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插上自主飞翔的翅膀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tuzh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才能、智慧和人格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文教学在这一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想让作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一、紧扣三“点”,激发兴趣
  
  影响学生写作成败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学生的主体因素,是内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使之进入欲罢不能的积极输出状态。
  (一)巧扣“关注点”。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 “自己有了感想马上写”是作文成功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用我文抒我情”,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对什么有自己的感想。抓得巧,扣得准,就会“一石击破水中天”,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如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像中秋节,学生吃月饼,话团圆,赞明月,叹离合,神采飞扬,往往欲罢不能。我巧抓这一“关注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各种畅想,学生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写出的文章精彩纷呈,真挚感人。再如新近发生的重大时事,像上海世博会、玉树大地震等,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写成文章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此刻, 学生心中的激情早已积聚,真是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学生的写作只不过是情感的自然流泻,又怎么会不激情荡漾呢?
  (二)妙扣“感情点”。成功的习作,大都伴有强烈的感情,真挚的表达欲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引导,创设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创作的情景中,让他们体验、再现、感悟生活,使之热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如在教师节这一天,我用几句短诗向学生倾诉自己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孩子们被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及时抓住这一“感情点”,让学生写讴歌老师的小诗,学生个个激情澎湃,不到半个小时,一首首充满真情的习作创作完成。学生品尝到创作成功的快感之后,我又把任课教师请到教室,让学生把写好的小诗朗诵给老师听。命令一下,学生们就开始重新修改刚刚写好的小诗,真正做到了字斟句酌。听了学生们动情的朗诵,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课后,大家仍兴趣昂然,津津有味地谈论着自己的作品。激情洋溢在学生的脸上,灵感滋长在孩子的心里。此时,我及时布置作文,让学生把朗诵会的情景和感受写到作文中。这正是学生们乐意去做的,又怎么会有无话可说的愁苦?
  (三)挖掘“精彩点”。中学时期的孩子大多都关注生活,喜欢联想。教师要挖掘出孩子灵魂深处的智慧火花,点燃写作的欲望。为此我经常把学生引领到生活中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美,领悟生活的情,体验生活的理。拓宽写作的范围,挖掘生命的精彩。有的学生写“人生百态图”,一个学期下来,把班内四十多名同学,若干亲人朋友刻画得栩栩如生;有的同学写“五味生活坊”专门从细节入手,写得细腻感人;有的同学写“武侠英雄传”刀光剑影,扶弱济贫,写得出神入化正义凛然。
  经过长期观察,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而且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社会、关注人生。
  
  二、引导点拨,点燃激情
  
  心灵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水井,只要激情荡漾,智慧的清泉就会时时涌出。当学生创作的欲望来临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良机,引导点拔,激活思维,点燃激情,让学生收获创作的快乐。
  (一)及时引导。初中生尚未形成独立创作能力,尤其是审题、立意、构思、组材的技巧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因此,教师及时的引导点拔,能使学生作文向更高层次迈进。尤其当学生写作中,呈现出“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教师的“一杖之助”往往会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鼓起孩子的梦想之帆。
  (二)巧妙启发。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只能是穿针引线的引导,绝不能越俎代庖。如学生以“承诺”为话题作文,思路不甚开阔,我及时组织学生说一说:承诺是什么?可以对谁承诺?古今有多少与承诺有关的故事?可以写成什么形式的文章?大家一交流,思路立刻打开了。有的写自己对陌生人的一次承诺,有的写王昭君对汉元帝的承诺,有的写人类对大自然的承诺……形式上有题记式、日记体、童话体、剧本体、故事新编等,可谓百花争艳、精彩纷呈。每人都有一种思想,大家相互交流就会有无数的思想,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着无数个方向扩展,所得的知识,就是立体的、多维的、灵活的。
  (三)交流评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之后,要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明确修改意见。评价结束之后,及时修改,修改形式包括:创作完成后的“自我反思式修改”,同等水平的同伴之间的“同伴互助式修改”,写作组长给差一些的学生的“支招与建议式修改”等,修改完成之后在小组内班级内推荐、交流、赏析。多层次多角度的精心修改,使每个学生的习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搭建平台,展示才华
  
  写作热情的保持,往往来自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就要求教师要给更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展示才华的机会,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一)拓展空间,实践应用。有人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为此,我常常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把作文教学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相结合,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将各种场景、事件纳入写作规划之中,使学生养成处处留心,时时写作的好习惯。当台上精彩地演讲时,听的同学会思考并记录,写成会议记录;当学生开展辩论会时,布置其他学生留心观察,写好观察记录……这样就把作文训练纳入到实践的范畴,让学生处处练笔,时时写作。如教师节到了,让学生给老师写封信或作首诗,并亲自送给老师作为节日礼物;春运会上让学生过一把记者“瘾”,作一次报道,发一个新闻,拟一个海报;到了入团年龄了,指导学生写份入团志愿书;学写建议了,让学生给领导或老师提建议,看谁的建议能够得到对方的采纳。前几天,有些学生给校长提建议,要求在宿舍楼前的小路上安置路灯,结果校长采纳了学生的建议,很快楼前的小路上变得灯火通明了。于是一封封感谢信又像雪片似的飞到校长手中。学生简直把作文,当成了一种交际的工具,解决问题的桥梁。
  让作文与实践接轨,使每一篇文章都派上用场,不仅扭转了虚假的文风,而且使学生的创作热情与日俱增。
  (二)结集发表,放飞梦想。强烈的好胜心是中学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是在每次作文中,挑选出优秀作品,经过精心的批改,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直到成形。然后收入班内优秀作品集,在班级间传看、展评。二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好的作品选入校刊《河畔风声》或寄出发表。这一举措,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之中,真正实现了轻负高效。
  
  四、两类作文,相得益彰
  
  为了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之激情荡漾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我十分注意“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使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实践。
  (一)命题作文紧扣学生实际。初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上,有明显的阶梯性,且各年级差异较大。初一学段的学生还处在儿童与少年的转换期,他们的关注点主要是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人生自然界事物的关注明显不够。初二学生的关注点有了扩展,他们开始关注家庭、校园、同学,感受生活的快乐,欣赏周围美好的事物,作文的范围明显扩大。初三学生更加成熟,开始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喜欢写作关于人生、社会之类的题目,作文讲究文采,尤其喜欢写感悟生活的文章。为使作文训练规范有序,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我把作文命题“序列化”。初一阶段设置以“自我写真”为主的作文题目,把自由想象和生活写真作为训练点,如“20年后的我”,“奇妙的旅行”、“与星星对话”,“小小的我”等。初二阶段则设计了“抒写真情,言我心声”为主的作文题目,如“校园你我他”、“掌声响起来”等。到了初三则设计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作文题目,如“社会热点调查”、“走出迷茫”、“对XX的思考”等。努力使每一个命题都贴近学生实际,并提供大量的时文或伙伴语言做示范,使学生有“法”可依,有事可叙,有情可抒,从而实现了作文教学的有序高效。
  (二)自主作文力求创新。作文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活动的源泉便是实践活动。为使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我们特别开设了三种形式的自主作文课。一种是由学生独立承办的实践性作文课,如辩论会、座谈会、讲座会等。另一种是现场“写生课”,即把学生带入现场,边观察边写作。如让学生带着笔到球场看球赛,边看边描写球赛场面,使生活跃然纸上。再一种是自悟性作文课,即让学生从阅读中领悟写作,获取灵感,自由表达。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的探索还很不成熟,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朋友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小学课本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且文质兼美,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再者文章中的词句也都是经过作者逐字逐句地斟酌,当孩子用清脆的童声把这些意象丰富的词句诉诸自己的心灵和耳朵时,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如果长期浸润在充满营养的文海当中,审美水准会与日俱增。  朗读会让学生终生受益,那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在语文教学
期刊
是一种什么东西,它可以让一个身处黑暗中的人无比坦然地面对生和死、名与利?活着还是死去,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死生之情是羁绊不到他的。名利与尊位也是他所不屑一顾的。世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然而他却对芸芸众生充满了同情。他是那样地高高在上,又满怀悲悯地俯瞰着人世。他的一生都在超脱当中享受着灵魂永久的和平,他只想逍遥在无穷的世界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因为他的胸中充沛着自由,因为他的名字叫做庄子。  
期刊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自然之美,民俗之美,人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充分利用,就可以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心灵的塑造和精神的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回想沿着实践“课程改革”理念一路走来的点滴,真是感慨诸多。曾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几乎是“挖空心思”地备课、讲课,可到头来收效甚微。正当我迷茫时,“课改”之风吹来了,“课标”中明确指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如灯塔,给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而今,通过对“课改”理念的不断学习,加上本人的不断实践和反思,就如何在课堂落
期刊
摘 要:两宋以来崛起的城市文化与文学,以功利性、世俗性、娱乐性为核心特征,不断侵蚀、瓦解着占主导地位的农耕文化的根基,使中国文化具有近代社会的新质。把古代城市文学引入选修教材,既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批评的观念与视野,又有助于构建契合岭南文化精神的地域性教材体系。  关键词:城市文化 农耕社会 文化视野 课程资源    还得从一次以“都市与乡村”为话题的写作指导课说起。那节课的基本设想是,先让学生用几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针对问题所在,探讨一些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文言文 教学效率    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改革相比,文言文阅读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死角’”(钱梦龙语)。至今,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强调机械记忆的“串讲式”教学仍有市场,导致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这种快乐的到来,让阅读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学生阅读兴
期刊
“美文不在辞藻,如美人不在衣饰,而在天真烂漫舒卷自然之中,匠心存矣。”用宗璞《代后记》中的这一句话形容其散文《三幅画》,感觉再恰切不过了。  《三幅画》从作者取画时寻挂失条不得的懊恼写起,回忆了文坛学兄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终又以挂失条“赫然在焉”作结,寥寥两千多字的叙述,于淡然直白间掩藏着特有的浓郁、炽烈和诚美。在宗璞笔下,才华横溢的挚交,感人至深的友情,变化多端的生活,都不事雕琢地浓缩
期刊
近期和学生一起赏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了一些新的体会,虽然围绕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各谈其志向理想时,曾皙勾画出这样一幅图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对于此段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如下几种: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提到学生作文,就算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有“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尴尬。无米之炊难为,老师们都能引导学生通过各个途径积累素材,可要做一个“巧妇”,将积累的材料合理地布局谋篇却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这种写作技巧绝不能仅仅依赖作文指导课来完成。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贯穿语文学习始终的一个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