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职能演变与战略价值

来源 :清华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ix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致众成于2008年针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人力资源转型调研。为更有效和全面的展现十年来中国人力资源转型的成效与挑战,探究HRBP能力的现状,并指出中国人力资源转型的方向与HRBP能力提升的路径,和致众成于2017年再次针对中国企业进行调研,并发布了《2008-2017十年中国人力资源职能转型及HRBP能力调研报告》。
  来自近600家企业的首席人力资源高管、业务领导者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将自身企业的数据与观点在本次调研中进行了分享。这些参调者在构成方面不尽相同,超过50%的受访者在人力资源行业拥有十年以上的经验,且涵盖了25个不同行业,公司人员规模从几百人到5万人以上。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于上世纪60年代创立。人力资本--简单来说就是体现在企业员工身上的资本,是企业员工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技能的总和。一般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本包含了两个群体,一类是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员工,另一类是具有优秀管理思想的管理人员。与人力资源的概念有所不同,人力资本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之上,将“人”的管理与经济学的“资本投资回报”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将企业中的人转换成资本来进行投资与管理而获得回报。换句话说,就是确保有合适的员工来执行企业商业战略,从而使企业获得成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和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某企业的CEO曾说过:我们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拥有更多工作高效的员工、更多敏捷的员工、更多以客户为导向的员工。这可以看出企业中的员工作为人力资本这一重要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人力资本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去使用企业的资源来达成企业战略并获得成功。这也是人力资本在企业中变得愈加重要的原因。

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人力资本挑战


  在当今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企业正面临着重要的人力资本挑战。调研结果显示(见图1):

  從整体来看,在所有因素中“需要关键人才/缺少相关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和“基于运营绩效进行人员调整”的选择频率最高,显示多数企业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忽视了人才培育与发展,导致缺乏关键人才储备。注重人才培养与发展,并进一步进行人才储备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此外,驱动公司文化和行为变革也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企业文化如何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的发展是企业变革时期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议题。
  提高直线经理的管理能力同样是目前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本挑战,如果直线经理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益。

企业衡量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


  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为了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可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产生经济效益。而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必须要进行收益的衡量。
  不同于物质资本收益,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殊性与长效性,衡量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可通过经济指标或非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见图2)。
提高直线经理的管理能力同样是目前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本挑战,如果直线经理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将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益。

  调研发现,接近半数(42%)的参调企业衡量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取决于业务/财务绩效,属于经济收益指标;约24%的企业用产量衡量内部人力资本,这类衡量方法更关注于业务指标的达成,注重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率,同样属于经济收益指标。这表明大部分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相对直观的经济收益指标衡量人力资本收益。还有21%的参调企业使用人力资本项目衡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人力资本项目属于非经济指标,可包括员工流失率、员工晋升率、招聘新人的时间长短等。

当前企业人力资源转型状况


  许多公司已经开始或计划推动人力资源转型的实施,因为他们相信在转型后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为企业提供咨询上,为业务创造价值,将工作重心放在增强人力资源职能、规划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业务运营战略之间的联系中去。
仅有十分之一(13%)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24%的企业正在进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运营模式的建设,仍有24%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建设计划和行动。

  调研结果显示(见图3),仅有十分之一(13%)的企业已经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24%的企业正在进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运营模式的建设,仍有24%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建设计划和行动,说明企业转型意识需要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转型的概念也需要在企业中进行进一步宣贯与传播。对于HRBP团队的建设,大多数参调企业都有所行动和思考。基于BP职能分析,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业务驱动导致的,这也说明企业越发注重人力资源职能对业务部门战略及决策的支持作用。但人力资源转型工作仍任重道远。

企业衡量人力资源职能的有效性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力资源领域的工作者都会考虑应该如何衡量人力资源的有效性。通过衡量这一指标,可以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这是高层管理者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图4中的五角星代表着影响程度。整体来看,参调企业衡量其人力资源有效性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其中“对业务运作/成果的影响”对人力资源有效性影响程度最高, 其次是“改善客户关系获得对经营战略的影响”、“人力资源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源成本”和“员工时间转换到高附加值的活动上”。

  不同职位的参调者衡量人力资源有效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公司总部最高级别的人力资源主管和其它职位的参调者侧重于通过业务指标衡量人力资源有效性,这就需要HRBP拥有和业务紧密结合的意识,并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影响能力推动业务发展。分公司最高级别的人力资源主管更加关注于人力资源客户满意度,即HR员工的服务效率与质量作为衡量标准,因此提升事务性工作的工作效率十分关键。

企业人力资源员工的技能水平


  图5展现出了企业人力资源员工当前技能水平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
  从图5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力资源员工的技能水平目前水平达不到未来要求。其中,“理解公司战略”“理解公司业务”方面需要拥有高技能水平,而目前处于较低水平,说明未来人力资源在战略层面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并提供专业咨询建议会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的关键职责。
  参调企业认为目前内部团队合作技能较强,但仍与未来要求差距较大,未来需进一步注重团队建设与合作。当前HR员工的财务技能和跨职能专业虽已满足未来要求,但相对其他技能来说水平程度较低。同时,为有效应对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及人才能力素质需求,也需予以关注。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是组织进行有关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保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企业未来期望的分包策略


  目前人力资源工作分为事务性工作和非事务性工作两种,事务性工作一般具有长期、重复的特点例如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等。反之,非事务性工作包括例如人才管理、领导力发展、抱怨处理等。我们列出了9项事务性工作与8项非事务性工作,从企业目前的分包策略以及预计改变的分包策略两个维度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见图6)。
  从整体来看,参调企业比较认可的未来分包策略是“内包-公司共享服务中心承接”,说明各企业对于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有着较高的认可与需求,企业实施人力资源转型存在着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其中 “工资发放”(81%)、“薪酬管理” (65%) 、“员工薪酬” (63%)三项, 选择由共享服务中心承接比重都在60%以上,因此,企业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时,可根据企业情况,优先考虑薪酬工作的承接。另外,通过对比“事务性工作”和“非事务性工作”我们可以看出,参调企业对于共享服务中心承接“事务性工作”的需求强于“非事务性工作”,故各企业在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时,需优先考虑“事务性工作”的承接,对 “非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承接策略。

企业建设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驱动力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是组织进行有关人的工作方面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保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通过调研(见图7),我们发现,参调企业对于建立HRIS系统的内驱力较强,引进HRIS系统是企业业务发展及职能完善的要求,也是实施人力转型的重要基础工作。
  企業实施HRIS建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人力资源服务水平(47%)、人员效能(39%)、人力资源业务职能(34%)及高质量信息(31%)的需求,且这种需求相比之前(2008年调研结果)更加强烈,说明企业对于应用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减少在事务性工作中花费的时间以更有效的支撑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结论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们意识到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并且承认人力资源职能在协助执行业务战略上起着关键的作用,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也被广泛认同。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因日益短缺的人才状况,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发现,人力资源业务状态参差不齐,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另一些企业已将人力资源看作企业的核心部门,成为公司的业务战略合作伙伴。然而各个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服务交付与企业预期还有一定距离,人力资源转型任重道远。
  和致众成基于《2008-2017 中国人力资源职能转型及HRBP能力调研》结果及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人力资本的价值
  目前企业在业务快速发展的道路中忽视了关键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最严峻的人力资本挑战之一。此外,企业文化如何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如何影响组织的发展也是企业变革时期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议题之一。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已经变成了一股主流的变革力量。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由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战略伙伴中心和专家中心组成。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是实施人力资源转型的最主要的原因和最主流的趋势。

  对比2008年与2017年调研结果,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高层管理者对人力资本的管理理念,由仅仅作为运营成本逐步转向价值增值的来源,对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步将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更需要不断提供真正的增值服务来提高人力资源职能的有效性。同时,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殊性与长效性,企业领导们更倾向于使用经济指标衡量其收益。
  2. 人力资源职能发展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十年前,这一认识更加深刻。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将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有效地进行整合与协调。根据调查显示,过多的事务性工作是人力资源有效支撑战略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并且这一现状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因此企业应该鼓励人力资源员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业务战略中去,重视技能提升与业务发展要求相结合。但是,这也对人力资源人员在一些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更加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以及对业务和财务的洞察力。
  3. 人力资源转型趋势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已经变成了一股主流的变革力量。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由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战略伙伴中心和专家中心组成。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是实施人力资源转型的最主要的原因和最主流的趋势。虽然人力资源转型是公司变革及战略转型的内在要求,不过一些企业对人力资源转型这一概念还较为模糊。另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转型的计划甚至已经进行了转型,但整体上,企业對共享服务模式的了解还有待加强。人力资源必须具有成为战略伙伴的意识,对业务战略的支撑的需求可促使企业不断强化BP团队的建设,从而为公司产生附加值。
  4.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建设
  HRIS作为人力资源决策的支持系统,也是实行人力资源转型、完善人力资源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信息技术由于其贯穿了企业日常工作的基本流程,使其成为众多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障碍或未来存在的机遇。通过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各种分散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可以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能力,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虽然在过去几年中,许多企业已经对其HRIS进行了改善并获益于此,但相比十年前,企业对于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质量、减少在事务性工作中花费的时间以更有效的支撑业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故需要企业紧跟发展步伐,不断完善HRIS系统建设。
  纵观整体调研结果,企业需要更有效的人力资源服务交付、更优质的人力资源信息提供和更有力的业务决策支持为企业业绩提供驱动力,推动企业实现人力资源转型。
  (此报告为节选,完整报告请关注和致众成微信)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互联网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零售银行也未能幸免。一方面,随着线上渠道的完善和普及,网点数量和选址位置不再是银行间比拼的重点,能否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成为银行取胜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的技术驱动效应也愈发明显,这对零售银行的运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如何寻求新的变革模式并借此重构企
期刊
【编者按】随着数字时代的展开,关于营销的思考与探索,哪些是可以持久的创新与模式,哪些只是一时的喧嚣与误区?纵观从传统到数字的营销发展历程,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在营销的传统与未来之间,CEO及营销者们应如何看待营销,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应对挑战?为了探索这些问题,王赛博士在日本东京世界营销峰会上对“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进行了专访。科特勒给出了深刻而精彩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佐治亚大学卡罗尔(Archie Carroll)教授提出了经典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CSR pyramid)。他认为,企业社会責任是利益相关者们对企业在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期望。换言之,企业应当在达成经济目标的基础上,积极遵守法律法规,弘扬商业伦理,投身慈善公益。此后,著名战略管理大师、哈佛大学波特(Michael Porter)教授补充建议,企业管
期刊
新一代的领导者所遭遇的挑战,会与之前的领导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不是环境的改变,也不是技术的改变,而是企业发展的逻辑改变了。这需要领导者真正做出引领。  新一代的领导者所遭遇的挑战,会与之前的领导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不是环境的改变,也不是技术的改变,而是企业发展的逻辑改变了,这需要领导者真正做出引领。  万物之中,生长最美  有人问我,你怎么看一个企业有没有未来?我说,我
期刊
本期重点刊发的是杜克大学富库商学院Arie Y. Lewin教授专访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的专栏,这两位杰出的管理学者都非常强调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引领企业现代管理的变革。  正如庞朴先生所言,“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
期刊
许良杰的成功标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硅谷标尺:崇尚和追求个人成功,这个过程中尊重竞争、敬畏规则、以人为本、寻求多赢,从而维护了健康蓬勃的创新创业生态。健康的生态又滋养培育了更多的个人成功。  如果衡量成功的标尺是高度,许良杰是最成功的硅谷华人之一。  许良杰被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奖得主戈尔誉为“硅谷华人骄傲”——进入eBay最高管理层6年,是推动eBay 6年十多倍增长的核心力量;作为思科全球副总裁,
期刊
艺术家是世界的眼睛。透过爵士乐,我们看到即兴发挥,管理者称之为临场应变。透过反反复复的油画涂改过程,画家阐述艺术与管理的一个共性:巡回排演。在放下画笔之前,艺术家无法告诉你他在画什么。当临场应变落幕时,我们才明白开始的意义。高度不确定环境下的临时组织时代,我们必须学会二者叠加,即在巡回排演中提升临场应变的能力。这就是本文的重点,我们致力于解释临场应变在组织认知中的策略地位,并讨论提升它的路径。被误
期刊
2016年,罗振宇问我:“2 0 1 6年你被问到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我说,企业的转型。  2016年被更多地问到转型问题,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今天的经济环境、行业界定,甚至我们面对的消费人群,都在被重新定义。外部环境被重新定义,迫使企业不得不去转变;二是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一个挑战,叫做可持续增长挑战,不管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这种可持续增长的挑战都存在。新兴企业以全新的商业模
期刊
刘彦声:您能简单的谈一谈您的早年学术生涯吗?您是如何对现在的研究方向产生兴趣并逐渐发展成学术大牛的?  Lewin:我的学术职业生涯开始1966年,当时我还是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助理教授,在管理系教授组织与管理。然后,在1974年,我转到了杜克大学,当时的杜克大学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校,特别是商学院。当我去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才刚刚建立MBA项目两年,仅仅有100名申请学生。直到1982年,杜克大学的M
期刊
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国际化经营,这不仅仅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当今,中国企业在其财务绩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优势,财富500强的前5名出现了更多的中国企业的名字,但在品牌影响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在本刊今后的文章中,我们不仅将进一步关注全球管理创新理论的新动向,更将关注中国绩优企业的最先进的管理创新实践。为此,本期特别刊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