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七十年代:凭票排队抢购
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置办年货的情景,71岁的合肥市民张富珍老人印象深刻:“其实那时候置办年货只要三四十元钱,但这却是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中的最大开销。”攥着粮票、油票等各种类型的票据在供应点门口排队抢购年货,让许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记忆犹新。1980年,各大商场从外地采购了一批电镀桌椅、简易沙发、搪瓷盆等,陆续投放节日市场。1981年,尼龙绸夹克、线绨被面供不应求,甚至有人利用反复排队和托人代买等手段套购。
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进入年货”清单”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吃”虽然还是年货中的主角,但已不再是中国人置办年货中最“烧钱”的了。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逐渐取代了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这“老三件”,走入了普通中国人家庭。过年时,一些条件尚可的双职工家庭往往会将积攒一年的工资拿出来采购买一些“奢侈”年货。
那时候,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中国人过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将彩电列为家里置办的重点年货之一,成了当时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新时代:年货不断升级
时代变迁,年货的购置品类和购置方式也在变化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奢华”。
而今每逢春节,各商家都会赚得盆满钵溢,年货已经不只局限于吃穿等用品,房、车、奢侈品都已列入年货的清单,而给孩子的压岁钱多则上千、上万元。春节之后,很多网友都会“晒”账单,戏谑自己过完年就变穷。
年乐
拜大年:从道声“过年好”到短(微)信“轰炸”
走亲访友、道声“过年好”是多少年来的年俗。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短(微)信或电话给亲朋好友拜年,登门造访、邻里之间互贺新年的热络景象少了。除夕之夜,基本人人都能收到几十条拜年短信,当然,这两年必不可少的还有“抢红包”。
放鞭炮:从童年游戏到成人游戏
放鞭炮是年俗的重要内容,以前孩子是重要参与者。如今,在春节那几天享受“放炮”乐趣的更多是成年人,他们从放鞭炮的过程中重温逝去的童趣。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差不多是“天天过年”,所以他们体会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在儿童时期对于过年的渴望,以及过年放鞭炮的乐趣。
逛庙会:从传统民俗到在商言商
过春节逛庙会,是传统的民俗。传统庙会本应回归“传统”,但“与时俱进”的商业元素却大有观众。
每年一次的庙会摊位拍卖也引起了越来越高的关注,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的标王是30万,摊位的价格高,摊位出售的商品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看春晚:从“饥渴”到“乏味”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央视春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
此后,大年三十,一家人一边包饺子吃年饭,一边看春晚,渐渐成了中国百姓约定俗成的过节方式。而春晚走到今天,已经让人越来越感觉不到年味,成了普通的看电视。
年夜饭
五六十年代:物资不丰富
1957年2月3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一户普通人家的大年夜》写道:三十晚上,我到一户朋友家去串门,还没进屋,就听见大人、小孩们的一片笑声。原来是主妇鄂老太太两个出嫁的女儿带着外孙回娘家来了。一家团圆,怪不得这么热闹。我问鄂老太太过节吃什么,她说:“我们买了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够我们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几天的了。”
20世纪60年代的年夜饭也非常简单,因为凭票供应,量也不多。
七十年代:情,兄一年比一年好
20世纪70年代短缺經济下,人们的消费主题是“抢购”,要想吃一顿稍好的年夜饭对人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但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中国人仍是隆重对待的。1970年的报纸报道说春节期间“粮、油、肉、蛋、水果、茶叶供应充足,市场上还出现了如黄瓜、西红柿、豆角等一些夏令蔬菜”。情况一年比一年好。
八十年代:菜逐年增加,质量有所提高
20世纪80年代前半段,富强粉、小杂豆、花生米等都还是限量供应。后来凭票采购逐步取消,条件有所改善,老百姓过年时的餐桌开始丰富起来,菜种类逐年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
九十年代以后:花样翻新,等级攀升
按老例儿,营业的馆子到春节差不多就关门了。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了时尚。1996年,北京城摆起了年夜饭,百店家宴热热闹闹。到了1997年,年夜饭需要预订了。而年夜饭的等级也逐渐攀升,但高价的年夜饭未必能和高质量的服务挂上钩,高价年夜饭变成了年夜“烦”。
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置办年货的情景,71岁的合肥市民张富珍老人印象深刻:“其实那时候置办年货只要三四十元钱,但这却是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一年中的最大开销。”攥着粮票、油票等各种类型的票据在供应点门口排队抢购年货,让许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记忆犹新。1980年,各大商场从外地采购了一批电镀桌椅、简易沙发、搪瓷盆等,陆续投放节日市场。1981年,尼龙绸夹克、线绨被面供不应求,甚至有人利用反复排队和托人代买等手段套购。
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进入年货”清单”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吃”虽然还是年货中的主角,但已不再是中国人置办年货中最“烧钱”的了。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逐渐取代了手表、自行车、收音机这“老三件”,走入了普通中国人家庭。过年时,一些条件尚可的双职工家庭往往会将积攒一年的工资拿出来采购买一些“奢侈”年货。
那时候,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中国人过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将彩电列为家里置办的重点年货之一,成了当时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新时代:年货不断升级
时代变迁,年货的购置品类和购置方式也在变化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奢华”。
而今每逢春节,各商家都会赚得盆满钵溢,年货已经不只局限于吃穿等用品,房、车、奢侈品都已列入年货的清单,而给孩子的压岁钱多则上千、上万元。春节之后,很多网友都会“晒”账单,戏谑自己过完年就变穷。
年乐
拜大年:从道声“过年好”到短(微)信“轰炸”
走亲访友、道声“过年好”是多少年来的年俗。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短(微)信或电话给亲朋好友拜年,登门造访、邻里之间互贺新年的热络景象少了。除夕之夜,基本人人都能收到几十条拜年短信,当然,这两年必不可少的还有“抢红包”。
放鞭炮:从童年游戏到成人游戏
放鞭炮是年俗的重要内容,以前孩子是重要参与者。如今,在春节那几天享受“放炮”乐趣的更多是成年人,他们从放鞭炮的过程中重温逝去的童趣。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差不多是“天天过年”,所以他们体会不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在儿童时期对于过年的渴望,以及过年放鞭炮的乐趣。
逛庙会:从传统民俗到在商言商
过春节逛庙会,是传统的民俗。传统庙会本应回归“传统”,但“与时俱进”的商业元素却大有观众。
每年一次的庙会摊位拍卖也引起了越来越高的关注,2010年北京地坛庙会的标王是30万,摊位的价格高,摊位出售的商品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看春晚:从“饥渴”到“乏味”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央视春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
此后,大年三十,一家人一边包饺子吃年饭,一边看春晚,渐渐成了中国百姓约定俗成的过节方式。而春晚走到今天,已经让人越来越感觉不到年味,成了普通的看电视。
年夜饭
五六十年代:物资不丰富
1957年2月3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一户普通人家的大年夜》写道:三十晚上,我到一户朋友家去串门,还没进屋,就听见大人、小孩们的一片笑声。原来是主妇鄂老太太两个出嫁的女儿带着外孙回娘家来了。一家团圆,怪不得这么热闹。我问鄂老太太过节吃什么,她说:“我们买了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够我们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几天的了。”
20世纪60年代的年夜饭也非常简单,因为凭票供应,量也不多。
七十年代:情,兄一年比一年好
20世纪70年代短缺經济下,人们的消费主题是“抢购”,要想吃一顿稍好的年夜饭对人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但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中国人仍是隆重对待的。1970年的报纸报道说春节期间“粮、油、肉、蛋、水果、茶叶供应充足,市场上还出现了如黄瓜、西红柿、豆角等一些夏令蔬菜”。情况一年比一年好。
八十年代:菜逐年增加,质量有所提高
20世纪80年代前半段,富强粉、小杂豆、花生米等都还是限量供应。后来凭票采购逐步取消,条件有所改善,老百姓过年时的餐桌开始丰富起来,菜种类逐年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
九十年代以后:花样翻新,等级攀升
按老例儿,营业的馆子到春节差不多就关门了。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了时尚。1996年,北京城摆起了年夜饭,百店家宴热热闹闹。到了1997年,年夜饭需要预订了。而年夜饭的等级也逐渐攀升,但高价的年夜饭未必能和高质量的服务挂上钩,高价年夜饭变成了年夜“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