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这一点从以往的很多研究和调查中都能够看出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和一些主要特点,然后分析了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继而又探讨了学校体育相对于社区体育来说存在的一些优势,最后提出了把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结合起来的一些主要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教学 影响 结合
关注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是当前我国政府比较重视的一项重点内容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就明确规定了全民健身的主要宗旨,并且还提出了全民健身的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这也就是我们发展社区体育和重点发展学校体育的政府支持所在;另外,民政部社区建设工作重点也明确指出要重点开发社区体育,拓宽其宽度和深度,加强全民健身的力度。经过多年来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相关,尤其是社区体育的发展对于整个学校体育的进步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1.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曾经针对我国城市居民进行过关于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于体育事业的喜欢和在体育上的支出都比较多,表明城市居民的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体育运动的城市居民占到了总数的67.9%,而关注体育活动的则高达71.4%,在体育方面有支出的城市居民也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具体到实际活动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成熟居民数则明显不多,只有42.5%左右,甚至有多于五分之一的城市居民一周之内都不参加一次体育活动。具体来看,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结构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组成主要为老年人和幼年儿童,而青年人和中年人较少,也就是说呈现一种“两头多、中间少”的现象,这个跟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比较繁忙相关的,一般很少有时间在社区内进行体育活动,而时间较多地在校学生则更多的选择在学校内进行体育锻炼而不会去社区活动,这就造成了这一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1.2 体育意识增强 体育行为滞后
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老年人空余时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注重身体的锻炼,社区活动发展的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在我国成功的举办奥运会之后,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但是这种高涨的热情还仅仅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真正的去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还是明显的不足,“看”的成分比“练”的成分高很多,如何改善这种“光说不练”的现象就是我们当先工作的重点。
1.3 组织相对松散 健身保健知识缺乏
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始的,这就造成了起步晚的结果,并且由于这种起步落后发展缓慢的现状就进一步造成了社区体育在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人员不足,管理形式散落,大多数的活动人群都是自发的,随意性太强,并且活动类型随意,毫无科学性和规律性可言,起不到应有的锻炼的目的,缺乏必要的健身保健知识。
1.4 社区体育的体育设施简陋匮乏 参与项目简单
因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人群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幼儿,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体育活动的形式过于简单,当然,这也和体育设施的不完备有很大关系,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设施已经进入了社区之内,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参与人群结构的不合理性,因此,社区体育的设施也是需要我们继续完备的一个主要方面。
1.5 体育指导员普遍不足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当前的众多社区体育活动站内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也是明显不足的,甚至很多的活动站内根本没有体育指导员。而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规定来看,每个社区体育活动站内必须具备一名体育指导员,大型的社区活动站还应该具备多名体育指导员,而截止到2011年,我国仅有43.4%的社区体育活动站内有体育指导员的存在,这是明显不足的,到了2013年,体育指导员和全国人口的比值也仅仅是1:3000,这和规定的数值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此外,即使有的社区存在体育指导员,但是在素质和知识层次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只有18.8%的人员拥有专科以上的学历,其余体育指导员大部分都仅仅是高中或者更低的学历,即使上升到管理层面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本科学历的也仅占13.9%,可见,专业性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还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的,急需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补充进来。
2. 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体育锻炼模式,但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社会体育的一部分,还是存在很大的相通性的,其主旨都是教导人们通过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加强自身的体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学会一定的锻炼方法。与社区体育相比,学校体育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封闭性,虽然学校体育的开设是比较规律的,但是其教学模式已经成型良久,并且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而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模式,它的锻炼观念和开展模式都是新颖的,可以为学校体育提供很多的借鉴。
2.1 为学校体育溶入新的思想观念 使体育教学组织更趋合理化
与社区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教学观念是较为落后的,也是极为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和其他的课程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共同性,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并且学校体育教育还要求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压抑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自发主动的参与这一老师规定的活动的积极性必然不是很高,也就很难起到锻炼的目的,即使能够学到一定的体育技能,这种勉强学到的技能也会快速的忘却,对以后的人生锻炼没有任何益处,这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规定的引导学生进行自发的锻炼是相违背的,学生们也行不成该纲要所要求的终身体育观。与之相反的,社区体育虽然看起来是毫无头绪的,没有任何目的的“放羊式”锻炼,但是因为体育指导员的存在,这种无序的活动下隐藏着一定的目的性,只不过是形式活泼了一点,具体而言,社区体育可供学校体育借鉴的思想观念有以下几点:(1)照顾每一位学生,在考虑每位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和锻炼;(2)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发的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已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3)课堂活动要丰富多彩,结合学生年轻好动的天性,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活动的天堂。 2.2 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的变革
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计的体系结构已经极为固定了,但是这种固定的模式和结构并不能满足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要求,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尤其是要学会自己把握锻炼自己的方法,并且能够终身受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教学当中不能仅仅的进行竞技活动的教授和体育技巧的传授,而是应该在体育健身知识上加大教学力度,并且把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健身性,使其能够为学生的一生服务,为学生今后的健身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
2.3 促进学校师资力量与体育设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上文中说到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弊端就在于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太强,进而也就导致了学校内的资源和学校外的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交叉利用,既浪费了学校内的大量的师资资源和设施资源也不能够从周边的一些社区体育活动中获取有力的借鉴。因此,随着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学校体育也应该逐步的和周边的社区体育进行有效的交叉互动,学校体育老师可以在社区体育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性的指导能力,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新颖的锻炼思路;与此同时,学校体育设施在周末时应该向周围社区人群开放,这样就能够起到充分利用设施的目的,提高使用效率,杜绝浪费。
3 学校体育的优势分析
3.1 学校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场所
学校体育教育相对于社区体育活动来说还是存在很多极为明显的优势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在体育设施和场所方面的建设了,学校一般都建有自身的体院馆,馆内设施齐全,基本能满足学生的一般需求,而社区体育一般都是依附于一些公园存在的,设施比较简陋,地方也比较狭小。
3.2 学校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与技术资源
体育教师应该说是在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为丰富的知识,这些都是当前社区体育活动所欠缺的,并且当前学校体育教师一般说来工作并不是很繁忙,因此,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
3.3 学校体育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学校体育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体育专业的,他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极为系统和科学的,并且通过这种系统的体育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观念,使其在毕业后能够为全社会的体育事业服务,当然也包括社区体育运动,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可以成为体育学院毕业生的一个就业的主要渠道。
4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4.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
把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学校内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实验的效果来看,这种结合性的发展模式能够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起到很好的益处,两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吸取对方先进的观念,相互利用对方的设备资源,已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2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手段
上文中提高当前学校的体育项目多为竞技性的,这时需要改正的,因此,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加入到社区体育中去,让学生充分感受社区体育的活力,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能够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此外,还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适当的降低体育竞技的难度,进而使其更适合学生进行身体的锻炼,而不是注重体育项目难度上的提高。
4.3 专门配备组织机构及专职人员
社区体育之所以发展的缓慢并且组织过于散乱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而学校体育的管理则主要是划分到学校管理层内进行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两者的管理系统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专门进行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管理机构,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各自的资源,并且可以进行充分的资源共享,合理的调配资源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自的优势, 既可以弥补社区体育在专业指导方面的缺陷,又可以弥补学校体育教育在理念落后上的弊端,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5 结 语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他们能够在很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进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体育亟待进行长足的进步,这就需要学校体育的配合,而学校体育模式的落后又需要社区体育的先进理念的进入,因此,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发展潜力。而落实到现实当中如何进行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结合,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一步步的探索和尝试,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黄文仁,骆 映.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困难[J].体育与科学,2001,(4).
[2] 沈 梅. 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3] 李 涛. 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
关键词:社区体育 学校体育教学 影响 结合
关注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是当前我国政府比较重视的一项重点内容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提出就明确规定了全民健身的主要宗旨,并且还提出了全民健身的重点是青少年和儿童,这也就是我们发展社区体育和重点发展学校体育的政府支持所在;另外,民政部社区建设工作重点也明确指出要重点开发社区体育,拓宽其宽度和深度,加强全民健身的力度。经过多年来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相关,尤其是社区体育的发展对于整个学校体育的进步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1.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曾经针对我国城市居民进行过关于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对于体育事业的喜欢和在体育上的支出都比较多,表明城市居民的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体育运动的城市居民占到了总数的67.9%,而关注体育活动的则高达71.4%,在体育方面有支出的城市居民也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具体到实际活动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成熟居民数则明显不多,只有42.5%左右,甚至有多于五分之一的城市居民一周之内都不参加一次体育活动。具体来看,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结构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组成主要为老年人和幼年儿童,而青年人和中年人较少,也就是说呈现一种“两头多、中间少”的现象,这个跟中年人和青年人的日常生活比较繁忙相关的,一般很少有时间在社区内进行体育活动,而时间较多地在校学生则更多的选择在学校内进行体育锻炼而不会去社区活动,这就造成了这一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1.2 体育意识增强 体育行为滞后
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老年人空余时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注重身体的锻炼,社区活动发展的也越来越快,尤其是在我国成功的举办奥运会之后,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但是这种高涨的热情还仅仅是停留在意识层面,真正的去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还是明显的不足,“看”的成分比“练”的成分高很多,如何改善这种“光说不练”的现象就是我们当先工作的重点。
1.3 组织相对松散 健身保健知识缺乏
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开始的,这就造成了起步晚的结果,并且由于这种起步落后发展缓慢的现状就进一步造成了社区体育在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人员不足,管理形式散落,大多数的活动人群都是自发的,随意性太强,并且活动类型随意,毫无科学性和规律性可言,起不到应有的锻炼的目的,缺乏必要的健身保健知识。
1.4 社区体育的体育设施简陋匮乏 参与项目简单
因为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人群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幼儿,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体育活动的形式过于简单,当然,这也和体育设施的不完备有很大关系,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设施已经进入了社区之内,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参与人群结构的不合理性,因此,社区体育的设施也是需要我们继续完备的一个主要方面。
1.5 体育指导员普遍不足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当前的众多社区体育活动站内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也是明显不足的,甚至很多的活动站内根本没有体育指导员。而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规定来看,每个社区体育活动站内必须具备一名体育指导员,大型的社区活动站还应该具备多名体育指导员,而截止到2011年,我国仅有43.4%的社区体育活动站内有体育指导员的存在,这是明显不足的,到了2013年,体育指导员和全国人口的比值也仅仅是1:3000,这和规定的数值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此外,即使有的社区存在体育指导员,但是在素质和知识层次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只有18.8%的人员拥有专科以上的学历,其余体育指导员大部分都仅仅是高中或者更低的学历,即使上升到管理层面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本科学历的也仅占13.9%,可见,专业性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还是存在很大的缺口的,急需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补充进来。
2. 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体育锻炼模式,但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社会体育的一部分,还是存在很大的相通性的,其主旨都是教导人们通过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加强自身的体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且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学会一定的锻炼方法。与社区体育相比,学校体育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封闭性,虽然学校体育的开设是比较规律的,但是其教学模式已经成型良久,并且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而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模式,它的锻炼观念和开展模式都是新颖的,可以为学校体育提供很多的借鉴。
2.1 为学校体育溶入新的思想观念 使体育教学组织更趋合理化
与社区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教学观念是较为落后的,也是极为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和其他的课程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共同性,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并且学校体育教育还要求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压抑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自发主动的参与这一老师规定的活动的积极性必然不是很高,也就很难起到锻炼的目的,即使能够学到一定的体育技能,这种勉强学到的技能也会快速的忘却,对以后的人生锻炼没有任何益处,这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所规定的引导学生进行自发的锻炼是相违背的,学生们也行不成该纲要所要求的终身体育观。与之相反的,社区体育虽然看起来是毫无头绪的,没有任何目的的“放羊式”锻炼,但是因为体育指导员的存在,这种无序的活动下隐藏着一定的目的性,只不过是形式活泼了一点,具体而言,社区体育可供学校体育借鉴的思想观念有以下几点:(1)照顾每一位学生,在考虑每位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和锻炼;(2)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发的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已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3)课堂活动要丰富多彩,结合学生年轻好动的天性,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活动的天堂。 2.2 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的变革
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计的体系结构已经极为固定了,但是这种固定的模式和结构并不能满足国家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要求,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尤其是要学会自己把握锻炼自己的方法,并且能够终身受益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的教学当中不能仅仅的进行竞技活动的教授和体育技巧的传授,而是应该在体育健身知识上加大教学力度,并且把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健身性,使其能够为学生的一生服务,为学生今后的健身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
2.3 促进学校师资力量与体育设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上文中说到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弊端就在于学校教育的封闭性太强,进而也就导致了学校内的资源和学校外的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交叉利用,既浪费了学校内的大量的师资资源和设施资源也不能够从周边的一些社区体育活动中获取有力的借鉴。因此,随着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学校体育也应该逐步的和周边的社区体育进行有效的交叉互动,学校体育老师可以在社区体育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性的指导能力,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新颖的锻炼思路;与此同时,学校体育设施在周末时应该向周围社区人群开放,这样就能够起到充分利用设施的目的,提高使用效率,杜绝浪费。
3 学校体育的优势分析
3.1 学校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场所
学校体育教育相对于社区体育活动来说还是存在很多极为明显的优势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在体育设施和场所方面的建设了,学校一般都建有自身的体院馆,馆内设施齐全,基本能满足学生的一般需求,而社区体育一般都是依附于一些公园存在的,设施比较简陋,地方也比较狭小。
3.2 学校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师资与技术资源
体育教师应该说是在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为丰富的知识,这些都是当前社区体育活动所欠缺的,并且当前学校体育教师一般说来工作并不是很繁忙,因此,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
3.3 学校体育可为社区体育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学校体育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体育专业的,他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是极为系统和科学的,并且通过这种系统的体育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观念,使其在毕业后能够为全社会的体育事业服务,当然也包括社区体育运动,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可以成为体育学院毕业生的一个就业的主要渠道。
4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有效措施
4.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
把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相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学校内建立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实验的效果来看,这种结合性的发展模式能够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起到很好的益处,两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吸取对方先进的观念,相互利用对方的设备资源,已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2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手段
上文中提高当前学校的体育项目多为竞技性的,这时需要改正的,因此,就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加入到社区体育中去,让学生充分感受社区体育的活力,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其能够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此外,还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适当的降低体育竞技的难度,进而使其更适合学生进行身体的锻炼,而不是注重体育项目难度上的提高。
4.3 专门配备组织机构及专职人员
社区体育之所以发展的缓慢并且组织过于散乱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专业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而学校体育的管理则主要是划分到学校管理层内进行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两者的管理系统合并在一起,组成一个专门进行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管理机构,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各自的资源,并且可以进行充分的资源共享,合理的调配资源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各自的优势, 既可以弥补社区体育在专业指导方面的缺陷,又可以弥补学校体育教育在理念落后上的弊端,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5 结 语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和互补性,他们能够在很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进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体育亟待进行长足的进步,这就需要学校体育的配合,而学校体育模式的落后又需要社区体育的先进理念的进入,因此,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发展潜力。而落实到现实当中如何进行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结合,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一步步的探索和尝试,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发展的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黄文仁,骆 映.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机遇及其面临的困难[J].体育与科学,2001,(4).
[2] 沈 梅. 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3] 李 涛. 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