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要就分析学生写作现状,找准问题所在之处,从低年级,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想象、收集,从说开始逐渐引入写,培养孩子写作。
关键词:低年级;写作;培养
如果问孩子:“在学习里面你最怕什么?”恐怕不少孩子的回答是:“写作文。”我在农村担任小学语文老师时,最难上的也是作文课,因为每当布置让学生写作文时,交上来的不是从网上或书上抄写的,就是像记流水帐似的,空洞、无内容。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经过我的观察,发现有以下几点:
(一)脱离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材料如同做饭的米一样重要,没有材料就无从写作。而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一切写作都会变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写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可是孩子从一上学,他的生活天地就大大缩小,只局限于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上下学路上都是行色匆匆。而我们家长及老师却从来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孩子在家,个个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帮忙干家务或到外面玩耍,孩子只好看电视或上网。在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孩子从早上进入学校就坐在教室读书、写字、做题……根本没有出来活动的机会。
(二)阅读量少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可在现实中农村孩子的阅读根本就达不到课标中规定的数量。在学校学习任务大,孩子们课外很少有时间进行阅读。再者,有不少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没有用”,还不如做些练习题。
(三)缺乏兴趣
人的兴趣的根源是人的需要,在学习上表现为对知识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潜在状态,可是一个人在社会或教育的影响下,这种需要就被激起而形成活跃的内在心理因素——兴趣、爱好。兴趣,能推动学生去寻找知识,用心钻研,乐于努力,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古人云:“趣浓劳轻,乐此不彼”。如果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即使是劳神费力,他们也会兴致勃勃而感到“劳轻”并“乐此不彼”的。
由于孩子没有写作的素材及方法,这时老师再布置让孩子进行写作,恐怕就是大作家莫言老师也写不出来。有时孩子们写出了文章,但是不符合有些老师的要求而被否定,打击了孩子积极性,使孩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四)缺少机会
写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表达!所以,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要鼓励他们表达的欲望,要教给他们真正有用的表达技巧,而不是在条条框框里打转。
每年考试老师都有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而作文分在试卷中的份额较大,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每次写作文都是让学生在书上或网上抄范文,让孩子把所有的作文背会。孩子也就失去了写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再自己写作。
(五)评价不当
“恰当的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也就是说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反之,不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也会阻碍作文教学的发展。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评价环节中存在着很不尽人意的地方,常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以及评价的标准化,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流,难以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文章曾被用心批阅过。面对许多作文水平还不高的学生作品,教师往往一个“已阅”就完成了作文的评价,而这些学生往往是最需要在评价中得到心理认可的学生。于是很多学生的“写”也只是为了应付而缺少灵性,写作的态度往往是敬而畏之。
找到了不足之处,就要亡羊补牢,从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时我就注重从一年级小学生写话开始。
(一)从生活中培养孩子“说”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写真话,实话,心里话。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可以写,所以要想尽办法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活的帮助下写好作文,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有了真实的生活感受,这样的作文才是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
一年级的小孩子刚走进校园,对于小学校园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在开学的前几天,我带着孩子们走遍了校园里的角角落落,每走一个地方我就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发现小学校园比我们的幼儿园大的多”“我发现校园里有许多高大的柳树” “老师我发现校园四周有许多开着漂亮花朵的树”还有的说“我在围墙的下面发现了一个蚂蚁窝”……一张张小嘴争着告诉他们的发现,在说的过程中我相应地表扬了发言的孩子们,同时鼓励那些没有张口的孩子,让他们也把发现的说出来。每天早上到校后的20分钟,我就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前一天观察到的事物。渐渐地,从刚开始孩子们只说短短的一句话,到说一段话,例如我班的王俊懿同学说的“昨天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有小朋友抓住了一只蜻蜓,那只蜻蜓看起来好可怜。天都晚了小蜻蜓还没有回到家,它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很伤心的。”看她说的多好呀!
(二)学以致用,从基础入手
在新课标中,对于一年级的写话要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让孩子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接下来就要让他们写。一年级的孩子还不会写字,我就让他们用拼音进行表达。刚学会音节时,我让他们先用学到的音节组词,就组自己在生活中收集到的词语,慢慢地就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就是从电视中看到的都可以用拼音写下来。于是孩子在之前说的基础上很快就过度到了写的上面。例如我班的谷雨欣同学写的:“今天爸爸带我到婆婆家玩,到了婆婆家我看见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
除了从生活中让孩子观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也非常注重让孩子进行观察。在拼音部分,每一课都有一幅图片,我先告诉孩子们观察时先想一想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从他们的脸上你感觉到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接着让他们边观察边想,然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作补充,最后让孩子们写一写。这样让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三)巧设悬念促阅读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多阅读,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课标中对于低年级的阅读也有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们可以借助拼音,借助图片进行理解,最重要的他们可以从中自学到汉字。刚开始时,我在放学前的五分钟给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到一半时刚好放学,孩子还是非常有兴趣想听完,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讲的故事是哪一本书上的哪个故事,回家之后你可以看看结局是什么,明天早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们。到了第二天,我刚开头,下面就有不少小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我知道最后怎么样了,我来讲……”这样不仅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对拼音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可以一举多得。
(四)让评价成为孩子的加油站
我国教育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批改作文也是如此。注意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苏霍姆林期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要真正让孩子写好作文,就一定要有宽容之心,允许孩子说不该说的话、说出格的话,在真诚流露的语言中去寻找闪光的珍珠。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现在一些孩子写作文会冒出网络用语,或者动画片、漫画、游戏里的用语,老师们很反感,有人甚至提出封杀——在考试中如果出现这样的用语,一律扣分。其实,语言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只要能够准确表达,起到交流的作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批改作文必须具有一里颗爱心。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应该多作表扬;作文写得较差的,也要善于发现优点,诱导他们不断进步,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学生作文中出现精彩的段落,优美的语句,要用“嘉许号”给予充分肯定。有时哪怕是一个好的字、一个好的词,只要出现一星闪光之点,教师应该为其“大书”,借“星星之火”促“燎原之篇”。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写话,我在批改学生的写话时也用拼音进行评价,对他们在中间的优点我一一写了出来,并画上一朵小红花,对于缺点我则告诉他们该怎样改正,比如,刚开始写话时,有孩子写到:“今天我在学校很开心。”我就在下面批注:“你为什么开心呀,能不能告诉老师,让老师也为你感到开心?”等到第二次这个孩子就把事情完整地写了出来。除此之外,每天我都要抽出十分钟,让优秀的小作家进行朗读展示,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激情。
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们的写话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班的牛奕方同学所写的一篇小短文《同桌,你这样做不对》发表在《小学生学习报》。
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写话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写话的兴趣,激发写话的动机,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动力,为低年级写话训练过渡到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
[2]余文森.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低年级;写作;培养
如果问孩子:“在学习里面你最怕什么?”恐怕不少孩子的回答是:“写作文。”我在农村担任小学语文老师时,最难上的也是作文课,因为每当布置让学生写作文时,交上来的不是从网上或书上抄写的,就是像记流水帐似的,空洞、无内容。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经过我的观察,发现有以下几点:
(一)脱离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材料如同做饭的米一样重要,没有材料就无从写作。而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一切写作都会变成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写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可是孩子从一上学,他的生活天地就大大缩小,只局限于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上下学路上都是行色匆匆。而我们家长及老师却从来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孩子在家,个个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帮忙干家务或到外面玩耍,孩子只好看电视或上网。在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孩子从早上进入学校就坐在教室读书、写字、做题……根本没有出来活动的机会。
(二)阅读量少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可在现实中农村孩子的阅读根本就达不到课标中规定的数量。在学校学习任务大,孩子们课外很少有时间进行阅读。再者,有不少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没有用”,还不如做些练习题。
(三)缺乏兴趣
人的兴趣的根源是人的需要,在学习上表现为对知识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潜在状态,可是一个人在社会或教育的影响下,这种需要就被激起而形成活跃的内在心理因素——兴趣、爱好。兴趣,能推动学生去寻找知识,用心钻研,乐于努力,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古人云:“趣浓劳轻,乐此不彼”。如果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即使是劳神费力,他们也会兴致勃勃而感到“劳轻”并“乐此不彼”的。
由于孩子没有写作的素材及方法,这时老师再布置让孩子进行写作,恐怕就是大作家莫言老师也写不出来。有时孩子们写出了文章,但是不符合有些老师的要求而被否定,打击了孩子积极性,使孩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四)缺少机会
写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表达!所以,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要鼓励他们表达的欲望,要教给他们真正有用的表达技巧,而不是在条条框框里打转。
每年考试老师都有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而作文分在试卷中的份额较大,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每次写作文都是让学生在书上或网上抄范文,让孩子把所有的作文背会。孩子也就失去了写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再自己写作。
(五)评价不当
“恰当的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也就是说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反之,不合理的作文评价体系也会阻碍作文教学的发展。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在评价环节中存在着很不尽人意的地方,常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单一化、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以及评价的标准化,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流,难以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文章曾被用心批阅过。面对许多作文水平还不高的学生作品,教师往往一个“已阅”就完成了作文的评价,而这些学生往往是最需要在评价中得到心理认可的学生。于是很多学生的“写”也只是为了应付而缺少灵性,写作的态度往往是敬而畏之。
找到了不足之处,就要亡羊补牢,从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时我就注重从一年级小学生写话开始。
(一)从生活中培养孩子“说”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文要写真话,实话,心里话。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内容可以写,所以要想尽办法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生活的帮助下写好作文,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有了真实的生活感受,这样的作文才是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
一年级的小孩子刚走进校园,对于小学校园中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在开学的前几天,我带着孩子们走遍了校园里的角角落落,每走一个地方我就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发现小学校园比我们的幼儿园大的多”“我发现校园里有许多高大的柳树” “老师我发现校园四周有许多开着漂亮花朵的树”还有的说“我在围墙的下面发现了一个蚂蚁窝”……一张张小嘴争着告诉他们的发现,在说的过程中我相应地表扬了发言的孩子们,同时鼓励那些没有张口的孩子,让他们也把发现的说出来。每天早上到校后的20分钟,我就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前一天观察到的事物。渐渐地,从刚开始孩子们只说短短的一句话,到说一段话,例如我班的王俊懿同学说的“昨天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有小朋友抓住了一只蜻蜓,那只蜻蜓看起来好可怜。天都晚了小蜻蜓还没有回到家,它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很伤心的。”看她说的多好呀!
(二)学以致用,从基础入手
在新课标中,对于一年级的写话要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让孩子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进行观察,接下来就要让他们写。一年级的孩子还不会写字,我就让他们用拼音进行表达。刚学会音节时,我让他们先用学到的音节组词,就组自己在生活中收集到的词语,慢慢地就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就是从电视中看到的都可以用拼音写下来。于是孩子在之前说的基础上很快就过度到了写的上面。例如我班的谷雨欣同学写的:“今天爸爸带我到婆婆家玩,到了婆婆家我看见院子里堆满了金黄色的玉米,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
除了从生活中让孩子观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也非常注重让孩子进行观察。在拼音部分,每一课都有一幅图片,我先告诉孩子们观察时先想一想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从他们的脸上你感觉到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接着让他们边观察边想,然后再让孩子们说一说,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作补充,最后让孩子们写一写。这样让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共同提高。 (三)巧设悬念促阅读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多阅读,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课标中对于低年级的阅读也有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一年级的孩子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们可以借助拼音,借助图片进行理解,最重要的他们可以从中自学到汉字。刚开始时,我在放学前的五分钟给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到一半时刚好放学,孩子还是非常有兴趣想听完,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讲的故事是哪一本书上的哪个故事,回家之后你可以看看结局是什么,明天早上来告诉其他小朋友们。到了第二天,我刚开头,下面就有不少小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我知道最后怎么样了,我来讲……”这样不仅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对拼音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可以一举多得。
(四)让评价成为孩子的加油站
我国教育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批改作文也是如此。注意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苏霍姆林期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我们要真正让孩子写好作文,就一定要有宽容之心,允许孩子说不该说的话、说出格的话,在真诚流露的语言中去寻找闪光的珍珠。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现在一些孩子写作文会冒出网络用语,或者动画片、漫画、游戏里的用语,老师们很反感,有人甚至提出封杀——在考试中如果出现这样的用语,一律扣分。其实,语言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只要能够准确表达,起到交流的作用,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批改作文必须具有一里颗爱心。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应该多作表扬;作文写得较差的,也要善于发现优点,诱导他们不断进步,不要一味批评、指责。学生作文中出现精彩的段落,优美的语句,要用“嘉许号”给予充分肯定。有时哪怕是一个好的字、一个好的词,只要出现一星闪光之点,教师应该为其“大书”,借“星星之火”促“燎原之篇”。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写话,我在批改学生的写话时也用拼音进行评价,对他们在中间的优点我一一写了出来,并画上一朵小红花,对于缺点我则告诉他们该怎样改正,比如,刚开始写话时,有孩子写到:“今天我在学校很开心。”我就在下面批注:“你为什么开心呀,能不能告诉老师,让老师也为你感到开心?”等到第二次这个孩子就把事情完整地写了出来。除此之外,每天我都要抽出十分钟,让优秀的小作家进行朗读展示,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激情。
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们的写话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班的牛奕方同学所写的一篇小短文《同桌,你这样做不对》发表在《小学生学习报》。
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应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写话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写话的兴趣,激发写话的动机,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动力,为低年级写话训练过渡到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
[2]余文森.可以这样教作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