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将改变教师的生活,实现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应变,在变中求新,在变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了真正实施新课程,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1.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的教学
1.1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与心灵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与心灵的对话,自我倾听、自我发现、自我决策、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等,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激起学习的主动意识,在阅读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掌握读书的方法。
1.2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他人对话。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与他人对话,通过心灵共振、思想沟通、相互接纳、相互倾听、互相配合、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共同体验、共同解决、达成共识、共同提高等,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认识协作的重要性。
1.3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与社会生活、自然、历史、未来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通过实验发现、调查实践、搜集处理、表达交流、逻辑推理、知识构建、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感悟生活;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感和充实感,形成对现实的认识,对价值观的顿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情感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2.1教学策略:教这类课文,教师就要像一位导演,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种感情氛围的作用下,教学自然水到渠成。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可先用深沉的语调,怀念的感情,简介总理的丰功伟绩和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然后一边放哀乐,教师一边如泣如诉地朗读课文。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就很容易通过文字理解“向总理永别”的感人场面,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无限爱戴和怀念之情。
2.2教学模式:《雨点》是一首诗歌,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姿态,并用四个拟人化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来;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的不同样子。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要设计以下模式:“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层层递进,引导初读→创设情境,读好课文→凭借板书,复述课文→创设情境,运用语言”。古诗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能描绘出一种情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到韵味,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要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我们可用以下模式:了解背景,理解诗意→启发想象,体会感情→指导诵读,体悟情感→拓展学习,积累语言。
3.重视阅读感受的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浓郁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充分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学习阅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应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
4.关注细节,凸显细微差别准确品评鉴赏
目前仍有不少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频繁地分析课文,直接肢解文本内容,引用的资料泛滥成灾,把语文讲“肿”了,效果却不佳。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阅读,要紧的是培养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教师不仅要重视引领学生品读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优美语句,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关注一些不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词语或是简单的语句,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品读。《荷花》中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般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解读为:一个“冒”字体现了白荷花的动态之美即可。细细掂量这个“冒”字,仿佛感受到了一个争先恐后、一种亭亭玉立、一种挣脱拘谨后的自由、一种蕴蓄能量后的喷薄。白荷花们是那样充满活力,那样惹人喜爱,她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容颜、自己的精神和气质。读着“冒”,嚼着“冒”,你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白荷花。有人一读到“饱经风霜”一词,脑海中便浮现出深深的皱纹,深陷的眼眶,充血的眼睛,黝黑的皮肤,瘦削的下巴,无助的神情,甚至枯黄凌乱的须发……语言总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之中的,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表象积累,语言也就没办法经受同化或顺化,进而在大脑中安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以丰富大脑中的表象材料。教学中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换词练习、词义比较、不同语句表达效果的品评与鉴赏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表象,加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凸显细微差别,准确理解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当。
5.夯实基础不放松
坚守语文本位,加强“双基”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是语文新课改的固有之义。因为“双基”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双基”之于语文,犹如基石之于大厦,如果在学生接触母语的起始阶段,没有通过大量、扎实的语言训练以夯实其基础,没有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基本能力,就不可能获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也就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根本意义。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双基”教学,不能再重复过去把“语言文字训练”强化到无以复加的肢解式、机械式、灌输式的老路,我们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内涵、新的策略,以实现新的突破,切实夯实“双基”。
1.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这种对话式的教学
1.1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与心灵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与心灵的对话,自我倾听、自我发现、自我决策、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等,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激起学习的主动意识,在阅读实践中感悟语言文字,掌握读书的方法。
1.2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他人对话。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与他人对话,通过心灵共振、思想沟通、相互接纳、相互倾听、互相配合、互相评价、互相激励、共同体验、共同解决、达成共识、共同提高等,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认识协作的重要性。
1.3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学习与社会生活、自然、历史、未来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通过实验发现、调查实践、搜集处理、表达交流、逻辑推理、知识构建、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感悟生活;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愉悦感和充实感,形成对现实的认识,对价值观的顿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情感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模式
2.1教学策略:教这类课文,教师就要像一位导演,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种感情氛围的作用下,教学自然水到渠成。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可先用深沉的语调,怀念的感情,简介总理的丰功伟绩和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然后一边放哀乐,教师一边如泣如诉地朗读课文。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就很容易通过文字理解“向总理永别”的感人场面,激起学生对总理的无限爱戴和怀念之情。
2.2教学模式:《雨点》是一首诗歌,分别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姿态,并用四个拟人化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来;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雨点的不同样子。为了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要设计以下模式:“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层层递进,引导初读→创设情境,读好课文→凭借板书,复述课文→创设情境,运用语言”。古诗一般用字凝练,感情浓郁,意蕴深远。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能描绘出一种情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注重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指令性的包办,让学生一味地对诗句、诗意死记硬背,恐怕很难体会到韵味,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要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我们可用以下模式:了解背景,理解诗意→启发想象,体会感情→指导诵读,体悟情感→拓展学习,积累语言。
3.重视阅读感受的体验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浓郁的感情色彩。阅读又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阅读中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充分尊重学生鲜活的生命存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过程中要落实“对话”的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学习阅读,理解词句。学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评价,有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应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精神体验过程。
4.关注细节,凸显细微差别准确品评鉴赏
目前仍有不少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频繁地分析课文,直接肢解文本内容,引用的资料泛滥成灾,把语文讲“肿”了,效果却不佳。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阅读,要紧的是培养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教师不仅要重视引领学生品读赏析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优美语句,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关注一些不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词语或是简单的语句,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品读。《荷花》中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般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解读为:一个“冒”字体现了白荷花的动态之美即可。细细掂量这个“冒”字,仿佛感受到了一个争先恐后、一种亭亭玉立、一种挣脱拘谨后的自由、一种蕴蓄能量后的喷薄。白荷花们是那样充满活力,那样惹人喜爱,她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容颜、自己的精神和气质。读着“冒”,嚼着“冒”,你自己也仿佛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白荷花。有人一读到“饱经风霜”一词,脑海中便浮现出深深的皱纹,深陷的眼眶,充血的眼睛,黝黑的皮肤,瘦削的下巴,无助的神情,甚至枯黄凌乱的须发……语言总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之中的,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表象积累,语言也就没办法经受同化或顺化,进而在大脑中安家。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以丰富大脑中的表象材料。教学中进行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换词练习、词义比较、不同语句表达效果的品评与鉴赏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表象,加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凸显细微差别,准确理解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当。
5.夯实基础不放松
坚守语文本位,加强“双基”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本是语文新课改的固有之义。因为“双基”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双基”之于语文,犹如基石之于大厦,如果在学生接触母语的起始阶段,没有通过大量、扎实的语言训练以夯实其基础,没有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基本能力,就不可能获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也就失去了学习母语的根本意义。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双基”教学,不能再重复过去把“语言文字训练”强化到无以复加的肢解式、机械式、灌输式的老路,我们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内涵、新的策略,以实现新的突破,切实夯实“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