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因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在发生变化,再加上九年义务制教育不实行留级制度和大量外来民工子弟的流入,初中数学“学困生”增多,分化提前。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多方面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而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关爱“学困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评价个性化、增强自尊心。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
数学“学困生”,是指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由于年龄、智力、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学生厌恶数学,甚至放弃数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教学上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的关注、赞赏,获得更好的发展。而那些习惯于被动学习、抄例题,课堂上不爱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够,不善于合作的学生,以及缺少教师的关注,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慢慢地演变成“学困生”。此外,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直升制度,大量外来民工子弟的流入,使初中生源日趋复杂,参差不齐程度不断扩大。
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从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困生”,重视“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这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
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方面做好转化工作。
一、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关爱“学困生”
通常“学困生”的自尊心都比较脆弱,怕遭冷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1. 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个学生,以平等的眼光审视每个学生,经常与“学困生”交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要善于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及时予以表扬,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信任,利用他们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激起学好数学的兴趣和动力,鼓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要坚决杜绝教学过程中的简单粗暴,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逐步缓解或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要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人师表,引导“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
2.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在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分析落后的原因,努力“向成功进军”。要多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有较大把握获取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懂得,只有小的成功的累积才会有大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以勤补拙”,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3. 加强意志训练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学困生”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在心理辅导时,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和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以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困难,让知识的呈现有一定的梯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困难情景”,以逐步培养“学困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能力和克服外部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的独立性。
4. 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教育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环节。来自家庭的关心、爱护、信任同样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前提。因此,要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当“学困生”出现不认真预习、复习,不及时完成作业等情况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督促孩子、指导孩子,管理好子女在家的活动、学习,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源泉。因此,教师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教学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去说明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常见又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他们没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给出这样一个情景问题:张同学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58元,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叫张同学写一个“失物招领”,他应该怎样写?问题并不复杂,对“学困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能使学生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像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添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2. 数学是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尽量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时,制作动画课件,展示日出时的情景,学生通过观察,便能归纳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时,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在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中通过分别拖动改变a、h、k三个参数值,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学生从中可以直接概括出二次函数图像中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与参数a、h、k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函数性质时有了直观感知,并对此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3.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纵览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他们上课时,经常会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和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学生动、有趣,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困生”的认识前提、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1. 讲课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同时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在讲授时语速尽量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放慢节奏,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
2.课堂教学做到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尽量不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只会浪费“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课题学习”、“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教师应从中适当引导,按学生的不同层次把握好“度”,给学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充足的实践机会。
3. 适当开展合作学习。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知识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等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合作学习中要求“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同时还要分析他人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自己不一样时,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别人的方法比自己更好时,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调控,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尤其关注“学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
四、评价个性化、增强自尊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能得到教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评价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提问、练习,课外作业和检测等方面。
1.在课堂上,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上黑板练习,“学困生”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把机会尽可能留给他们。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想法很好!”“你的解法独特,能把你的思考方法说一下吗?”“请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吗?”等。当学生答不出来或解答不全面时,更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来对待。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课本为主,题量适中;要注意难易程度,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督促他们独立、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通过作业面批,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对作业完成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绝对不能加大、加重他们的作业量。
3. 经验告诉我们,每次考试都是三、四十分以下的感觉是很痛苦的,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改进检测的方法,可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在数学检测时,可以采取同一张试卷、不同题量、不同难度和不同的计分方法。例如,一份试卷把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综合能力题按8:1:1的比例来命题的话,试卷中的基础题作为“学困生”满分的标准,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格,还可使部分“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数的机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数学,有努力就有进步。让他们尝到甜头,培养他们的信心。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对不及格的学生采取不在试卷上打分,在教师处领卷的办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帮助他们反思总结,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这样有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产生也是多层面的,而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全方位的,除了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外,还包括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耐心的诱导、启发和感化、熏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相信“学困生”的转化一定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转化
数学“学困生”,是指因智力或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由于年龄、智力、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相当一部分学生厌恶数学,甚至放弃数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教学上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些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的关注、赞赏,获得更好的发展。而那些习惯于被动学习、抄例题,课堂上不爱发言,学习主动性不够,不善于合作的学生,以及缺少教师的关注,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慢慢地演变成“学困生”。此外,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直升制度,大量外来民工子弟的流入,使初中生源日趋复杂,参差不齐程度不断扩大。
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从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困生”,重视“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这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
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方面做好转化工作。
一、加强心理辅导、多方面关爱“学困生”
通常“学困生”的自尊心都比较脆弱,怕遭冷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1. 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个学生,以平等的眼光审视每个学生,经常与“学困生”交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要善于发现并肯定他们的每一个优点,及时予以表扬,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信任,利用他们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激起学好数学的兴趣和动力,鼓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要坚决杜绝教学过程中的简单粗暴,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逐步缓解或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同时要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为人师表,引导“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
2.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在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分析落后的原因,努力“向成功进军”。要多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有较大把握获取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懂得,只有小的成功的累积才会有大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会“以勤补拙”,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3. 加强意志训练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学困生”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在心理辅导时,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和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以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困难,让知识的呈现有一定的梯度,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困难情景”,以逐步培养“学困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的能力和克服外部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的独立性。
4. 加强家校联系
学校教育是“学困生”转化的重要环节。来自家庭的关心、爱护、信任同样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前提。因此,要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指导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当“学困生”出现不认真预习、复习,不及时完成作业等情况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督促孩子、指导孩子,管理好子女在家的活动、学习,使学校和家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源泉。因此,教师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教学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去说明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答学生感兴趣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常见又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他们没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给出这样一个情景问题:张同学拾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58元,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叫张同学写一个“失物招领”,他应该怎样写?问题并不复杂,对“学困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能使学生在学习字母表示数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像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添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2. 数学是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尽量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时,制作动画课件,展示日出时的情景,学生通过观察,便能归纳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时,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在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中通过分别拖动改变a、h、k三个参数值,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学生从中可以直接概括出二次函数图像中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与参数a、h、k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函数性质时有了直观感知,并对此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
3.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纵览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他们上课时,经常会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和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学生动、有趣,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困生”的认识前提、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1. 讲课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同时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在讲授时语速尽量适合“学困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放慢节奏,课堂练习题安排成阶梯式。
2.课堂教学做到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尽量不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只会浪费“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课题学习”、“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教师应从中适当引导,按学生的不同层次把握好“度”,给学生以足够的思维空间,充足的实践机会。
3. 适当开展合作学习。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知识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等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合作学习中要求“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同时还要分析他人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自己不一样时,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别人的方法比自己更好时,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调控,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尤其关注“学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困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
四、评价个性化、增强自尊心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能得到教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绝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评价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提问、练习,课外作业和检测等方面。
1.在课堂上,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上黑板练习,“学困生”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把机会尽可能留给他们。对“学困生”的评价可以多一些鼓励性语言。如“你的想法很好!”“你的解法独特,能把你的思考方法说一下吗?”“请再考虑一下,还有更好的思路吗?”等。当学生答不出来或解答不全面时,更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来对待。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课本为主,题量适中;要注意难易程度,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督促他们独立、认真地完成布置的作业。通过作业面批,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对作业完成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绝对不能加大、加重他们的作业量。
3. 经验告诉我们,每次考试都是三、四十分以下的感觉是很痛苦的,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改进检测的方法,可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在数学检测时,可以采取同一张试卷、不同题量、不同难度和不同的计分方法。例如,一份试卷把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综合能力题按8:1:1的比例来命题的话,试卷中的基础题作为“学困生”满分的标准,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及格,还可使部分“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数的机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数学,有努力就有进步。让他们尝到甜头,培养他们的信心。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对不及格的学生采取不在试卷上打分,在教师处领卷的办法,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帮助他们反思总结,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这样有利于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学困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产生也是多层面的,而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全方位的,除了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外,还包括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耐心的诱导、启发和感化、熏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相信“学困生”的转化一定有所收获,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