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我们要摒弃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借助可观察、可操作的实验材料,创设富有“生活味”的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巧用评价,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有效课堂;自主探究;科学思维;科学素养
一、植根于富有“生活味”的探究环境,诱发学生“想”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富有“生活味”的探究情境。如在教学《地震》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一段“5·12汶川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的现象:房屋倒塌,道路错位,树木连根拔起,鸡飞狗走,狼狈逃生等场面。此时,可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课前小组调查的有关地震的情况全班交流,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震的过程。通过地震的直观演示,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为进一步认识地震的产生原因提供探究动力。
二、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放,引导学生“乐”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生活”作“支点”,设计开放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探究材料开放,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不要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实验的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探究三年下册《磁铁》时,我提出问题:“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材料,从家里事先准备不同质地的材料,这样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寻找出身边磁铁可以吸引的东西,总结出磁铁的特性,学生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2. 探究中两“解放”,让学生的探究有价值
解放双手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关键,解放时间是解放大脑的保证,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紧靠这两个“解放”,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已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时,教师再适时指导、点拨,让他们去发现、探索和创造,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3.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探究学习资源,如我校图书馆开辟“科技阅览走廊”、科学实验室等。同时,要与校外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博物馆、花卉种植基地等单位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当《环境与我们》单元教学告以段落之际,我并不宣告学习活动的结束,也并非布置“学习后感”的作业就“草草收场”。为了保持学生的持续探究态势,我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熟悉、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当中,让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值。
三、授之以渔,促进学生“会”探究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更重要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取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形成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
1. 观察
教师要关注学生观察的体验,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培育学生科学兴趣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借助物体模型、实物标本以及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声、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必要时还借助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等仪器,增强学生观察的体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育学生要细心观察、实事求是,我还强调观察要做到“观而有法、察而有序”。例如,观察可以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有时还要按事物发展的时间(或空间)顺序等去观察,从而让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思考、实验、思维三者有机结合,擴展学生视野,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2. 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亮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离不开科学的实验。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可操作、有趣味儿的实验课题,提供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我设计多个实验单,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影响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的因素。
3. 小组合作
合作使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资源互补。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时机,激发他们想合作的切身需要。要让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焕发灵动课堂魅力,合理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是关键。教师首先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爱好和家庭背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在编组时,一般4-6人一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探究,并在每个小组里都赋予每一位组员的职责分工,例如测量员、计时员、记录员、监督员等职位,引导每一位学生人人参与,人人管理,共同学习,互取所长。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测量与统计、查阅资料等形式,都是自主探究的有效补充。
四、多元激励评价,强化学生“巧”探究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不断探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力求评价内容全面化,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多手段评价、多领域的评价,做好学生探究科学的“引领者和亲密伙伴”,让科学的评价成为学生探究科学催化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将学习过程和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对同学突出各种观点相互平移、相互补充、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科学课程核心理念,精心设计教学预案,设计有效的实验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科学知识,在探究中掌握探究的方法;巧用评价,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有效课堂;自主探究;科学思维;科学素养
一、植根于富有“生活味”的探究环境,诱发学生“想”探究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富有“生活味”的探究情境。如在教学《地震》一课时,教师先播放一段“5·12汶川地震”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大地剧烈震动的现象:房屋倒塌,道路错位,树木连根拔起,鸡飞狗走,狼狈逃生等场面。此时,可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把课前小组调查的有关地震的情况全班交流,然后再从现实中来推测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震的过程。通过地震的直观演示,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为进一步认识地震的产生原因提供探究动力。
二、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放,引导学生“乐”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生活”作“支点”,设计开放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探究材料开放,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师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不要为了实验而实验,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实验的难易程度,合理选择实验材料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探究三年下册《磁铁》时,我提出问题:“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材料,从家里事先准备不同质地的材料,这样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寻找出身边磁铁可以吸引的东西,总结出磁铁的特性,学生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2. 探究中两“解放”,让学生的探究有价值
解放双手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关键,解放时间是解放大脑的保证,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紧靠这两个“解放”,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已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时,教师再适时指导、点拨,让他们去发现、探索和创造,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3.整合校内外资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因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校内外探究学习资源,如我校图书馆开辟“科技阅览走廊”、科学实验室等。同时,要与校外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博物馆、花卉种植基地等单位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当《环境与我们》单元教学告以段落之际,我并不宣告学习活动的结束,也并非布置“学习后感”的作业就“草草收场”。为了保持学生的持续探究态势,我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熟悉、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当中,让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值。
三、授之以渔,促进学生“会”探究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更重要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取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形成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
1. 观察
教师要关注学生观察的体验,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培育学生科学兴趣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借助物体模型、实物标本以及录像、幻灯、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利用声、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必要时还借助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等仪器,增强学生观察的体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育学生要细心观察、实事求是,我还强调观察要做到“观而有法、察而有序”。例如,观察可以从外到内或从内到外;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有时还要按事物发展的时间(或空间)顺序等去观察,从而让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思考、实验、思维三者有机结合,擴展学生视野,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2. 实验
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亮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离不开科学的实验。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可操作、有趣味儿的实验课题,提供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声音的变化》,我设计多个实验单,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找影响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的因素。
3. 小组合作
合作使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资源互补。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时机,激发他们想合作的切身需要。要让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焕发灵动课堂魅力,合理分组进行科学探究是关键。教师首先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爱好和家庭背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在编组时,一般4-6人一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探究,并在每个小组里都赋予每一位组员的职责分工,例如测量员、计时员、记录员、监督员等职位,引导每一位学生人人参与,人人管理,共同学习,互取所长。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测量与统计、查阅资料等形式,都是自主探究的有效补充。
四、多元激励评价,强化学生“巧”探究
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不断探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评价,力求评价内容全面化,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多手段评价、多领域的评价,做好学生探究科学的“引领者和亲密伙伴”,让科学的评价成为学生探究科学催化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将学习过程和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对同学突出各种观点相互平移、相互补充、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科学课程核心理念,精心设计教学预案,设计有效的实验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科学知识,在探究中掌握探究的方法;巧用评价,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