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基础阶段,在小学英语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包括对学生进行激趣、诱思、导学、输出,使他们能自然习得英语;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帮助所有学生扩大眼界,使他们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看到自己的优势,并为自身个性的充分展现而自豪;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态度,建立起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激趣;诱思;导学;输出
改革开放20年来,对外交流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2008年奥运的申办成功和加入WTO使英语学习再一次掀起高潮。英语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公民,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用语言做事情”。社会需求和实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英语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代替了单纯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是培养的目标。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处于基础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大致如下:学生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能听懂课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小故事并做出反应,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做角色表演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等。
在英语课堂这个英语教育的主阵地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分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激趣 —— 性情陶冶、人格塑造
我校的自编教材(《功能英语》)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家庭、学校、朋友、文体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话题。这些鲜活的话题,如果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呈现给学生,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力求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直观、生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质,设计灵活多样的趣味游戏、创设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景进行角色表演,使英语学习变得“既容易又有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例如在学习单词时,就用flash做了这样的一个课件,这是一个Treasure Hunt的认单词游戏,把每个单词设置成一个按钮,在这些单词里,仅其中一个藏了一个treasure,学生想找到这个treasure必须点击并读出按钮里的单词,如果猜中了treasure就自动从按钮飞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会说许多英语,既流畅又标准,但问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便“哑”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这种情境要生活化,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例如:教师创设按门铃、拜访朋友的情境,使用与当前情景直接相关的英语,并辅以大量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再让学生开门、请朋友的游戏,及时的巩固了教学内容。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学生既能理解又能学以致用。
二、诱思 ——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放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运用发散性思维、创新的方法、新的观念。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教育呢?
第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
第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究机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锐意创新,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授A Club 这个单元时,Bob wants to be a leader of the club ,because he is older than other students. 围绕这一点,老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What makes a person a leader? 让学生去讨论,然后呈现课文的Tony is stronger than Bob. Does that make him a leader? Amy is prettier than Bob. Does that make her a leader? 如此这般,在老师的引导下,并插入以前学过的童谣、儿歌,学生就拼凑并演绎了一个充实、生动的童话故事。教师也水到渠成地进行了知识的输入和德育的渗透。
第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只有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导学 ——科学方法、持续发展策略
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
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慧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例如,在教授 go on a picnic 这个topic时,可先设置 When can you go on a picnic? Where can you go a picnic? What do you need for a picnic? 等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包括对学生进行激趣、诱思、导学、输出,使他们能自然习得英语;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帮助所有学生扩大眼界,使他们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看到自己的优势,并为自身个性的充分展现而自豪;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态度,建立起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子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山东,中国儿童教育网
(2)潘诺芬,《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上海,上海儿童教育网
(3)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教育部,2007-04-05
【关键词】激趣;诱思;导学;输出
改革开放20年来,对外交流和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2008年奥运的申办成功和加入WTO使英语学习再一次掀起高潮。英语素养越来越成为每一个公民,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用语言做事情”。社会需求和实践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英语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代替了单纯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是培养的目标。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还处于基础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大致如下:学生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能听懂课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小故事并做出反应,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做角色表演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等。
在英语课堂这个英语教育的主阵地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分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激趣 —— 性情陶冶、人格塑造
我校的自编教材(《功能英语》)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兴趣的需求。例如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家庭、学校、朋友、文体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话题。这些鲜活的话题,如果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形式,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呈现给学生,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力求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制作直观、生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质,设计灵活多样的趣味游戏、创设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景进行角色表演,使英语学习变得“既容易又有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例如在学习单词时,就用flash做了这样的一个课件,这是一个Treasure Hunt的认单词游戏,把每个单词设置成一个按钮,在这些单词里,仅其中一个藏了一个treasure,学生想找到这个treasure必须点击并读出按钮里的单词,如果猜中了treasure就自动从按钮飞出来。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会说许多英语,既流畅又标准,但问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便“哑”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这种情境要生活化,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语的含义。例如:教师创设按门铃、拜访朋友的情境,使用与当前情景直接相关的英语,并辅以大量的动作和表情,然后再让学生开门、请朋友的游戏,及时的巩固了教学内容。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学生既能理解又能学以致用。
二、诱思 ——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发现”。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放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运用发散性思维、创新的方法、新的观念。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教育呢?
第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
第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究机会。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锐意创新,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授A Club 这个单元时,Bob wants to be a leader of the club ,because he is older than other students. 围绕这一点,老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What makes a person a leader? 让学生去讨论,然后呈现课文的Tony is stronger than Bob. Does that make him a leader? Amy is prettier than Bob. Does that make her a leader? 如此这般,在老师的引导下,并插入以前学过的童谣、儿歌,学生就拼凑并演绎了一个充实、生动的童话故事。教师也水到渠成地进行了知识的输入和德育的渗透。
第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只有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 导学 ——科学方法、持续发展策略
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
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慧的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例如,在教授 go on a picnic 这个topic时,可先设置 When can you go on a picnic? Where can you go a picnic? What do you need for a picnic? 等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包括对学生进行激趣、诱思、导学、输出,使他们能自然习得英语;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帮助所有学生扩大眼界,使他们看到自己,看到自己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看到自己的优势,并为自身个性的充分展现而自豪;每一个教学举措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态度,建立起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子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山东,中国儿童教育网
(2)潘诺芬,《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上海,上海儿童教育网
(3)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教育部,200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