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的所有设计都是基于人的行为与心理上的实践与反映,要想寻找更为合适、科学的人类居住方案,居住地的绿化、公共绿地的设计和布局都是未来园林设计的方向,而行为心理学在这方面的运用,可以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基于此,本文对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应用
1概念
1.1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主义心理学简称行为主义,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
1.2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人的性格、性别、社会角色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必要性行为:就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这种类型的行为一般不受外力的影响。自主性行为:也称选择性行为,例如出游、傍晚散步等。自主性行为受外力影响,一般与环境质量相关。社会性行为:也称社交性行为,例如朋友聚会、聚餐。这种类型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与自主性行为不同,更倾向于个人的喜好与选择。
1.3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大部分园林空间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结合美学主义,缺乏对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和考虑,造成大量公共空间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不能合理化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园林设计者应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深入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心理特性,创造出不仅满足空间功能的美化空间,更应该设计建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要求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型的游人。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2.1维持稳定性以及空间的安全性
对于一个单独的人来说,当其处于一个单独的环境中时,其往往会想要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控制或者占有,这从心理学来看,一方面是其能够通过单独的占领得到这一领域的安全感,方便其同其他事物进行便利的交流,另一方面则是该占领者能够通过自身占领的区域获得一定的身份,表明其对该区域的权利支配。像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围墙内部的一些爬墙性植物能够使墙体看起来更加厚实,在感官上给人一种安全感,且由于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使墙体更加不利于攀爬。还有私人庭院之间的绿色植物屏障,尽管其仅仅是一种装饰作用,但这样却能给予人一种区域感,使人觉得自己拥有对这一区域的空间决定权,得到较大的安全感。
2.2维持开放性和私密性的空间
所谓的私密性,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空间内,个体能够进行的一种选择性控制方式。通常情况下,人类将私密空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一个个体在一群个体中隐瞒自身的信息,另一种则是自身处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最后一种是个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改变,像只有特定的几个人处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内,而不会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在现代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采用围合的方式,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使空间环境具有一种良好的私密性,不仅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能为其行为提供一些帮助,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心理满足。像在大都市中,往往会存在一片较为安静的区域,在这片区域内,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做一些自身需要的事情,得到一种心灵的舒适感。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根据这种设计理念,将行为心理学融入到设计中,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人们私密生活需要的区域,像在园林中设计一些安静的区域,或者种植一些大型的植物,为人们的生活需要提供一些私密性的空间。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安逸,增强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2.3行为心理学在经济实用空间上的选择应用
园林建设中的投入与观赏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减少成本,将资金运用到最佳的地方,从而使得园林能够更加具有价值,它一直是一个好的园林设计必不可少的课题,行为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原理。实用性空间的利用就是减少成本的关键,而实用性空间一般为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另外,也存在许多实用性场所,如冠荫树下的树坛能够提供人休息;草坪开放能够让人在其中活动;设计花园和园艺设施,使游人可以动手参与园艺活动;用灌木作绿篱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又也能使人们接近、欣赏植物的姿态。
3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离不开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3.1有序性设计
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在道路景观中体现颇多,园林道路应该明确其贯通性,起到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即使是在迁回的通幽小径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向人们暗示前方会别有洞天,吸引人们前进。
3.2园林边界设计对于园林来说,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且不同区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将不同的景致进行区分,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人们进行欣赏。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园林设计来说,其都需要对园林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割,比较常用的就是通过植物的配置,形成一种边界意向。常见的边界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实隔,一种是虚隔。对于虚隔来说,比较常见的形式是通过一些草坪或者较低的灌木丛将园林内的不同景致进行分割,这种形式既能使人们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边界,又不会使人感觉到脱离自然,其在大多数的园林设计中都是适用的。而实隔则是通过一些篱笆或者矮墙将园林内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割,这样能够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景致欣赏区域,人们需要穿过问隔才能欣赏到内部的景致,从而营造一种神秘感,且不同区域之间的隔断,能够很好的缓解空间的拥挤感,增加人们的心理私密感。
4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其它方面的运用
4.1园林铺装中的应用
铺装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装块的大小、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配合都特别讲究。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各种铺装形式,吸引游人的注意力。如老年人喜静,性情沉稳,好回忆往事,视觉需求中以视觉经验为主,与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4.2雕塑小品中的应用
雕塑小品也是园林设计的重点,雕塑小品起到点缀、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为了体现地方特色,设计师们常常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指示牌、广告牌等都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园林景观中的小品设施,如阅报栏、电话亭等直接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不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都要与整个景观相协调。另外,在天气变化后和季节更换后,也要及时修改这些小品的风格和色调,重点是体现特色和融入周围的环境,以此来体现美感和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结语: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优秀园林作品。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应用
1概念
1.1行为心理学的概念
行为主义心理学简称行为主义,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
1.2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根据人的性格、性别、社会角色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必要性行为:就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这种类型的行为一般不受外力的影响。自主性行为:也称选择性行为,例如出游、傍晚散步等。自主性行为受外力影响,一般与环境质量相关。社会性行为:也称社交性行为,例如朋友聚会、聚餐。这种类型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与自主性行为不同,更倾向于个人的喜好与选择。
1.3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园林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大部分园林空间在设计中采用的是功能主义结合美学主义,缺乏对使用者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和考虑,造成大量公共空间不符合使用者需求,不能合理化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园林设计者应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的时候,深入研究人们的行为及心理特性,创造出不仅满足空间功能的美化空间,更应该设计建造出符合人们行为心理要求的城市公共空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各类型的游人。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2.1维持稳定性以及空间的安全性
对于一个单独的人来说,当其处于一个单独的环境中时,其往往会想要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控制或者占有,这从心理学来看,一方面是其能够通过单独的占领得到这一领域的安全感,方便其同其他事物进行便利的交流,另一方面则是该占领者能够通过自身占领的区域获得一定的身份,表明其对该区域的权利支配。像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围墙内部的一些爬墙性植物能够使墙体看起来更加厚实,在感官上给人一种安全感,且由于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使墙体更加不利于攀爬。还有私人庭院之间的绿色植物屏障,尽管其仅仅是一种装饰作用,但这样却能给予人一种区域感,使人觉得自己拥有对这一区域的空间决定权,得到较大的安全感。
2.2维持开放性和私密性的空间
所谓的私密性,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空间内,个体能够进行的一种选择性控制方式。通常情况下,人类将私密空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一个个体在一群个体中隐瞒自身的信息,另一种则是自身处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最后一种是个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改变,像只有特定的几个人处在一个单独的空间内,而不会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在现代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往往会采用围合的方式,这种设计方式能够使空间环境具有一种良好的私密性,不仅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能为其行为提供一些帮助,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心理满足。像在大都市中,往往会存在一片较为安静的区域,在这片区域内,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做一些自身需要的事情,得到一种心灵的舒适感。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根据这种设计理念,将行为心理学融入到设计中,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人们私密生活需要的区域,像在园林中设计一些安静的区域,或者种植一些大型的植物,为人们的生活需要提供一些私密性的空间。通过这些措施,能够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安逸,增强园林设计的合理性。
2.3行为心理学在经济实用空间上的选择应用
园林建设中的投入与观赏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减少成本,将资金运用到最佳的地方,从而使得园林能够更加具有价值,它一直是一个好的园林设计必不可少的课题,行为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和原理。实用性空间的利用就是减少成本的关键,而实用性空间一般为树园、草药园、科普园、专类园等,在这些特殊的空间中,能够增加人们学习和认识大自然的机会,使参与者获得满足感和充实感。另外,也存在许多实用性场所,如冠荫树下的树坛能够提供人休息;草坪开放能够让人在其中活动;设计花园和园艺设施,使游人可以动手参与园艺活动;用灌木作绿篱可把大场地细分为小功能区,既能挡风、降低噪音、隐藏不雅的景致,形成视觉控制,又也能使人们接近、欣赏植物的姿态。
3植物景观的合理配置离不开行为心理学的应用
3.1有序性设计
有序的植物景观意象是整个环境意象的框架。在道路景观中体现颇多,园林道路应该明确其贯通性,起到强烈的引导性和方向感,形式上或曲或直、或平或崎,即使是在迁回的通幽小径也有明显的规律性,向人们暗示前方会别有洞天,吸引人们前进。
3.2园林边界设计对于园林来说,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且不同区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将不同的景致进行区分,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人们进行欣赏。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园林设计来说,其都需要对园林中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割,比较常用的就是通过植物的配置,形成一种边界意向。常见的边界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实隔,一种是虚隔。对于虚隔来说,比较常见的形式是通过一些草坪或者较低的灌木丛将园林内的不同景致进行分割,这种形式既能使人们形成一种心理上的边界,又不会使人感觉到脱离自然,其在大多数的园林设计中都是适用的。而实隔则是通过一些篱笆或者矮墙将园林内的不同区域进行分割,这样能够创造出多种不同的景致欣赏区域,人们需要穿过问隔才能欣赏到内部的景致,从而营造一种神秘感,且不同区域之间的隔断,能够很好的缓解空间的拥挤感,增加人们的心理私密感。
4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其它方面的运用
4.1园林铺装中的应用
铺装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装块的大小、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配合都特别讲究。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采用各种铺装形式,吸引游人的注意力。如老年人喜静,性情沉稳,好回忆往事,视觉需求中以视觉经验为主,与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4.2雕塑小品中的应用
雕塑小品也是园林设计的重点,雕塑小品起到点缀、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为了体现地方特色,设计师们常常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指示牌、广告牌等都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园林景观中的小品设施,如阅报栏、电话亭等直接影响着景观的形成,不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色彩上都要与整个景观相协调。另外,在天气变化后和季节更换后,也要及时修改这些小品的风格和色调,重点是体现特色和融入周围的环境,以此来体现美感和设计师的良苦用心。
结语: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又能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公共空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研究理论会更加完善,从而指导设计者设计出符合游人行为心理及游览需求的优秀园林作品。