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下的民间传统游戏价值探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019年教育部有关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报告中,对于推进科学保教有了重要指导,对幼儿园孩子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怎么教”提出了指导性要求。而民间传统游戏对于推进科学保教具有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传统游戏的丰富文化内涵和互动性,对于幼儿文化教育及交往能力方面都有所裨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民间传统游戏的特点
  民间传统游戏相较于现今流行的游戏方式形式多变,内容丰富,是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具有中华传统的价值观。在文化方面,使得学前教育在实践意义上发挥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游戏形式方面,所需材料较少,益智性较强,在我国多年的学前教育中的传承,使得其故事性也根据时代有了相应发展,趣味性得到了保留。那么学前幼儿在传统游戏中的自主性会得到极大发挥,相较于目前学前教育中“小学化”的被动式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科学发展。在亲子关系方面,传统游戏的传承性使得父母对于游戏的参与度,和幼儿教育的关心程度会得到增长,有利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统一,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二、民间传统游戏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
  有许多传统活动可以说是传统节日的限定版,例如在进行春节课程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就可以自主选择制作剪纸窗花、写对联、包饺子等多元的游戏活动;在端午节,幼儿画龙舟、粽子等创新画;还有中秋节等等传统节日。在传统文化中还有节气,立春这个节气的时候呢,就会有鞭春和打春这个习俗,鞭牛也就成为了传统游戏之一。在幼儿游戏中深化传统节气、节日的概念,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一代中保持其传承性,以及在未来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将不断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学形式和途径,使其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发扬。1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游戏活动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幼儿各类游戏活动的内涵,同时在体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中华传统文化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2
  三、传统游戏对于幼儿综合能力培养的价值
  游戏对于所有儿童的学习和情感发展都非常重要。游戏是多方面的。虽然这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一种有趣的体验,但通常可以通过游戏来学习许多技能。游戏有助于孩子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游戏应该始终被视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积极探索、操纵和与环境互动的机会。它允许孩子们尝试他们周围的世界和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只是一种娱乐,但在这些活动中,技能培养、解决问题、克服身心挑战等都会取得进步。侧重于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而不会将预先确定的自我形象强加于他们,从而支持创造力、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创造、发现、激励他们承担风险并增加他们对世界的了解。挑战孩子们通过与具体材料的互动,对事件、人和环境的理解达到新的水平。其中动手活动创造了真实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孩子们开始感受到对自己世界的掌控感,以及归属感和对环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理解。
  在传统游戏的教学活动中发现,传统游戏可为儿童提供他们在家里无法学到的认知、行为和社交技能;对儿童的语言技能、听力理解、注意力管理技能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同时会使得在知识教育中变得更容易理解与吸收。实践中,幼儿起初可能会模仿传统游戏的确切动作、模式,但随着他发展出更高级的思维,他不会只是重现他所看到的;他会创造一个故事,一个玩法的新版本。因为其强调孩子的情感和精神本质,通过游戏活动和更大的自由来鼓励自我理解,而不是强加成人的想法。
  如前文中提到的鞭牛,还有数物对应的相关传统游戏,对于幼儿的科学知识培养也有所促进。这也是研究数学推理的概念。会看到很多物体进行计数;这是因为希望确保学生深刻理解数字是代表真实事物的符号。同时还将使用图案块和形状,学习创建和识别重复的图案,并将其转化为高年级的抽象技能。当幼儿使用这些模式时,他们还将比较大小,发现更多、更少和相同等概念。
  四、传统游戏对于亲子关系的促进价值
  亲子关系是一种培养孩子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的关系,这是每个孩子和父母都能体验、享受和培养的独特纽带,这种关系为孩子的个性、选择和整体行为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健康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积极的结果。
  民间传统游戏,如坐轿,又称抬花轿,其活动形式是,父母先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腕做成花轿并蹲下。当孩子坐上轿子后(两只脚分别伸进父母的两臂之间),父母站起来抬着孩子往前走或左右摇晃。这类传统游戏极大地增加了父母在幼儿活动教育中的参与度,同时无需借助工具材料,使得该类游戏的可游玩范围得到了极大延展,在家中即可嘗试。这样的互动方式,会促进父母对于幼儿心理的进一步理解,以及鉴于此类游戏的上手程度极为简易,对于亲子关系的促进作用更有优势。当父母在此类活动中提供关怀和支持时,他们会以提高学习能力的方式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培养早期注意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也塑造了儿童交友、与他人相处以及管理情绪和行为的技能的发展。因为这些核心技能也能在学龄前阶段快速增长,所以这是一个家长参与对儿童未来发展产生特别强烈影响的活动。此外,刚开始与孩子做传统游戏,建立的积极的家长-教师伙伴关系为接下来的学年中持续的家长参与和家庭学习支持奠定了基础。
  结语:目前教育经验与日常生活的直接关系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提炼,断章取义地讲述和学习事物。儿童对于生活的感知变得匮乏,而传统游戏的价值便在于以游戏方式使孩子们能够学到比仅通过观察和模仿所能学到更多的文化及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姗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2021(12):87-89.
  [2]齐颖.依托中华绘本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2021(16):34.
  绵阳市少年宫幼儿园 四川省 绵阳市 621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凸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教学模式,既适合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旺盛的性格特质,同时又切合了社会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此篇文章中先论述了在课堂开展探究活动的好处,其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的好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同时,增强小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1]。在生本理念下培养小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切实满足学生要求,按照学生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笔者将结合个人实际教学经历,以生本理念为理论基础,分析探究培养小学生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口头表达能力;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古诗词就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词从上古的讴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再到唐诗宋词的传唱等,和音乐都有着极为显著的相融性。由此可见,古诗词和音乐有着相融的历史沿袭性,在古诗词的引用过程中,通过创作和音乐传播的形式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结合这样的情况下,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重点分析古诗词和音乐相融的历史沿袭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
期刊
摘要: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会感到困难重重,原因在于求解复杂问题时找不到切入点,不知从何分析,思路不清导致无从下手或错误百出。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可以以规范解题为抓手,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下面就以规范解题为抓手,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帮助学生提升物理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由简到难的学习过程,在一步步的学习中,由最初的简单拼音,到慢慢学会写作阅读,这个过程是一个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怎么去认识问题,怎么来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过程,我们如何能在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中设计好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回答问题中
期刊
摘要:河南筝,以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北派传统筝乐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以河南筝曲标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收集、归纳、整理、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分析河南筝曲乐曲标题的标名、标意性特征,归纳出河南筝曲的美学特点。  关键字:河南筝曲;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筝,是中国民族器乐中的瑰宝。自秦、汉以来,古筝音乐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下更有了长足
期刊
摘要:现阶段,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现状: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山村,初中的美术学科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各地各校都在提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许多的农村学校力求完成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升学指标,各级各类学校对美术学科的考核没有统一的考核办法,甚至部分学校根本没有进行统一考核,于是,许多学校的美术教师,将美术教学时间,用来让教师从事必考学科的教学,
期刊
摘要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物理卓越教师该具备的素质,明确中学物理卓越教师的培养方向,为师范生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物理教师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卓越教师; 培养目标; 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卓越教师计划的背景  1、国际背景  美国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展了卓越教师计划,当时,美国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目的是对教师进行评价和认证,从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
期刊
摘要: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我国教育向现代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进而引发了评价模式的改革。完备的评价体系不但需要传统的评价方法还需要多元的现代评价体系。让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以评价促教学,以评价促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行为等具有正向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课堂“水课”现象明显,学生不需要用心学习,只求能够在期末“及格”。不禁令人猜测,教学评价的标准究竟如何。有鉴于此
期刊
摘要:物理學科是高中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科目。目前,许多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目的是应试和得高分,重点在于教授学生应试技巧和物理答题公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逻辑思维无法拓展,课堂体验变得枯燥乏味,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严重违背了新时代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也忽视了新课程标准中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对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相关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