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东营市利津县以“满足需求、形成秩序”为目标,聚焦解决社区组织机关化、社区人员行政化、社区场所闲置化三大问题,以“津·红”驿站为平台,发挥社区网格党组织统领作用,探索出党建引领下的“三融三入四下沉”社区治理新模式,把驻区单位、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组织有效凝聚到社区治理中来,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以党建带共建,实现组织、队伍、平台三融合。一是“小区域大党建”。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全面推行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制,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共成立9个城市社区党委、53个网格党支部、362个楼栋党小组,吸纳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10名、社区党委兼职委员40名。二是“小组织大联动”。打破驻区各单位各自为政的壁垒,对街道站所下沉人员、网格党组织负责人、派出所民警、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重组”,从组织、活动、资源上把不同隶属的党组织兼容联系起来。三是“小网格大融合”。将生活、工作在辖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支部管理,实现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治安管理网升级为基层综合治理网“一张网”。
以资源汇服务,实现政务、社会、公益三进入。一是资源整合载入政务服务。建立9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整合社区专职工作者、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实行“综合柜员制”,全面承接党务事务、公共管理、民生保障、咨询宣传等4大类事务,确保居民反应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人,今年以来累计为居民代办各类事务2400余项。二是资源共享接入社会服务。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与13家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推行活动“轮值”机制,驿站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定期发布活动“招募令”,由社会组织承接,策划开展文艺汇演、消防演练、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活动139期,进一步提升了驿站服务质量。三是资源聚合汇入公益服务。以“让城市更有温度”为切入点,深入对接党员志愿服务、水电暖维修等社会力量,打造“利津街坊”城市基层治理品牌。今年以来,各驿站成立党员夜间巡逻、法律维权、人民调解等公益组织20支,累计组织开展图书捐赠、爱心义诊等组团式服务600余次。
以机制保服务,实现事权、评价、力量、资金四下沉。一是严格准入,实现事权下沉。出台《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明确社区工作准入事项66项,推动医保、低保、就业扶持、物业管理等初审及监督管理权下放,让社区有权限有能力办好社区事务。二是健全机制,实现考核下沉。依托县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平台,完善“街呼县应、上下联动”运行机制,畅通街道呼叫、平台受理、部门响应运行流程。对属地管理所涉及的25个县直部门单位综合考核,街道评价权重占部门单位综合考核总成绩的30%以上。三是精准定位,实现力量下沉。强化“一线事情一线办”,引导“最强力量到基层”,每个社区选派1名街道科级干部到社区任职,实行专职专干;实行街道职能站所工作人员到社区轮值制度,确保“一窗通办”工作落实落地。四是加大投入,实现资金下沉。今年以来,累计整合社区经费、社会捐赠等资金300余万元,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便民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環境综合整治等事项进行集中推进,全面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党建带共建,实现组织、队伍、平台三融合。一是“小区域大党建”。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全面推行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制,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共成立9个城市社区党委、53个网格党支部、362个楼栋党小组,吸纳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10名、社区党委兼职委员40名。二是“小组织大联动”。打破驻区各单位各自为政的壁垒,对街道站所下沉人员、网格党组织负责人、派出所民警、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重组”,从组织、活动、资源上把不同隶属的党组织兼容联系起来。三是“小网格大融合”。将生活、工作在辖区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纳入网格党支部管理,实现基层党建网、民生服务网、治安管理网升级为基层综合治理网“一张网”。
以资源汇服务,实现政务、社会、公益三进入。一是资源整合载入政务服务。建立9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整合社区专职工作者、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实行“综合柜员制”,全面承接党务事务、公共管理、民生保障、咨询宣传等4大类事务,确保居民反应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人,今年以来累计为居民代办各类事务2400余项。二是资源共享接入社会服务。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与13家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推行活动“轮值”机制,驿站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定期发布活动“招募令”,由社会组织承接,策划开展文艺汇演、消防演练、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活动139期,进一步提升了驿站服务质量。三是资源聚合汇入公益服务。以“让城市更有温度”为切入点,深入对接党员志愿服务、水电暖维修等社会力量,打造“利津街坊”城市基层治理品牌。今年以来,各驿站成立党员夜间巡逻、法律维权、人民调解等公益组织20支,累计组织开展图书捐赠、爱心义诊等组团式服务600余次。
以机制保服务,实现事权、评价、力量、资金四下沉。一是严格准入,实现事权下沉。出台《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明确社区工作准入事项66项,推动医保、低保、就业扶持、物业管理等初审及监督管理权下放,让社区有权限有能力办好社区事务。二是健全机制,实现考核下沉。依托县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平台,完善“街呼县应、上下联动”运行机制,畅通街道呼叫、平台受理、部门响应运行流程。对属地管理所涉及的25个县直部门单位综合考核,街道评价权重占部门单位综合考核总成绩的30%以上。三是精准定位,实现力量下沉。强化“一线事情一线办”,引导“最强力量到基层”,每个社区选派1名街道科级干部到社区任职,实行专职专干;实行街道职能站所工作人员到社区轮值制度,确保“一窗通办”工作落实落地。四是加大投入,实现资金下沉。今年以来,累计整合社区经费、社会捐赠等资金300余万元,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改造、便民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環境综合整治等事项进行集中推进,全面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