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作家”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起,网络上又兴起一股评判“作家富豪榜”的浪潮,是缘于由《财经时报》独家推出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再次出炉。调查单位一直强调:“调查的结果其实在意料之中,一些作家在为生存苦苦挣扎,一些作家已经通过版税‘跻身富人阶层’,基于此,本报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目的不在于标榜作家之间的差距,而是试图真实展现中国作家的生存现状。”
  自2006年《财经时报》首次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伊始,有关“作家”、“价值”、“传统文化”、“图书”、“阅读”等问题,渐渐引起读者的审思。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三年的“富豪榜”:
  
  
  以2006年和2007年作为参考,我们重点分析2008年的“作家富豪榜”,先不去讨论这个调查到底有什么意义,或者有多大的偏颇,从这些名单和数据中,我们的确也看到当代中国作家的一些生存现状。
  
  “富豪”作家:致富渠道多元化
  从三年的“富豪榜”,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致富渠道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经典著作的再版,不断变化的读者群带给作家源源不断的财富。
  以散文家余秋雨、“童话大王”郑渊洁等为代表的老一代作家,由于他们的作品受到了广泛读者的肯定,虽然每年收入波动比较大,但三年来都榜上有名。但并不是所有的此类作家都能如此,2006年榜单上的王蒙,到2007年以后就已经消失了,而刘心武、贾平凹等作家也是勉强支撑到2007年就掉出榜单。
  二.茅盾文学奖不仅是荣誉,也是物质财富。
  获奖的文学作品,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肯定,这些不仅带给作者无上的荣誉,也带给作者丰厚的物质财富。2006年的陈忠实、阿来、张平,还有2008年的麦家,都是茅盾文学奖的直接受利者。
  三.经典作品的频繁再现,一次又一次赢得读者的倾心。
  新时代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的作家,不仅仅是以一部作品取胜,而是优秀作品纷繁,比如唐浩明,就有《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等优秀作品;铁凝、海岩、余华、莫言、池莉、曹文轩、毕淑敏、陆天明、刘震云、王跃文等作家的作品也展现出新一代中国作家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这些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其深度和广度也受到读者的倾心。
  四.青春小说的作者,受读者追捧。
  最明显的代表当然非安妮宝贝、饶雪漫、郭妮、明晓溪等作家莫属,由于受到青春读者的青睐,作品的畅销当然也带来丰厚的版税。
  五.精彩的荧屏,也造就不少优秀的作家。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都梁的《亮剑》和《血色浪漫》,王海鸰的《中国式离婚》,石钟山的《幸福像花儿一样》,陆天明的《省委书记》,周梅森的《中国制造》等电视剧的热播,在带来极高的收视率的同时,也使得这些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六.“百家讲坛”,“富豪”作家的摇篮。
  从2006年开始,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富豪”作家不少,榜上有名的就有2006年的易中天、2007年的于丹、阎崇年,2008年的马未都、王立群等作家,而且于丹是两次上榜,易中天则是年年榜上有名,可见,这个“摇篮”,还真摇出不少的“富豪”作家。
  七.“新概念作文大赛”,催生“80后”新一代作家。
  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的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80后”新一代作家,不管其后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还是其他诸多方式得以“致富”,他们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出身。他们更应该感谢“新概念作文大赛”让他们拥有了读者,成为了同龄人崇拜的“偶像”。
  八.网络“窜红”,一夜“富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已经成了人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06年,姜戎以一部生态主义文学作品《狼图腾》为中国文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此后,网络文学吹起阵阵“旋风”,2007年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和杨志军《藏獒》一炮走红,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更是行走于网络江湖,受到读者的热捧;再到2008年,何马《藏地密码》系列成了书界的大黑马,《藏獒》与《明朝那些事儿》的加印更为作者带来不匪的收入。
  
  生存现状:“富豪”作家,富在中国
  从“富豪榜”公布以来,网络上最受争论的还是中国作家的生存现状。
  一.“文豪”与“文丐” 并存,谁给“穷文人”一瓢羹?
  美国作家福克纳曾经说过:“对一个写作者而言,太穷和太富,都不太妙。”而谁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这句话成了中国当今作家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2006年湖南某作家曾自称因生活所迫愿意被富婆包养。而当时,先锋作家洪峰上街乞讨,甚至被网友称之“文丐”。相比“富豪”作家的“天价”版税,他们更是只能于寒风瑟瑟中,睁着无神的双眼,乞求别人哪怕是给上一瓢羹都可以。
  二.“富豪”作家,与国际知名作家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然而,即使是郭敬明、郑渊洁这样的“市场英雄”,同国际畅销书作家相比,无论是身价,还是作品发行数量、国际知名度、社会认同度,都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克林顿的自传,签约时是1100万美元,相当于8800万人民币。他妻子希拉里的自传,则签下了800万美元,也相当于6400万人民币。据俄罗斯《观点商报》报道,2005年《达芬奇密码》作者布朗平均每分钟收入167美元,《哈里波特》作者罗琳每分钟赚143美元,如果计算成版税,那对标榜着“富豪”的中国作家来说,无疑是天壤之别。
  
  我们为什么“作家”
  郭敬明说:“当书籍还摆在书店里贩卖的一天,当书本背后依然标注着定价的一天,作品就依然还是一种商品,商品只有被购买了,才具有价值。否则,标榜得再厉害的作品,失去了购买力,就什么都不是。”难道,书籍仅仅是商品?
  从三年的作家“富豪榜”来看,到2008年,作家致富渠道更加多元,且也更走向市场,作家“明星化”、“商品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国内与国外版税的“天价”差异,更显得华文在走向世界文学市场的进程是何种缓慢!复杂的中国作家的生存现状告诉我们:作家不应该仅仅是一种职业!湖南作协主席唐浩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是个业余作家,我的真正职业是编辑。”那么,面对市场诱惑和生存压力双重矛盾,作家们是否还能耐住寂寞烹文煮字,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吗?况且,阅读之风每况日下,笔者采访台湾三民书局76岁高龄的刘振强董事长时,他也不无感叹:“现在是穷人家的孩子在读书啊!”阅读之风的改变,虽然取决于诸多因素,但作为文化的抒写者,作家是否也应进行阅读引导?诸如此类问题种种,作家,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使命?
  我们为什么“作家”,作家不应仅仅是为了富裕的生活,更应该是一种责任!许多作家的写作并不仅是为了挣钱,甚至连作家本身也不知道能否挣钱,而是在履行着一份文字的责任:为了申张正义,为了传承文化,为了传播真理,为了教育后人,为了启发心灵……而为了这份责任,有的作家解决了生存问题,甚至非常富有;有的作家则是贫困潦倒,生活窘迫。但不管怎样,当他们优秀的图书流向社会,哪怕他们没有挣到钱,哪怕他们奔波流离,读者都是认可的,社会都是认可的。作为一个作家,也倍感自豪,倍感欣慰,倍感知足!推动文学进步的重任,最终还是需要作家来完成。作家更应靠敏锐的感觉,传承人类璀璨的文明。今天,我们为什么“作家”,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什么,我们如何传承不朽的中华文化,作家,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逛过那么多书店,很多人对芳玲的书房充满好奇,有人甚至问芳玲,家里的书房是否像书店那般,有许多书。其实芳玲是简约派,所以书房也是简约风格,白的一面墙,全部是书架。说起自己的藏书,芳玲笑说,“不过几千本,没有大家以为的有那么多。”她说,最爱的书都在路上的书店和图书馆里。  爱书人,对与书有关的一切,都视为不可错过的美闻。说起自己的书架,芳玲更有一肚子故事:  左边呈现的外文书页,来头不小,是来自15世
期刊
当人民的生活条件愈来愈好,生活就不再仅仅是活着的问题,而是要活得美丽、活得流行、活得灿烂,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方面的书愈来愈受到内地读者的青睐。专业设计工作者固然可以藉由书中专业的内容学习到工作中所需的技巧和养分,却也不乏大批追求生活美感的读者会阅读此类书籍,欣赏书中的作品和设计理念。  以下是观察十二月全国连锁广告人书店 “龙之媒”首页“畅销”图书排行榜前三十名畅销书中与设计有关图书后的重
期刊
从90年代起,广告业进入了中国,20年过去,广告业的进步几乎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起大步向前迈进,如今早已成为大陆地区最火红的行业之一。而谈到“广告”似乎就离不开“创意”,创意哪里来?不外就是亲身的生活体验,和吸取别人的经验,以下就看看2008年,哪些广告书最受大众的青睐。观察“龙之媒”首页“畅销”排行榜,发现广告类畅销图书的趋势如下:    1.大师光环是最有效的市场催化剂  广告方面的书出版的
期刊
和龑  资深出版人,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编审。    刘明清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编审、发行总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大陆经济也于今年下半年以来遇到空前的困难。不久前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推出投资总额高达4万亿的保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十项措施。  由于大陆出版业目前占国家经济总量的比重不高,所以十项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中基本不直接
期刊
纵观2008年两岸科普图书市场,与以往几年没有大的改观。总体销量依然萎靡,引进版图书仍旧独领风骚。但2008年,我们也看到拐点的出现。“科学松鼠会”标志着科普作者群的成熟,而《密码传奇》则拉开“网络科普”的帷幕。  科普图书在全球或两岸图书市场的境遇都日渐式微,归究其主要原因是受网络媒体影响,具体可从图书受众和科普图书内容两点展开来探讨。  科普图书的受众,向来归纳为两类人:一类是学生(中小学生为
期刊
走进书店,生活类图书的重点推荐区放着三本(套)书:《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己》、《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取其首字则成“不求人”,恰好也昭示着本年度生活类图书销售中流砥柱的健康养生类图书的一个态度。    2008年大陆生活类图书市场基本情况  生活类图书保持近两三年的快速增长势头。根据《开卷2008年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仍旧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不
期刊
两岸绘本达人  编辑平台:  “中国化”是近年文化界、出版界热衷的话题。在少儿绘本图书领域,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两岸出版人和创作者,逐渐意识到少儿绘本也需中国化。本刊特地组织两岸本土特色绘本创作者对话,相信能给大家带来新的视角。    “台湾”蔡达源    蔡达源(1966年生于台北市,目前任职中学美术专任教师,课余时间从事插画及绘本创作。代表台湾连续入选2007、2008年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
期刊
二十世纪末,随着电脑的普及,中国大陆开始进入计算机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网络又悄然的走进千家万户。从此,网络便与人们结下不解之缘,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08年7月,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底,大陆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同时,电子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出版业面临前
期刊
“更大、更好、更精彩”——这是出席第三届新加坡海外华文书市的公众所给予的评语。这个被公认为新加坡最大型、最成功的图书文化展览于2008年11月14日至23日,适逢年底学校假期的两个周末假,在新达国际会议与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这是大众集团第三次主办海外华文书市。自2006年创办以来,书市旨于培养新加坡人的阅读习惯,并提高新加坡的文化风气,让更多的国人对语文和艺术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新加坡海外华文
期刊
我开过8年书店(1995年至2003年),关门是不得已——从此心里就打了一个结。2006年初,看到这本原版书,立刻视作者为同道:竟然有人爱书店比我还疯狂。同年7月拿到了版权,请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好朋友捉刀翻译,9个月后完工。台湾大块文化公司的编辑看到译文,跟着买下繁体字版权、译稿和原版封面的版权,赶在2007年底就出版了。不过,他们放弃了原著的书名,换了一个很台湾、很煽情的书名《如果你爱上一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