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经典古籍文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的关于法治的经典论断。在习近平主席的许多作品和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先哲们的法言法语,借鉴先贤法治思想的境界和高度,论述现今的各种现实问题。可见,这些文化瑰宝,经过了数千年时间长河的冲刷,却依然能够傲然挺立在经典的圣殿至上,历久弥新,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法治观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执行校纪;法治思维;以德垂范;礼法合治
作为身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任的高校,应该尤其重视法治思维的培养,公平公正公开办事,充分发挥启蒙教化的作用,做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在教书育人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深化推进教育改革和规范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依法治校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传统法律文化能够为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启示。在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经典古籍文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的关于法治的经典论断,在习近平主席的许多作品和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先哲们的法言法语,借鉴先贤法治思想的境界和高度,论述现今的各种现实问题。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略述传统法律文化如何助推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一,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徙木立信人皆趋令。
在《史记》中记载的卫鞅徙木立信的事迹,为了使世人相信其立法的可执行度,商鞅南门立木,许诺只要有人能够将木头运至北门就有赏金五十。运木头是一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民众都不能相信,只有一人鼓足勇气将木头运至北门,商鞅果然令手下赏其金五十,以此向民众昭示其立法的公信力,至此“秦人皆趋令”。由此可见,落实并加强法律的公信度,是古今法治之共性。
在我们现今的高校管理中,也可以借鉴数千年前商君的做法。一方面,精简条文,易于理解。现在很多学校里面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很多,并且动辄便是一本书,而且有的条款规定的内容模棱两可,不太清晰明确,往往会造成规则发到教师和学生的手中却鲜有人翻阅学习的现象。因此,可以首先在精简条文方面着手,采用编制精简本的方式,将师生最为感兴趣并且与自身利益最为切实相关的条文内容集中编纂。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非殊不易。法律如果朝令夕改,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严格依照校规校纪等各种规范性文件执行,则会导致“法制毁而令不行矣”。因此要大力提高依法治校的公信度,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更易法律的实施,这样才能够助推全校师生都相信规则信仰法律。
第二,全校师生人皆遵守,法治思维奉法者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说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总书记用典可谓句句经典,这句话正是出自《韩非子·有度第六》。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在习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中,充分表明了依法治理至关重要的思想。国家的强弱,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奉法者的素质。
每一个国家都有法度存在,每一个学校都有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是关键在于要有“使法必行之法”,其重点就在于学校的管理团队紧紧围绕法律执行,各项规定嚴格遵守实施,从管理层面上加强高校相关法律的实施。法令虽然存在着,但是仅仅靠法令不可能自己来发挥作用,需要众人的遵守,做到人人尊法守法,国家就能强大。同样,在依法治校的环境下,需要全校师生都能够知法守法行事,遵循法定规则程序办事,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依法行政以德率众,身正垂范不令而行
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记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时刻注重个人的品行修养,慎言、慎行、慎独,只有先正自身才能使广大师生都能够“不令而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洁品性垂范师生,使高校形成自上而下的良好风气。
而高校教师也应该做到以身作则,懂法守法,不仅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也要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更要注重自身品行道德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提到“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正是对于老师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而崇高的道德追求在全校蔚然成风,更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推手。
第四,礼法合治四维乃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并以此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和内核实质。这句经典的引用出自于《管子·牧民》,曰:“四维张,则君令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为了法令的推行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要进行以“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四维”教化。在前文所引用的《管子·任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管子》竭力主张“以法治国”,但是与此同时在也《管子·牧民》中可以看出,其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并且在《管子·权修》中强调:“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由此可见,只有既重法治,又重德教,双管齐下,两者并用,相辅相成,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大到治理国家,小到治理高校,其道理亦然。道德和法律同样都是上层建筑,法律是最低层面上的道德,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是法律的灵魂。在高校大力开展依法治校的同时,也要做到礼法合治,将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相结合,将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全校播撒。
这些古贤的智慧结晶,先哲遗留下的文化瑰宝,或如群星般璀璨夺目字字珠玑、或如皓洁明月般光彩照人,经过了数千年时间长河的洗涤冲刷,却依然能够毫不褪色,精妙如新的傲然挺立在经典文化的圣殿至上,历久弥新,为我们今天依法治校的法治观提供新的思路和引导。在这些法理文化的启示之下,我们需要结合本每一个学校自身的特点特长、当地的区域特色以及当下的时代特点,深入调研、分步实施,不断推进依法治校的步伐,总结依法治校的经验,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使良好的高校法治氛围成为教育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助推器。
关键词:执行校纪;法治思维;以德垂范;礼法合治
作为身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重任的高校,应该尤其重视法治思维的培养,公平公正公开办事,充分发挥启蒙教化的作用,做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在教书育人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深化推进教育改革和规范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依法治校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而传统法律文化能够为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视角和启示。在我们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经典古籍文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的关于法治的经典论断,在习近平主席的许多作品和讲话中,也多次引用古代先哲们的法言法语,借鉴先贤法治思想的境界和高度,论述现今的各种现实问题。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略述传统法律文化如何助推依法治校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一,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徙木立信人皆趋令。
在《史记》中记载的卫鞅徙木立信的事迹,为了使世人相信其立法的可执行度,商鞅南门立木,许诺只要有人能够将木头运至北门就有赏金五十。运木头是一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民众都不能相信,只有一人鼓足勇气将木头运至北门,商鞅果然令手下赏其金五十,以此向民众昭示其立法的公信力,至此“秦人皆趋令”。由此可见,落实并加强法律的公信度,是古今法治之共性。
在我们现今的高校管理中,也可以借鉴数千年前商君的做法。一方面,精简条文,易于理解。现在很多学校里面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很多,并且动辄便是一本书,而且有的条款规定的内容模棱两可,不太清晰明确,往往会造成规则发到教师和学生的手中却鲜有人翻阅学习的现象。因此,可以首先在精简条文方面着手,采用编制精简本的方式,将师生最为感兴趣并且与自身利益最为切实相关的条文内容集中编纂。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非殊不易。法律如果朝令夕改,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严格依照校规校纪等各种规范性文件执行,则会导致“法制毁而令不行矣”。因此要大力提高依法治校的公信度,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绝对不能更易法律的实施,这样才能够助推全校师生都相信规则信仰法律。
第二,全校师生人皆遵守,法治思维奉法者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说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总书记用典可谓句句经典,这句话正是出自《韩非子·有度第六》。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在习总书记引用的这句话中,充分表明了依法治理至关重要的思想。国家的强弱,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奉法者的素质。
每一个国家都有法度存在,每一个学校都有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但是关键在于要有“使法必行之法”,其重点就在于学校的管理团队紧紧围绕法律执行,各项规定嚴格遵守实施,从管理层面上加强高校相关法律的实施。法令虽然存在着,但是仅仅靠法令不可能自己来发挥作用,需要众人的遵守,做到人人尊法守法,国家就能强大。同样,在依法治校的环境下,需要全校师生都能够知法守法行事,遵循法定规则程序办事,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依法行政以德率众,身正垂范不令而行
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记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时刻注重个人的品行修养,慎言、慎行、慎独,只有先正自身才能使广大师生都能够“不令而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洁品性垂范师生,使高校形成自上而下的良好风气。
而高校教师也应该做到以身作则,懂法守法,不仅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也要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更要注重自身品行道德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中提到“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正是对于老师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而崇高的道德追求在全校蔚然成风,更是依法治校的重要推手。
第四,礼法合治四维乃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并以此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和内核实质。这句经典的引用出自于《管子·牧民》,曰:“四维张,则君令行”;“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为了法令的推行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要进行以“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四维”教化。在前文所引用的《管子·任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管子》竭力主张“以法治国”,但是与此同时在也《管子·牧民》中可以看出,其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并且在《管子·权修》中强调:“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由此可见,只有既重法治,又重德教,双管齐下,两者并用,相辅相成,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大到治理国家,小到治理高校,其道理亦然。道德和法律同样都是上层建筑,法律是最低层面上的道德,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而道德是法律的灵魂。在高校大力开展依法治校的同时,也要做到礼法合治,将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相结合,将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全校播撒。
这些古贤的智慧结晶,先哲遗留下的文化瑰宝,或如群星般璀璨夺目字字珠玑、或如皓洁明月般光彩照人,经过了数千年时间长河的洗涤冲刷,却依然能够毫不褪色,精妙如新的傲然挺立在经典文化的圣殿至上,历久弥新,为我们今天依法治校的法治观提供新的思路和引导。在这些法理文化的启示之下,我们需要结合本每一个学校自身的特点特长、当地的区域特色以及当下的时代特点,深入调研、分步实施,不断推进依法治校的步伐,总结依法治校的经验,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使良好的高校法治氛围成为教育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