网等借助新媒体实现的人际传播方式的失效,为直接人际传播提供了良好平台,人际传播的原始方式再次回归。
④传播效果——利于情感交流、稳定情绪
在对“聚集成小团体后,同伴之间您交流最多的信息内容是……”一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图6:
图6
在对“聚集成小团体后,您觉得同伴之间的交流,让您……”一题的答案统计中,数据显示如下图7:
图7
地震后迅速集中的大学生群体中建立起的新传播模式,就传播效果而言,利大于弊。从功能看,广播媒体的使用更多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外界、确定环境的信息需要,而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更多发挥了情感交流、稳定情绪的功能。相对健全完备的新传播体系能够满足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需要。
综上,可得出高校群体新媒体依赖的命题验证结论——当代大学生存在“新媒体依赖”,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发挥传统媒体、权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结合新媒体优势建立新传播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机制尤为重要。
(作者系陕西理工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