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和概述我国当前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流行情况,并研究和探讨艾滋病的相关预防措施和控制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艾滋病;必要性;现状;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引发的强传染性疾病。它能够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毁灭性的攻击,且严重并发症较多,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艾滋病对人体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但目前医学界尚没有彻底根治的有效办法[1]。下面,本文就目前艾滋病的預防措施和控制研究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1艾滋病概述
1.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1.1 血液传播 患者在医院进行输血时,若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毒抗体检测,或注射器具、手术器械、接生器械以及口腔科器械等未经过严格的消毒检验,就有可能导致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
1.1.2吸毒传播 吸毒人员在进行毒品的静脉注射时,若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的针头、针管等感染艾滋病毒,都会导致人体感染艾滋病。据统计,吸毒传播是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最为主要的途径。
1.1.3性传播 目前,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且感染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多,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主要分为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且异性之间的艾滋病毒传播较多,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艾滋病性传播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了75.2%[2]。
1.1.4母婴传播 据卫生机构统计,青少年儿童中的艾滋病患者有90%是由母体直接承接感染的。通常是因为妇女在怀孕前感染艾滋病毒,并在孕期、分娩、哺乳阶段通过体液、乳汁等将其直接传染给婴儿。
1.2 艾滋病的发展现状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社会环境复杂等原因,使得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总人数众多,已经超过千万,且每年仍有众多的新增患者,是全球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3]。据卫生机构统计,我国艾滋病患者的分布较为分散,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疫情。其中,人数最多的省份为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东南沿海一带的患者主要以性行为传播为主,西北、西南一带的患者主要以吸毒传播为主,而中部、北部地区则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我国艾滋病患者的男女比例呈现明显差异,男性患者占其总人数的70%左右。而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我国的艾滋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39岁的青壮年群体,其中,大学生患者在近些年的统计中不断上升。此外,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患者比例也有显著增多[4]。
2 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1加强艾滋病社会宣传活动 卫生部门要联合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相关社会教育和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知识、预防措施、检验方法等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不对加强公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从而在思想源头上有效控制和降低艾滋病的传播。
2.2严厉打击毒品贩卖行为 在我国的艾滋病总人数中,吸毒患者的比例最大。因此,国家公安部门要联合多个部门严厉打击毒品种植、生产、走私、买卖等非法犯罪活动,长期性的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禁毒、灭毒综合治理活动,切实切断毒品的供应、买卖渠道,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毒品携带、贩卖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和标准,从而有效减少吸毒人数,降低艾滋病的吸毒传播比例。此外,公安部门还要广泛的在全社会开展毒品知识教育活动,宣传吸毒危害,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毒意识,鼓励公众对吸毒、贩毒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举报,从而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
2.3加强血液管理 卫生监督部门要依法严格对医院、社区门诊、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的血库情况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采血、供血、用血过程中血液制品的质量审核,加大对非法采血、供血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杜绝从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
2.4倡导安全套的应用 安全套能够在性行为活动中最大限度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被感染率,尤其是在男男同性性行为活动中的作用更大。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不好意思去购买安全套。因此,各地卫生健康机构应积极通过社会咨询宣传活动、广告、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对公众宣讲安全套的使用目的和重要性,并通过免费派发等形式促进和推动安全套的使用,帮助人们养成使用安全套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降低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比例。
2.5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 政府要认真做好所在地区的艾滋病患者统计调查工作,对已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要及时的提供有效治疗和心理疏导,在生活、思想、社会活动等方面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并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传等方式提高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关注度和接纳度,降低公众对其的恐惧、厌恶等情绪,从而避免艾滋病患者因心理问题而做出报复社会的举动。
3 艾滋病的控制进展情况
3.1 预防疫苗进展 目前,临床上已经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的艾滋病预防疫苗主要是AIDS疫苗和HIV疫苗。这两种疫苗均是针对HIV-1病毒因变异快、复制快等特点不易进行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而研发的,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但由于经费、地区、国际合作等方面问题,目前尚未在全球形成健全的艾滋病HIV-1病毒感染防疫体系。
3.2治疗药物进展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种类较多,较为普遍的主要有:齐多夫定、司他夫定、奈韦拉平、阿巴卡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克力芝等[5]。
4小结
艾滋病不仅对患者本身具有严重的致命性危害,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治安的稳定。目前,世界各国虽然在艾滋病的预防、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缺乏针对性的预防疫苗和根治性的治疗药物,艾滋病依然是当前全球最重大恶性传染病之一。因此,国家仍需要不断的在临床实践中积极的钻研和开发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提高全社会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和措施,从而更好的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
参考文献:
[1]李延军.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预防策略和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2009,14(04):61-65.
[2]秦广兴.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8):1149-1150.
[3]黄长风,蒙东华,秦敏霞.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新进展[J].内科,2008,13(06):897-900.
[4]徐鹏,韩琳,曾刚等.我国预防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政策变迁及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11(07):64-70.
[5]何文勋.农村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3,05(28):194-195.
关键词:艾滋病;必要性;现状;措施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引发的强传染性疾病。它能够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毁灭性的攻击,且严重并发症较多,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艾滋病对人体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但目前医学界尚没有彻底根治的有效办法[1]。下面,本文就目前艾滋病的預防措施和控制研究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1艾滋病概述
1.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1.1 血液传播 患者在医院进行输血时,若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毒抗体检测,或注射器具、手术器械、接生器械以及口腔科器械等未经过严格的消毒检验,就有可能导致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
1.1.2吸毒传播 吸毒人员在进行毒品的静脉注射时,若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的针头、针管等感染艾滋病毒,都会导致人体感染艾滋病。据统计,吸毒传播是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最为主要的途径。
1.1.3性传播 目前,性传播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且感染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多,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毒主要分为同性之间和异性之间,且异性之间的艾滋病毒传播较多,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艾滋病性传播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了75.2%[2]。
1.1.4母婴传播 据卫生机构统计,青少年儿童中的艾滋病患者有90%是由母体直接承接感染的。通常是因为妇女在怀孕前感染艾滋病毒,并在孕期、分娩、哺乳阶段通过体液、乳汁等将其直接传染给婴儿。
1.2 艾滋病的发展现状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社会环境复杂等原因,使得感染艾滋病毒的患者总人数众多,已经超过千万,且每年仍有众多的新增患者,是全球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3]。据卫生机构统计,我国艾滋病患者的分布较为分散,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艾滋病疫情。其中,人数最多的省份为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东南沿海一带的患者主要以性行为传播为主,西北、西南一带的患者主要以吸毒传播为主,而中部、北部地区则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我国艾滋病患者的男女比例呈现明显差异,男性患者占其总人数的70%左右。而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我国的艾滋病患者主要集中在20岁~39岁的青壮年群体,其中,大学生患者在近些年的统计中不断上升。此外,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患者比例也有显著增多[4]。
2 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1加强艾滋病社会宣传活动 卫生部门要联合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相关社会教育和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知识、预防措施、检验方法等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不对加强公众的自我防范和保护能力,从而在思想源头上有效控制和降低艾滋病的传播。
2.2严厉打击毒品贩卖行为 在我国的艾滋病总人数中,吸毒患者的比例最大。因此,国家公安部门要联合多个部门严厉打击毒品种植、生产、走私、买卖等非法犯罪活动,长期性的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禁毒、灭毒综合治理活动,切实切断毒品的供应、买卖渠道,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毒品携带、贩卖等行为的惩处力度和标准,从而有效减少吸毒人数,降低艾滋病的吸毒传播比例。此外,公安部门还要广泛的在全社会开展毒品知识教育活动,宣传吸毒危害,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毒意识,鼓励公众对吸毒、贩毒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举报,从而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
2.3加强血液管理 卫生监督部门要依法严格对医院、社区门诊、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的血库情况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加强对采血、供血、用血过程中血液制品的质量审核,加大对非法采血、供血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杜绝从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
2.4倡导安全套的应用 安全套能够在性行为活动中最大限度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被感染率,尤其是在男男同性性行为活动中的作用更大。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人不好意思去购买安全套。因此,各地卫生健康机构应积极通过社会咨询宣传活动、广告、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对公众宣讲安全套的使用目的和重要性,并通过免费派发等形式促进和推动安全套的使用,帮助人们养成使用安全套的行为习惯,从而有效降低艾滋病毒性传播的比例。
2.5 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 政府要认真做好所在地区的艾滋病患者统计调查工作,对已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要及时的提供有效治疗和心理疏导,在生活、思想、社会活动等方面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并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传等方式提高社会对艾滋病人的关注度和接纳度,降低公众对其的恐惧、厌恶等情绪,从而避免艾滋病患者因心理问题而做出报复社会的举动。
3 艾滋病的控制进展情况
3.1 预防疫苗进展 目前,临床上已经成功研制并投入使用的艾滋病预防疫苗主要是AIDS疫苗和HIV疫苗。这两种疫苗均是针对HIV-1病毒因变异快、复制快等特点不易进行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而研发的,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但由于经费、地区、国际合作等方面问题,目前尚未在全球形成健全的艾滋病HIV-1病毒感染防疫体系。
3.2治疗药物进展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种类较多,较为普遍的主要有:齐多夫定、司他夫定、奈韦拉平、阿巴卡韦、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克力芝等[5]。
4小结
艾滋病不仅对患者本身具有严重的致命性危害,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治安的稳定。目前,世界各国虽然在艾滋病的预防、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缺乏针对性的预防疫苗和根治性的治疗药物,艾滋病依然是当前全球最重大恶性传染病之一。因此,国家仍需要不断的在临床实践中积极的钻研和开发艾滋病的相关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提高全社会对艾滋病的预防意识和措施,从而更好的控制和预防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
参考文献:
[1]李延军.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预防策略和措施[J].长春大学学报,2009,14(04):61-65.
[2]秦广兴.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08):1149-1150.
[3]黄长风,蒙东华,秦敏霞.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新进展[J].内科,2008,13(06):897-900.
[4]徐鹏,韩琳,曾刚等.我国预防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政策变迁及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11(07):64-70.
[5]何文勋.农村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3,05(2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