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辞海》将爱国主义定义为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情感,认为爱国主义是对待祖国的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逐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并将其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幼儿处于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这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弱,如果教师直接灌输和爱国有关的知识,幼儿必然难以理解。
【关键词】幼儿园;爱国启蒙;教育
一、参观考察,研学旅行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也不能拘泥于课堂学习,教师应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步入社会中,通过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的方式在实践中提升幼儿的爱国意识。教师可基于“做中教”的思想,带领幼儿参观名胜古迹、文化遗址、爱国纪念场馆,借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幼儿家长,让家长在节假日带着幼儿去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促使幼儿感受爱国情怀。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展品给幼儿讲述一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如讲述王朴、张嘎、海娃、雨来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枪支、弹药、军装等物品中更真切地感受战争的场面,产生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讲述英雄人物故事的绘本,引导幼儿展开自主阅读,并说说自己的观感。红色经典绘本《小英雄雨来》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然后让幼儿说一说从雨来的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在读到日本鬼子抓住雨来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雨来最后是如何逃脱的。幼儿结合绘本内容回答:“我心中十分紧张,担心雨来的安全。雨来的游泳水平很高,他跳进了芦苇塘中,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枪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加深对绘本的理解,还能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实践教育法是组织、引导教育对象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升其思想认识,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良好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和陈鹤琴的“做中教”思想不谋而合,幼儿通过参观活动能提升认识,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爱国情感。
二、劳动锻炼,公益助学
劳动锻炼法也是“做中教”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带领幼儿参与到各种生产劳动中,能使幼儿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将劳动锻炼和公益助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参与种植、养殖等劳动,这样能使幼儿亲身体验和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还能让他们生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例如,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到“田园小当家”的主题活动中,在劳动锻炼中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教师首先布置松土、浇水、除草等不同劳动任务,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在劳动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此时,教师将《悯农》等古诗词作品融入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一粒米、一株菜,都来之不易,大家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了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在收获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这时,教师引导其思考:“我们收获了这些蔬菜后,可以用它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鼓励幼儿思考自己身边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开展公益种植活动,将收获的蔬菜分给身边需要的人。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劳动中,我们收获了不少东西,并将它们分给了需要的人,现在我们两手空空,那么,能否说大家什么都没有得到呢?”这能使幼儿认识到劳动的快乐在于经历过程并与他人分享,而非占有。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于喊口号,教师应让幼儿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进行劳动锻炼的过程中,幼儿积极付诸实践,并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认识到了劳动是一种为祖国、人民谋取利益的方法,因此热爱劳动,并提升了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合影视,榜样激励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态度或情绪体验,从而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幼儿对形象化的事物理解较为深刻,但是对抽象的理论概念印象不深,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影视剧资料,设计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看到在自己的身边就有很多爱国榜样。教师在引导幼儿进入特定情境后,还要基于“做中教”的思想,引导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鼓励幼儿学习这些先进榜样,和他们一样参与到爱国活动中。
通过影视剧作品的展示,幼儿感受到了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这种教育方法将情境教学和榜样激励整合在了一起,具有示范性、激励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有助于引导幼儿学习爱国榜样,从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四、艺术熏陶,潜移默化
艺术熏陶法指的是借助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引导幼儿在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得到熏陶,从而培养其良好道德行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做中教”的思想,给幼儿提供各种包含爱国主义精神的美术、文学、音乐作品,引导幼儿鉴赏作品和自主创作,使其体会到爱国情怀。这样能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产生爱国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欣赏《梦萦钓鱼岛》《和谐中国》《黄河,母亲河》《江山如画》《天安门》等爱国主义绘画作品,使幼儿感受其中浓浓的爱国情感。此后,教师鼓励幼儿结合爱国主题展开自主美术创作:“通过赏析刚刚的作品,大家看到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内容展现了爱国情怀,那么,你觉得如何才能在绘画作品中展现出自己对祖国的爱呢?”教师带领幼儿围绕此问题展开主题交流。有幼儿认为在绘画中要体现出国旗、国徽等元素;有幼儿认为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一种不错的爱国素材;还有幼儿认为爱国类作品要展现出光明,体现出未来感,如展现宇航员、体现中国的科技发展等。教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在自主创作中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爱国情怀。
幼儿在爱国作品的艺术熏陶中提高了欣赏品位,同时,基于“做中学”的思想,展开自主创作,不仅提升了爱国情感,也提高了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提出了五大教育目的,其中就包括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因此,在實际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学情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他们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多元融合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从而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谢小琴.幼儿园爱国启蒙课程实施构想[J].昭通学院学报,2021,43(01):53-57.
[2]章丽芳.爱国主义教育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第二课堂(D),2021(02):64-65.
[3]徐秀丽.关于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2020(50):192.
[4]张大立.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J].吉林教育,2020(31):94-95.
【关键词】幼儿园;爱国启蒙;教育
一、参观考察,研学旅行
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也不能拘泥于课堂学习,教师应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步入社会中,通过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的方式在实践中提升幼儿的爱国意识。教师可基于“做中教”的思想,带领幼儿参观名胜古迹、文化遗址、爱国纪念场馆,借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幼儿家长,让家长在节假日带着幼儿去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促使幼儿感受爱国情怀。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展品给幼儿讲述一些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如讲述王朴、张嘎、海娃、雨来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枪支、弹药、军装等物品中更真切地感受战争的场面,产生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促使幼儿更积极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讲述英雄人物故事的绘本,引导幼儿展开自主阅读,并说说自己的观感。红色经典绘本《小英雄雨来》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然后让幼儿说一说从雨来的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在读到日本鬼子抓住雨来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雨来最后是如何逃脱的。幼儿结合绘本内容回答:“我心中十分紧张,担心雨来的安全。雨来的游泳水平很高,他跳进了芦苇塘中,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枪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加深对绘本的理解,还能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实践教育法是组织、引导教育对象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升其思想认识,培养其优良品德和良好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和陈鹤琴的“做中教”思想不谋而合,幼儿通过参观活动能提升认识,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爱国情感。
二、劳动锻炼,公益助学
劳动锻炼法也是“做中教”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带领幼儿参与到各种生产劳动中,能使幼儿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将劳动锻炼和公益助学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参与种植、养殖等劳动,这样能使幼儿亲身体验和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还能让他们生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例如,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到“田园小当家”的主题活动中,在劳动锻炼中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教师首先布置松土、浇水、除草等不同劳动任务,让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在劳动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此时,教师将《悯农》等古诗词作品融入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一粒米、一株菜,都来之不易,大家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了吗?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在收获的过程中,幼儿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这时,教师引导其思考:“我们收获了这些蔬菜后,可以用它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鼓励幼儿思考自己身边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开展公益种植活动,将收获的蔬菜分给身边需要的人。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劳动中,我们收获了不少东西,并将它们分给了需要的人,现在我们两手空空,那么,能否说大家什么都没有得到呢?”这能使幼儿认识到劳动的快乐在于经历过程并与他人分享,而非占有。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停留于喊口号,教师应让幼儿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进行劳动锻炼的过程中,幼儿积极付诸实践,并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认识到了劳动是一种为祖国、人民谋取利益的方法,因此热爱劳动,并提升了爱国主义情怀。
三、结合影视,榜样激励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态度或情绪体验,从而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幼儿对形象化的事物理解较为深刻,但是对抽象的理论概念印象不深,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影视剧资料,设计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看到在自己的身边就有很多爱国榜样。教师在引导幼儿进入特定情境后,还要基于“做中教”的思想,引导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鼓励幼儿学习这些先进榜样,和他们一样参与到爱国活动中。
通过影视剧作品的展示,幼儿感受到了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这种教育方法将情境教学和榜样激励整合在了一起,具有示范性、激励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有助于引导幼儿学习爱国榜样,从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四、艺术熏陶,潜移默化
艺术熏陶法指的是借助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引导幼儿在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得到熏陶,从而培养其良好道德行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做中教”的思想,给幼儿提供各种包含爱国主义精神的美术、文学、音乐作品,引导幼儿鉴赏作品和自主创作,使其体会到爱国情怀。这样能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产生爱国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欣赏《梦萦钓鱼岛》《和谐中国》《黄河,母亲河》《江山如画》《天安门》等爱国主义绘画作品,使幼儿感受其中浓浓的爱国情感。此后,教师鼓励幼儿结合爱国主题展开自主美术创作:“通过赏析刚刚的作品,大家看到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内容展现了爱国情怀,那么,你觉得如何才能在绘画作品中展现出自己对祖国的爱呢?”教师带领幼儿围绕此问题展开主题交流。有幼儿认为在绘画中要体现出国旗、国徽等元素;有幼儿认为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是一种不错的爱国素材;还有幼儿认为爱国类作品要展现出光明,体现出未来感,如展现宇航员、体现中国的科技发展等。教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鼓励他们在自主创作中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爱国情怀。
幼儿在爱国作品的艺术熏陶中提高了欣赏品位,同时,基于“做中学”的思想,展开自主创作,不仅提升了爱国情感,也提高了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提出了五大教育目的,其中就包括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因此,在實际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学情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他们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多元融合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从而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谢小琴.幼儿园爱国启蒙课程实施构想[J].昭通学院学报,2021,43(01):53-57.
[2]章丽芳.爱国主义教育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研究[J].第二课堂(D),2021(02):64-65.
[3]徐秀丽.关于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2020(50):192.
[4]张大立.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J].吉林教育,2020(3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