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英语写作课群体互动式教学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tercoffe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模式忽略写作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教与学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积极参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师英语写作教学 群体互动模式 学习自主性
  
  学生英语素质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和英语交际能力方面。其中英语写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比听、说、读等能力更难把握,更能够充分地反映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
  
  1.目前高师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师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是学生对英语写作存在畏难情绪。很多学生对英语写作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始时怕写作文,越怕越不愿写,越不愿写越写不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英语写作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提高。为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态度和看法,笔者在新学期开学时对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两个教学自然班共7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关于写作频率,本调查设计为在没有教师要求和监督下,学生自主进行英文写作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能够做到每周写作一次的人数不到10%,每月写作一次的人数为10%,每学期写作一次的人数为15%,根本不写的人数为65%。形成这种写作习惯的原因,10%的学生表示“汉语的作文都没写好,更不知道怎么写好英语的作文”,30%的学生表示“怕写不好”,4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该写什么,没什么好写的”,10%的学生表示“写出的东西缺乏新意,写了也没有意义”。
  关于英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和英文写作训练,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认为英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和英文写作训练很重要,但同时有32%的学生认为这种课程和训练是很枯燥、乏味的,有26%的学生认为这种课程和训练对于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是很有限的。
  笔者针对目前学生英语写作状况,在各年级综合英语课程和写作课程的任课教师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关于学生的写作兴趣,调查的结果反映,8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生用英文写作的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
  关于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8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或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于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7%的教师指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较弱,用英语作为交际手段仍存在障碍,如词汇的准确运用、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等都有待强化;60%的教师指出学生在对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组织和谋划时,暴露出大量的问题,如层次不清、结构不合理、条理不清楚、段落间缺少衔接和过渡、主题不明确、论述不能完全围绕主题展开、内容空洞、缺少支撑材料等。这表明目前学生对于英文写作的篇章结构要求仍缺乏清楚的认识。
  
  2.分析问题的成因
  
  在大学阶段,学生面对英语写作时,产生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D.Nunan曾经说过:“写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能写得像样常常被看作是最后掌握的语言技能——很少人能够做到写作自如。很少人面对一项正式的写作任务,要给别人审读的写作,会感到轻松,无所顾虑。”(D.Nuan,1991,转引自孙俪,1997)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学生们更加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自我期待值升高,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所以在面对英文写作这种让学生们感觉不是很有把握的事情时,出于对自我形象的保护,出于对犯错误的恐惧,学生的畏难情绪表现比较突出,无法表现出对写作的热情和积极。
  出现这种畏难和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在高中时期,学生们写作文是迫于高考的压力。为了能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们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范文模仿和背诵,这种做法本身就忽略了写作本身的创作过程,将主动性和创作性很强的写作活动变成了单纯的模仿,学生很难在写作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同时在高中的写作训练中,基本的训练模式是“命题——讲解写作要点——写作——讲评”,学生通常只写一稿,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面对着教师的绝对权威的角色,学生只有机械地接受教师的评价,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充分的沟通,学习气氛紧张,学生对学习缺少兴趣。此外,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之间也缺少充分的交流。每个学生都仅仅关注自己的写作情况,关心自己的写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与同学之间缺乏思想上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这种“单打独斗”式的写作训练总是让学生陷入孤立无助的状态,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变弱。
  
  3.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研究如何转变教学重点,将教学重点由单纯的讲解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转换到更有效的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有效地实现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模式转换,已经成为英语写作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群体互动式教学是实现这一模式转换的有效途径。群体互动式教学改变了以往由教师支配整个课堂的状况,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交际的方式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成交际的对象,课堂成为交际的场所,通过更多交流活动的设计和进行,激发互动,强化交际,使课堂交际活泼、生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师互动。
  师生互动模式强调在写作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写作课程开设的初期阶段。此阶段中,学生刚开始接触正规的写作训练,虽然学生在高中都有过一些写作经验,但那些经验多是模糊的,不成体系,缺乏理性指导。所以要培养学生形成清晰的、有条理的写作概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策略来完成写作过程。例如,如何开拓思路,搜集相关资料,确定主题;如何确定文章结构和层次,怎样开头、结尾,各段内容怎样展开;如何修改,怎样加强文章中句子间的逻辑衔接与各段落间的自然过渡和意义上的层进或转折;如何加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怎样订正细节,如词汇、句子结构、语法等。要实现上述教学目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分析范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范文的解析,使学生能充分体会和理解各种策略的使用方法,从而应用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在解析范文时,教师要避免“单向”注入式教学模式,而要以多元思维来运筹整个教学活动,了解学生需要什么知识,学习过程中以什么方式进行认知,利用生生互动模式,讨论文章的结构、提纲、各段落的展开模式,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交际机会和场合,为群体互动式教学搭起最基本的框架。
  生生互动是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切实实现群体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在学生初步掌握写作的基本策略,进入实际写作练习的阶段时,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角色转换,通过不同交际模式的设计,激发学生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生生互动的具体形式可以分为小组活动、伙伴活动和全班活动等形式。以写作的构思阶段为例。当教师给出一个题目时,有时学生们会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或者是匆忙写完,但文章内容空洞,对题目缺乏深入阐述。针对这种情况,生生互动就是解决问题的很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组织全班讨论或小组、伙伴讨论。针对教师提供的题目,大家广开思路,畅所欲言,围绕题目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陈述观点,提供相关的支撑材料。这样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和相互启发,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思路变得清晰,学生對题目的认识得到深化,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感到为难了。
  生生互动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此外,在生生互动模式中,教师不是完全放弃对课堂的管理,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在此模式中,学生自主发表意见、阐述观点是活动的主要目的,教师在这项活动中起到组织者、管理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对于学生活动的整体方向予以把握和引导,确保学生互动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作文写完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充当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和评阅人,学生通过教师对自己作文的反馈意见来进行修改和提高,更多时候学生根本就不修改。这种交流方式本身就限定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生生互动和生师互动模式的結合应用,是一种学生之间合作互动的学习形式,是教师批改之外的一种有效的作文反馈方式。
  在作文初稿写作完成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可以创造更积极有效的课堂气氛。互评是在同学之间进行的,这种互动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因此有助于消除交流时的焦虑情绪。写作成为同学间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不再是等待教师评语的艰巨任务,可以更好地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通过阅读别人的文章,学生可以发现新的思路和信息,学到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就自主参与了学习过程。
  学生互评方法很多,这里简单举两种方法为例。
  方法一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改。教师随机选择一篇学生作文,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给学生,由全班同学进行评改。在最初进行集体评改时,学生可能会不太熟悉评改的要求和标准,对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这时需要教师在学生进行评改活动之前予以一定的指导。教师应将每次评改的要求告知学生,如宏观上文章主题是否明确,各段是否有主题句,段落过渡是否自然,衔接是否流畅;在细节方面,如词语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语法结构是否准确,关联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等。
  方法二为学生互评。在有了集体评改的经验后,学生之间可以交换作文,相互评改。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作文的唯一的阅读者,学生们同时扮演着作者与阅读者的双重角色,因此学生更乐于通过写作传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乐于通过阅读来了解别人的思想。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高。
  在生生互动时,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同学间的互评互改不是教师评改的代替,而是要通过这样的互动培养学生在以批评的眼光阅读同学作文的同时,学会用同样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文,发现自己作文的优缺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学生互评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互评的结果进行讲评和总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加以剖析,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避免问题产生的方法,保证学生的互动活动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问卷反馈结果
  
  在群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二学期后,笔者再次对学期初进行过问卷调查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
  问卷结果显示95%的学生表示愿意和同学交换作文,70%的学生表示阅读同学的作文能够给他们提供新的思路和信息,75%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从同学互评的互动中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85%的学生认为他们会接受同学的修改建议,87%的学生认为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应该继续开展互评活动。
  结束语
  群体互动教学模式,通过其丰富多样的组合变化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营造出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为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英语写作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顾恺,王同顺.同学互评法——有效降低写作焦虑的一种可行性策略[J].中国英语教学,2004,(6).
  [3]孙俪.英语写作[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王嗣海.作文同级评改: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J].中国英语教学,2005,(5).
  [5]吴锦,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6]杨敬清.提高英语写作评改有效性的反馈机制[J].外语界,1996,(3).
  [7]叶绿青.作文评改及评改模式对学生作文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2,(9).
  [8]张吉生,周平.英语写作教学中“结果法”与“过程法”的对比研究[M].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9]张坚.过程教学法与英语写作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10]左年念.外语作文评阅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笔者所使用的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又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教与学的方式——开放式探究性课堂教学,并用教学《圆的认识》为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数学 教学模式 开放式探究性课堂教学    金秋时节,我校每位教师陶醉在欣赏课堂教学研究月的硕果之中,我们的教学已抛旧习,正逐步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为主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摘 要:语言中形形色色的动物比喻,有着丰富的内在隐含意义,体现着不同语言独有的特征,但也容易造成理解、表达、交流上的失误。本文在分析英汉两类动物比喻隐含意义差异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归纳出了不同的类别,进而探讨了相应的翻译方法及意义。  关键词:动物比喻 隐含意义 翻译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象征,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语言之间形成了不同隐含意
摘 要:本文从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英汉文化背景的角度阐述了文化翻译中“意义相符”的原则。“意义相符”是翻译的标准之一,即文本的整体效果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在翻译文本的时候既要传达原文的美,又要注意“忠实性”的问题,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意义相符 指称意义 内涵意义 语用意义    傅雷先生早在1951年就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他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所
英语探究性学习,遵循了语言习得规律,体现了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英语教学不再单纯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与文化、历史、道德相连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人们原以为实施英语探究性学习,就能释放学生的心灵,但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一、把启发当探究。    很多教师认为英语探究性学习就是重视启发学生,就是深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更有甚者,把探
摘 要:本文从语义、运用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異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这种差异造成的翻译上的、交际中的问题,提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关键词:英汉亲属称谓 差异 比较 语义 运用 文化影响    英汉亲属称谓语在翻译时存在空缺,因为英汉亲属称谓语之间是有差异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丰富,而英语亲属称谓语相对贫乏。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英汉亲属称谓
摘 要:错误分析反映了语言学习者普遍的学习策略,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本文对近十年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错误分析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现时的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错误    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下面也称EA)是研究者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错误分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发展起来,力图证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