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要创新信息服务。本文提出了几点创新信息服务的举措。
  关键词: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作者简介:罗影(1979-),女,湖南武冈人,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熊大红(1977-),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农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知识共享与服务研究。(湖南 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本体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QN23)、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B2007022)的研究成果。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目的、渠道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已不能适应读者的需要。在高校社会服务中占有相当比重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大有作为。信息服务是指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传播、整理、运用等方面的内容,信息服务的核心精神在于尽大可能满足用户的信息。
  一、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
  1.信息载体多样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数量和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献载体除了传统的纸质载体,缩微型、机读型、视听型、多媒体型等新型文献载体也应运产生,并且以信息储存量大、保存时间长、便于检索与共享为特征。高校图书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书、刊、报等文献原始数据制成计算机网络可使用的数据,通过建立和购买数据库,链接镜像站点等方式,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量大大增加,形成了信息载体多样化的格局。
  2.信息传递远程化
  数字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要求是有根本区别的,它打破了传统信息服务的空间概念,超越了空间的局限,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真正实现了用户远程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图书馆。
  3.服务时间开放化
  数字信息服务是全开放的,可以超越时间的控制,真正可以为用户提供24×7的服务,即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不间断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不受开馆和闭馆时间的限制,更不受节假日的限制。
  4.信息服务内容多样化
  数字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图书馆除了把了解图书馆动态、查看新书书目、检查图书馆馆藏、书刊预约与续借等传统信息服务内容“搬”到网上,同时也开辟出诸如电子邮件、在线实时参考咨询、学科资源导航、专题定题服务等新的服务空间。
  5.信息资源共享化
  信息载体多样化与信息传递远程化是信息资源共享化的坚实基础。图书馆数字化的实现,可借助互联网相互交换数字化的馆藏文献信息,包括机读目录、电子出版物等,可同时向多个用户提供就同一信息进行查询和服务,以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化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国界的资源无线与服务无限的特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化。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信息双向不对称
  信息双向不对称是指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利用系统无法达到协调有序,其实质就是用户与图书馆之间交流不畅而导致的相互不了解。从用户方面看,体现为用户自身信息意识不强,且缺乏一定的信息利用知识和技能;从图书馆方面来看,体现为馆员素质不高以及图书馆的反馈机制不完备,无法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对湖南农业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调查统计来看,有70%的人对目前学校信息沟通不满意。信息用户对图书馆的不理解挫伤其信息利用的积极性,图书馆对用户的不了解导致其服务难以有的放矢,使其步入恶性循环。
  2.图书发行滞后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部门,要求学生通过多向学习,拓宽知识面。然而由于图书馆的发展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图书的出版、发行环节太多,书籍内容滞后,跟不上科研最新动态,致使学生把图书馆仅仅看成是一个提供自习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寻求信息资料的中心。有研究发现,学生和教师“已经习惯第一时间到Internet而不是到图书馆寻求资料”。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够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较低,资源整合有限,还很难提供无缝链接。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数据库建设往往停留在各自为政、自建自用的状况,且内容重复,造成极大的浪费,难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4.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馆员把自己封闭在一个隐性的状态下,与社会隔离,缺乏积极奋进的创造精神和市场竞争意识,把单一的服务当作最大的价值追求来实现自身价值取向。高校图书馆形成了按部就班,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格局。这种服务格局又限制了馆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图书馆的外部拓展。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冲击下,他们更显得手足无措,举步维艰。
  三、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举措
  面对高校图书馆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高校图书馆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新的优势,其出路就在于探索数字时代信息服务创新途径。
  1.转变和创新服务理念
  高校图书馆要想寻求信息服务的创新,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面对数字化时代社会信息的不断发展变化,信息资源体系的变化和用户对信息需求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转变和创新服务理念,树立“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不断增强网络信息服务意识。[1]此外,要转变观念,增强信息商品化意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开发,形成各种信息软件、二次文献、专题服务等信息产品,提供有价的、有偿的信息服务。进入数字化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也要走入市场,引入竞争观念,拓展服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用户及时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
  2.开展基于内容的垂直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该紧密联系广大师生和科研工作人员,建立起具体读者或读者过程的服务责任制。高校图书馆可以挑选出有学科专业背景和业务知识丰富的馆员,分配到各级学院、系作为图书信息服务的联系人,负责全面了解他们的教学、科研任务及对图书馆文献保障服务的综合需求。因此,馆员要发挥积极能动性,主动了解院、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研项目等,然后紧跟这些信息,挑选和组织因特网上专业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多层次、全方位开发馆藏及虚拟馆藏文献,真正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权威、可靠的导航服务。
  3.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信息资源,主动向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且能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服务。[1]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个性化推送服务和个性化推荐服务,开展个性化推送服务主要是利用信息推拉技术,向读者提供定制的Web页面、信息栏目,实施查询代理服务;或基于E-mail的信息推送,根据读者的定制提供相应的信息栏目。个性化推荐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的重点,它通过对用户及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主动向用户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帮助读者有效利用各种相关信息资料。[1]這是一种深层次的、比较主动的服务,这种服务具有高效性,是信息服务创新的基本保障。
  4.开展校外访问服务
  由于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需求,师生迫切希望不仅在校内,而是随时随地能够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深入研究,大胆创新。突破传统单一服务模式,树立资源共享观念,为未来地区范围内乃至全国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奠定基础,切实满足师生获取信息方式多样化的需求。校外访问服务也是图书馆自身网络服务拓展的需要,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也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图书馆网络服务模式。操作上要注意完善身份认证关系,建立诚信服务机制,使资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用户受益最大化。
  5.开展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随着网络的推广和普及,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面临各种复杂情况,经受多种任务压力,既要继续完备自己的馆藏,又要开展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部分已开始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纳入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虚拟参考咨询是指图书馆参考馆员(或学科专家)通过互联网络,利用数字资源为图书馆用户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即以互联网络为传播手段、以数字资源与参考关于知识储备为参考信息源、以参考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为服务形式。[3]高校图书馆开展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具体形式是参考咨询员综合利用图书馆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印刷型文献和计算机网络,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网上参考咨询台,网上参考咨询台由实时解答、常见问题库和学习中心等组成。
  6.实施用户教育,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是否有能力获取所需信息是对每个读者的严峻挑战。对用户实施教育是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的必然要求。用户教育期实质就是教育用户利用图书馆,使他们从图书馆保存的文献资料中获得最大收益,其内容是使用户熟悉各种技巧和方法,从而引导他们获得信息文献中的知识财富。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进行素质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各种讲座来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用户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能批判性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的干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7.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为用户提供高水平信息服务
  没有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就没有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人是决定一切最关键的因素,在新的信息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人员自身的信息能力与服务内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人对信息资源获取、利用和服务的效果,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乃至发展的进程。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馆员的培训,使馆员成为“一专多能、多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4]数字时代,真正最新、最有用的信息不只存在于文献信息库中,对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发掘也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图书馆员的创新能力,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作人员是信息服务创新的核心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彩娥.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8).
  [2]高隽娴.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兰台世界,2009,(6).
  [3]关延红.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J].河南社会科学,2009,(7).
  [4]王晓君.浅谈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38(2).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就业能力理论入手,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剖析,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若干对策,为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变的毕业生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陈晓美(1980-),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煤炭医学院心理学系,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朱小茼(1977-),女,内蒙古赤峰人,华北煤炭医学
期刊
摘要: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是做好新时期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通过调查,明晰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政治追求、入党动机的状况,分析了大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及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的成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党建工作;党课教育;入党动机;组织发展  作者简介:程巧玲(1960-),女,陕西韩城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操作系统教学经验,从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其双语教学和课程网站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操作系统;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素莉(1974-),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程学院电信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潘欣(1978-),男,吉林长春人,长春
期刊
摘要: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搞好大学新生军训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对于确保学生军训的顺利进行以及帮助学生及时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军训;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彭志斌(1982-),男,湖南衡阳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
期刊
摘要: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科学引导高校社团社会化、行业化,在物质支持和智力支持上给予高度重视,加强社团联合会的桥梁作用,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网,实现高校社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依托高校社团这个重要教育阵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为社会主义事
期刊
摘要:本文于2009年对广东省7所高职院校共1179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广东省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正在迅速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此次调查对于正确认识广东省高职大学生乃至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发展现状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分析发展迅速和存在差距的原因,有利于探讨进一步推动就业指导全程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
期刊
摘要:网络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必要的学习方式,但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一样都存在学习适应问题。大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的强弱会影响其学习质量,还会影响其人生的发展。本文利用自编问卷,对湖南省四所高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做了网络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网络适应性;网络学习;大学生  作者简介:张进良(1975-),男,甘肃庄浪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
期刊
摘要:本文在深入研究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及实施措施,如教学运行质量保证体系、教学改革体系、教学保障体系等,并针对学生建立了工件质量保证体系。实践效果表明,高校工程训练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以教学质量和加工质量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为师生们创造出一种质量文化氛围,可以有效地保障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学生满意的目的。通过学生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使他
期刊
摘要:职业学校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剖解当前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来安职高为例,阐述了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路径及其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路径与方法;德育  作者简介:杨秀国(1969-),男,安徽来安人,安徽省来安县高级职业中学,中学高级教师,职业指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学校德育;孙雪彬(1966-),男,安徽来安人,安徽省来安县高级职业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的体会,分析了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出新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重新定位“软件工程”由理论性学科到工程型学科的转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宋宝卫(1971-),男,河南社旗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