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最近几年,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社会各界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在开展该学科教学时,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主要目的与实现方式,将逻辑思维置于重要位置,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促使其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逻辑思维 提升方式
一直以来,数学学科对于学生发展都非常关键,而且应用价值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整体教学情况的改善,对于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成果提升而言意义重大。在开展教学时,要求教师对于逻辑思维培养充分重视起来,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新时期,学生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迫切需要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也需要承担这一教学任务,制定有效措施,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提升。
一、运用判断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针对对错进行判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个体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反映,并且学会判断方法,也是对学生该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1]。因此,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应当能够掌握设计判断题的有效方法,进而借助判断题,更好的对学生该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概率初步有关知识时,针对等可能事件,学生虽然比较容易理解其改变,但是在实际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时,可以发现很难对其做出准确判断。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生男生女为等可能事件吗?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如果并不了解,可能会认为该事件为等可能事件。所以,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科学合理的设置判断题。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判断向自主白球与黑球的数量均为5个,在每次取出时,两种颜色球的取出概率是否相等;学生生活中比较喜欢的猜拳游戏,其每一次出拳的概率如何等。通过这种判断过程,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特征,能够较好的对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实现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活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活动式教学方法是新时期比较有效的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的方法之一。通过运用该方法,学生能够较为自主的解决多数数学难题,有助于培养其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中,通常喜欢对探究对象进行分解,将其分为多个部分,再对部分进行探究。所以,该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时,学生对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特征并不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小图钉和一定长度的细线,先固定细线的一端,然后使用铅笔拉紧细线,绷紧直线,铅笔的活动轨迹即为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画出圆的图形。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教学,能够在学生动手画圆的过程中,强化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分组辩论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点都存在一定的争议。此时,通过利用分组辩论,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活力,营造出多元化交流的课堂。主要原因在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事先与之数学课堂,也属于生成性课堂的一种,而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等,也都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构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良好,学生也能够获得学习灵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2]。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与无理数等基本概念时,可以发现学生经常容易出现各种混淆等错误,无法真正理清各类数的概念。对于学生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辩论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分组,要求其辩论知识点。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于辩论的观点认识更加深刻,也能够逐渐梳理自己对这一方面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在辩论过程中,两组学生的思维不断出现碰撞,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此过程中也不断进行完善,整体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丰富。
结语
总体来看,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一项长期,并且非常复杂的工程。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探索与总结,才能逐渐看到培养的成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数学教师承担重要责任,而且要求其他学科教师与家长都应当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彦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学周刊, 2013(11):56.
[2]張宏政.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2007年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初赛第17题评析[J].中学教研(数学),2007(9):45-47.
[3]赵超.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27.
[4]张宏政.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2007年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初赛卷第17题评析[J].数学教学通讯,2007(11):53-55.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逻辑思维 提升方式
一直以来,数学学科对于学生发展都非常关键,而且应用价值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整体教学情况的改善,对于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成果提升而言意义重大。在开展教学时,要求教师对于逻辑思维培养充分重视起来,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新时期,学生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迫切需要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也需要承担这一教学任务,制定有效措施,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提升。
一、运用判断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针对对错进行判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个体逻辑思维能力强弱的反映,并且学会判断方法,也是对学生该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1]。因此,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应当能够掌握设计判断题的有效方法,进而借助判断题,更好的对学生该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概率初步有关知识时,针对等可能事件,学生虽然比较容易理解其改变,但是在实际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时,可以发现很难对其做出准确判断。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生男生女为等可能事件吗?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如果并不了解,可能会认为该事件为等可能事件。所以,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知识水平,科学合理的设置判断题。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判断向自主白球与黑球的数量均为5个,在每次取出时,两种颜色球的取出概率是否相等;学生生活中比较喜欢的猜拳游戏,其每一次出拳的概率如何等。通过这种判断过程,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身心特征,能够较好的对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行培养,进而实现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活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活动式教学方法是新时期比较有效的开展数学学科教学的方法之一。通过运用该方法,学生能够较为自主的解决多数数学难题,有助于培养其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中,通常喜欢对探究对象进行分解,将其分为多个部分,再对部分进行探究。所以,该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时,学生对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特征并不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个小图钉和一定长度的细线,先固定细线的一端,然后使用铅笔拉紧细线,绷紧直线,铅笔的活动轨迹即为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画出圆的图形。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通过开展这一活动教学,能够在学生动手画圆的过程中,强化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分组辩论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点都存在一定的争议。此时,通过利用分组辩论,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活力,营造出多元化交流的课堂。主要原因在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事先与之数学课堂,也属于生成性课堂的一种,而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等,也都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构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良好,学生也能够获得学习灵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2]。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与无理数等基本概念时,可以发现学生经常容易出现各种混淆等错误,无法真正理清各类数的概念。对于学生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辩论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分组,要求其辩论知识点。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于辩论的观点认识更加深刻,也能够逐渐梳理自己对这一方面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在辩论过程中,两组学生的思维不断出现碰撞,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此过程中也不断进行完善,整体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丰富。
结语
总体来看,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是一项长期,并且非常复杂的工程。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探索与总结,才能逐渐看到培养的成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数学教师承担重要责任,而且要求其他学科教师与家长都应当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彦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 学周刊, 2013(11):56.
[2]張宏政.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2007年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初赛第17题评析[J].中学教研(数学),2007(9):45-47.
[3]赵超.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27.
[4]张宏政.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2007年浙江省初中数学竞赛初赛卷第17题评析[J].数学教学通讯,2007(11):53-55.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