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写作教学的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见仁见智,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改革,积极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与途径。小学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突破难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关于小学生的作文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明确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要明确。作文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水平,写出自己的风格。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观念要转变。作文教学通常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教学是以考试为中心,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填塞式的方法,明知学生的习作是抄袭的或者胡编乱造的作品,却也大加赞扬,给予较高的评价,因为这样的作文在真正的考试中往往会取得高分。而那些“写真事,讲真话”的学生作文却被教师丢在一旁,无人问津。想一想,这种观念、这种做法怎么会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更不能用考试的标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学观念不更新、不转变,作文教学要想成功异常困难。只有更新观念,作文教学才能算是在素质教育中“尽了分内的责任”,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劳动,无异于一种苦役”。小学生的作文教育亦是如此。作文是学生选择性、综合性、开拓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实,表达自身感情的智力活动。学生的写作是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为写作文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如果有了写作的兴趣或者写作文的自信心,书面表达能力就会快速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前提是要使学生在作文时有内容可写,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获得书面表达的乐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的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爱好
  阅读是一条通向写作的成功之路。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爱好,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在学生有书可读的情况下,要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多作读书笔记,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阅读、勤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素材和信息,在需要的时候才能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感生动、完美的表达出来。
  四、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生活是写作教学不竭的资源。换句话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加工。所以,写作必然要言之有物。那么物从何来?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大学校,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纷纭复杂的社会人生都是语文学习的园地,都有内容可写,有文章可做。我们语文教师应善于运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广阔的天地,去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認识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人们常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对生活的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才会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随时用笔记录下来,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习惯,这些也就成了学生日后写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作文教学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创造以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指导的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在语文的作为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全面提高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
期刊
近年来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日日忙于看书、记忆,参加着大小不同的数次考試,他们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掉了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创新。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要时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学民主。对学生不是下命令,而是提出建议。学习一篇课文,其目标
期刊
十五年前,我满怀激情踏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童年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多年来,我几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而要当好这个“最小的主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一颗诚挚的爱心。有了这颗爱心才能与教育生命相连,有了这颗爱心才能与学生心心想通,有了这颗爱心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至付出自己的一切。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学生知道他是在接受教育
期刊
叶澜教授在面向“ 21 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身为数学教师,一要让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不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二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教师不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
期刊
笔者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在教學活动中按照“准备——质疑——议论——合作——争辩——实践”的基本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一、准备,奠定基础,激活思维  其一,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准备。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
期刊
素质教育,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体现主动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让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学习积极
期刊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使学生想说  要让学生说话,首先得让他们想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懒得动口表达,那对他而言说话就可能成为一种累
期刊
埃德加?福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他们将来学会生存,谋求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把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来对学生学数学的几点学法指导写出来,以便对学生自我学习数学起到帮助。  一、让学生知道中学数学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领悟性:由于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基本数学知识,所以学生以学
期刊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可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做了18年班主任的我,深深知道要用爱写好“师德”。下面是我做了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感悟。  一、爱学生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涵养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宽容大度的胸怀包容和理解学生。凡是学校布置的任务、工作,班主任要不折不扣、高质量按时完成,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做到,给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成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