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眩光意像纹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津博物馆举办“帆海融光——馆藏中国外销纹章瓷器”特展,通过天津博馆馆藏近400件外销瓷器向观众展示中国瓷器工艺及往来贸易的辉煌历史。作者以天津博物馆此次展出的外销纹章瓷拍摄为例,浅析外销瓷的拍摄技巧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瓷器;文物;拍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天津博物馆举办“帆海融光——馆藏中国外销纹章瓷器”特展,展览文物多为餐具、酒具、茶点用具和陈设器等,造型别致精美,工艺优良。通过天津博馆馆藏近400件外销瓷器向观众展示中国瓷器工艺及往来贸易的辉煌历史。笔者就拍摄这300余件器物谈一谈对外销瓷的拍摄感受及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在拍摄前做器物的尺寸测量,观察局部细节和纹饰特点,拍摄时根据文物特性把局部特写镜头作为重点拍摄。在布光效果上要重点突出局部造型及纹饰,光圈比要保证画面虚实平衡,同时为后期文物图片展示和修复工作打好前瞻。
  其次,拍摄过程中光的运用。光是摄影的灵魂,在拍摄过程中要运用光影,使文物展现得更加立体,让观众可多个角度欣赏文物。①光圈比和色温。以这批瓷器为例,多是体积较大的餐具,如汤盆等,其表面的纹饰分布于四周,拍摄时使用大光圈会把焦点前后的纹饰虚化,建议用小光圈(f/20左右)较适宜。一般拍摄瓷器偏冷色调,摄影师控制色温就像画家用颜料描绘物体一样,色温偏暖使物体显高贵,色温偏冷会使物体产生素雅的感觉,所以要根据拍摄物的特性来控制色温。②光斑可使表面光滑的器物表现得晶莹剔透,但若不注意光斑显现的位置,也会影响纹饰的展示和欣赏的观感。光斑在器物上的位置也起到一定的渲染作用,如果在器物肩部的水平位置出现能使整体画面效果更挺拔,靠中间或者靠下出现光斑会给人压迫感,同时画面中心偏低(个人体会)。光斑就是反光的高光点,亮度太硬(过亮)会破坏画面效果,可以用偏光镜或者滤光纸(硫酸纸)等削弱和晕散,或者使用水性喷雾剂、肥皂水,都是去除和弱化光斑的小技巧。③摄影最难的就是用光,讲究的是布光。巧妙的布光可以拍摄出器物的轮廓、细节、质感,轮廓光的运用使物体更突出、更富层次感。在拍摄较小的瓷器如碗、杯、碟子等餐具时,使用三个光源基本满足需求,分别放在器物两侧斜45度角摆放,灯光距离器物的距离可以灵活掌握。但注意两个灯光的瓦数可以设置不同,强弱光比可以营造过渡效果。拍摄碗口部的轮廓线,器物上方靠后一些可以悬挂置一灯源,这样的三组灯源可以衬托出器物的拍摄需求。在拍摄过程中,光源可以根据不同器物的表现随时调整位置。
  最后说一下拍摄角度与背景纸。为显示碗口展示比例、白釉和背景的对比度、彩色釉和单色釉与背景的色差效果,建议背景尽可能简洁单一。背景常使用纯白、灰白渐变、黑白渐变和黑灰渐变这几种。拍摄前应做好准备工作,调整背景颜色和拍摄角度。以瓷碗为例,碗口直径约15厘米,高约8厘米,属于比较小的器物,但是碗口较宽,背景可选黑白渐变,上黑背景可勾勒器物轮廓,下白背景可反出原色映射到瓷器上。拍摄中一是应注意在取景时器物占画面中心点偏下的位置,器物上部空間留出下面空间的1.5~2倍比例空间,左右留白空间是器物整体1/2的比例空间布局为宜。二是若碗内没有纹饰可展示,一般在画面中碗口留1厘米以内,能够展示碗边即可。过多留口会使画面中物体偏低,有一种俯视的效果,在展示中碗边的纹饰和主体会被忽略。过少的留口又会使画面有上扬的感觉,碗口的形状得不到充分展示,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整体协调和美感。若碗内侧有纹饰可根据实际情况或展示效果调高机位俯视拍摄。碗底部的落款也是瓷器的身份象征。
  总之要拍好瓷器,不仅要了解它的历史背景,还要根据器形合理安排布光和场景,才能拍摄出藏品特有的魅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乡土建筑是用传统建筑材料,采用传统结构和传统工艺建造的具有传统形式和风格的建筑。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民间、地方色彩,是建筑历史发展的源流,是我国建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乡土建筑是重要和紧迫的。保护和利用好乡土建筑,应当坚持“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保护和传承它的传统工艺以及依附于它的传统非物质文化,并发挥它的适用性功能,加以充分利用。  关键词:乡土建筑;特
期刊
摘 要:革命类纪念馆作为政治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对于宣扬红色精神有着重要的责任和意义。新时代红色纪念馆的宣教工作如何寻求突破,更好地实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顺应新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作者将就渡江战役纪念馆实际工作做简单探讨,希望对红色纪念馆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宣教;探析  革命类纪念馆作为政治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对于宣扬红色精神有着重要的责任和意义。做好红色宣教工作,笔者认
期刊
摘 要:唐代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转折时期,从唐代开始,玉器不再像文化期的巫玉一样主要用来敬天礼神,也不像战汉时期的王玉一样是贵族阶级的专属品,它开始走下神坛,无论从型制功能还是纹饰题材都更貼近社会,贴近生活。文章对一件唐代胡人题材的圆雕玉器进行鉴赏,简要介绍了当时时代背景下,从典型玉器上所体现出的以“丝绸之路”为主要代表的开放政策对整个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结合当今实际,
期刊
摘 要:省油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独特的发明创造,是朴素的节约节能意识体现。晋城博物馆馆藏有两种形制的省油瓷灯,文章从其造型特征以及省油原理进行赏析,为省油灯的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晋城博物馆;省油灯;赏析  灯作为照明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通而又必不可少的用具。在电灯出现之前,油灯一直陪伴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灯具的发展也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油灯起源于人类火的使用和照明的需
期刊
摘 要:补配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传统修复的几大工序之一。随着修复理念的进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青铜器补配采用的材料与工艺也在不断发展进步。环氧浇注树脂是一种双组份常温固化型环氧树脂,其材料的性质和实施工艺能够满足青铜器补配的一般要求,可以起到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作危险的目的。  关键词:文物修复;青铜器;补配;浇注树脂  文物修复是指消除或减轻文物因变形、断裂和残缺等因素造成的不利于文物保藏、展示和研究
期刊
摘 要:湘绣,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歷史,它的发展演变见证、记录了楚南人民日常生活习惯与文化艺术风格的变迁。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湘绣逐渐演化出自身独树一帜的特征。文章试图从湘绣的文化艺术特点着手,讨论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与发展传承。  关键词:文化内涵;选材主题;发展传承  湘绣作为一位有着两千多年发展生命的老者,其自身具有突出的文化内涵以及不断创新的选材主题,体现、蕴含着发展传承的无限动力
期刊
摘 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土家族的集聚地。土家民族歷史文化悠久,婚嫁习俗与汉族有很大的差别。通过详细描述土家族婚俗的过程,旨在对巴东县土家族婚俗进行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土家族;婚俗;探索  A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江北地区,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89户,1389人,劳动力867个,绝大多数是土家族,占总人口的55%以上。该地土家族婚姻习俗浓厚,如婚嫁中相八字、拦车马等习俗颇具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及多媒体和数字网络的发展,大量的外来文化涌入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的进程加剧。为了能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民族在享受现代社会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能保持本民族的一些优秀文化特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作者以西双版纳为例,谈谈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关键词:西双版
期刊
摘 要:2014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调研启动馆藏上海金湖牛皮礁出水保护修复项目,2018年11月项目通过专家验收。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作为一家暂不具备文物修复资质的行业性博物馆,在推进木舵保护修复过程中,认真学习《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采用委托招标模式,全程参与监督学习。期间,严格遵循修复必要性论证、藏品价值评估、现状调查、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预防性保护等步骤
期刊
摘 要:齐云山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壮丽的风景和悠久的文化吸引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游历,并留下了诸多有着多重意义的石刻。近年来,这些石刻面临着文物保护与景区开发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对齐云山石刻进行开发利用成了焦点。文章在对齐云山石刻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运用文旅融合的概念,为齐云山石刻的保护出谋划策。  关键词:齐云山石刻;文旅融合;遗产保护;文物展示  文旅融合是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