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重视课堂教学,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社会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则特别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全部改为“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感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实把“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出现了许多具有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活动课。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造了条件。因此上好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认识,增强对活动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主要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一讲到底,学生也是一听到底。新课程标准中对活动课教学的要求,也正是体现了当今教学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三、概括段落大意、分层次
这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越来越加强,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成绩不好、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政治,尤其是一到综合试卷,材料一长,有些学生就无法下手了。不会看材料,看不懂材料,看不懂问题的现象非常严重。我想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不妨就借鉴一下语文的分层、概括大意的方法,让学生得到锻炼。比如在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我们就拿出一小节,让学生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大意。由学生概括出两层的大意:一是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后在复习时加上我国哪些政策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这样一种概括式自主学习得出的东西远比我们老师讲授理解得深刻,同时也理清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这样一种最基本的认识问题的基本思路。
当然,政治课毕竟不是语文课,所以用语文的方法上政治课时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1)教学方法毕竟只是形式,政治课本身的内容尤其是它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视。(2)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是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政治学科本身的特色不能丢掉。我们还是需立足政治教材本身的特点,上出让学生喜欢的政治特色。
四、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无论从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尊重、信任、鼓励学生,让学生们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活动课教学。
五、精心设计活动课教学过程
(1)认真选择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及内容一般是教材中所提供的,但就教材而言,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活动。(2)精心设计活动程序。通过有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活动课教学,他们对美有了理性的认识,深深体会到美应当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受内在美的制约,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出来。让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程序,有利于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果,更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
六、要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课形式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事件、情境与刺激,可以唤起、维持并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比如:(1)搜集整理素材资料的活动。学生课前围绕一个主题搜集信息,上课时将学生课前搜集的素材、事例信息,在适当时间展示出来,对理解知识可起到深化的作用。(2)模拟、感悟类的活动。如让学生以某种身份生活一定时间,半天、一天、一周或一个月不等,体验角色的真实生活与感受。
总之,通过活动课,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出现了许多具有自主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活动课。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造了条件。因此上好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认识,增强对活动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主要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一讲到底,学生也是一听到底。新课程标准中对活动课教学的要求,也正是体现了当今教学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三、概括段落大意、分层次
这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越来越加强,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成绩不好、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政治,尤其是一到综合试卷,材料一长,有些学生就无法下手了。不会看材料,看不懂材料,看不懂问题的现象非常严重。我想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不妨就借鉴一下语文的分层、概括大意的方法,让学生得到锻炼。比如在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候,我们就拿出一小节,让学生分层,并概括每一层的大意。由学生概括出两层的大意:一是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后在复习时加上我国哪些政策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这样一种概括式自主学习得出的东西远比我们老师讲授理解得深刻,同时也理清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这样一种最基本的认识问题的基本思路。
当然,政治课毕竟不是语文课,所以用语文的方法上政治课时也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1)教学方法毕竟只是形式,政治课本身的内容尤其是它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视。(2)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我们只是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政治学科本身的特色不能丢掉。我们还是需立足政治教材本身的特点,上出让学生喜欢的政治特色。
四、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无论从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尊重、信任、鼓励学生,让学生们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活动课教学。
五、精心设计活动课教学过程
(1)认真选择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及内容一般是教材中所提供的,但就教材而言,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主题活动。(2)精心设计活动程序。通过有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的活动课教学,他们对美有了理性的认识,深深体会到美应当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受内在美的制约,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出来。让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程序,有利于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果,更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
六、要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课形式
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学事件、情境与刺激,可以唤起、维持并推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比如:(1)搜集整理素材资料的活动。学生课前围绕一个主题搜集信息,上课时将学生课前搜集的素材、事例信息,在适当时间展示出来,对理解知识可起到深化的作用。(2)模拟、感悟类的活动。如让学生以某种身份生活一定时间,半天、一天、一周或一个月不等,体验角色的真实生活与感受。
总之,通过活动课,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