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管孩子管出家庭矛盾”?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syysy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很多家长在为人父母后都有这样的体会:家庭冲突比没有孩子之前多了起来,而大多冲突都因管教孩子引起。父母双方带孩子的,夫妻争执多了;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两代监护人间的矛盾频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根本原因就是监护人之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立场不统一,自然就难以统一教育口令,矛盾也就容易产生。
  当父母的意见相左……
  一天,淼淼画完画后,彩笔散落一桌也不收起来。我叫她收,她还很不乐意。为此,我说了她两句,她看上去委屈得要哭出来了。
  爸爸见状说:“好了,淼淼还小,我来帮她收拾就是了。”我阻止了他:“不行,她必须学着自己收。越是小,越要从小养成好习惯。”淼淼借机撒娇,哭得更凶。
  爸爸更加心疼女儿,提高嗓门:“你为啥跟一个孩子过不去?真是小题大做。有你这样当妈的吗?”
  我一听更生气:“为什么每次我管孩子,你总是唱反调?我在管,你在慣,这孩子还能教育好吗?你让她到底听谁的?”
  就这样,原本我跟淼淼之间的小矛盾,结果,爸爸一插手,矛盾升级为夫妻间的战争,我们两人吵了一架……
  和稀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情景,相信很多家长也都经历过。原本只是管孩子,结果管到最后,上升成了夫妻双方的矛盾,而孩子的问题早已没人在意了,更不用说去解决。很多时候,当夫妻一方在正常地教育孩子时,如果另一半不横插一手,孩子就没有了耍性子的退路,他会乖乖听从教导,纠正和反省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但是一旦有人从中和稀泥,就给了孩子借口或者逃避推诿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但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初衷破灭,而且又引发了家庭新的矛盾,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孩子的心反而离得更远
  孩子有时也会见风使舵,如果他知道谁习惯站在他那一边帮他撑腰,那他就变得无法无天,就敢挑衅管教者的威严(即使他知道自己是无理取闹或者做错了事情)。
  一方支持孩子的行为,一方反对孩子的行为,给了孩子空子可钻,他会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那方,而无脑地排斥和反感反对他的那方,不服从管教。这样一来,不但反对者的威严大打折扣,而且还会使孩子对他产生一种敌对心理。孩子的思维是直线思维,他会认为支持他的人是爱他的;而总是反对他做这做那的人是讨厌的,是不爱他的。这等于在无形中帮孩子结了埋怨,置持反对意见的管教一方于两难之中。最终的结果肯定不是如意的,不但管教孩子的目的达不到,相反还会破坏亲子关系的和谐。
  对立的家教模式,负面影响多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这种对立的家教环境中,一个管,一个惯;一个支持,一个反对;一个约束,一个纵容……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
  不良影响一:影响孩子是非观念的形成。幼儿时期正处于认识阶段,对与错,好与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都是他学习的日常课题。如果同一件事,一个家长说对,一个家长说不对,对于本就是非不断的孩子来说,就真的不知道该听谁的了,进而干扰了他对事物合理判断和认识能力以及自我纠正和进步能力的发展。
  不良影响二:导致孩子越管越难管。当孩子面临单一情况,只能选择一种教导和建议时,他就会认真思考,乖乖听话。而一旦教育者中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孩子就会本能地按自己的意愿,想听谁的就听谁的,不想听谁的就不理你的管束。这就麻烦了,结果就是越管,孩子越难服管。
  不良影响三:影响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和谐与安定。当不同的监护人持有不同的教育观点时,自然会有冲突发生。处理不好,矛盾就会升级,不再单单是教育一方与孩子之间的小摩擦,而成了大人之间的角逐对立。如此一来,孩子处于矛盾的家庭环境中,对他的心理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胆怯、烦躁不安、茫然无助等情绪,这势必会影响孩子健康性格的塑造。
  如何破解“管教僵局”?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双方或者两代教育者之间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是正常的,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处理这种不同。这就需要智慧对待。
  首先:提前约法三章。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双方或者父母与长辈之间可以事前约定好,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提出来,可以背后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来一致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口令统一了,才好一起教育好孩子。
  其次:职责分明。
  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方面,最好一个人做主,其他人辅助。这样一来,负主要教育职责的一方,拥有更多的教育发言权,而且他也会是最了解孩子的,提出的意见也最适合孩子。当然,也不能独断专行,也要适当地听取辅助教育一方的观点,完善家庭教育方案,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指导。
  再者:相互理解。
  全家人要本着相互体谅的原则和谐相处,冷静对待孩子的问题。特别是有老人帮着带孩子的,由于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肯定会有诸多方面的不同意见。这种情况下,不要产生敌对心理,一味抱怨对方,指责对方。而应该多沟通,多体谅,理解对方本意是对孩子好,彼此都是为了孩子。既然初衷都是一致的,那就尽量求同存异、和平相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第一要务,不要相互指责和埋怨。
  只有这样,对孩子的管教才能达到教育目的,同时也避免“管孩子管出家庭矛盾”的情况发生,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
其他文献
菠 菜  高钠饮食会使血压升高,而与钠恰恰相反,钾可以促进肾脏排出更多的钠,从而缓冲钠盐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同时研究发现,适当多吃含钾的食物对脑血管也有保护作用。  在绿叶菜中,菠菜是含钾“大户”。不少人喜欢吃菠菜罐头,但其中含有大量的钠,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在不能吃到新鲜菠菜的情况下,推荐吃速冻菠菜,营养素不会流失并且容易储藏。大家可以将它与坚果、牛奶等制成混合蔬菜汁饮用。值得注意的是,服用华
期刊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秋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中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可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毛发脱落、唇干舌燥等。对于秋燥,中医养生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皮肤干燥要保湿: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在干燥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发干、瘙痒甚至皲裂。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补水,每天多喝水,也可以多喝一些缓解秋燥的汤水;然后手提包里带上一瓶保湿的喷雾,时常喷一喷皮肤,保持湿润。沐浴后,应及时涂
期刊
1.看枕芯  荞麦皮的枕头就比较适合老年人。此外,蚕砂、茶叶、大米都属于这类可塑形、透气性好的枕芯。对于有颈椎病的患者,如果可以用这些材质做的枕头,会更加有利治療。  2.看大小  枕头的长度正常情况下最好比肩膀要宽一些。不要睡太小的枕头,因为当你一翻身,枕头就无法支撑颈部,另外过小的枕头还会影响睡眠时的安全感。有的人喜欢用那种不规则的枕头,虽然很有个性,但是要考虑是不是有损睡眠质量。  3.看高
期刊
英国广播公司日前报道称,斯旺西大学生命科学院主导的一项研究,将微型传感器内置于医用敷料中,能及时检测到伤口感染、凝血等情况。这些信息可上传到智能手机上,与患者饮食和伤口愈合情况相结合,从而方便医生随时了解伤口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将重點研究如何利用3D打印等最新技术,降低这种智能敷料的生产成本,便于今后推广。英国巴斯大学此前研究出一种医用敷料,能在烧伤或烫伤的伤口出现细菌感染时,从内置微
期刊
多酶片為胰酶与胃蛋白酶复合制剂,通过补充消化酶助消化,适用于高蛋白饮食引起的消化不良,宜在饭前15 ~ 30分钟服用。此药在酸性条件下易失活,因此不可嚼碎后服用。老年人应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服用该药。
期刊
呼吸锻炼包括非特异性锻炼和特异性锻炼。非特异性锻炼可通过行走、慢跑、游泳、爬楼梯等运动来实现;特异性锻炼则需要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来达到。最简单的特异性锻炼方法就是各种呼吸操。呼吸操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通过上肢活动、侧弯活动、转体活动等扩大胸廓和膈肌的活动度,可大大增加人体的肺活量,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  具体练习方法:  准备式:到室外选择空气清新之处,做呼吸运动,自然放松,腹式呼吸。  第1
期刊
1. 端正态度,医患配合  无论是医生、家人施灸,还是自己施灸,都要端正态度,认真操作,不可三心二意。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并通过掌握医理消除顾虑和恐惧,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施灸技术,保持体位、穴位正确。  2. 有序施灸,靈活掌握  艾灸利用的是温热刺激,所以在实施中应遵循刺激程度由小到大的原则。《千金要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说:“先灸上,后灸下;先灸
期刊
到药店买药读者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有些药在甲药店里是可自行选购的,而在乙药店里却被告知是处方药,需要医生处方才可以购买;也有患者吃了医生开的药,连续吃了近一个月,却发现说明书上赫然写着不许连续服用7天的字样。这些现象都涉及了一个特别的药品概念—“双跨药”。  什么是“双跨药”  “双跨药”即是根据适应证的不同,可同时跨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同时具备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身份的药品。在《中华人民共和
期刊
我每天早上去买菜,走在新村的大路上,时常看到大人牵着小孩向幼儿园走去。大人脚步跨得很大,小孩被牵着急急地向前走。他的脚步小,两条小腿一前一后交替,频率很高。他走走奔奔,奔奔走走,我恨不得上前去抓住大人的衣袖说:“喂,老兄!走慢點!你的孩子太累了,吃不消!”当然我不好意思这样做,眼看着小孩奔着跑着走远了。  如今看了这幅画,更加同情孩子了。其实,要设身处地替孩子想想的,不止走路这一件事。大人们,请你
期刊
颈部动脉硬化→按揉足底  症状:经常有轻度或重度头晕、头痛,偶有晕厥。部分患者表现为一侧手臂或腿部突然乏力、麻木,或突然单眼失明,或说不出话来,一般24小时内可恢复。通过颈动脉超声可了解病变程度。  支招:按揉足底——双侧大脚趾下1厘米处为颈动脉的足底反射区。用拇指指腹在反射区连续揉、摩、压,持续10分钟左右,每日2次,10 ~ 15日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日。经常按摩此区,可促进人体内分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