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文化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价值观,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文化的一种,具有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的特性。本文认为,要建立起高职教育课程文化,可以从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组建团队、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课程系统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文化 建设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14
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课程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文化的状况。课程文化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道德判断、知识技能等教育信息,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日趋深入,高职课程文化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对课程理论研究本身的繁荣与创新,还是对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与反思,高职教育的课程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研究课程文化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良好的课程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e”。最早的意思是指人们耕耘、加工、开发土地以及种植、栽培植物等实践活动。后来,“文化”所包含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及习惯,甚至是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方式等。如今,人们普遍将文化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就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如人们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和传承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符号、知识系统等。
课程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对课程文化作出较精确的、统一的表述和解释。目前人们在教育研究当中采用比较多的解释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这样的课程文化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课程本身具有文化特征。根据以上对课程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课程文化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价值观,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社会精神财富。
二、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性
已有的课程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多是结合学科特征进行课程文化的实践探讨,而对于高职教育领域的课程文化关注得较少。相对而言,高职教育领域更为需要课程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高职教育课程文化是指高职教育课程形态和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规范、价值、信仰、传统、习俗等,与其他教育的课程文化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不仅有着文化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性。只有正确认识其特性,才能更深入的把握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实质。一般而言,各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都以学科本位的课程观作为指导,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它倾向于使用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主。“作为文化形式之一的高职课程文化必然要反映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改造自然的职业技能为主。高职课程文化是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规范文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按照一定社会对高职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理念和课程活动状态,是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精神财富总和。它主要传递技术文化,这种技术文化比较能够适应就业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当然,除了技术文化,同时还要传递精神文化,因为只有技术文化的课程文化无法形成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相结合,才是较为完整、全面的高职教育课程文化。
三、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基本思路
课程文化是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确定过程中,在课程研制、开发、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建构正是一种课程文化创新的过程,根据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性追求不断创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组建课程文化的建设团队
课程文化的建构是协商式的、互动式的,应当有师生主体参与、校内多方的讨论和协定,更应有企业的参与。通过彼此相互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进行对文化的理解与建构。首先,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有必要确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打造教师和学生品牌,形成有凝聚力的教学和学习团队。通过教学,能进入师生头脑的是他们用自己的阅历、体验、性情和人格解读并建构起来的课程文化。这种课程文化是汇集了师生鲜活生命力的课程生态体系。其次,课程文化的构建是动态的,要请与课程相关的所有人员代表参与,如企业代表、家长代表和学校各管理部门等。总之,在课程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面发展。崇尚优秀,保护精英群体和弱势群体,兼顾全体师生的发展诉求。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程学院在实践中已经开始采用了让教师、企业代表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方式。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设计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并且,与校内公司、设计工作室、实训中心及校外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根据实训、实习的岗位(群)制订相应的实训、实习大纲、工作表现、业绩成果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当课程实施之后,还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完善与调整。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与企业文化建立起有效的融合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是拥挤的,如大部分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在传统的教室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实训实习多人一组,多人一机。多人一岗,课堂氛围与现代企业环境相距尚远。同时,高职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内容过时,岗位适用性不强,理论课时偏重。而现代的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其特殊性,如统一的操作 工具,统一的工作服,佩胸卡上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机械、车间等。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备、充裕的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应按企业化的要求首先把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建设好,学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
为了让学生能在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并能及早适应企业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具体而言,就是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来设置。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发课程、编制教材,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使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贴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程学院将课程建设项目组与广西建工集团桂港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广西建林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筑装饰企业深度合作,在建筑与艺术专业群实施“项目群”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对接、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考核对接,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课程体系中
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尤其是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高职教育的课程文化发展也应该坚持多元视野、多样原则和个性指向,进行结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不仅要融入企业文化,还要融入本区域的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他们接触这些文化的频度与深度。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应适当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程学院在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本土文化内容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系统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准确领会这些文化的精髓和需要扬弃的糟粕。在课程设计上,分层次推进,不仅在专业主干课广西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课程、广西民族服饰设计与应用课程充分体现广西的民族特色文化,而且在其他选修课程如居室空间设计课程、展示设计课程当中也提及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使学生对广西区域文化有一个由表及里、有可感的物质层面到抽象的观念层面的深化过程。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在迅速融入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能对该企业文化保持一份理性的态度,能将所学的区域文化融入企业工作中,并更好地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升华。
(四)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
课程按照表现的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显性课程主要就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安排的正规教学内容,而潜在课程则是那些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性的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着显性课程,而伴随其间的潜在课程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潜在课程对于课程文化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潜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具有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编制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潜在课程的因素,尽可能把潜在课程纳入有计划的教学内容当中,使得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教育作用。当然,如果处理不当,潜在课程除了具有积极作用之外,也会出8--些消极影响。例如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对学生不诚恳、不关心,忽视学生的心理反应等,这将会减退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甚至给学生带来观念和行为上的错误导向。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作用,保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严谨的教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崇尚科学和吃苦钻研精神。同时,应大力提倡先进的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些潜在课程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作者简介】朱朝霞(1965-),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文化 建设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0.09.014
课程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课程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文化的状况。课程文化是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道德判断、知识技能等教育信息,是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随着课程理论研究的日趋深入,高职课程文化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对课程理论研究本身的繁荣与创新,还是对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与反思,高职教育的课程文化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研究课程文化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创建良好的课程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e”。最早的意思是指人们耕耘、加工、开发土地以及种植、栽培植物等实践活动。后来,“文化”所包含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及习惯,甚至是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方式等。如今,人们普遍将文化的内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就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如人们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和传承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符号、知识系统等。
课程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对课程文化作出较精确的、统一的表述和解释。目前人们在教育研究当中采用比较多的解释是“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这样的课程文化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课程本身具有文化特征。根据以上对课程文化的理解,笔者认为,课程文化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价值观,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社会精神财富。
二、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性
已有的课程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领域,多是结合学科特征进行课程文化的实践探讨,而对于高职教育领域的课程文化关注得较少。相对而言,高职教育领域更为需要课程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高职教育课程文化是指高职教育课程形态和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规范、价值、信仰、传统、习俗等,与其他教育的课程文化相比,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不仅有着文化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性。只有正确认识其特性,才能更深入的把握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实质。一般而言,各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都以学科本位的课程观作为指导,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它倾向于使用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为主。“作为文化形式之一的高职课程文化必然要反映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改造自然的职业技能为主。高职课程文化是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规范文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按照一定社会对高职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理念和课程活动状态,是高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当中进行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精神财富总和。它主要传递技术文化,这种技术文化比较能够适应就业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当然,除了技术文化,同时还要传递精神文化,因为只有技术文化的课程文化无法形成学生对未来工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相结合,才是较为完整、全面的高职教育课程文化。
三、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基本思路
课程文化是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确定过程中,在课程研制、开发、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建构正是一种课程文化创新的过程,根据高职教育课程文化的特性追求不断创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组建课程文化的建设团队
课程文化的建构是协商式的、互动式的,应当有师生主体参与、校内多方的讨论和协定,更应有企业的参与。通过彼此相互协商、互动的方式共同进行对文化的理解与建构。首先,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有必要确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打造教师和学生品牌,形成有凝聚力的教学和学习团队。通过教学,能进入师生头脑的是他们用自己的阅历、体验、性情和人格解读并建构起来的课程文化。这种课程文化是汇集了师生鲜活生命力的课程生态体系。其次,课程文化的构建是动态的,要请与课程相关的所有人员代表参与,如企业代表、家长代表和学校各管理部门等。总之,在课程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面发展。崇尚优秀,保护精英群体和弱势群体,兼顾全体师生的发展诉求。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程学院在实践中已经开始采用了让教师、企业代表等多方面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方式。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领导、设计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并且,与校内公司、设计工作室、实训中心及校外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根据实训、实习的岗位(群)制订相应的实训、实习大纲、工作表现、业绩成果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标准。当课程实施之后,还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完善与调整。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与企业文化建立起有效的融合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文化的物质环境是拥挤的,如大部分学生在大多数时间在传统的教室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实训实习多人一组,多人一机。多人一岗,课堂氛围与现代企业环境相距尚远。同时,高职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内容过时,岗位适用性不强,理论课时偏重。而现代的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其特殊性,如统一的操作 工具,统一的工作服,佩胸卡上岗,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机械、车间等。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备、充裕的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环境育人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应按企业化的要求首先把物质形态的课程文化建设好,学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能尽快融入企业文化。
为了让学生能在就业时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并能及早适应企业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高职院校,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具体而言,就是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来设置。根据行业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发课程、编制教材,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参与企事业单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等,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使课程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贴近。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程学院将课程建设项目组与广西建工集团桂港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广西建林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筑装饰企业深度合作,在建筑与艺术专业群实施“项目群”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对接、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考核对接,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课程体系中
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尤其是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高职教育的课程文化发展也应该坚持多元视野、多样原则和个性指向,进行结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高职教育课程文化不仅要融入企业文化,还要融入本区域的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品质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他们接触这些文化的频度与深度。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应适当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工程学院在课程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本土文化内容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系统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些文化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准确领会这些文化的精髓和需要扬弃的糟粕。在课程设计上,分层次推进,不仅在专业主干课广西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课程、广西民族服饰设计与应用课程充分体现广西的民族特色文化,而且在其他选修课程如居室空间设计课程、展示设计课程当中也提及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使学生对广西区域文化有一个由表及里、有可感的物质层面到抽象的观念层面的深化过程。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进入企业工作后,在迅速融入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能对该企业文化保持一份理性的态度,能将所学的区域文化融入企业工作中,并更好地推动企业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升华。
(四)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
课程按照表现的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显性课程主要就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安排的正规教学内容,而潜在课程则是那些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性的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在实际的教育实践当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着显性课程,而伴随其间的潜在课程则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潜在课程对于课程文化的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潜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具有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编制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潜在课程的因素,尽可能把潜在课程纳入有计划的教学内容当中,使得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发挥潜在课程的积极教育作用。当然,如果处理不当,潜在课程除了具有积极作用之外,也会出8--些消极影响。例如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对学生不诚恳、不关心,忽视学生的心理反应等,这将会减退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甚至给学生带来观念和行为上的错误导向。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作用,保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严谨的教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崇尚科学和吃苦钻研精神。同时,应大力提倡先进的文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些潜在课程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作者简介】朱朝霞(1965-),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