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关系以及英汉文化背景的角度阐述了文化翻译中“意义相符”的原则。“意义相符”是翻译的标准之一,即文本的整体效果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在翻译文本的时候既要传达原文的美,又要注意“忠实性”的问题,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意义相符 指称意义 内涵意义 语用意义
傅雷先生早在1951年就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他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64年钱钟书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化境”之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得‘化境’。”两位大文学家最强调的还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这一原则。这即是说,功能反映出文本的整体效果,而该效果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由此可见,“意义相符”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内涵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一、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深浅不一,角度也不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分为:
(一)汉英完全对应
例如:太阳——sun,我吃了一个苹果。——I ate an apple. 这种对应直接、明确,比较容易处理。
(二)汉英不完全对应
例如:“红茶”译成“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新手”译成“green hand”而不是“new hand”;“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在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部分汉语词汇在英语中产生“词汇空缺”现象
首先应当清楚的是什么是词汇空缺现象。简言之,这种现象就是指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某一种事物在人们生活的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里就可能出现空缺。例如:Salad这种凉拌菜最早源于法国,英国是没有这种菜的,所以语言中没有这个词,只好从法语中直接移植过来,汉语也是如此,直接音译成“沙拉”。还有,汉语中我们常说“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吃香”(be very popular),也在英语中找不到字字对应的表达。2.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或人们的认识不同也会引起这种现象。例如英语和汉语中都有“龙”这个词,但含义截然相反。“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指丑陋的爬行动物,是令人恶心和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引申为尊贵吉祥的象征。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把“龙”和“dragon”对应起来。
语言之间存在词汇、语义上的空缺是很正常的,在翻译时使用一些技巧便可以尽量克服。一般有直译、意译、音译等几种方法。人名、地名或地方文化色彩重的词宜用音译,例如秧歌——yangko,磕头——kowtow;而因文化习俗不同宜用意译,例如“对牛弹琴”翻译成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二、对内涵意义的翻译
内涵意义又称言内意义,是指词、句、篇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内在含义,表现在重复、双关和音韵等修辞手法上。言内意义生动形象,是原文的精髓所在,翻译时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文创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直觉的作用,对原文心领神会而移情于自身,把原文的艺术美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下面结合朱自清的《匆匆》中一段文字的翻译进行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译)
分析:这段译文当中最为精彩的要数“又是怎样地匆匆呢?”这句话的翻译:“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它以排比和设问表达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而且swift,shift,rush,such这四个词通过词尾爆破音和摩擦音的重复又映射出“匆匆”之间的纷扰。在原文破折号后面出现了三个排比句,都是“从……过去”,译者并没有简单重复地使用pass away,而是用了三个同义词组flows away,wears off 和passes away,增加了译文语言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翻译言内意义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通过译文语言的魅力展现出原作的艺术境界,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忠实性”这个原则,不能完全抛开原作。这就有一个尺度的问题。再来比较一下《Jane Eyre》(简·爱)的两部中译本,它们分别出自李霁野和黄源深两位翻译家。
原文:I continued the labors of the village school as actively and faithfully as I could. It was truly hard work at first. Some time clasped before, with all my efforts, I could comprehend my scholars and their nature. Wholly untaught, with faculties quite torpid, they seemed to me hopelessly dull... Their amazement at me, my language, my rules and ways, once subsided, I found some of these heavy-looking, gaping rustics wake up into sharp-witted girls enough. (Volume III, Chapter VI)
译文(李):我尽力忠实积极地继续乡村學校的工作。一路上确是艰辛的工作呵。我费尽全力,过了些时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心智十分麻木不仁,在我看来,是笨得没有希望了……她们对于我、我的言语、规律和习惯一不大感惊异,我发觉这些张着嘴的笨样乡下人中,有几个倒觉悟过来,成为十分伶俐的人了。
译文(黄):我继续为办好乡村学校尽心尽力,起初确实困难重重,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官能都很迟钝,我觉得这些人笨得无可救药……一旦她们对我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再感到惊讶,我便发现一些神态呆滞、目光迟钝的乡巴佬,蜕变成了头脑机灵的姑娘。
原文描述了简·爱作为乡村女教师的一段心路历程。李霁野的译文中用了“艰辛”、“心智十分麻木不仁”、“觉悟”等词,让读者以为简爱是一个有着高度觉悟的革命者,肩负着拯救那些乡下女孩灵魂的责任。黄源深的译文用了“困难重重”、“官能迟钝”、“头脑机灵”等词,流露出一位教师对一群迟钝学生变得机灵的由衷的喜悦。通读原著,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简·爱与罗斯特之间的爱情,也描写了简·爱为了生计,为了强迫自己忘记对罗斯特的爱情的烦恼。一个深陷于爱情烦恼中的女子应该不会有那么多革命责任感,所以黄源深的译本更忠实于原文的感情色彩。
三、对语用意义的翻译
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即常说的蕴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或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甚至象征意义(symbolic meaning)。
语用意义的涵盖面极广,与各类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与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原则犹为密切。理解和表达词语的语用意义离不开双语交际的语境。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诺的时候人们常说:“撒谎的是小狗!”而译成英语时不可说“I’ll be a dog!”因为狗在英语中的形象与在汉语中完全不符,不但不是骂人的反而是可爱与忠诚的化身,所以应译为 “I’ll be damned!”。
再看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东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东风在英国人眼中则是凛冽和刺骨的,西风却是温暖柔和的。李商隐的千古佳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有这样的译文: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许渊冲)
这种译文在西方人眼中已经没有了淡淡的幽怨之意,东风刺骨花朵凋零是很正常的。而在中国读者看来,东风本该是催开百花的使者,而它却如此毫无生机软弱无力,让人不禁产生百花残而怨东风的感慨。
再如下面这首诗:
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ar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n hill,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 and daffodils.
这是暖风哟,西风哟,充满了小鸟的歌唱;
我每一次听到了西风,就不禁泪水哟盈眶。
因为它来自那西土,那苍老而暗黄的山峦,
西风吹来了四月,也吹来了水仙。 (余光中)
诗中的意境无疑是让中国读者迷惑的,因为中国读者很难将西风与“暖风”、“小鸟的歌唱”、“四月水仙”等联系起来。西风在这里的意境与整首诗抒情的怀乡基调不符合,显得突兀,而在英国的文化环境下则恰到好处。
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 method)和以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为代表的异化策略(Foreignizing method)。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异化是指在译作中尽可能地保留外语的语文习惯,以表现不同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使译文带有异国情调。归化和异化的例子在我国的翻译史中是很多见的。
张友松、张振先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译本中(第十七章),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I bet you can’t spell my name,” says I.
“I bet you, what you dare I can,” says he.
“All right,” says I, “go ahead.”
“George Jaxon — then now,” says he.
最后一句被譯为“荞麦的荞,自治的治,清洁的洁,克服的克,孙子的孙——怎么样,”。这种翻译方法在当今当然不太可取,但它却提供了归化的典型。异化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外国的人名地名、文化内涵词(cultural items)以及一些西方实物的象征性内涵等等都是异化的典型。例如我们在翻译中国俗语“情人眼中出西施”时就要调整语序以符合西语习俗,译成“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再如rose(玫瑰)一词,在西方文化下具有象征“爱情”的特定含义,后被中国读者普遍接受。
归化和异化各有利弊,不能绝对地摈弃任何一方。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得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做到真正的归化,也就是说使读者把原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重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的完成真正的归化。
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语言符号转换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指称意义、内涵意义和语用意义往往交叉出现,要做到兼而顾之。奈达曾说过:“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translation.”(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译品)。这就是说翻译要能做到文化传真,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语言魅力。译文实际是原文 原文文化背景 译文 译文文化背景 原作者的气质和风格 译者的气质和风格的混合体。
参考文献:
[1]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Z]. 黄源深.简·爱.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2]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Z]. 李霁野.简·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3]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J]. 外国语,1998,(3).
[6]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7]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8]Wilss, Wolfram.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Behavior[M]. Ame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9]徐盛恒. “形似”中的“神似”[J]. 翻译通讯,1984,(2).
[10]郑海凌.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 中国翻译,1999,(4).
[11]张萍. 社会文化环境与译者选词[J]. 译者文苑,2003,(5).
关键词:意义相符 指称意义 内涵意义 语用意义
傅雷先生早在1951年就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他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64年钱钟书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化境”之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得‘化境’。”两位大文学家最强调的还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这一原则。这即是说,功能反映出文本的整体效果,而该效果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由此可见,“意义相符”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内涵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一、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深浅不一,角度也不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分为:
(一)汉英完全对应
例如:太阳——sun,我吃了一个苹果。——I ate an apple. 这种对应直接、明确,比较容易处理。
(二)汉英不完全对应
例如:“红茶”译成“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新手”译成“green hand”而不是“new hand”;“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在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部分汉语词汇在英语中产生“词汇空缺”现象
首先应当清楚的是什么是词汇空缺现象。简言之,这种现象就是指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圈子才能表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某一种事物在人们生活的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里就可能出现空缺。例如:Salad这种凉拌菜最早源于法国,英国是没有这种菜的,所以语言中没有这个词,只好从法语中直接移植过来,汉语也是如此,直接音译成“沙拉”。还有,汉语中我们常说“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吃香”(be very popular),也在英语中找不到字字对应的表达。2.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或人们的认识不同也会引起这种现象。例如英语和汉语中都有“龙”这个词,但含义截然相反。“龙”在英语文化中是指丑陋的爬行动物,是令人恶心和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文化中“龙”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引申为尊贵吉祥的象征。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把“龙”和“dragon”对应起来。
语言之间存在词汇、语义上的空缺是很正常的,在翻译时使用一些技巧便可以尽量克服。一般有直译、意译、音译等几种方法。人名、地名或地方文化色彩重的词宜用音译,例如秧歌——yangko,磕头——kowtow;而因文化习俗不同宜用意译,例如“对牛弹琴”翻译成to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二、对内涵意义的翻译
内涵意义又称言内意义,是指词、句、篇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内在含义,表现在重复、双关和音韵等修辞手法上。言内意义生动形象,是原文的精髓所在,翻译时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文创作的艺术境界传达出来。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直觉的作用,对原文心领神会而移情于自身,把原文的艺术美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下面结合朱自清的《匆匆》中一段文字的翻译进行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 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译)
分析:这段译文当中最为精彩的要数“又是怎样地匆匆呢?”这句话的翻译:“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它以排比和设问表达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而且swift,shift,rush,such这四个词通过词尾爆破音和摩擦音的重复又映射出“匆匆”之间的纷扰。在原文破折号后面出现了三个排比句,都是“从……过去”,译者并没有简单重复地使用pass away,而是用了三个同义词组flows away,wears off 和passes away,增加了译文语言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翻译言内意义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通过译文语言的魅力展现出原作的艺术境界,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忠实性”这个原则,不能完全抛开原作。这就有一个尺度的问题。再来比较一下《Jane Eyre》(简·爱)的两部中译本,它们分别出自李霁野和黄源深两位翻译家。
原文:I continued the labors of the village school as actively and faithfully as I could. It was truly hard work at first. Some time clasped before, with all my efforts, I could comprehend my scholars and their nature. Wholly untaught, with faculties quite torpid, they seemed to me hopelessly dull... Their amazement at me, my language, my rules and ways, once subsided, I found some of these heavy-looking, gaping rustics wake up into sharp-witted girls enough. (Volume III, Chapter VI)
译文(李):我尽力忠实积极地继续乡村學校的工作。一路上确是艰辛的工作呵。我费尽全力,过了些时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心智十分麻木不仁,在我看来,是笨得没有希望了……她们对于我、我的言语、规律和习惯一不大感惊异,我发觉这些张着嘴的笨样乡下人中,有几个倒觉悟过来,成为十分伶俐的人了。
译文(黄):我继续为办好乡村学校尽心尽力,起初确实困难重重,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了解我的学生和她们的天性。她们完全没有受过教育,官能都很迟钝,我觉得这些人笨得无可救药……一旦她们对我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再感到惊讶,我便发现一些神态呆滞、目光迟钝的乡巴佬,蜕变成了头脑机灵的姑娘。
原文描述了简·爱作为乡村女教师的一段心路历程。李霁野的译文中用了“艰辛”、“心智十分麻木不仁”、“觉悟”等词,让读者以为简爱是一个有着高度觉悟的革命者,肩负着拯救那些乡下女孩灵魂的责任。黄源深的译文用了“困难重重”、“官能迟钝”、“头脑机灵”等词,流露出一位教师对一群迟钝学生变得机灵的由衷的喜悦。通读原著,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简·爱与罗斯特之间的爱情,也描写了简·爱为了生计,为了强迫自己忘记对罗斯特的爱情的烦恼。一个深陷于爱情烦恼中的女子应该不会有那么多革命责任感,所以黄源深的译本更忠实于原文的感情色彩。
三、对语用意义的翻译
语用意义是指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即常说的蕴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或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甚至象征意义(symbolic meaning)。
语用意义的涵盖面极广,与各类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与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原则犹为密切。理解和表达词语的语用意义离不开双语交际的语境。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诺的时候人们常说:“撒谎的是小狗!”而译成英语时不可说“I’ll be a dog!”因为狗在英语中的形象与在汉语中完全不符,不但不是骂人的反而是可爱与忠诚的化身,所以应译为 “I’ll be damned!”。
再看翻译界有名的“东西风之争”。东风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东风在英国人眼中则是凛冽和刺骨的,西风却是温暖柔和的。李商隐的千古佳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有这样的译文: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许渊冲)
这种译文在西方人眼中已经没有了淡淡的幽怨之意,东风刺骨花朵凋零是很正常的。而在中国读者看来,东风本该是催开百花的使者,而它却如此毫无生机软弱无力,让人不禁产生百花残而怨东风的感慨。
再如下面这首诗:
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ar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n hill,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 and daffodils.
这是暖风哟,西风哟,充满了小鸟的歌唱;
我每一次听到了西风,就不禁泪水哟盈眶。
因为它来自那西土,那苍老而暗黄的山峦,
西风吹来了四月,也吹来了水仙。 (余光中)
诗中的意境无疑是让中国读者迷惑的,因为中国读者很难将西风与“暖风”、“小鸟的歌唱”、“四月水仙”等联系起来。西风在这里的意境与整首诗抒情的怀乡基调不符合,显得突兀,而在英国的文化环境下则恰到好处。
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 method)和以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为代表的异化策略(Foreignizing method)。归化是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异化是指在译作中尽可能地保留外语的语文习惯,以表现不同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使译文带有异国情调。归化和异化的例子在我国的翻译史中是很多见的。
张友松、张振先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译本中(第十七章),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I bet you can’t spell my name,” says I.
“I bet you, what you dare I can,” says he.
“All right,” says I, “go ahead.”
“George Jaxon — then now,” says he.
最后一句被譯为“荞麦的荞,自治的治,清洁的洁,克服的克,孙子的孙——怎么样,”。这种翻译方法在当今当然不太可取,但它却提供了归化的典型。异化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外国的人名地名、文化内涵词(cultural items)以及一些西方实物的象征性内涵等等都是异化的典型。例如我们在翻译中国俗语“情人眼中出西施”时就要调整语序以符合西语习俗,译成“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再如rose(玫瑰)一词,在西方文化下具有象征“爱情”的特定含义,后被中国读者普遍接受。
归化和异化各有利弊,不能绝对地摈弃任何一方。文化传达问题上的异化是为了最终使得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做到真正的归化,也就是说使读者把原语经译者所传达的异域视野经自身的文化视野过滤、对比、沉淀而后引起视野的重新定位,在对比中做到对自身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再认识,即在文化意义上的完成真正的归化。
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语言符号转换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指称意义、内涵意义和语用意义往往交叉出现,要做到兼而顾之。奈达曾说过:“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translation.”(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译品)。这就是说翻译要能做到文化传真,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原作的语言魅力。译文实际是原文 原文文化背景 译文 译文文化背景 原作者的气质和风格 译者的气质和风格的混合体。
参考文献:
[1]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Z]. 黄源深.简·爱.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2]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Z]. 李霁野.简·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3]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5]Nida, 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J]. 外国语,1998,(3).
[6]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7]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8]Wilss, Wolfram.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ranslation Behavior[M]. Ame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9]徐盛恒. “形似”中的“神似”[J]. 翻译通讯,1984,(2).
[10]郑海凌.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J]. 中国翻译,1999,(4).
[11]张萍. 社会文化环境与译者选词[J]. 译者文苑,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